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当前初中语文如何把握核心价值实现教学价值最大化
2021-03-12肖思文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重要科目,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作用。教学中,如何把握语文核心价值,实现教学价值最大化是教师一直的追求和目标,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不再仅仅是效率的最大化,而且还包括效益的最大化,是当前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从以下几点方面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语文教学应当对学生适时进行思想感情教育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例如在教学新闻单元时,利用《消息二则》学习消息这种文体的特点和结构,训练学生学写新闻的能力,同时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教育学生人民是决定历史走向的最终力量。我们的先辈始终把广大人民谋福祉作为根本宗旨,高举理想的旗帜前仆后继,淬炼出坚如磐石的革命精神,才以摧枯拉朽之力、势如破竹之势,艰难而坚定的创建了一个新中国的。利用《一着惊海天》等篇目,让学生感受我们新中国海军的迅速强大,结合国力日益强盛,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课时,先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作者、背景,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文体主要内容,然后安排合作探究学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藤野先生,写了哪几件具体的事?表现了他什么品质?等等。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合作探究可以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⑴可以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⑵可以达到互教互学、互切互磋、互相补充、互相订正的目的,使每位学生都感到成功的喜悦; ⑶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让他们懂得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只有互相帮助、共同合作才能共同进步。因此,在教学时,对每个内容、每个问题,我都是先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然后再让学生把自己探究、与他人合作探究的见解或结果,在小组或在全班进行交流、探讨。 众多的实践证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教学中起到了巨大的生命力,也是学生创新的天地。
三、培育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例如教学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文章体现钟太夫人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于是笔者就把老舍的〈我的母亲》、冰心的《回忆母亲》、三毛《永恒的母亲》与课文进行类比,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以及名人对母亲的怀念与敬爱之情,从而唤起學生敬老孝亲的感情。
四、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语文听说读写的结合能力之中,阅读能力较为重要,学生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达到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鉴赏文学作品,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例如我把历年来订阅的报纸进行分类,特别是文学作品类的版面收集起来,在每周教学过程之中安排一节自习时间分发给学生阅读,学生每读完一份,就在上面签字并与其它的同学调换,这样一学期结束,学生的阅读量大为增长,对学生的鉴赏能力、写作能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情趣、情感态度、知识视野等方面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因此多媒体等现代技术的运用显得尤其重要。例如在教学《列夫托尔斯泰》的时候,为了突破学习通过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运用欲扬先抑手法的效果,感知人物的精神世界,体悟作者表达的情感这个难点,我就用多媒体同时展示托尔斯泰和美男子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画像,通过对比突出托翁面容阴沉、丑鄙。让学生感受长相平平让人失望的外貌特征,来反衬他眼睛的目光犀利、感情丰富、威力巨大。让学生真实感受什么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总之,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挖掘核心价值,使教学效益最大化。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双凤坳中学 肖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