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医育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3-11薛红燕
周 绮,薛红燕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婴幼儿照护服务与教育教养供需矛盾日益显现。在这种形势下,2016年教育部新增高职高专专业“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15号)印发,明确提出“到2025年,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健全,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的发展目标。2021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正式更名为“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归属大类从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变更为医药卫生大类下的健康管理与促进类,标志着婴幼儿托育服务专业的规范与升级。目前,已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多为非医学院校,如何调整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是相关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高职院校办好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使更多的青年有机会接受科学育儿,促进婴幼儿健康发展,为生产、管理和服务培养大批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的实用型人才,从而全面提高幼儿及全民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一、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国申报托育备案机构是6092家。预计2025年,按照30%的毛入托率,全国各类托育机构预计将达8万—10万所,托育人才需求量约150万—200万人,市场人才缺口巨大。北京、上海、南京、广州、青岛等地区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行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政策支持、服务供给、用地用屋、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保障,持续促进示范性托育机构、普惠性托育机构的建设,托育事业正在向着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持续释放,行业人才紧缺,为高职院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门集医药卫生、公共服务与学前教育三者特点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在婴幼儿养育照护及早期教养中渗透健康管理的理念,变被动的“疾病诊治、行为矫正”为主动的健康促进,就业方向集中在对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及保育教育领域,包括托育、早教、健康管理机构。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和服务人群的特殊性,2021年该专业正式更名并重新划分至医药卫生大类下的健康管理与促进类,这是与学前教育专业和早期教育专业最大的不同。2020年9月,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婴幼儿养育照护专业委员会在参考国际指南和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针对婴幼儿健康、营养、安全、回应以及早期学习的照护目标和照护建议的专家共识,以期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和潜能发展,助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1-2]可见,医育结合是我国婴幼儿照护行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因此,亦有学者指出,护理学院更适宜开设本专业。非医学背景学校如何更好地建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开发和利用医疗资源,需要更深入的探讨。
二、高职院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高职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是近几年成立的新专业,专业师资大部分从学前教育等相关专业调配过来,因此,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不清晰。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确有区别,但区分度不大,导致课程定位模糊,专业特点不强,课程设置、岗位核心能力与市场需求还有一定偏离。
二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新专业,由于师资条件限制,有的院校采取由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兼任,导致该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与学前教育类似,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尤其在专业大类变更后,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医药卫生和公共服务课程方面的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更加凸显。
三是实习实训条件配备不足。从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看,0—3岁托育机构在招聘教师时,目前仍以学前教育或早期教育毕业生为主,但入职后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岗前育婴培训方能上岗,新手教师重教轻保,护理和照护能力不足,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企业对学生不满意、学生对职业不认同的现象,最终导致人才流失。
三、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明确了以0—3岁婴幼儿为服务对象的主要岗位群和技术领域,多数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基础上,补充了早期教育相关专业体系,但无法体现医药卫生大类特点。笔者以设置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某高职学院为例,对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路径进行分析。该所高职学院通过对托育机构从业者、妇幼保健机构医护人员、婴幼儿家长三大人群的调研分析,充分进行专业论证,在前期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大类调整要求,对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提出“医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调整优化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师资培训、校企合作、课证融合,努力与婴幼儿托育行业人才需求相契合。
(一)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在人才培养实施的过程中,重视课程思政,强化师德教养和职业素质培养,把育人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将早期教育、婴幼儿照护和儿童健康管理有机整合到“课程教学、专业实训、社会实践、特色活动”四大培育平台中,使各种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互为补充,努力实现“育”和“训”、“知”和“行”的完美结合,“教”以致用,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促进和实现学生以德为先的全面发展。针对婴幼儿托育行业特点、市场需求,充分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应主要定位于0—3岁婴幼儿养育照护及教养,服务主体包括机构、社区和家庭,其知识结构涉及医学、护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营养学、运动人体学等诸多学科,培养既懂教育教学规律,又懂儿童健康管理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保育能力更甚于学前教育和早期教育专业要求。具体而言,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婴幼儿成长特点和规律,掌握婴幼儿健康、安全、营养、回应性照护和早期学习机会五大照护目标的专业知识和喂养、睡眠、生活与卫生习惯、动作、语言、认知、情感与社会性七大托育重点的技术技能;面向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行业,能够从事婴幼儿养育照护及指导、婴幼儿膳食营养、婴幼儿早期发展等工作的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加强“医育结合”课程建设
