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21-03-12伍燕青
伍燕青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新型职业农民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带动旅游兴旺,休闲农业发展迅猛。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下,将创新创业理念贯穿于服务休闲农业产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全过程,能促进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休闲农业产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路径,同时给高职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 休闲农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
1.1 休闲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休闲农业集农业、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融合一二三产业,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乡村产业的兴旺。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浙江省松阳县西坑村、江西省广昌县姚西村、湖北省南漳县峡口村、湖南省浏阳市东门村、广东省翁源县南塘村、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苏村等一批融合美景、美文、美食的休闲农业村庄成为“网红村”,吸引各地游客前往休闲打卡。建农家文化博物馆、开民宿、销售土特产、打造康养基地等休闲农业项目成为富民项目,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休闲农业产业探索三产联动,把自然生态和民俗民风转化为生产力,把青山绿水转变成经济和社会效益,赋能乡村振兴。
1.2 休闲农业发展需要具有双创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依赖科技进步和高素质农业生产者。国家提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业生产者,帮助农村产业发展及转型升级。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全面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帮助其运用农村各种资源因地制宜创业,实现农民的职业转型,促进乡村振兴建设。
1.3 高职院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使命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新时代脱贫攻坚战中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后,脱贫攻坚成果的持续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乡村振兴接过脱贫攻坚战的接力棒,需要更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应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人力资源保障。
2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和新型职业农民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休闲农业产业带来新的机遇,而“职教20条”的出台,为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业带来新的挑战,其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业应对接产业,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共同推动休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休闲农业产业贡献力量。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适应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休闲农业产业需求而建,突出休闲产业特点,培养能从事休闲农业产品设计开发、休闲农业活动策划、休闲农业产品营销服务及管理等相关领域的高级技术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
3 以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的新型职业农民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构建
3.1 总体设计理念:将创新意识、创业思维贯穿在专业教育的全过程
构建休闲产业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成功的关键。不断加强优化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将创新意识、创业思维贯穿在专业教育的全过程,构建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能有效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由单一技能培养模式向高素质综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实现新型职业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思路与专业教育思路融合为一个整体,进行整体性设计,构建贯穿培育全过程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新型职业农民专创融合课程体系以培养从事休闲农业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将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作为重点,具有休闲服务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为核心,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3.2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以休闲农业产业为着力点的新型职业农民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构建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以休闲农业产业为着力点的新型职业农民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建设以学校的顶层设计为指引和框架,根据休闲农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对新型职业农民核心素养的实现路径进行整体设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强化专业育人功能。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以休闲农业产业为着力点的新型职业农民专创融合课程体系(见图1)由四大模块构成,包括公共课、专业课、综合实践课、第二课堂。
图1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新型职业农民专创融合课程体系
3.2.1 公共课程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公共课程包括了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
公共基础课包含了军训和入学教育(含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含廉洁修身)、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心理健康、职业英语、计算机应用等课程,特别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帮助新型职业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建设休闲农业奠定基础。
根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20〕2号)以及广东省教育厅转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粤教体函〔2020〕92号)等文件的要求,增加美育课程(音乐鉴赏、美术欣赏、舞蹈鉴赏)、应用文写作、职业素养等课程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包括人文素质类、文学素养类、职业素养类等公共选修课程及教务处开设的网络公选课程等项目。公共选修课可拓宽新型职业农民的视野。
3.2.2 专业课程
(1)专业平台课程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平台课程突出通识化教学,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在休闲农业产业人才需求的基本要求,设置管理学基础与实务、财务基础与应用、思维导图技术、商务礼仪与沟通、情绪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等课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懂管理、懂财务、善经营、会学习的职业素养。
(2)专业基础课程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基础课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特点、心理特征和发展需求,有步骤、有重点地设置专业及创业教学课程体系,循序渐进地进行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使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教育成为一个系统化的教学过程。
专业基础课设置了休闲理论与实务、休闲产业管理、旅游政策与法规市场调查与预测、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制定具体课程标准时,根据休闲农业产业特点、休闲服务管理专业特点及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特点,将休闲农业产业相关专业知识作具体描述,教学中以创新创业相关成功案例为引导,将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详细说明,让学生对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及专业就业前景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能有目的地积累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技能,做好心理建设,为将来在休闲农业产业创业打下基础,能把所学的专业理论正确应用到创新创业实践中。
