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光温室草莓立体基质栽培模式分析

2021-03-13于静湜齐长红陈明远韩立红何秉青蔡连卫麻宏蕊于腾屿

蔬菜 2021年3期
关键词:昌平区基质立体

于静湜,齐长红,陈明远,祝 宁,韩立红,何秉青,蔡连卫,麻宏蕊,于腾屿

(1. 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2200;2. 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北京 102200;3. 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北京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草莓种植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而真正作为一个产业大力发展是从2008年开始的,至今已有10余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昌平区政府及相关农业部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种植管理经验,在政策扶持、科技引领、技术创新、示范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2012年,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期间,昌平区原装引进了分别代表东西方2种立体栽培草莓模式的西班牙NGS系统和日本热存储罐式立体栽培系统,以及国内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林科学院研发的共计17种立体栽培模式,体现了昌平区草莓立体栽培的较高水平,之后几年举办的几届农业嘉年华活动,不断补充新鲜元素,使草莓产业成为了北京市都市农业发展的一张名片。随着设施栽培面积的增加,设施内连续多年种植草莓,导致土壤连作障碍突出,土传病害逐年加重,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日益突出,草莓栽培效益大大降低,限制了设施草莓产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草莓连作障碍问题,昌平区大面积推广立体基质栽培模式。

1 昌平区草莓立体基质栽培现状

我国设施草莓立体栽培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研究,虽然研究时间较长,但栽培面积与传统地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国内立体栽培方式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栽培经验,开发出了多种模式,如“A” 型栽培模式、“H”型栽培模式等,昌平区立体栽培模式采取的是“H”型栽培模式。当前生产上主要应用的模式,按栽培基质成分可分为有机质为主、无机质为主、有机质+无机质等类型;按栽培槽结构主要分为塑料泡沫槽、无纺布+防水膜袋、塑料栽培槽、PVC管式栽培槽、栽培袋等类型;按营养液供给方式可分为循环式、非循环封闭式和非循环开放式3种类型;按栽培床种植列数及挂果方向可分为双列内置、双列外挂、四列并排等类型[1]。

1.1 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昌平区政府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栽培经验,结合实际情况,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在全区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立体基质栽培模式,这一新型种植模式吸引了种植经验丰富、观光采摘接待能力强的种植户及企业,自2012年补贴政策实施以来,申请补贴的温室达到了236栋(当年总数量),经过验收,符合补贴标准的温室有166栋;接下来的几年,受造价高、管理难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立体基质栽培模式逐年减少。2013年符合补贴标准的温室新增21.4栋,当年种植176.0栋;2014年符合补贴标准的温室新增104.9栋,当年种植188.8栋;2015年符合补贴标准的温室新增65.0栋,当年种植213.5栋;2016年符合补贴标准的温室新增48.33栋,当年种植156.00栋;2017年符合补贴标准的温室新增6栋,当年种植165栋;2018年符合补贴标准的温室新增3栋,当年种植121栋;2019年符合补贴标准的温室新增8栋,当年种植100栋(图1)。

图1 昌平区2012—2019年立体基质栽培草莓温室数量变化

1.2 单栋产量稳中有升

在产量方面,立体基质栽培单栋(标准温室:50 m×8 m)产量稳中有升,2012年平均单栋产量为1 200 kg;2013年平均单栋产量为1 280 kg;2014年平均单栋产量为1 360 kg;2015年平均单栋产量为1 400 kg;2016年平均单栋产量为1 450 kg;2017年平均单栋产量为1 480 kg;2018年平均单栋产量为1 500 kg;2019年平均单栋产量为1 510 kg(图2)。随着草莓种植技术的提升及种植品种的更新,产量逐年增加,种植技术较好的企业,单栋产量在1 800~2 000 kg。

图2 昌平区2012—2019年立体基质栽培草莓产量变化

1.3 种植品种优化

2012年采用立体基质栽培模式种植的品种主要以红颜、章姬为主,红颜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93%,章姬种植面积占比5%,其余小品种占比2%。2016年开始,随着种植经验的丰富以及优新品种的引进,主要以红颜、圣诞红、隋珠这3个品种为主。立体基质栽培模式存在抗低温性差的问题,而草莓从成熟到大批量上市时间正处于低温期,遇到持续低温及雾霾等恶劣天气,直接影响草莓前期产量、产值;因此,近2年昌平区草莓种植户比较倾向于选择隋珠、圣诞红等早熟品种,其在11月初便可陆续采摘销售,春节前高价位期间便可收回成本。

1.4 政府补贴政策覆盖面广

为了解决草莓连作障碍,提高草莓种植水平,提升草莓品质,增加农民收益,在借鉴国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昌平区逐步示范推广草莓立体基质栽培模式。政府对昌平区户籍农民、具有一定带动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在昌平登记注册、纳税、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的农业企业,经申报批准在日光温室采用“H”型高架进行草莓种植的,按照主管部门架式标准要求建造立体栽培架,验收合格后给予一次性补贴8 000元/栋;使用其他材质建造立体栽培架的给予一次性补助4 000元/栋;配套其他辅助材料及营养液供给系统的给予一次性补助3 000元/栋;使用栽培基质的给予一次性补助8 000元/栋;使用营养液的补助1 000元/(栋·年),共计补贴2万元。种植户建造1栋标准的“H”型立体基质栽培温室的费用在3万元,政府补贴后,种植户自己只需要花费1万元左右,有效地减轻了种植户的负担,为生产高品质草莓产品奠定了基础。

