APP下载

永不熄灭的光亮

2021-03-15丁智良赵雨婷

清风 2021年23期
关键词:监委纪检监察工作

丁智良 赵雨婷

2021年10月24日,本是阳光明媚、秋高气爽。岳阳市云溪区纪委监委干部们的心头却遍布阴霾。

当天下午4时许,从岳阳市中心医院突传噩耗:该区纪委监委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副组长郭亮同志因劳累过度,在参加专案工作时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因公牺牲。

目光聚焦在郭亮同事发过来的视频上,视频里的郭亮,满面笑容地弹着吉他,这也是他发的最后一条朋友圈。

画面中这个男人,生命定格在了朴素瘦削却依然朝气的43岁。

永远的“学生”

“亮哥,欢迎指导工作!”“哪里哟,你是师父,我是来学艺的。希望师父认真教我这个徒弟呀!”云溪区纪委监一名干部清楚地记得,2019年上半年他第一次与郭亮合作办案时的对话。

熟悉郭亮的人都知道,他一直酷爱学习,并且善于学以致用。因此,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能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精一行。“‘活到老,学到老’,一天不学习就会跟不上时代步伐,就会落伍。”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2000年9月,他大学毕业分配到岳阳市云溪区财政局工作。上岗之后,他虚心向同事和书本学习,积极实践。无论走到哪里,他都随身带着专业书和笔记本,勤记勤学,很快就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独当一面开展各项工作。

在财政系统工作17年,他先后担任3个乡镇财政所的会计、所长和区财政局机关6个股室负责人。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坚持边工作边学习边提升,迅速进入角色并创造性开展工作。

2009年,参加工作9年后,郭亮为了进一步提升自我,狠下决心考取了湘潭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并刻苦攻读,以优异成绩毕业,顺利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又考取了全区第一批电算会计证,并担任讲师,为全区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为全区会计行业的规范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因业务能力强,2018年1月,郭亮调任区纪委监委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副组长。新的工作、新的岗位,对他来说是一项全新的挑战。但他丝毫不惧,以巨大的热情积极学习政治理论、深入钻研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并虚心向老纪检监察人学习工作经验和方法,迅速完成了角色转换,从一名纪检监察工作的“门外汉”成长为业务骨干。不但协助区纪委监委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长较好地完成了日常执纪监督任务和“洞庭清波”专项整治、脱贫攻坚督查等专项监督任务,还屡屡被抽调参加专案组,凭着其娴熟的财务专业知识和过硬的纪检监察业务能力,在云溪区纪委监委近几年来查处的违纪违规问题线索和职务犯罪案件中屡立战功,深受同事赞誉和领导肯定。

今年上半年,郭亮又雄心勃勃报考了注册会计师考试。

他去世后,家人整理他的汽车,在副驾驶座位上发现两本谈话技巧业务书籍。

在有限的生命中,郭亮一直是个谦虚低调的“学生”。

“群众不看我们怎么说,要看我们怎么做”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郭亮始终将服务人民放在首位。

2018年5月,郭亮与同事一道参加惠农资金发放检查。在进村入户调查时发现有种粮大户利用假协议虚报面积套取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的情况,当即向领导作了汇报。

郭亮与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的同事们一道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对种粮大户集中的两个乡镇进行重点核查,很快就发现了某镇农机合作社有弄虚作假的嫌疑。遂按照申报资料上的相关农户逐一进行核实。因其中不少村民白天都在附近的企业打工,找不到人。为了保证不遗漏一户,他就与同事一道每天下午五点多钟等村民下班回家后去入户走访、调查取证,经常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到家。

在走访过程中,有一些群众不愿配合,这给调查取证带来了很大阻力。

协同郭亮取证的区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副主任李达回忆:“有一次,在一个农妇家里取证时,我们吃了‘闭门羹’,当时我还有点情绪,说老百姓不识好人心。当时亮哥拍了拍我肩膀,说‘群众不看我们怎么说,要看我们怎么做’,下次再来吧。第二天,我们再次上门做工作,看到农妇在晒谷,细心的亮哥赶忙拿起耙齿去帮忙。他的行动感动了那个农妇,扫完谷子后,农妇不但倒茶感谢我们,还痛快地配合我们进行了核实。”

