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教育实验指导手册
2021-03-11
行知教育实验的七项原则
行知教育实验再出发,将重视遵循以下七项原则。
1.不忘初心,自觉担当使命
行知教育实验主持人首先要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爱国家、爱儿童、爱人类的品质,学习陶行知先生奉献、求真、创新的精神,自觉投身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去,比“正心”,比“尽心”,比成长,比贡献,比实验过程是否乐在其中,把论文、课题、职称、获奖作为副产品,去功利心,存平常心。
2.理念认同,终身并肩携手
邀约那些从内心深处崇敬陶行知,认同行知教育理念,愿意持续开展行知教育实验的教育者,并肩同行,终身协作。项目制主持人会有一定的年限,注册制(包含项目制)主持人没有年限。注册制主持人每年进行一次网上注册,也可随时退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注册主持人可以与未注册而愿意开展行知教育实验的教育者保持协作。总之,成为行知教育主持人,不管是项目制、注册制,还是非注册制,其条件只有三个字——“我愿意”。
3.从我做起,实验与人同行
行知教育实验从寻找“行知人”入手,不一定开办‘行知班’,不一定命名“行知校”,要减少对行政资源的过度依赖,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行知教育实验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
4.放出样子,扩大实验影响
主持人除了潜心做好自己的行知教育实验外,还要把一件事时时挂在心上,那就是,善于带动更多的行知教育实验主持人,善于扩大行知教育的影响力。我们一方面要做好自己,一方面要放出样子。
5.四个层次,同步推进实验
每一位主持人都将会同时面对内心的、家庭的、学校(机构)的教育改革场景。这些场景是整体的、融合的、不可分割的。主持人必须同步实施个人成长、家庭建设、班级经营和学校发展的行知教育实验,要整体规划、整体推进,系统思考。基础是“从我做起”,只有内心自觉地、喜悦地遵循“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份相统一”的要求,自觉地、喜悦地学陶师陶,不断探索自身成长的规律,加快自身成长的步伐,才能胜任行知教育实验主持人的光荣角色。
6.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实验
需要整体地、系统地、综合地推进每一个层面的行知教育实验。准确地讲,行知教育实验一定是大教育实验。人人都是受教育者,人人都是办教育者,处处是教育,时时有教育,教育要聚焦每一个人的整体发展。主持人不能一头钻进一个小课题、一个小项目、一门学科、一项活动里面,一叶障目。
7.搭建平台,充分共享智慧
行知教育没有发明人,没有创始人。陶行知先生是行知教育精神与学术的源泉。行知教育集团的文化主题、校训、标志、吉祥物等均可共享,也欢迎各位主持人之间交流、共享经验教训。
从我做起:给教师的七条建议
1. 意义建构,立足做良师
选择做乡村教师,选择做行知教育实验,我们一定要有思想准备,我们的方向、努力目标不是升官、发财、出名,我们的着力点在于做人,但不一定能做名人、名师;要立足做良师,力争做名师;要做大国良师。我们意识到教育事业是一个迷人的、无比重要的、有巨大创造空间的事业。行知教育主持人一定要有立足做良师的价值定位。
2.生涯规划,终身走在行知路上
我们的生涯规划是终身的规划,是一直走在行知路上,行走的过程中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尽力,乐在其中。我们给自己设定一个一个的目标。除了大的规划外还有小的规划,日子是一天一天过的,每个月、每一天,要做什么事,提前想好,养成习惯,对提高工作效率非常有价值。教育人生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创新,既指向未来,也回味过去。做生涯规划时,时空可以跨越,可以转换。
3.知识管理,建立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在人格上、专业上,我们到底要怎样建构自己的内在体系?不要什么都学,也不要钻牛角尖;要有取舍,要日积月累,要让自己经历过的有价值的东西储存下来,把它结构化,然后用一定的方式呈现出来。总而言之,要不断地塑造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地强大、更加地柔软、更加地快乐。这就是你个性化的知识管理。
4.立足岗位,在实践中成长
陶行知先生讲“行动第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立足于在实践中成长。珍惜你现在拥有的岗位,珍惜你的课堂,珍惜你的学科,珍惜你的班级,立足于岗位实践,不断地获得成长。这个过程当中,要有意义建构,要有生涯规划,要有知识管理,要养成在实践中反思的习惯。
5.勤于读书,做专业阅读
首先,要读陶行知先生的原著,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比如王阳明、杜威等人的著作,这些是陶行知思想成长的重要学术背景。其次,还要特别重视阅读教育政策法规类的文件、讲话等。另外,作为学科教师,还要研读学科课程纲要。同时,也要重视手机信息的筛选,包括网络信息的捕捉。
6.善于交友,展开专业协作
成长中特别重要的途径就是交流、协作。每个人都需要结伴成长,不能孤零零的,不能封闭。要以开放的心态、友善的情怀,不断地去展开专业协作。专业协作要重视几个人群:同事、学生、家长、专家队伍。协作中,要尊重每一个生命,爱护、包容每一个生命。
