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建筑与建筑结构相结合的边坡支护设计优化
2021-03-12高文工
高文工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0 引言
随着山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及工程技术的发展,省内山地住宅、交通、铁路、工厂等建筑越来越多[1],为保证场地稳定性及提高场地空间利用率,山地建筑中边坡支护至关重要。基于支护工程具有安全风险大、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多、工程造价高、与周边建筑景观不协调等特点[2],本文以福州市闽侯县一山地项目为例,介绍了与建筑结构设计相结合对边坡支护工程优化设计思路与措施。
1 边坡工程概况
1.1 边坡位置
拟建项目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竹岐乡竹西村316国道旁,场地东北侧为闽江,场地建设东北侧红线位置为景观绿化平台,设计标高为黄海64.5 m,原状标高为黄海49.0 m,垂直高差约15.5 m,为保护闽江水源需进行边坡支护。边坡位于如图1所示的岩用地红线位置。
图1 边坡工程分布图
1.2 地形地貌
该场地位于闽侯县竹岐乡竹西村浮岛山,地貌单元为丘陵小山地貌单元。该项目边坡位置原状为V字形冲沟,水流汇入闽江,因场地整平将该冲沟回填,回填土最深约25 m。
1.3 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上部地层以杂(素)填土、坡积粉质粘土、残积粘性土等为主,为人工堆积、坡积、残积成因。杂(素)填土大部分为新近填土,属较高压缩性、弱~中等透水性土层,力学强度差,承载能力低,成分较复杂,均匀性差;坡积粉质黏土、残积粘性土为中等压缩性土的微~弱透水性地层,厚度较薄,分布不均匀,稳定性差,均匀性差。场地中部地层以全风化斑岩、砂土状强风化斑岩为主,为风化成因,全风化斑岩、砂土状强风化斑岩层一般强度随深度增加而增长,分布不稳定,局部缺失,稳定性差,均匀性差。场地下部地层以碎块状强风化斑岩、中等风化斑岩为主。其中:碎块状强风化斑岩岩层面起伏较大,分布不均匀,岩层强度较高,强度随深度增加而增长,工程地质性能良好,整体稳定性较好,但是均匀性较差;中等风化斑岩,岩层强度高,基本上为不可压缩性地层,稳定性好,但层面坡度变化较大,均匀性较差(典型地质剖面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知,该项目地形陡峭、地质条件复杂,局部地层中存在中风风化核,对后期工程施工存在不利影响。
图2 典型地质剖面图
场地位于剥蚀残山,地势较高,对该工程产生影响的汇水面积约101 200 m2,场地地势依山形变化总体呈西高东低,局部西南侧地势呈东高西低,现有场地中平地的排水坡度一般为2°~10°,斜坡的排水坡度一般为25°~50°,局部陡坡处为70°~83°,地表水及地下水由地势高处向低处径流排泄,排水较通畅,流向闽江内,排水长度约120 m~180 m。场地内大部分地段植被均已被破坏,边坡土层裸露,因此,总体地表水对坡面、坡脚冲刷作用较大。边坡塌方风险较高,须采取措施对边坡进行治理。
该场地岩土层均属弱透水地层。雨季来临或较大集中降水时,由于岩土层排泄速度较慢,在短期内岩土层中可能存在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及裂隙潜水。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系的坡积、残积地层中,常形成丰富的孔隙水,透水性较差,埋藏一般较浅,受大气降水补给,其类型为孔隙性潜水,多以渗流及蒸发方式排泄,部分下渗至下卧基岩,成为基岩裂隙水。
边坡位于山坡地带,工程建设时依山势将场地进行填方整平,东北侧形成高差约为15.5 m人工填方边坡,长150 m;该段边坡高差较大,且边坡坡顶为住宅小区,边坡破坏后果很严重。因此,该段边坡安全等级确定为一级,工程重要性系数取1.1。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详见表1。
表1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表
2 边坡支护设计
山坡地形中的建筑设计,需将建筑功能与山坡地形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地形对建筑物影响,合理组织空间与造型,充分考虑与小区景观的融合,做到安全经济,合理美观。
