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传播下如何做好乡村振兴战略报道
2021-03-11任爱熙
任爱熙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凝心聚力,是新时代做好“三农”新闻舆论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南日报》(农村版)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这根主线,全方位报道这一重大战略在河南的生动实践,深入挖掘乡村振兴中的典型案例、具体做法,多角度策划,融媒体传播,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为全省乡村振兴起到了引领、推动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三农报道;正能量;传播力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和各地丰富实践”,营造乡村振兴良好舆论氛围。“三农”报道作为一支重要的媒体力量,在推进中国农村社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报道,营造助推乡村振兴的良好舆论环境,既是“三农”报道的价值体现,也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责任。作为一张面向基层的党报,《河南日报》(农村版)牢记媒体责任,以广阔的中原大地为纸,以深厚的“三农”情怀作笔,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深入报道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挖掘乡村振兴中的典型案例、生动实践,多角度策划,融媒体传播,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彰显了党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一、用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统领乡村振兴战略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新时期农业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对河南殷殷嘱托,深切关怀。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做好“三农”工作,对河南具有重要意义,要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他谆谆嘱托,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夯实乡村治理根基,用好深化改革法宝。
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再次到河南考察调研,强调要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的文章,积极稳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同脱贫攻坚战略的有效对接,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河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中原更加出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凝心聚力,是新闻媒体特别是“三农”媒体在新时代做好“三农”新闻舆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河南日报》(农村版)把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贯穿2020年报道的主线、遵循,组织全体采编人员利用编前会、周计划会认真学习,学懂、弄通、悟透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在重要新闻版面开设了《不负重托 让中原更出彩》《为中原出彩贡献“三农”力量》《在乡村振兴中展现新作为》《以必胜信心打赢脱贫攻坚战》《扛稳粮食安全這个重任》《提升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培育文明乡风推进乡村振兴》《坚定不移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等专栏,组织记者下基层深入采访,讲好河南乡村振兴好故事。还开设了每周一期4个版的《乡村振兴》周刊。
二、强调“全”与“准”:全方位报道,全景式展现河南乡村振兴的丰富实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着眼于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也是着眼于解决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大举措。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宣传报道上任何一个方面的偏废,都会使报道失衡、不全面、不准确。在报道内容上,农村版确立了全面、准确的总基调,要求编辑记者认真学习有关政策精神,做好“功课”。在稿件配置和版面安排上,十分注意平衡乡村振兴的五大要求,在聚焦富民兴村产业,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塑造乡风文明新风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宣传报道,不断推动河南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河南日报》(农村版)在宣传中注重报道乡村经济发展,关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注产业发展,聚焦农业转型和农业现代化,《合作社里喜算账》《上梭椤沟孕育出“风光经济”》《一块红薯里的供给侧改革》等报道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我省农业转型中的新气象新做法。“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环境基础。报道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介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开设《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专栏,为我省农村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鼓劲加油。如《濮阳市华龙区岳村镇“厕所革命”里的加减乘除》,报道了岳村镇把农村改厕项目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巧用加减乘除法则破解工程建设难题,有力带动整体环境卫生改善,推动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显著提升。“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小村评“十星”》《不图名不图利 就图个安心》《农家嫁姑娘县委书记登门送贺礼》等报道,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了现代农民的精神生活面貌。“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推出的大型系列采访活动“大中原新乡贤”展示了我省新乡贤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中的价值引领,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向上向善,《“三项制度”上墙乡村治理更强》《120万元的活儿花一半钱搞定》则从小处细处反映了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建设。“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民生目标,既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大量的版面集中展现了中原农民靠智慧和双手创造富裕新生活,阔步迈向小康社会的豪情。