(3)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是休闲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培养水平及培养质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进了休闲产业向文旅融合、数字化、智慧化发展。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利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创业建设休闲农业产业,需要适应技术发展新要求。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了旅游电子商务实务、网络营销、新媒体运营、休闲活动策划、数据分析与应用、休闲产品设计与开发课程,强化训练学生互联网思维能力、数字化运营能力、智慧化服务能力、休闲产品策划与营销能力等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科技素养和创新素养,以适应休闲产业技术发展及产业转型的新需求。
(4)专业拓展课程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拓展课就是以提高学生休闲服务能力为目标的,在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满足学生职业发展个性化需求的方向性课程。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拓展设置了四个方向课程,一是面向休闲旅游综合服务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旅行社经营管理实务课程;二是面向休闲旅游饭店及民宿管理的酒店管理实务、民宿管理实务课程;三是面向休闲度假区管理与服务的景区服务与管理、主题公园服务与管理课程;四是面向休闲娱乐的会所运营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课程。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职业发展方向,选择专业拓展课程,深入学习休闲产业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强化此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培育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新型职业农民选择学习的专业拓展课程,也为自身选择了建设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
3.2.3 综合实践课程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与长隆集团、奥园文旅集团等文旅行业知名企业展开校企合作,以休闲产业职业岗位的生产性实践项目作为课程的教学内容,模拟或真实按照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来参与项目的生产和经营,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完成生产岗位的工作任务,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及职业能力。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了网络运营岗位认知、旅游岗位认知、休闲服务岗位认知、毕业综合项目、顶岗实习课程五门综合实践课程。学生通过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模拟或真实体验企业生产方式与经营环境,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协调沟通等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乡村振兴背景下休闲农业产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3.2.4 第二课堂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职业素养课程单独列了出来,纳入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专创融合课程体系中,主要通过技能竞赛、科技开发、社会调查、创新创业实践等活动,以第二课堂形式实现。
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实践获得创新创业教育学分,主要活动包括:
(1)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技能竞赛、学科竞赛或文体比赛获奖。
(2)参与教师或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
(3)发表论文或文学艺术作品、新闻报道、文艺演出。
(4)参加社会实践与社会调研活动。
(5)聆听校外学者、专家所作科技、学术报告。
(6)参加创业园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效和参加创新创业培训。
第二课堂是专业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学生专业技能得到综合的应用,对培育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创新意识、创业思维及协调沟通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3.3 新型职业农民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融合培养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是推动专业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帮助培育从事农村休闲产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见图2),渗透在课堂教学、项目实践及第二课堂中,能力逐层递进。
图2 新型职业农民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第一学期,通过学习职业素养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通过专业认知教育认识创新创业。第二学期,通过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完成专业课的集中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同时学习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培养创新创业意识。第三、第四学期,通过学习专业课程,完成专业课程的实训,培养学生的专业专项技能及专业综合能力;通过专业课堂了解休闲产业创新创业案例,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创业大赛,养成创新创业素质。第五、第六学期“学以致用”,通过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直接在生产一线实习,锻炼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学生第五学期可根据专业产业特点,策划创新创业方案,申请入驻学校创业园;第六学期可将创业园运行成功的创业项目升级,正式投入市场开始创业实践。
4 保障新型职业农民专创融合课程体系顺利实施的条件
4.1 与时俱进,编著具有创新意识、创业思维的专业课程教材
专业课程教材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基础工具,将思政元素、创新创业元素通过案例等方式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材中。农村休闲产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所使用的教材还需增加关于农业、农村、农民创新点,设计与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相一致的教材。在教学实践环节中,通过使用与时俱进具有双创元素的专业特色教材,促进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4.2 建设一支合理的专业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让新型职业农民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应由专业理论扎实的专业教师、创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创业成功者、创业实践者等多种类型导师构成。目前,休闲农业行业日新月异,校内的专业教师和创业导师并非全部实时更新,扩充企业专家、新型职业农民明星、创业成功者、学生创业实践者进入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内涵建设。加强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的创业实践,让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效融合。
外部资源。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邀请企业专家、新型职业农民明星等企业成功人士作为学生的创业导师,并形成一种长效的流动机制。
4.3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智慧教学手段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在农民培训中发挥的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训。
4.4 建设“政行企校”联动的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平台
建设以学校创业园为基础,利用校外休闲农业资源和信息技术,构建集“学习、实践、服务、创业”为一体的“政行企校”联动的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平台。为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交流与讨论、创业实训实践等活动搭建舞台,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一体化、“政行企校”联动的创新创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