7.乐于动笔,提高专业敏感性
做行知教育实验一定要善于写作,把自己的点点滴滴转化成文字。宽泛的写作也可以包含录音、录像、拍照,甚至包含收藏。通过这些方式积累、梳理,长此以往,会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有一种敏感性,会不断地让你的思维敏锐细腻。只有建立在大量的专业写作之上,才可能有一点一滴的成长和收获。
带动家庭:一定要搞好家庭建设
家庭生活是人生成长的特殊课堂,我们可以从中不断增进生活智慧,不断提升教育智慧。
1.对待父母,关键在一个“孝”字
我们一定要尽孝道,感恩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即便因为父母能力有限、疏忽、不够负责任,对我们不够好或者我们自己成长得不够好,我们依然要感恩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如果真正获得成长,一定要认清这一点:无条件地爱自己父母。我们也要认识到尽管父母年纪大了,他们也需要成长,他们的成长不见得多快,但是成长是必然的,成长可以延缓衰老,也可以延缓被淘汰的进程。我们要帮助父母成长,鼓励父母成长,还要尊重父母的独立性,父母如果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让他们自在独立是最好的孝。我们自己在生活上要独立,要尽量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我们要接受父母对我们的爱,但是我们不能对父母过分依赖。让父母晚年能生活幸福是我们家庭建设非常成功的价值导向。
2.亲子和谐,关键在一个“慈”字
怎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我们人生的大课题,是行知教育实验必须面对的真课题。即使没有孩子,也可以思考“假如我有个孩子,我该怎么教育他”。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如何用行知教育理念去助力孩子的成长呢?首先要防止孩子从小缺爱。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而且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爱他的,让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要把亲子关系当成人世间最美妙的、最快乐的关系去建构,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是一个港湾,而不是考场,更不是战场。它是生命栖息的港湾。孩子在家里可以撒娇,可以偷懒。只有孩子的生命在家里得到充分的滋养之后,他走入社会、走进学校才有动力、有冲劲。我们要理解教育是用生命感染生命,用灵魂唤醒灵魂。所以,要记住一句话“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很多的时候要向孩子请教、学习,学习孩子的活力、真诚、单纯,甚至通过孩子一些真实的反应来检验自己、矫正自己。
3.夫妻和谐,关键在一个“情”字
家庭关系中最本质的是夫妻关系。从行知教育理念的角度,怎么在家庭建设中把夫妻关系处理好,这里面大有学问。夫妻和谐关键是讲究一个“情”字,集爱情、友情、亲情于一体。我们对伴侣是不是百分之百的尊重、信任、理解?是不是经常给予真诚的赞美、给予充分的包容、给予友善的提醒?夫妻之间在相处当中怎样建构良性互动的关系,爱的表达很重要。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在家庭里要讲民主,尽管是一家人,但人格上是彼此独立的,尊重彼此的独立性,让他(她)选择走自己的路,不要去控制他(她),当然也不要让自己被控制,保持一种自主的、平等的、亲密的关系,让他(她)成为最好的自己,让我也成为最好的自己。
4.亲朋相处,关键在于“尽心”
跟家庭血缘关系相关联的一些亲戚关系的处理,也是家庭建设的一部分。关系亲密的同学、同事、朋友,特别是闺蜜,虽没有血缘关系,但也值得珍视。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找朋友,我们的朋友圈会不断扩大。交友也要慎重,要远离负能量。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关键在于尽心。亲朋要少共财,多尽心。这个心是友善的心、祝福的心。关系可以有亲疏,但友善的心、祝福的心不能变。与亲朋相处的原则是调节距离,保持美感。良好的亲朋关系既促进自己的家庭和谐,又增进亲朋的家庭幸福,是家庭建设的重要成果,是行知教育实验的重要成果。
善解人意发现美,与人为善表达美,善待自己享受美,积德行善弘扬美。守住宁静的心家,经营温馨的小家,融进和谐的大家,奉献伟大的国家。
以班为主:经营好自己的班级
1. 爱好每一个孩子
行知教育的班级经营,其核心品质在于“爱好每一个孩子”。
教育的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没有爱不行,仅有爱不够。要爱,更要会爱。错误的爱,就变成了害。只有学会了爱,才能奏响爱的旋律,才能爱满天下。
爱的原则
我们要经常检讨自己,我们爱学生的心会不会出现偏差:对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对那些迷恋网络游戏的学生,对那些逆反、不听话的学生,我们是不是真爱,是不是会爱?我们的爱是不是被分数、名次,被听话、乖巧蒙蔽了眼睛而远离生命?我们是不是干了太多舍本逐末的傻事?我们究竟要看重什么?
