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床微生物检验实习带教方案的探究与应用
2021-03-11朱胜明
朱胜明
罗田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 黄冈 438600
由于临床微生物检验涉及到的病原种类复杂多样,因此要求检验科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较高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这要求检验科学生必须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知识建设,并通过反复巩固练习才能真正胜任微生物检验工作,但短短的实习时间显然无法满足学生完成上述学习内容,因此需要寻找高效的教学方案[1]。选择该院实习的20 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在微信网络平台中应用CBL 联合MDT 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案进行分析讨论,希望为后续微生物检验实习带教工作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微生物检验科实习的20 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后两组实习生开始接受为期10 周的学习,两组实习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实习生延续院内既往的微生物检验科实习带教教学模式,首先接受入科前培训教学,随后进行分岗实习, 实习过程中由带教教师统一安排岗前培训内容,定期参与微生物检验科科室培训,每周参加讲座和质量监督会[2]。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微信网络平台、CBL 联合MDT 教学模式进行学习, 具体教学流程和内容如下所示。
①建立临床微生物检验微信群。由微生物检验科带教教师创建微信群,并在实习生中选出2 名学生作为微信群管理员,与所有实习生共同拟定群管理规章制度,规定群内只能够进行微生物检验相关学术交流,不得做其他用途。 所有教师和学生入群后需要修改备注,格式为姓名+电话号码,所有人员不得使用网络昵称,教师定期对群内学生活跃情况进行抽查[3]。
②利用微信群进行教学管理。带教教师需要全面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实习大纲中的内容,并将其中重要知识点提取出来制作成Word 文件,根据10 周实习的时间安排好每周实习生需要学习的要点,并将最终安排的结果公布在微信群,让学生了解每周的学习任务和要点以做好学习准备[4]。将临床既往已有的病例资料、讲座资料、知识图鉴、教学视频等信息分享在微信群中,让学生利用课后零碎时间对教学资料进行学习,充分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另外可叮嘱学生如果遇到感兴趣、觉得有用的学习资料也可以上传到微信群与其他同学分享,引导学生利用闲散的时间阅读学习资料,并随时根据教师勾画的重点对自身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尽可能保证临床带教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5]。
带教教师需要不断扩大自身的阅读量,将平日里通过阅读总结出的优秀图书、文献、学科新发展、新动向在群内推荐分享给学生。另外带教教师也需要多结合自身在临床的工作经验,将实践工作中遇到的菌原体图片以及相关案例上传到组内,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6]。每周学习完毕后利用休息时间,管理人员需要将本周学习的资料、内容进行整理,并让群内学生一一进行评分,最终由带教教师作出综合统计、总结,并将所有学生群内学习情况纳入到实习最终成绩评价中,作为评价实习生实习效果的评价依据[7]。在实习期间,教师需要随时注意浏览学生对上传学习资料的提问情况,要及时帮助学生解惑,并定期在群内对学生近期知识学习进展进行总结,要对每个学生点评到位,保证解疑足够全面详细[8]。
③CBL 教学内容。 带教教师需要对CBL 教学检验室操作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制订出检验室操作的重要知识点,撰写出有关CBL 病例教案[9]。 教师每次在开展CBL 教学之前需要提前2 d 将相关病例病史以及患者的微生物检查报告通过微信群分发给实习生,实习生需要自己组成小组利用网络或图书馆对相关病例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并讨论出具体的治疗方案和临床治疗操作重点[10]。
病例分析讨论是临床带教教学过程中的核心教学内容,教师在选择病例时需要根据病例的症状和体征,保证所选资料具有较高的完整性和典型性,向学生进行病例分析时需要将病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相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将两种知识进行融合,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11]。 比如教师在对真菌性肠炎病例进行分析的时候,首先需要让学生仔细阅读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体查结果,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患者会出现腹泻症状,并让学生自己独立对患者作出初步诊断,让学生写出初步诊断的依据。学生作答完毕后教师再指导学生重新对整个病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哪些病原体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肠道感染,如果需要对患者作出进一步的明确诊断又需要患者做出哪些检查。明确诊断之后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学生开始提问,解答完毕后再让学生思考如何对真菌性肠炎进行预防、治疗,并让学生推测患者是因使用过哪些抗生素类药物破坏了体内肠道的正常菌体,从而出现真菌感染症状。 学生在思考的时候教师需要不断提醒学生,真菌性肠炎需要考虑到是抗生素所引起的腹泻,而导致人体发生腹泻的常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单胞菌等,可指导学生利用大便细菌图片来观察真菌的生长过程,并根据患者的药敏结果合理用药[12]。