该场地东北侧B段边坡原状地貌为一条深切冲沟,地形陡峭,坡度约55°,形成支护结构两端高差小,中间高差大的特点,且边坡支护距离小区住宅较近。红线位置原状地面标高约黄海标高49.0 m,场地设计标高为黄海64.5 m,边坡中部垂直高差15.5 m。
常规边坡支护措施一般为桩承衡重式挡土墙支护结构,在红线位置设置衡重式挡土墙,墙底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作为基础,上部挡土墙较笨重,造成“头重脚轻”现象,需在坡脚配合两道预 应力锚索进行支护。因支护高差大,墙后回填土方量较大,墙后回填土层施工质量要求高,增加原状陡坡竖向荷载,对红线外坡体稳定性不利(具体支护形式见图3)。该支护措施,墙后填土层较厚,因施工工期紧,现实中分层碾压施工质量受天气及施工队伍素质影响,回填土方质量难以控制[3]。土方回填后,常遇到坡顶地面沉降量大,导致坡顶产生裂缝、渗水等危及支护结构安全性问题。施工完成后,后期维修压力较大,且因衡重式挡土墙墙背坡率原因,造成坡顶至红线距离2 m,造成场地空间利用率下降。
图3 常规边坡支护剖面
结合该工程东北侧填方边坡地形,设计考虑采用与结构措施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边坡支护,具体支护剖面如图4所示。在陡坡前端,采用小型毛石混凝土衡重式挡土墙进行挡土,挡墙后部至用地红线位置采用结构进行架空,结构底板与建筑设计地面预留2 m厚覆土层。这样,覆土层用于种植绿化花草和树木以及设置场地排水及设备管道;挡土墙位置垂直高差约6.0 m,结构架空层垂直高差约15.5 m,可防止地下室裸露,避免地下室四周土压力不平衡;结构架空层可保证场地平台利用率,并避免大量土方回填,因坡顶场地下均设置有结构板进行架空,地面工后沉降量较小,后期维修压力较小。
图4 优化后边坡支护剖面
3 对比分析
3.1 安全性分析
常规边坡支挡结构,采用桩承衡重式挡土墙与预应力锚索进行支护,该型支护衡重式挡墙墙较高,墙后回填土方量较大,造成“头重脚轻”现象,墙后回填土层施工质量要求高,土方回填后常遇到坡顶地面沉降量大,导致坡顶产生裂缝、渗水等危及支护结构安全性问题。并且,回填土体与原状土体形成一潜在的滑动面,回填土体产生的水平土压力较大,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差[4]。
通过采用结构措施对冲沟位置进行架空,有效降低了回填土方量,并通过设置小型衡重式挡土墙保证建筑物地下室周边土方回填,可很好地解决建筑物偏压和场地利用率问题;同时,对原状坡体造成尽量小的影响[5]。原状土体稳定性基本不受影响,整个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亦得到保证。同等安全条件下支护构件受力参见表2所示。
表2 结构受力表
表2对比分析可见,常规支护形式受力明显大于考虑结构措施优化后支护结构,对支护结构强度要求较高,因施工质量引起的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及社会影响较大;优化后的支护结构受力明显变小,对施工水准要求较低。
3.2 经济性分析
常规边坡支护结构较笨重,支护工程量较大,造价较高。优化后边坡支护机构小巧灵活,可随地形变化进行调整。两种施工方案具体每延米工程量及造价对比如表3所示。
表3 每延米工程量及造价对比
由表3对比分析可见,常规支护形式支结构工程量大于优化后支护结构工程量;常规支护结构造价每延米约8.9万元,而优化后支护结构每延米支护造价约4.3万元,优化方案每延米节省造价约4.6万元。
综合对比分析,常规支护形式对支护结构构件受力要求高,技术难度大,工后沉降对场地正常使用影响大,对原状坡体生态破坏严重,并且工程造价较高,经济性差。通过结构措施进行优化处理后,对支护结构强度要求变低,技术难度小,并且工程造价降低明显,工后沉降对场地正常使用影响小,对原状坡体生态破坏较小,并且工程造价较底,经济性较好。
4 结论
(1)常规边坡支护措施挡土墙尺寸大,墙后回填土方量大,工后沉降大,对场地正常使用造成不利影响。采用与结构措施相结合的方式优化设计后,挡墙尺寸变小,墙后回填土方量较小,上部架空结构板覆土层沉降量小、沉降均匀,对场地后期使用影响较小。
(2)常规边坡支护形式对支护结构强度要求高,施工技术难度大。优化后,支护结构受力小,支护结构强度要求低,施工技术难度小。
(3)工程造价上,常规边坡支护形式,工程量大,造价高,工期长,经济性差;优化后,边坡支护工程量小,造价低,经济性较好,施工便捷,工期短。
(4)常规支护结构安全风险大,受地形限制明显,采用与结构措施相结合的边坡支护设计优化后,地形适应性好,对原状地形破坏较少,具有经理合理的特点。
(5)优化后边坡支护形式,结构架空层可通过与幕墙景观专业配合,装饰装修更加方便,后期装修适应性强,与周边环境协调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