半个多月的调查核实后,郭亮与同事一道查清了该农机合作社两年内虚报种植面积700多亩、套取国家适度规模经营补贴资金2万多元的问题。

云溪区纪委监委根据他们调取的证据立案调查,对6名镇村干部给予党纪政务处分,追回了被套取的全部补贴资金。

“数字比金子重要”

“虽然他外表斯斯文文,但性格却十分要强,做事从来不落人后,而且思维缜密、严谨细致,办事牢靠,什么工作交给他都可以放心。”谈到郭亮的工作态度,岳阳市云溪区监委委员周小波毫不吝惜赞誉之词。

云溪区财政局信息中心主任李海龙还清楚记得郭亮“找金子”的故事。

2012年,云溪区的财政信息化建设刚起步,以前纸质记录的2300多名公职人员的工资信息档案,需要手动录入电脑。这一烦琐庞大的任务,全部由郭亮一人承担。

一次,李海龙和同事回办公室取物品,看到郭亮弯着身子俯在办公桌上,头紧紧凑到电脑屏幕前,一手压着报表,一手指着屏幕,来回对照着看,同事进来也顾不上打招呼,生怕出一点差错。于是笑话他:“亮哥,你在電脑里找金子吗?”

郭亮忙得头也未抬,回了句:“数字比金子重要!”

凭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苛的作风,他日夜加班加点赶进度,硬是比规定时间早一周完成了公职人员工资信息录入这一令人咋舌的庞杂任务,且无一差错。

“每次巡察碰到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巡察组首先想到的就是抽调郭亮参加。”区委巡察二组组长李维顺回忆道。

2019年上半年,郭亮被抽调参加对本区某局的巡察工作,负责查阅该局的财务资料和下属稽查大队的执法档案。

他高度负责,认真核实每一笔开支、每一张票据和每一本执法案卷,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通过深入细致的查找、核对和对照纪律法规条文分析,他敏锐地发现了该局财务中几笔违规支出的大额费用开支和稽查大队执法案卷中几笔违规收费的问题线索。

该局领导得知消息后,慌忙将他拉到一边,要他“高抬贵手”,别将这些问题提交上去,由该局作为内部问题进行整改,并许诺事后重重感谢他。但郭亮毫不犹豫地拒绝,将问题线索层层提交到巡察组、巡察办,区委巡察办又移送到区纪委监委。区纪委监委根据这些问题线索和证据材料進一步开展深入调查,对该局原局长等3人进行了立案查处。其中该局原局长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撤职、降级处理,为巡察结果的运用树立了典范。

自调入云溪区纪委监委以来,郭亮同志先后3次参加县市区交叉巡察和1次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凭着娴熟的财务知识、过硬的纪检监察业务和敏锐的政治触觉,在调阅被巡察单位的相关资料时“捕捉”到问题线索30多个,为巡察工作的顺利开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郭亮多次一起办案的云溪区纪委常委张严对郭亮的专业能力赞不绝口:“办理违纪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时,往往要从海量信息中查找细微线索,近乎海底捞针、沙里淘金。在这方面,郭亮十分擅长。他仿佛炼成了一双金睛火眼,即使面对再庞杂的信息,也能抽丝剥茧,从中发现关键线索。”

2020年,郭亮参与区某单位下属的建筑安装公司经理廖某涉嫌职务犯罪专案查处工作。与另一位同事一道负责外调,并协助查找项目财务资料。因该公司涉及违规的建筑工程项目时间跨度长达20年,连被调查人自己都记不清楚具体情况。相关账本多达40余箱,办案场所的办公室摆不下,另外租了一栋民房用于存放账本和查账。面对海量数据,学财务出身的郭亮当仁不让,一头扎进账本堆中。充分发挥他的财务专长,结合银行调取的交易流水和票据,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仔细核对、分析,再交由被调查人辨认,硬是从海量的项目资料中找出、确定了一批该公司套取项目资金用于私分的一手证据材料,为成功办结该案发挥了关键作用。