根据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加强“医育结合”课程建设,应明确护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三大核心学科,照护能力、评估能力、家庭指导能力三大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建设。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的课程设置中充分体现技能类课程与教师素养的充分融合、健康类课程与照护及营养类课程的结合、医疗护理类与早期教育类课程的交叉,见图1。引企入校,制定“理论-实践-理论-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三明治式”教学模式,并充分利用包括智慧教室、婴幼儿养育照护、幼儿卫生保健营养、健康评估、感统训练、艺术技能、游戏活动、音乐教育、舞蹈、声乐、数码钢琴在内的22个校内实训室,提高学生实操能力。深化校企合作,在各级托育机构开展完成校外实习实训,实现学校企业零对接。
图1 专业课程设置
(三)建设“医育结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发展模式决定了从业人员及师资队伍的资质要求。国外的0—3岁婴幼儿教养体系发展相对早一些,其中主要有以瑞典为代表的“托幼一体模式”和以法国为代表的“托幼分离模式”。二者的区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服务由教育部门分管还是由卫生机构或社会福利机构分管。[3]结合我国托育服务行业特点,我国目前是卫生部门牵头并兼管,教育等部门协同,是一种复合型的发展模式。人才培养需适应这种发展模式下的人才需求,因此,高职院校要建设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1.加强专任教师的队伍建设。在校生与专任教师的比例,不宜高于25∶1(不含公共课),合理的师生比使教师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投身到课程开发和教学科研中。在教师的专业结构上也有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专业范围涉及儿童健康管理、儿童护理、早期教育、儿童心理、儿童营养以及音乐、舞蹈、美术等领域;另一方面,教师要了解托育行业和婴幼儿身心特点,更要兼顾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鉴于现有教师队伍学前教育背景突出而医疗护理不足的特点,要特别加强与儿童医院、儿保所、示范性托育机构等单位的校企合作,搭建教师企业研修基地,通过挂职锻炼、实践带岗等形式,紧跟行业发展动态,不断夯实专业素质、综合素养和技能水平,也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结构的形成。为更好地提升教师实践技能,设置该专业的学校可以尝试与儿童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使教师在婴幼儿照护、儿童营养、儿童心理等方面得到专业的指导。
2.促进教师来源多元化。引进医学、护理学专业背景专职教师,在专业转型过渡期提高优秀企业和机构兼职教师比例,聘请儿科医师、儿保科医师、儿科护士等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充分利用其宝贵实践经验以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可在短期内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婴幼儿照护服务要求保教结合、保甚于教,对学生的实操能力要求更为严格。行业调研发现,一线从业者,特别是毕业生的技能操作能力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常常在正式任职前需要进行强化训练,这说明学历教育中的见习、实习远达不到岗位要求。优秀企业和机构的教师有着充足的实践基础,参与到日常教学中可以很好地解决理论实践脱节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岗位能力和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促进教师来源多元化,可以通过引进医学领域学科带头人,聘请婴幼儿养育照护专业专家作为产业教授,不定期对专职教师及学生进行授课,开拓其眼界。
(四)拓展“医育结合”校企合作资源
通过企业代表和优秀专家访谈,了解企业现状及用人需求,高职院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应结合校内专业师资力量、校内软硬件设施、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等,进行专业论证,分析专业发展现状,拟定适合区域托育行业发展的“医育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并探索校企合作的形式与规模,以求协作互惠,取长补短。校企合作是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结合养育照护服务的专业特点,利用优秀企事业的专业平台,一方面,通过教师企业研修,加强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聘请优秀临床或托育兼职教师,以弥补专业师资力量的不足。除了专业的托育机构,儿童保健、儿童营养、儿童心理等相关医疗单位或部门也是促进专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实训基地。筛选优秀合作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以托育机构促师资培养,通过医疗机构镶嵌式托育、家庭托育、社区托育、幼儿园托育班等不同形式的托育服务项目促学生实训,学生因此也成为托育服务行业的储备人才,实现校企一体化建设,促进儿童保健养育照护、托育机构、人才培养三方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专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作为非医学院校,医疗实习实训资源缺乏,而与社区、儿保所等有资质的医疗机构的儿保或托育实习单位的友好合作,可有效促进研修基地或实训基地的创建。
(五)做好课证融合
目前,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后教育、职称评定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体系建设缺乏统一标准,目前除了幼师资格证、幼儿照护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外,还有育婴师、保育师、营养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健康管理师等行业内或协会认可证书。基于“1+X”证书制度,落实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实现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效衔接,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有效衔接,实现“课、证、岗”一体化发展。幼儿照护证作为教育部第三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某高职学院申报了幼儿照护“1+X”证书第三批试点院校,将幼儿照护作为专业核心课纳入课程体系,实现“三对接”,即: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接,专业教学过程与职业技能培训过程对接,专业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对接。证书可替换一门核心课程,实现学分转换。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随着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和行业标准逐步完善,专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高职院校需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培养符合社会和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这是专业大类调整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医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仍需不断地论证、实践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