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赋能乡村振兴的角色审视与路径探索*

2021-03-12边晓杰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优势基层人才

肖 静,边晓杰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经过程。在国家基层开发战略过程中,经历了“运动式”治理到精准扶贫,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不断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互动,构建政府主导、行业参与、专项兜底、社会助力的基层联动格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基层治理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和独特优势。高校拥有系统的教育资源和整合优势,参与乡村振兴是扎根社会主义办大学的本质要求和高校实现服务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自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高校领域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地方贫困治理做出了积极贡献,已经成为地方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为我国构建现代化治理格局和探索高校服务地方振兴的新路径提供了理论案例和实践样本。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是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必由之路,高校在教育资源、人才供给、科学技术、社会资源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此,高校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大有可为[1]。

1 高校参与乡村振兴的角色审视

“角色”一词最初是由拉丁语“rotula”派生出来的,到20世纪30年代,社会科学领域引入角色概念,强调任何社会个人或集体都必须承担社会实践责任,这为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服务地方的角色审视提供了一种判断标准。研究高校的角色认知就必须要以大学的起源作为起点。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800年前在意大利创办的博罗尼亚大学,其最初的目的是为学者提供教学、研究场所。随着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成为了高校的三大职能,这也反映了高校正逐渐承担社会义务。当前,乡村振兴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层治理的基本方略,高校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所拥有的资源决定了其作为实践主体特别是在服务地方发展领域的权利与义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高校服务社会的角色也在不断充盈,审视高校在人才、科技、智力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厘清高校参与乡村振兴的角色定位,能够为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科技、智力需求提供强大支撑和保障。

高校是高学历人才的集结地,也是教育教学资源的集聚地,从构建基层治理多元格局来看,高校担当着服务地方发展智库角色。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资源优势,高校拥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是任何实践主体无法比拟的,高校拥有多学科教学、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技术设备等丰富的资源优势,高校教育平台具有跨领域、跨学科等特点。二是人才供给优势,高等教育普及时代的来临,从数量上来讲,意味着高校培养人才的增加;从质量上讲,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高、精、尖”人才脱颖而出;从师生配备来看,高校具备充足的人力资源优势,面对社会快速进步的需求,可以全方位、多层次满足高校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三是科研技术优势。高校学科建设不断推动科研人员水平提升,科研助力地方发展是高校最为便捷、最为持续的方法,能够凸显科技引领地方发展特色,引导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到乡村振兴各个领域。四是社会资源优势。高校承担着学校与家庭、学生与用人单位、学校与地方等多重互动任务,高校可以充分发挥校地、校企合作优势,构建“学校+地方”“企业+地方”双重帮扶模式,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帮扶地区振兴。基于以上分析,高校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领域承担着教育引导者、人才输送者、科研攻关者、资源联结者等多重角色。

2 高校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进路

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强化社会治理、推进乡村整合、加快乡村振兴的现实要求[2]。高等教育的发展、职能定位的形成离不开经济、社会、政治的多种外部因素的干预,这些因素也构成了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内在驱动,高校属地办学性质决定了高校契合地方社会贫困治理的需求,服务地方发展是高校的职能使然。高校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过程是教育引导、人才输送、科研攻关和资源联结等四个方面的系统整合,其逻辑进路如图1所示。

图1 地方高校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进路

2.1 本源回归:高校教育优势与群众内生动力

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是人力资本,教育则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乡村社会面临着物质匮乏和能力匮乏的双重困难,物质匮乏是由于历史问题和社会环境所导致的,能力匮乏的根本原因归结于教育资源的差异性和不均衡。城镇化的推进加剧了农村人口的“背井离乡”,人员流动开始增大,受教育情况普遍较低,导致了农村人口社会流动半径缩小,择业范围受限,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经济报酬少的非竞争性岗位,贫富差距逐渐拉开,这种能力上的差距也加剧了精神上的落后,从而导致内生动力不足,主体就业意识不强,参与就业的积极性不高。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作为了人力资本的核心,强调“教育-能力-经济”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主张通过接受教育改善贫困群体的经济状况。高校掌握了大量的教育资源,通过教育能够提升乡村社会主体的能力素养,从而为乡村社会积累人力资本,比如,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帮助农村群众掌握一技之长,使其拥有可以积累家庭财富的技能和动力。

2.2 智力支撑:高校人才优势与乡村治理创新

乡村治理创新是乡村振兴“五位一体”战略的重要保障,推进乡村治理创新的关键是乡村治理结构创新,优质人力资源的匮乏是困扰乡村治理的问题所在。乡村社会依赖于本土乡贤、致富能人等内生精英发挥作用,乡村社会治理结构创新中,应该鼓励一些社会力量进入乡村,如引导一些高校智库、市场机构、社会力量参与乡村社会事业发展。通过吸纳更多的优秀高校人才到基层就业、选派年轻干部挂职等途径增强乡村社会治理的力量,对于丰富乡村治理结构有积极作用。高校最大的人才优势体现在高学历人才的聚集,教学和科研对于社会治理政策制定具有参考引领作用,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跨学科、多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够为乡村治理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矫正。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治理、经济发展输送人才是高校的本职使然。高校具有相对完善的基层就业引导机制,有免费师范生、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大学生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政策,以及返乡创业支持政策、税收减免优惠等引导政策,鼓励专业型、创新型、管理型人才投身基层治理,进而推动乡村社会发展[3]。