天性使然,也是家风传承

郭亮出生在伟人故里湘潭,血管里流淌着天然的红色基因。曾担任过岳阳市云溪区交通局办公室主任的父亲,从小教导他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一张父亲小时候与毛主席在韶山小学的合影,是已然过世20多年的父亲留给郭亮的唯一“传家宝”。

他将这张照片放大、装框,挂在客厅最醒目的位置,时时鞭策自己谨记父亲教导、向伟人学习,牢记和践行共产党员的宗旨和勤俭质朴本色。

他的母亲是区交通局下属企业退休职工,退休工资极低。爱人没有正式工作,在某单位食堂做临时工,大儿子9岁、小儿子4岁,还要赡养年迈的岳母和母亲,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他从不敢多花一分钱,家里的生活用品,只要能用就修修补补、不会丢掉,日常生活中能省就省、能少就少、能简就简。他全身上下没有一件高档衣服。

家境如此困窘,他却从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也从不给单位增添任何麻烦。尽管手头很紧,可是只要亲戚朋友或同事有困难,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查办案件时难免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经常有被调查对象的亲友或想请郭亮吃饭或要送他礼金礼品,要他关照,但他一概拒之门外,始终洁身自好、严于律己。

有一次一位老领导晚上跑到他家找他求情,要他帮忙关照一位案件当事人,临走时“霸蛮”丢下一个红包跑了。第二天他就把当事人的家人找来,将没有开封的红包退给了他。

从业半生,郭亮始终坚守底线,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和纪检监察干部清正廉洁的德行和刚正不阿的操守。不要、不贪、不占、不腐,郭亮真正保持了为人的本真和一名党员干部的本色。

未完成的借书计划

郭亮参加工作21年,几乎有一半的时间不是在外出差,就是在搞督查检查。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并非郭亮对家人无情,而是他秉性忠厚,对党对事业满腔赤诚。哪怕再牵挂家人,只要组织上一有工作安排,他就会放下一切,将所有的个人和家庭感情放在心底,义无反顾地奔赴事业的前线。

工作忙碌,但郭亮并没有放松在家庭中的责任,他在尽力地扮演好“父亲”“儿子”和“丈夫”的角色。在他的影响下,孩子们也都很喜欢读书。

只要有时间,郭亮每天中午都要去接大儿子放学,和他一起吃饭,再带着小儿子一起玩。

“爸爸会和孩子一起玩,一起疯,和孩子一起尝试各种奇怪的想法。”妻子金容说。在家里一角,有许多电路板,那是郭亮和大儿子一起做过的实验。

郭亮的办公桌上,还堆放着他未整理完的证据材料;家里的书桌上,还有一叠给孩子未讲解完的英语试题;墙壁上,张贴着没来得及和孩子共同完成的百日打卡计划;书架上,码放着他的各类学习资料……郭亮还和孩子们约定,近期一起到岳阳市图书馆借几本喜欢的图书。可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再也无法实现。

10月23日是周六,郭亮一早就往办案点赶。

“出家门时,他说了句‘我走了’。谁知这成了他留给家人的最后一句话。”妻子金容接受采访时拭泪说道。

当天研究证据材料时,郭亮出现干呕的情况,同事们派车强行将他送去就医,打了点滴、喝了半碗稀饭。

当晚同事们都要他回家休息,但他说:“还有一些调取的证据材料没整理好,我今晚加班整理一下。事情没办完,我没法安心休息。”

10月24日上午,同事先后三次去郭亮宿舍探望,下午1点57分,同事们发现郭亮气息微弱,便立即拨打救护车送医院急救。

当天下午4点4分,郭亮因心跳呼吸骤停不幸去世。

点开郭亮的最后一条朋友圈,那天,他在办案点和同事利用饭后闲暇时间练习吉他曲,满脸欢笑,神态自然……

3801501908208

猜你喜欢

监委纪检监察工作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个人名单(148名)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四川省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程(试行)》
漫画天地
零陵区:学校纪检监察员“充电”
省纪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 举办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
新形势下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