2 立体栽培模式推广利弊分析

2.1 栽培模式的优势

立体基质栽培模式存在几个突出的优势:一是有助于解决连作障碍问题。昌平草莓立体基质栽培模式自推广至今已经有9年的时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草莓土壤连作障碍问题。针对土壤连作障碍这一主要制约草莓产业发展的因素,昌平区相关农业部门几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土壤消毒方式上,推广了以氯化苦、石灰氮、硫磺粉、辣根素等方法为主的化学消毒方式及以高温蒸汽、高温火焰等高温闷棚为主要方法的物理消毒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土壤连作障碍问题。昌平区草莓种植户种植年限最长的可达17年,短的也有5~6年。土壤连作障碍问题一直是种植中的重点问题,立体基质栽培模式成为解决土壤连作障碍最直接的方式。二是可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可在有限空间内增加种植品种数量和面积。近几年,针对立体基质栽培模式也相应推广了套种蔬菜、食用菌、南方水果等10余种作物,在草莓收益的基础上增加了附加产值。三是便于操作、节省人工。立体栽培模式下,工人日常管理时无需蹲下操作,站着便可完成日常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清洁度高。在3—5月,采摘高峰期,草莓离地面远不易着尘,果实清洁度好。五是采摘期观赏性好,采摘方便,深受市民喜爱。

2.2 栽培模式的劣势

随着半基质栽培模式、基质槽栽培模式、立体基质栽培模式的相继推出,昌平区草莓种植模式日渐丰富化,种植户陆续尝试新的栽培模式,但技术尚不成熟,这是后期发展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立体基质栽培模式劣势主要体现在:一是保温性差,北方冬季持续低温情况下,立体基质栽培模式比传统地栽温度要低,容易发生低温冻害。二是基质营养成分不好掌握,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大部分农户掌握不好补充营养的时机,造成后期营养元素缺乏、果品品质下降等现象,因而种植技术的局限性困扰着普通农民种植者。三是造价高,即便享受政府补贴,种植户还需要自费1万元,对于普通农户来说,经济上还是较难承受的[2]。

3 应对措施

3.1 技术改进

3.1.1 肥水管理

立体基质栽培与常规地栽管理有所区别,其根系生长在基质中,透水、透气性好,保温、保肥性差,容易出现缺水、缺肥现象。水分管理上,很多种植户掌握不好时间与用量。传统地栽需1周左右浇1次透水,温室内需要及时通风,避免因温度低、湿度大而导致出现白粉病等病害;因此,很多农户很难将立体基质栽培模式与传统地栽的管理区分开,思路容易混淆。立体基质栽培模式在前期需要每周施用1次菌剂灌根,不断补充土壤的有益菌,秉持勤浇、少浇的原则浇水,一般常规天气2~3 d浇1次,浇水量要小,每667 m2的浇水量为0.6 t。施肥要少量多次,每次667 m2用1.5 kg,每周随水追肥1次。干燥天气可采用喷雾罐喷施叶片,以增加温室内湿度。

3.1.2 保温措施

立体基质栽培保温性比常规地栽保温性差,在北京12月中旬—2月中旬低温期,容易出现根系温度过低现象,影响草莓生长及产量。可在“H”型高架下安装1圈塑料膜,塑料膜没有严格要求,透明薄膜或银灰膜均可;还可在后墙安装黑膜,白天吸收温度,夜间进行释放,温室内经过白天光照升温,夜间可以有效保温。

3.1.3 人工补光

针对冬季光照不足的问题,可增加人工补光。人工补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设施立体基质栽培模式光照不足的问题。科学家发现,蓝光区、红光区十分接近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曲线,为草莓生长提供最佳光源。目前补光设备已经在昌平区试用推广,应用效果较好。可应用植物声频发生器处理草莓植株,以增强草莓光合作用,提高草莓开花数、结果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3]。

3.2 政策扶持

昌平区草莓产业规模近几年已逐渐平稳,每年种植数量保持在5 200栋左右,种植模式也从单一的传统地栽模式发展到现在的立体基质栽培、半基质栽培、基质槽栽培、轻简化栽培等模式。为了丰富产业形态,昌平区草莓产业补贴政策将不断增加新的、适用于现状的发展模式,并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在现有立体基质栽培温室内推广种植高效益作物,有效地增加温室效益,使昌平区草莓产业呈现出多模式并行的发展趋势。

3.3 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草莓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风险防范,如扶持龙头核心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保护价收购措施,进一步加强市场宣传和舆论引导,提高广大种植户安全生产意识及对发展草莓产业及价值的认识等,使其自觉维护草莓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稳定。

4 栽培模式的前景分析

昌平区草莓栽培模式未来还是以生产型和观光型2种模式为主。针对大型企业、园区和专业合作社,可发展多种新型的栽培模式,培养业务骨干,实现日常管理优化,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针对农民,主要推广成本造价低的传统地栽或半地栽模式,传统地栽对于大部分草莓生产者来说已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在生产中可加大培训力度,激发农民的种植热情。通过多种栽培模式共同发展,助推昌平区草莓产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昌平区基质立体
蓝莓基质栽培幼苗根系处理不当引发苗木死亡
蚯蚓粪配比的泥炭基质特性及其栽培的小型西瓜幼苗生长状况
北京市昌平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蔬菜育苗基质混配注意事项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昌平区1—4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让你眼花缭乱的3D立体趣图
桂平市早稻不同育秧基质育秧对比试验
探讨昌平地区气候特征及其雾霾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