《河南日报》(农村版)的记者在报道中,除了把握好乡村振兴五大要求之间的平衡外,还十分注重把握好时度效,引导舆论走向。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规律,满足受众对乡村振兴不同阶段的认识需求。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受众迫切需要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为帮助受众深刻理解这一重大战略,《河南日报》(农村版)适时推出了省委政研室农村处撰写的一组解读文章,对党中央的这一重大部署作了较为全面的解读。乡村振兴开局阶段,受众对河南乡村振兴怎么搞充满兴趣,报纸抓住时机,及时推出《乡村振兴之路》专栏,满足需求,使受众对协力同心推动河南乡村振兴取得新成就充满了信心,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注重“多”与“小”:多角度策划,小切口报道,讲好乡村振兴的河南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善于设置议题、引导社会舆论,是增强新闻工作针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河南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这是受众关注的重点,为此,报纸主动设置议题,和省委农办联合策划推出了《乡村振兴之路》栏目,由省委农办推荐报道名单,《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采访报道。要写好这组报道,记者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看材料,必须深入火热的乡村一线。编辑部要求参与报道的记者必须进村入户,吃住在村,“身”入更要“心”入。由于抓到了鲜活的第一手资料,见报稿件现场感强,故事引人入胜,刊发的如《新蔡县班台村:“蛤蟆地”打造乡村游》《光山县帅洼村:穷山村的三级跳》《黄楝树村的人气指数》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省各地在乡村振兴中具有示范带动意义的新实践新成就,这些生动的案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乡村振兴之路”共刊发稿件32篇,并同时在《河南日报》(农村版)新媒体平台推送。不少网友在看到这组报道后,积极留言互动,为编辑部提供线索,极大丰富了该栏目的报道内容。
在《河南日报》(农村版)创刊55周年之际,省委书记王国生对继续办好《河南日报》(农村版)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河南日报》(农村版)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讲好“三农”故事,讲好河南故事,传播正能量,展示新风貌,为在乡村振兴中让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编辑部迅速派出九个采访组,分赴全省各地,策划推出了《讲好“三农”故事助力乡村振兴》栏目,报道基层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取得的新成绩、新经验,发掘、宣传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在受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宏大主题,报道要使人爱看耐读,必须小切口,讲生动故事。聚焦凡人实事,把普通人放在时代大背景下,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来展现乡村振兴的时代价值。当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企业管理者奔赴广阔农村创业。他们带来的不仅有技术、资金,还有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和就业致富机会,在带动一方产业和经济发展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无疑,他们是乡村振兴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河南日报》(农村版)编辑部及时策划了《返乡下乡创业助力乡村振興》系列报道,“一花引来百花开”的刘政伟、“返乡种蔬菜带富众相邻”的王红霞、“五谷杂粮磨出百万财富”的林现超、“返乡做电商农产品网销全国”的马国耀、“村里办起玩具厂,带动乡亲拔穷根”的李海超……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创业故事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激励更多有梦想的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广阔天地施展人生抱负,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关键节点,编辑部适时策划推出系列评论。河南省委《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公布后,为帮助受众理解省委的相关精神,编辑部先是联合省委农办推出一组有关实施意见的解读文章,迅即又推出了“全面开启河南乡村振兴新征程”系列评论员文章:《凝心聚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乡村振兴,文化为魂》《让乡村有内涵更有颜值》《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为乡村振兴的河南实践加油鼓劲。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使亿万中原儿女备受鼓舞,《河南日报》(农村版)连续刊发了7篇评论员文章,论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指出了“三农”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还在一版开设《乡村新语》专栏,刊发的如《多一些讴歌种粮情愫的报道》《把短板补扎实》《听乡贤们多说说》,每篇文章都短小精悍,小切口反映大主题。
四、突出“融”与“活”:全媒体呈现,融媒体传播,唱响乡村振兴“大合唱”
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目前,“三农”新闻舆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手机网民8.47亿,其中农村网民为2.25亿。可以说,手机已经成为农民的新“农具”。我们要深刻认识舆论环境发生的变化,如果还是守着一张报纸搞宣传,再好的策划没有传播,影响力也无从谈起。
《河南日报》(农村版)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发起微博话题,制作海报、H5、图解、短视频,对重点策划的乡村振兴报道全媒体呈现,融媒体传播,统筹网上网下,增强了生动性、贴近性、互动性,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唱响了乡村振兴“大合唱”。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后,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中原大地上演:乡村新功能新价值被不断挖掘,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出现,乡村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河南日报》(农村版)推出的系列报道《记者带你看——乡村振兴的河南实践》,以“纸媒+新媒体”“文字报道+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现各地在乡村振兴中取得的新成绩。纸媒刊发时同步刊登记者采访的视频二维码,读者只要“扫一扫”就可以获得“更精彩”的内容,跟随记者的镜头,到“现场”体验乡村生活,增强了报道的亲和力、感染力。如《废弃乡校变身“云上院子”》报道了修武县金岭坡村利用废弃的旧村落资源,打造精品民宿,发展乡村游,现场感极强的文字加上画面优美的视频,在农村版微博、微信公众号、三农网上发布后,点赞、留言的非常多。其他如《芝麻小镇风景好》《红彤彤的冀屯》《青铜小镇的王者荣耀》等都以各自的“颜值”俘获了自己的粉丝。
融媒体传播要求记者一定要成为多面手,在采访中,不但要记录文字,还要尽可能多地拍摄视频素材,为后期不同的媒体呈现形式做准备。现在《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下乡采访,文字、图片、视频是必须完成的“三件套”。《土楼村摇身变成“书画村”》《铁路小镇等你来》《望山见水记乡愁》《艾绒加工助脱贫》等有关乡村振兴的短视频在抖音、快手推出后,都获得了不俗的阅读率、点赞率。
五、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使中国农村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广袤的中国农村大地再一次焕发生机,作为记录者、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用满腔热情来讴歌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实践。同时,融媒体传播手段也为做好“三农”舆论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在这个广阔舞台上,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增强“四力”,练就融媒体传播下的十八般武艺,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展现作为。
(作者为《河南日报》(农村版)常务副主编)
编校:王 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