(1)走近生命,以人为本
“走近生命”这个“近”是靠近的“近”,不是进入的“进”。我们有一个想法,生命是孩子自己的,教师可以靠近,可以了解,不可以随便闯进去打搅。“走近生命”就是强调要克服我们现在的教育“满眼是分”、“目中无人”的倾向,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发现潜能,无条件坚信孩子“行”
我们感觉到,真正走近生命以后,就会惊喜地“发现潜能”,发现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能。人的潜能不是表现在这方面,就是表现在那方面;不是表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表现在那个时候。人的潜能不仅表现在智能上面,其道德潜能也不可限量。人的发展所能达到的高度不可限量。无条件地永远坚信孩子“行”,是我们奉行的重要教育理念。
(3)唤起自信,让学生找到好孩子的感觉
如此巨大的潜能怎么能够开发出来呢?我们认为,关键是要“唤起自信”。自信是开发巨大潜能的金钥匙。要千方百计让每个学生找到好孩子的感觉,尝到成功的甜头,拥有自信、舒展、快乐的童年。
(4)善待差异,让孩子获得属于他们的成功
教育必须要解决怎么样让每一个人都拥有自信这个问题。我们取消了按分数排名次的做法,我们还取消了百分制,采用了等级制,可是总感觉治标不治本。我们认为根本的问题是要“善待差异”。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不同,我们要善待。
(5)引导自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每一个孩子创设特殊的评价机制,仍然是我们成年人外加给孩子的。真正的善待差异,是“引导自选”,是引导孩子对于学习内容、进度、方式进行自主选择。他们自己选择的东西哪怕是苦的,也会乐此不疲。所以,对学生真正的爱一定是最终落实在自主选择的学习机制上,老师起引导的作用。
爱的达成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爱的达成,有规律、有原则可循。学会爱,我们可以采取六个策略。
(1)尊重
要充分尊重人格。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人格是对等的。陶行知先生率先把“小孩子”称作“小朋友”,是对儿童人格的极大尊重。尊重人格,我们特别强调学会倾听,学会请教。
(2)相信
要高度相信潜能。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目前,人的潜能充其量开发不足10%,每一个孩子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生命面前,我们要求自己学会崇拜,学会自豪。
(3)理解
要深度理解个性。人的生命是千姿百态的,没有两个生命是完全一样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理解。决不能用单一的尺度去衡量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如何理解孩子丰富而复杂的个性呢?我们强调要学会陪伴,学会感激。
(4)激励
要热情激励优点。当我们与孩子心灵相通的时候,我们就能看清孩子的长处、短处和与众不同之处,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加以激励,热情地激励。
(5)包容
要耐心包容特点。习惯上,我们看待孩子,往往不是优点就是缺点,不是表扬、奖励就是批评、惩罚,这太绝对化了。其实,孩子们的表现大多数是中间状况,需要我们关注的优点、缺点大概不会超过10%。我们认为要接纳、再接纳,要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使孩子的求知、成长成为自发的、内在的需要,而不是靠表扬或者批评带来的外在强化。
(6)提醒
要友情提醒缺点。特别强调的是,强调无条件的爱不否认批评、惩罚,而且认为只要摆正位置、注意策略,就可以更大胆地批评、惩罚,爱可以使批评、惩罚更有力量、更有效果。
2. 上好每一节课
行知教育实验主持人,一定要站好课堂。行知教育理念,一定要在每一节课里得到落实。行知教育集团最近完成了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的研究,其中对于行知教育的课堂范式进行了初步探讨。由若干经验到理念、策略汇聚起来,已经勾勒出一个可称之为“生机课堂”的初步形态。这个形态包含着以下九个关键词:
(1)场景——充分整合富有教学意义的当代生活场景
(2)关系——悉心呵护具有充分安全感的教学关系
让“花苞心态”成为师生的共识,进一步优化“学会赏识”的策略,达成被爱,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聚焦;引导施爱,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源泉;启发自爱,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堡垒。
(3)角色——鼓励学生站在课堂中央
(4)事件——让学生有事可做
(5)工具——高度重视教学工具的改造
(6)经验——以“生活体验”为根基
(7)思维——以“高阶思维”为核心
(8)反馈——“提供促进学生进步的反馈”
(9)证据——让“教学做”看得见
围绕以上要点,生机课堂将高度重视收集可靠证据,努力让“场景”可见,让“关系”可见,让“角色”可见,让“事件”可见,让“工具”可见,让“经验”可见,让“思维”可见,让“反馈”可见——让“教学做”清晰可见!
