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下的大学生安全防范研究
——评《大学生安全与预防教育》
2021-03-11肖丽平
书名:大学生安全与预防教育作者:刘 荣,喻 艳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0649917出版日期:2018年10月定价:30元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内涵与精神所在,校园文化无处不在,当今高校校园文化内容比较丰富,并对大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影响。文化育人,不同的校园文化可以对学生心理与意识产生不同的影响,最终影响其个人行为。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安全校园创建是重要内容。高校为了推动安全校园创建,则需要重视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强化与安全防范能力的培养,不仅要使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而且还要引导他们成为安全校园创建工作的支持者。安全校园的创建与发展,需要安全文化的熏陶与引导。因此,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关注校园安全问题,并且积极主动配合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为高校安全校园创建贡献力量。
伴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培养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因此高校安全问题也更趋于复杂化。当代高校大学生不仅需要面对学业上的压力,还需要面临社会的各种思潮影响及竞争压力。近年来,高校安全事件屡有发生,事件中的大学生作为受害者,轻则遭受财产损失或者精神刺激,重则失去生命,给家人留下无尽痛苦。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很容易成为安全事件的受害者。因此,提高大学生安全预防意识与能力,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大学生安全与预防教育》一书共14章,第1章主要阐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基础知识,包括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作用、地位、内容、方法、要求、路径与措施等,阅读这一章内容有助于读者切实了解大学生安全教育,并且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产生认同感。第2~14章主要论述了不同领域的安全教育内容,具体安全教育内容涉及到大学生安全的诸多方面,包括国家安全、生活安全、网络安全、财产安全、消费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安全、求职安全、教学安全、心理安全、社会交往安全、自我保护、预防不法侵害以及预防刑事犯罪等,这部分内容丰富,对大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并且,该书采用真实发生过的安全事件案例,对具体安全教育内容进行解读,引导大学生自己从案例中去领悟安全知识,从而提高其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该书作者指出,校园安全管理应基于校园安全文化氛围,高校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引导所有师生都关注安全问题,每个人都成为安全文化的创建者与维护者,学校安全就会更有保障。校园安全文化,是指在校园中形成,并且以校园安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化,它对于校园安全工作开展是有正面、积极促进作用的。校园安全文化并非自然生成,而是需要由学校安全管理者经过有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在长期的引导发展中形成。校园安全文化形成之后,师生都会有意识的对其进行遵守并且维护,从而让安全意识在校园中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推动校园安全工作的开展。以校园安全制度文化为例,任何学校的安全制度都不是自动形成的,而是根据学校具体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有意识地制定并完善丰富的。校园安全制度文化形成之后,会产生两个积极作用:一是师生会接受安全制度规则约束,尽量按照安全制度要求行动;二是师生如果遭遇新的安全情况与问题,会有意识地主动通过制定安全制度的方式来解决具体问题。以校园消防安全文化为例,消防安全是高校校园安全的重要内容,学校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目的是为了保护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然而,有些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在执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时不够严谨和仔细,如没有认真检查消防栓或灭火器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对于消防通道被占用也没有及时进行清理和疏通等,此外,对于校园内的一些消防隐患也没有认真检查和严格处理。部分学生也会认为消防安全管理属于小题大做,如清理大功率电器,收缴明火设备等,甚至有些学生会抗拒正常的消防演练,认为学校发生火灾的概率很低。以上都是错误的认知和做法,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完成之后,必须依靠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来实施,而师生则有义务配合与支持消防安全工作。在消防安全问题上不应该存有任何的侥幸心理或疏忽大意,因为任何一次消防事故的发生,都可能会危害到校园师生的财产和生命健康安全,并且这种危害对当事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往往是无法挽回的。不管是进行消防安全工作技能培训,还是开展消防安全宣传与教育,最终都是有利于消防安全文化的建设、形成与发展,然后在消防安全文化影响下,所有师生都会主动维护校园消防安全。当消防安全文化渗透到校园安全工作中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会更严格地按照消防安全制度开展工作,师生也会主动配合学习消防安全知识,从行动上支持消防工作,从而消除学校消防安全隐患,给所有师生创造安全校园环境。
笔者认为,大学生安全防范知识的获取与安全防范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学习与培训的方式来实现,而安全文化则会让安全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当代大学生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因素更多样、更复杂,甚至有些安全问题是人为故意设置的陷阱,大学生若是没有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或者缺乏安全防范知识与能力,就很容易成为受害者。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很容易遭遇网络安全陷阱。有的大学生遭遇求职骗局,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会被对方以押金等名义诈骗钱财;有的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虚拟交易时,不够严谨,接入钓鱼网站链接,导致账户被盗窃;有的大学生被人诱导,误入网贷骗局等。更可怕的是,很多大学生遭遇网络欺诈之后,基于恐慌、侥幸等心理,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想要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选择向师长求助,更没有选择报警,从而导致情况进一步恶化。近年来,大学生网络安全诈骗事件中,不乏有学生遭遇了诈骗之后,反而会想办法到处借贷去满足敲诈者的要求,甚至在无法满足对方要求并被威胁之后,采取错误的极端方式来处理。若是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面对互联网的各种不安全风险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即使遭遇欺诈导致损失,也能第一时间求助师长或者报警,而不是在缺乏应对能力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行处理。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高校要加大安全宣传与教育,针对校园常见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剖析,包括运动安全、人际安全、心理安全、网络安全等。当整个校园形成一种安全文化氛围,大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受到安全文化的影响,从而在遭遇安全风险时能够做出更合理的应对。为了促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与形成,高校可引导大学生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多的作用,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安全文化建设中来,从而接受更强烈的安全文化熏陶。以人际安全为例,学校以人际安全为主题,开展具体形式为论坛、宣传栏、沙龙、社团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材料做好安全宣传与教育工作。当学生开始主动关注人际安全时,其人际交往方面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就会得到显著提升。
笔者强调,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改善校园安全工作现状,安全文化建设则有利于防微杜渐,让更多人发现校园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并积极应对。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然而任何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慢慢发展恶化的过程。由于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大学生遭遇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求助,在最终心理问题严重恶化的情况下,遭遇某些刺激因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若是学校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学生就有可能提高心理健康方面的安全防范意识。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如果学会进行自我审视、反思与评估,判断自己心理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存在问题,则有意识地自我调整或者求助专业心理辅导。当大学生发现身边的同学或亲友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时,就能够主动提供帮助。如发现某同学因为自卑而不愿意人际交往,长期的独处可能引发心理健康问题时,就主动邀请其参加活动,让其逐渐习惯人际交往,并且在具体交往过程中,尽量注意不使用可能刺激其的言语。在有意识的引导下,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可能逐渐好转。校园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风险因素,若是校园中形成重视安全的文化氛围,师生都会主动关注、发现并且消除风险因素,从而降低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若是校园中缺乏安全文化氛围,则风险因素会长期存在甚至恶化,甚至在特殊情况下引发校园安全事故,给师生和学校发展带来伤害。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安全能够为大学生身心成长与健康生活提供安全保障,校园安全更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想更好地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则需要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引导大学生关注安全问题、提升安全意识、掌握安全防范技巧的重要促进因素,大学生生活在重视安全防范的文化氛围中,自然也会受其影响与熏陶,从思想到行为上都体现出注重安全防范的特点。在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大学生主动学习安全防范知识,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而且还能够维护校园安全,最终为学校的安全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促进学校的平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