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激发学生质疑,促进学生学习能力

2021-03-12石国平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一题分母矛盾

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维的起点,有"疑"才有"思";"思"而不解,才有"问"有"究";有"问"有"究",才有所"得".疑是发现的钥匙,探索的动力,创新的前提.设疑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有意设置障碍、制造疑惑,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学习,进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设疑,巧布疑阵,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小学数学教学实际上是不断“揭示矛盾---分析与研究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围绕学习内容,激化矛盾冲突,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可以激起悬念,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在教学中设疑探新并不是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教学,而是教师根据新旧知识的矛盾,有目的的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变学生“等”老师“讲新知”,为“想”老师设的疑而积极思考。让学生在疑中探,在疑中学,在释疑中提高,寓学习于愉快的释疑活动之中,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疑激思的方法很多,下面试谈几例。

一、课堂设疑要讲究科学性

课堂教学展开阶段,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就是设疑提问。因此,教师课堂设疑设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设疑提问的目的、意图,从而设计出合乎教学内容、紧扣文章思路、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理解能力的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考虑那些因素呢?

1.要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皮亚杰曾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我们大家几乎都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上设疑同时也是设趣。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得不到激发,一切都是空谈,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探索言语奥秘的兴趣。

2.要适时合度,因材施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的过程是否合理常常关系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师既要抓住课堂提问的恰当时机,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度作适当的停顿,让学生有进行思维的时间,在学生想求明白却又不明白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释疑”,用古人的话说就是“有如时雨化之者”。由于遗传、环境、主观努力等方面的原因,一个班级的学生,其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并不在同一水平上,有时甚至相差很远。所以设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整体阶段特点和傈僳差异。比如,作文题目“我有一支神笔”和“生活告诉我……”前一个题目适合初中的学生,让他们驰骋想象,后一个题目适合高中的学生,使他们思考人生。反之,则不符合各自心理特点,都不能起到激的作用。为了适应不同的学生,应当考虑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同一个问题也可有不同的设计。

二、设疑导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了获取新知而独立开展的学习活动。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自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可以自己独立进行的有效的学习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体现在,如何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迁移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看书过程中解决矛盾。

三、设疑操作,促进学生自动学习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时,带着问题进行实际操作活动,符合他们好奇、爱学的特点,放手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探索知识,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调动积极性。

四、设疑比较,启迪学生思维能力

比较是大家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根据新旧知识的异同点,提出疑问引导学生比较,可以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如在教学异分母加减法时,教师把同分母和异分母加减法式题进行比较明确二者有什么异同。研讨为什么同分母的分数可以直接相加减,而异分母不行?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知道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运用通分的方法,可以将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很快地“找到”了解决矛盾的方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应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学生在比较过程中,运用旧知识,掌握了新的规律和方法。

五、设疑引探,增强学习内驱力

教学不能只是我讲你听的局面,而是教师在教学中抓住矛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教师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给学生以适当的指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算理、发现规律,从而提高他们自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六、设疑反馈,及时调控教学

学生练习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最能获得教学信息的过程。因此教师设计的练习不应是机械地、重复模仿性的,而是在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前提下的灵活掌握和应用,这些练习应充满矛盾和问题,诸如在形异质同的简便运算中,在等积变形中,在巧妙的转化,新异的假设、顺逆的回环等数学意境中组织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算、一题多编等练习,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去解决矛盾。如在学生初步掌握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后,设计如下一组练习:

1.火柴盒的表面积怎样求?(六个面)

2.做火柴盒内盒用的材料的面積怎样求?(i个面)

3.火柴盒外盒外面一圈的面积怎么求?(四个面)

这一组练习,有巩固,更有灵活应用,在解答过程中,教师就能从多方面获得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从而及时调控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总之,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创造不同的设疑方法,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个教学环节中,领引学生达到智慧活动的最佳状态,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师在设疑之后,要注意创造条件与气氛,引导学生谈看法、讲见解,不断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和推理,并鼓励学生相互进行启发,积极寻求解疑方法。当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往往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思维火花。教师只要敏捷地抓住这些火花,就能把它在全体学生心中点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镇太阳小学 石国平

猜你喜欢

一题分母矛盾
矛盾的我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找回“丢弃”的分母
“矛盾多发”可怕吗?
基于一题多解构建知识体系
一道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多种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