从教学分离,到教学合一,再到教学做合一,进而到让教学做合一“可见”,不只是让教师看见,也要让学生看见。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约翰·哈蒂认为,这种积累证据,让学生对学习可见,“从而使学生成为自己的教师——这是终身学习或自我调节的核心属性,这也是热爱学习的核心属性”。
3. 做好教室文化
行知教育实验主持人,特别是班主任,要在教室文化建设上下功夫。要努力凸显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等、不靠、不要,不管条件有多难,压力有多大,也要做教室文化建设的主人,追寻教育的理想。
杨瑞清在《走在行知路上》一书中,总结了自己的教室文化建设心得。他认为,班级经营关键在于优化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让班级成为 “爱的磁场”,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集体的主人、做心灵的主人。
(1)优点分享,让每个学生成为心灵的主人
(2)全员管理,让每个学生成为集体的主人
(3)自主选择,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引领好家庭教育
行知教育实验主持人要重视引领、指导家庭教育,促进家庭成为“爱的港湾”。大力倡导“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的观念。可以开设家长讲堂,给家长提供指导,激发家长的主体意识、自主学习意识。要求家长严格律己,为了家庭幸福和国家的发展,给孩子做出表率;与家长一起研究儿童的成长规律,用儿童成功和不成功的实例给家长以深刻的触动;组织家长之间的交流,评选优秀家长,树立家长榜样,引导家长自我教育。这些做法,不仅在改善家庭教育方式上,而且在提高家长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上都能收到良好效果。我们不仅要从改善家教的角度,更要从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做好家长培训。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养育孩子的过程是人生的一项重大实践,是家长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契机,激发家长有与孩子一起学习提高的内在需求。
学生是新时代的“小先生”,他们是家庭教育的生力军。他们天天来往于学校和家庭之间, 是一根根 “文化电线”,能将整个社区通上“文化电流”,形成一个整体的“文化磁场”。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角色力量有力地、潜移默化地促进家长的成长,他们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也成为家长教育情感、教育智慧的源泉。陶行知先生说:“只须你甘心情愿跟你的学生做学生,他们便能把你的‘思想的青春’留住;他们能为你保险,使你永远不落伍。”因此,要让“小先生”成为家庭、乡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小天使。现代家庭里,孩子处于特殊地位,孩子的话很管用。如果我们利用这种优势,像陶行知先生那样相信孩子,发动班上几十个孩子人人做“小先生”,使他们成为现代文明的小天使,将不仅能够有力地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孩子自身的健康成长也能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5. 带好一支队伍
为了带好班,上好课,行知教育实验主持人不能单打独斗。主持人要带好一支队伍。这支队伍包括班上的每一个学生、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还有其他关心支持班级经营的社会人士。一位主持人的身边,最少也有百多位志愿兵。主持人只要能用行知教育把这支队伍凝聚起来,就能带出精彩纷呈的班级,培养茁壮成长的学生。
协进学校:心里装着整个学校
1. 点上自觉做表率,为学校发展做贡献
每一个行知教育实验主持人都要心里装着整个学校,要为学校发展贡献热情、贡献智慧。而为学校做贡献,首先要在个人成长、家庭建设和班级经营上做好表率。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行知教育实验主持人就能赢得同行的信任、校领导的支持。
行知教育实验,不只是说出来、写出来的,甚至也不只是做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行知教育,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咬定青山不放松,知行合一,久久为功。
2. 面上热心做服务,放大行知教育影响力
行知教育实验主持人,有可能是学校的中层,有可能是学校分管领导,即使只是普通教师、普通班主任,也有机会参加学校的值日、值周工作,或者参加教代会、参加某些教师社团工作。总之,每个教师都有机会参与一定程度的面上工作。只要有机会,主持人便可在工作中力行行知教育,让更多人直观感受到行知教育的魅力。
3. 全局审慎做统筹,做好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
行知教育实验主持人如果同时又是校长,那是全校师生和家长的福气。
作为校长,要吃透行知教育理念,创造性地结合本校实际,抓课程开发,抓教法创新,抓队伍的建设,抓条件改善,抓文化建构。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整体架构。至于学校选用什么关键词作为核心概念,也应该因校制宜。
对于推动行知教育实验,校长除了顶层设计之外,还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创造有利于实施行知教育的硬件条件;营造有利于行知教育实验的文化氛围;有重点地培养行知教育实验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