按照上述教学方法每周定时由科室主任选出科室中较典型的疑难病例供学生讨论思考,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并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由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分析能力,并通过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来提高其团队意识[13]。 很多实习生由于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其在实践的时候容易受到疾病表象影响作出错误的分析,因此带教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以正确的思路进行诊断分析,尤其需要对检验结果数据进行逐一审查,向学生全面分析各项数据的价值, 并不断在整个过程中穿插病例,启发学生诊断的思维[14]。
④CBL 联合MDT 教学内容。CBL 联合MDT 教学模式已在国外临床广泛运用,因此该次教学充分借鉴国外临床的经验和优点,帮助实习生提高课堂参与度、学习成绩,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微生物检验科本身就涉及到与临床多科室合作,因此CBL 联合MDT教学也需要临床其他科室带教教师共同参与[15]。 邀请临床其他科室带教经验丰富的教师到微生物检验科对实习生进行联合教学,其他科室教师需要准备科室既往收集的疑难病例微生物检验报告结果与学生展示,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多学科全面发展[16]。教学1 周后将实习生与其将来的工作岗位结合分析,并对其进行岗位分组教学,各科室教师需要将本科室相关法规法律和条款对学生进行重点介绍,让学生全面了解今后工作岗位必须遵守的规则。生物检验科教师需要针对突发生物安全事故进行说明,将常见的突发安全事故处理措施告知学生,并进行现场模拟演练,组织学生参观整个生物实验区域。教学后期需要带领学生到现场进行自主操作,讲清楚要点后将课堂主导权交还学生,学生在操作时教师需要现场进行考核,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让学生充分了解掌握生物检验室工作的大致框架,为学生后期工作打下基础。
1.3 观察指标
教学满10 周后对所有学生进行综合考评,考评内容需教师根据临床微生物科的工作要点进行设计,考评总分为100 分,其中理论成绩占40 分,病原诊断分析占20 分,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占40 分。 理论知识和病原诊断由带教教师统一出卷,各组学生作答时间为90 min,考卷必须全面覆盖学生10 周实习学习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相关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水平,对微生物检验报告的解读能力。 实践操作技能考试由微生物检验科多工作年限的教师进行设计,需要考查学生对染色方法、血培养仪使用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实际操作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客观地评价并打出具体的分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学生总成绩显著优于常规组学生,各专项考核结果也明显优于常规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比[(±s),分]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比[(±s),分]
组别理论成绩病原诊断分析实践操作技能 总成绩常规组(n=10)研究组(n=10)t 值P 值30.2±3.5 35.4±2.8 3.820 0.010 10.6±3.2 16.1±2.7 4.210 0.007 34.4±2.3 37.2±2.5 2.974 0.047 75.8±4.2 87.6±3.5 7.240 0.002
3 讨论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临床新发抗菌药物不断出现,随之而来的就是耐药微生物数量的不断攀升,这些情况都在不断突出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全球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监测工作都非常重视,国内各大医疗机构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微生物检验科工作是一项需要人员具备较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工作,且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其学科知识也在不断增加,需要所有工作人员不断学习巩固前沿知识,因此如何对该科实习生进行高效教学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难题[17]。 传统的微生物检验带教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模式陈旧,很难让学生充分理解记忆理论知识点。 CBL 是指以病例作为导向,MDT 是指多学科协作,两种方法联合运用可有效推动临床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该次研究不仅运用了这两种教学模式,还将其与现代科技产物—微信网络平台相结合,切实解决了微生物检验科实习带教时间不足的问题,让学生可以通过零散的时间巩固知识,与临床其他科室建立较强的沟通关系,帮助学生养成临床思维。
从该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实习生考核成绩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教学模式的实习生(P<0.05),这也足以说明联合运用CBL、MDT 教学模式,并充分利用微信网络平台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显著,在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培养学生解读化验单能力之外,能够让学生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增加其团队合作能力和精神,且在不同学科教师的带领下其能够更深入地对病例进行分析,更直观地学习感受到各类疾病的病原特点。 因此该教学方法和模式可以保留并广泛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