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取穴规律

2021-03-11郭文宣赫芸菲韩昀彤宁思渊王洪彬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针刺

郭文宣,曹 宁,赫芸菲,韩昀彤,董 雪,宁思渊,王洪彬

(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1]。胃食管反流病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文献报道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为12.5%[2]。GERD 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抑酸剂、受体激动剂)、肉毒杆菌毒素、内镜治疗、外科手术等[3],但是目前临床上缺乏减少GERD 的复发率与治疗不良反应的有效手段。临床研究表明,针刺疗法在症状改善、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西药组[4-5],且更加经济简便。通过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取穴规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日起至2020 年8 月15 日;CNKI 检索篇文摘,VIP 和WF 检索题名或关键词;检索词为“(针灸or 电针or 针刺)and(食管反流or 食管反流)。

1.2 文献纳入标准

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研究;文中有明确的中医或者西医的诊断标准与疗效评价标准;文献如缺乏明确诊断标准,在正文中应叙述受试者临床症状符合“胃食管反流病”;针刺组有明确固定的穴位处方;一次文献。

1.3 文献排除标准

数据库间交叉重复的文献;以耳针等非体针为主要治疗手段或者针刺联合药物治疗,但是试验组与对照组采用的药物品种或者给药途径在同一研究中未能保持一致;重复发表的文献只选取其中1 篇;综述、医家经验总结、个案病例报道等;处理方法相同或者文章中统计数据错误的文献。

1.4 数据规范化处理

对纳入文献中的所有腧穴的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GB/T 12346-2006》中的规范名称;若一篇文献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方法均为针刺或者针刺综合疗法,并且穴位处方不同,则两组穴位均纳入统计;根据穴位归经、分布部位与特定穴情况,分别统计其频次。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Note Express 进行文献数据筛选,运用SPSS 25.0、IBM SPSS Modeler 18.0 软件对腧穴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检索结果

初次检索共得到427 篇相关文献,其中CNKI 197篇,VIP 96 篇,WF 134 篇。经Note Express 筛选去除重复文献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阅读题目、摘要、全文后,最终共纳入文献53 篇。

2.2 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选穴情况

2.2.1 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选穴频次分析 本研究共涉及68 个穴位,共计386 频次,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依次为中脘、足三里、内关、太冲,结果见表1。

表1 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腧穴频次分析(频次≥5 次)

2.2.2 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选穴归经情况 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文献选穴涉及13 条经络,任脉腧穴使用频次最高,共计94 次,占比24.4%;其次为足阳明胃经腧穴,共计74 次,占比19.2%,结果见表2。

表2 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腧穴归经情况统计

2.2.3 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腧穴分部情况 根据头面、胸腹、腰背、四肢、胁肋部5 个部位依次归类各部腧穴名称和频次,并依据各部位腧穴出现总频次由高到低进行排序,频次最高的为四肢部、胸腹部,结果见表3。

表3 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腧穴分部情况

2.2.4 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特定穴应用情况 针刺治疗共应用569 频次特定穴,其中募穴频次最高,为15.5%;其次为八会穴(12.3%),结果见表4。

表4 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特定穴应用情况

2.2.5 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选穴关联规则分析对于频次≥10 的腧穴进行关联规则相关性的分析,设置最低条件支持度30.0%,最小规则置信度90.0%,最大前项数3,可获取到26 条关联规则,结果见表5。其关联规则网络图如图1 所示。

图1 腧穴关联规则网络图

表5 腧穴关联规律分析

2.2.6 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选穴聚类分析 对频次≥10 的腧穴进行聚类分析,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高频选穴可以分为4 大类,中脘、足三里、内关、太冲为一大类,三阴交、关元、胃俞为一大类,膻中、天枢为一小类,公孙、阳陵泉为一小类,结果见图2。

图2 聚类分析结果图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可在中医古典医籍中找到“吞酸”“反胃”“吐酸”“胃反”“嗳气”等相关描述,但并无确定的名称,《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中明确了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病名为“食管瘅”[6]。胃灼热和反流是GERD 最常见典型的症状,胸痛、上腹痛、灼烧感、嗳气等为不典型症状[7]。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病机[8],肝胆失于疏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肺失宣肃、胃气上逆,形成本病的一系列临床症状[9]。

文献选用腧穴计量学频次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脘、足三里、内关、太冲、公孙为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最常用的腧穴。同时对高频穴位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置信度较高的为中脘-太冲、足三里-公孙-中脘、足三里-太冲-内关、中脘-太冲-内关、中脘-太冲-足三里、足三里-公孙-内关-中脘、中脘-太冲-内关-足三里、足三里-太冲-内关-中脘,为腧穴频次使用较高腧穴的组合。中脘-太冲穴对的置信度是100%,支持度52.83%,中脘-太冲-足三里穴组的置信度是100%,支持度为50.943%。该结果也与聚类分析的第一大类相吻合。中脘为任脉的穴位,为腑会穴、胃的募穴,能够健脾理气和胃,电针中脘穴能够增高胃窦运动幅度,迷走神经背核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NR1 表达增高,血清一氧化氮含量降低[10];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和下合穴,“合治内府”,可治疗胃气上逆、胃失和降,研究表明,足三里对胃泌素有抑制效果[11];太冲穴为肝经的原穴、输穴,能够疏肝理气;“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同时皆为络穴,为经典配穴协同增效,能够和胃降逆、调畅气机、疏肝止痛,研究表明,针刺内关穴能够通过刺激孤束核(nucleus of the solitary tract,NTS)来调节胃运动功能[12]。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在经脉选用方面,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较为多用,《灵枢·经脉》中足阳明胃经“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任脉“起于胞中……经咽喉部(天突穴)……交于足阳明经”;足太阴脾经“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三条经脉均循行经过喉咙、胃、脾。

腧穴部位频次分布最高的为四肢部和胸腹部,四肢部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为主,《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五腧穴经气由浅入深,为远端取穴的重要组成部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胸腹部为局部取穴的体现,且在特定穴的使用中频次最高的募穴也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多用于治疗六腑的病证;八会穴中脏会、腑会、气会应用较多,协同作用于脾胃肝胆。

对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高频腧穴进行聚类分析,中脘-足三里-内关-太冲为一大类,符合上文的关联性分析结果,体现了远近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三阴交-关元-胃俞为第二大类,三阴交为交会穴,关元为募穴、交会穴,胃俞为背俞穴,可健脾和胃降逆止痛,体现了前后配穴法、上下配穴法;膻中-天枢为第三类,膻中为募穴和气会、天枢为胃经穴和募穴,两穴可治疗胸腹部疼痛,调理腑气,是针刺局部取穴的体现。研究显示电针“天枢”穴具有抑制胃内压的效应[13]。公孙-阳陵泉为第四类,阳陵泉为胆腑下合穴,公孙为络穴、八脉交会穴,合用能够疏肝利胆、和胃降逆。研究表明针刺阳陵泉、足三里等下合穴可通过白介素-1β(IL-1β)、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α7)等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减轻炎性反应、降低黏膜损伤来达到治疗胃腑病变的效果[14]。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对针刺治疗胃食管管反流病的临床选穴进行了整理归纳与挖掘,为临床取穴和配伍提供参考。但是因为文献的数量限制和质量参差不齐,因此仍有需要改进之处。基于此,期待通过之后高质量文献数据的收集,为临床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数据。

猜你喜欢

针刺
脑科学技术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清明的雨
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浅谈针刺防治疫情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针刺配合振腹推拿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