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复元汤治疗炎症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平衡的影响研究

2021-03-12杨秀荣王巧玲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复元炎症性肠梗阻

杨秀荣,王巧玲

0 引言

近年来,炎症性肠梗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腹部手术后1~2周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胃肠动力障碍是此病的主要特征[1]。而此病持续则会增加腹腔感染发生的风险,推迟术后康复进度,增大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因此成为腹部手术后防治的重点。炎症性肠梗阻的治疗重点在于缓解肠壁水肿、渗出,然而西医尚缺乏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整体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是临床最棘手的难题之一[2]。随着中医汤剂在外科领域中的应用不断发展,有望进一步提高炎症性肠梗阻的治疗水平。中医学认为,炎症性肠梗阻属于“肠痹”范畴,与胃气衰败、腑气不畅、气滞血瘀、湿热内蕴有关,宜以益气活血、理气通下作为辨证治疗原则[3]。危北海教授根据《内经》《伤寒杂病论》和《脾胃论》等理论基础,提出胃肠复元法这一基本法则,主治痞、满、燥、实之证,与炎症性肠梗阻基本吻合[4]。此外,炎症性肠梗阻患者存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失衡,与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的免疫抑制有关,对此病持续起着关键性作用,其免疫平衡改善程度亦可用于评价治疗效果[5]。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胃肠复元汤治疗炎症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平衡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病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治疗和随访,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核准。选择我院自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接诊的126例炎症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男38例、女25例;年龄23~75岁,平均(51.46±5.87)岁;手术治疗部位:胃肠38例、肝胆胰16例、其他9例;梗阻类型:高位梗阻18例,低位梗阻25 例,结肠梗阻20例。观察组男35例、女28例;年龄24~72岁,平均(50.45±6.12)岁;手术治疗部位:胃肠36例、肝胆胰17例、其他10例;梗阻类型:高位梗阻19例,低位梗阻23例,结肠梗阻21例。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①腹部手术后14 d内出现肠梗阻症状和体征;②影像学检查显示肠梗阻改变,如肠管扩张、肠腔内积液;③病情相对稳定,生命体征基本正常;④耐受胃肠复元汤治疗。

1.3 排除标准 ①手术前后接受放化疗者;②近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治疗者;③有腹部手术史者;④麻痹性或绞窄性肠梗阻者。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如禁食禁水、静脉输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置管胃肠减压、广谱抗生素防治感染、肠外营养,酌情静脉滴注生长抑素、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必要时输注白蛋白及血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胃肠复元汤治疗,组方:枳壳、木香各15 g,莱菔子、黄芪、太子参各12 g,赤芍、桃仁各10 g,大黄、蒲公英、紫苏各8 g;上述中药饮片均购自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加入清水1 000 ml,2次煎煮、浓缩至200 ml,以胃管灌入或口服方式给药,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00 ml。两组疗程均为7 d。

1.5 疗效判断标准 两组均持续治疗7 d后评估疗效,治愈:梗阻症状完全缓解,排气、排便通畅,腹部影像学显示气液平面消失,未见肠梗阻;好转:梗阻症状有所缓解,胃肠功能部分恢复,腹部影像学显示气液平面减少;无效:梗阻症状未见缓解,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6]。