2.3 要素下乡:高校科研优势与产业价值升级

乡村社会由于不具备人才、技术、资本等产业升级要素的支持,无法实现生产要素在高价值链的有效利用,甚至尚未建立高价值产业链。乡村大部分仍旧以种植业、养殖业等附加值比较低的产业链为发展依托,而由于研发、设计、包装、品牌营销等环节的成本较高,现有零星松散、低端粗糙的农村产业所获得的利润仅能够自给自足。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人类知识,以及利用现有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服务国家和人类社会进步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高校的科研优势体现在产品开发、技术升级、自主研发等方面,产学研的深入推进使得高校聚集各个价值链的产业要素,以科技创新推动农村产业要素升级,以要素升级促进资源附加值提升,是高校在脱贫攻坚领域努力的重要方向之一,比如:农产品包装设计、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新型产品研发等。高校凸显科研优势的第二个方向体现在支持乡村产业联结机制创新,比如:依托高校大数据信息平台,对乡村产业发展进行定向分析和深度融合,整合和优化乡村资源,打造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特色产业模式,通过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价值升级。

2.4 内涵指涉:高校资源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

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治理有效、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实现现行贫困人口脱贫摘帽、乡村社会全面振兴,对于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政治蕴含。基层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基础性、全局性工程,基层社会面临资源相对匮乏、文化整体落后、社会环境复杂等多重挑战,基层的治理与振兴依赖政府、社会、地方多元主体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依赖于科技支持、资本下乡、机制创新等多重推动[4]。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大学的立足之本,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是高校的职能所在,也是大学生存的基础和活力的源泉。高校担当着服务地方发展智库角色,科学研究的主流阵地,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者和推动者。区域经济、县域发展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都离不开高校的支持。面向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把高等教育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服务社会、服务区域发展动能,提供更加精准的社会服务,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根本指涉。

3 高校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3.1 坚持党建引领,突出优势凝聚合力

高校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要坚持强化帮扶的政治责任,从总体上谋划帮扶之策,在基础上找准乡村振兴发力点,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硬核动力。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家工作站、农产品销售等专责小组,专人专班具体落实工作责任,聚焦实施高校促进乡村振兴规划,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党委班子要广泛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聚焦解决乡村发展实际困境,切实把握好乡村振兴工作政治方向。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科技资源,强大的组织优势能够为农村特别是落后村庄发展提供所需物资保障。高校要在帮扶中发挥自身组织优势,根据乡村振兴生产基础和发展需求,制定帮扶计划、组建帮扶团队,实施精准帮扶,健全“驻村工作队员-帮扶工作组-专家工作站-师生服务团”四级帮扶队伍,从“人、财、物、平台、政策”方面,具体推动基层建立完善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室等党的阵地建设明显改善,提升农村党员获得感、荣誉感、成就感。高校党委要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支部领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抓党建促振兴模式,发展长效致富产业,培育“党建+”特色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凝聚了强大的组织合力。

3.2 坚持人才引领,精准滴灌靶向助力

专家人才是高校最具特色、最为丰富的教育资源。高校在赋能乡村振兴进程中,要发挥人才教育资源优势,因人、因类、因势,精准施策帮扶。高校要坚持一人一户一策,量身定制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教育帮扶等举措,通过培训提质增效,依托高校教育资源,分类实施基层干部乡村治理专题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计划、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技能培训,确保基层群众发展致富有“技”可施。高校要面向基层群众分类推进“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行动”,依托博士服务团、专家工作站、师生实践团实施“环境生态保护治理”“红色生态旅游开发”“农副产品包装设计”“生产线改造”等专家项目,深入实施“户户技能培训工程”,通过“人才+项目”“人才+基地”,从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农业生产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持、决策咨询、科技支援等。同时,高校要完善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基层治理、返乡创业、农村生源人员信息库,实施跟踪培养、定向培养,推动人才回流,提升乡村人才综合素质。

3.3 坚持产业引领,打造品牌激发活力

产业是最根本的振兴措施,服务社会发展是高校三大职能之一,推动地方实现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具体体现,高校积极发挥产学研资源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能。高校要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积极推动乡村规划特色种养产业发展,依托学校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广泛调研乡村产业经济现状,依托资源勘探、环境治理、旅游规划、市场营销等优势学科,重点帮扶每个乡村发展1~2个特色产业。对有一定增收渠道和种植、养殖基础的贫困村,采取因势利导,大力扶持原有传统产业;对缺乏增收项目,缺少种植、养殖基础的贫困村,实行因地制宜,结合地理优势、气候特点、土地资源等打造特色养殖、种植、红色旅游等新门路,探索乡村振兴“一村一产业,一村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高校要打造“党建组团、农户抱团、合作社带动、供销单位发力”的四位一体产销链条,积极引入校友、合作单位等企业资源,有效对接市场,大力拓展校内销售渠道,整合产业品牌,打造“直播+宣传+销售”的全域帮扶模式,为实现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成目标。高校要践行服务社会职能,发挥自身人力、智力、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围绕基层治理实况,在打牢夯实乡村振兴开局基础上狠下功夫、力求实效,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各村的原有基础、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充分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群众现实所需,重视规划先行,强化分类指导,加强分层推进,探索乡村多元化发展路径,要发挥好人才帮扶和科技帮扶重要作用,发挥“乡村振兴研究院”智库决策功能,助力基层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猜你喜欢

优势基层人才
人才云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画与话
走基层
毛遂自荐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