1.6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胃肠功能康复进度指标,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便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 d,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10 ml,离心分离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比例,计算Th17/Treg比值;观察治疗期间腹胀、恶心、过敏、便秘、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康复进度指标比较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便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康复进度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h17/ Treg比值比较 两组治疗后外周血Th17比例均降低,Treg比例均升高,其中观察组治疗后Th17/ Treg比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h17/ Treg比值比较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46%vs.25.40%,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炎性肠梗阻的发生与手术损伤、肠管暴露、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胃肠功能障碍持续导致患者面临再次手术的可能性较大[7]。西医倡导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强调炎性肠梗阻患者宜首选保守治疗,起到胃肠动力快速康复的目的。然而除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外,西医对炎性肠梗阻仍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中医治疗此病的独特优势。中医学认为,炎症性肠梗阻属于“肠痹”范畴,病位主要在胃肠,病机为腹部手术打击,损伤气血,引起气滞血瘀、湿热内结,以致肠体麻痹,胃肠转化功能异常,其证为典型的气血、湿热阻滞于六腑之证[8]。鉴于胃肠属于六腑,根据“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和“脾升胃降”的原则,认为胃肠蠕动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脾不升和胃失降可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王瑶等[9]认为,腹部手术创伤导致六腑气机上逆,通降失调,气血、湿热内结,以致肠梗阻。因此,针对炎性肠梗阻的治疗,重点在于通腑化瘀,理气止痛,辅以祛瘀解毒、健脾益气。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胃肠复元汤治疗,以益气活血、理气通下为治则,结果显示,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韩雪等[10]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胃肠复元汤治疗炎性肠梗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胃肠复元汤中枳壳善于行气宽中、通腑除胀,木香理气止痛、调中消食,两者合用取其通畅六腑气机之功;莱菔子降气化痰、消食除胀,黄芪、太子参益气通脉、提升中气,助赤芍、桃仁清热凉血、活血祛瘀,大黄通下祛瘀泻热,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紫苏行气和胃、理气宽胸[11-12]。诸药合用可通腑攻下,行气散瘀,清热祛浊,且虚实兼顾,使肠道积滞燥湿下泻而除。医家张仲景《伤寒论》论述“阳明腑实证”肠结,可用寒下法施治。然而炎性肠梗阻呈现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多属于“寒热错杂”,主要原因在于手术损伤中阳、气血,脾胃升降失调,肠道内结化热,在治疗中当以温清同用、寒热并用,与虚者助之使通,热者寒之使通的观点相符[13]。基于上述情况,本研究加用的胃肠复元汤可益气保元,化瘀去毒,理气通下,亦体现温中解热、逐瘀通下的论治理念。有研究表明,胃肠复元汤在增加肠管血流灌流、改善缺氧、保护黏膜屏障、促进肠蠕动和解除肠痉挛上具有双向调控作用,从而具有活血化瘀、通腑止痛的功效,与炎性肠梗阻的西医治疗理念相符[14]。本研究中,观察组胃肠功能康复进度明显快于对照组,除与西医治疗能控制病情外,还得益于胃肠复元汤纠正了全身病理生理变化。

腹部手术后局部炎症反应产生各种致炎因子,抑制胃肠运动,是炎性肠梗阻的关键原因,胃肠复元汤能否有效控制胃肠道、腹腔炎症反应,有待商榷[15]。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枳壳水煎剂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木香碱有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莱菔子水浸剂能促进肠道平滑肌收缩,黄芪、太子参均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赤芍苷有解痉、抗炎、止痛作用,桃仁含苦杏仁苷有改善肠道血流灌注的作用,大黄酸具有强大的泻下功效,蒲公英有广谱抗菌、消炎和保护肠黏膜作用,紫苏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16]。由此推测,胃肠复元汤有利于促进肠蠕动、抑制肠道细菌、加快炎性因子吸收和炎症消散。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亦佐证了上述观点。而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炎性肠梗阻患者的免疫失衡与肠道、腹腔炎症反应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17]。本研究以Th17/ Treg比值作为评价胃肠复元汤对免疫平衡作用机制的切入点,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Th17/ Treg比值小于对照组,提示胃肠复元汤控制炎症反应的效果很可能是通过纠正免疫失衡而实现。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认为,中药汤剂治疗炎性肠梗阻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18],而本研究观察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说明了胃肠复元汤的安全性尚可。

综上所述,胃肠复元汤治疗炎症性肠梗阻患者具有一定疗效,能加快胃肠功能康复,减轻炎症反应,可能与恢复其免疫平衡状态有关,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但是,本研究存在样本量不多、病例均来源于单中心、药量及疗程均难以把握、中药成分复杂等问题,有待今后开展关于胃肠复元汤分子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深入探讨其确切机制。

猜你喜欢

复元炎症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的创新实践:复元理论下的案例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复元视角下精神障碍大学生的回归路径及探索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