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中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

2021-03-11陈阿环

天府数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复习高年级思维导图

陈阿环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思维引导的教学与学习工具,运用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复习中,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复习效率,也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有效完成数学知识的复习。那么,如何实现这样有效性的思维导图复习运用呢?本文将从复习课堂着手,立足复习教学本质,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展开探究,为提高复习课堂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拓宽和培养其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复习;思维导图;运用

前言:

复习教学是整个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环节之重。教师借助辅导学生复习,引导学生巩固知识基础,捋顺数学思维,拓展数学视野。因此,如何有效性地开展复习教学活动,成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思考的重点。基于此,思维导图的运用模式应运而生,成为提高学生复习质量、直观形象完成复习目标的有效模式。以此,教师借助复习过程,展示有效运用过程。

一、运用思维导图,有效调动复习兴致

复习活动是小学高年级学习过程中重要环节,复习性质的调动影响巨大。既往数学学科复习时,会以教师总结整个教学过程为主,学生通过整理笔记、做练习题为辅,这样的复习过程看似做了复习,但是效果甚微,学生兴致不高。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数学复习过程,把整个复习过程清晰化罗列,使整个过程问题简单、直观,学生一目了然,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兴致被调动起来,有效完成复习。而教师运用这种模式,展开复习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依据数学复习兴致,进行有效复习,提高了教学环节的复习质量。

如,《因数与倍数》复习时,教师就可运用思维导图,将因数和倍数作为单独的中心内容,画在中心位置,并围绕这个中心,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填充,让整个导图的形状,填充过程里,形成一个有很多分支的大树。教师经过学生填充,总结填充的内容,再一次与学生一起梳理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发现自己不理解、掌握不扎实的知识点,及时进行弥补,提升复习的质量,有效完成整个复习过程。同时,教师还可以依据学生们一起填充的复习知识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利用课后复习时间,自己完整的针对因数与倍数,画出自己的系统化知识结构,并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展示思维导图于复习过程的强大功效性,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与自主复习兴致。由此,使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兴致被调动的同时,学习数学知识,有效复习兴致也被积极开发出来,提升整体复习效果。

二、运用思维导图,有效培养复习能力

小学高年级阶段,想要有效性培养学生复习能力,运用思维导图环节,必不可少。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应用思维导图,梳理所学知识,建构完整的系统化知识复习体系。这样的复习模式,高效解决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借助这样的思维为主的复习过程,挖掘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修正,养成良好的、系统化的复习习惯,提高数学学习理解力。同时,教师借助思维导图的运用,培养学生综合复习能力,使学生可以养成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继而提高梳理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的运用思维导图。

如,对《分数乘法》展开复习时,教师就可以在复习教学活动时,针对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展开深层次的探究复习。这节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分数的乘法展开,那么教师就可依据这样的内容,复习过程中,将整个分数乘法学习的意义、应用的法则、生活实际中的运用等相关内容,罗列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有效性理解这些知识,并划分成一个又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独立的个体内容,成泡泡状延伸出去,形成复习为主的综合思维导图。学生借助教师的指导,深入整个学习内容的探究与总结,掌握相关知识点,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系统复习的良好习惯,奠定以思维导图为主的复习活动开展基础。教师作为整个导图的运用复习活动指导者,应注重对学生复习能力的培养,以便提升运用效果的同时,提升学习复习能力。

三、运用思维导图,有效拓宽复习思维

运用思维导图,展开复习活动,是有效拓宽学生复习思维的主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复习效率的重要过程。因此,教师应注重透过这样的复习模式,提升学生练习能力。这样的过程,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数学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以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培养学生拓宽复习视域的能力。这样以复习过程总结自己容易出现问题模式的复习过程,是学生形成固定的查找错题原因的极佳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复习契机,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将问题呈现出来,按照学生自己的思维模式,画成图形,填上易错问题,形成独特的查缺补漏系统。

如,《分数除法》复习环节,教师就可以围绕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画出一个班级内学生都容易理解的思维导图,并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思维方式把题目梳理出来,形成一个综合性思维梳理系统。像分数除法运用中经常出现的应用题:某工厂进了一批产品原料,其中成品原料有25件,占据总产品原料的,半成品有占有,那么半成品有多少件?大部分学生都会出现问题,教师可以将这样容易出下问题的题型,梳理成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己进入模块思考中,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顺序井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经过这样系统化的问题梳理引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快速整理问题,并引导学生重视借助思维导图的梳理,不断提升数学复习能力与运用能力,性成熟与自己的复习系统,并借助这样的复习系统,拓展复习的思维广度与宽度,提高复习效率。

四、运用思维导图,有效综合复习成果

小学高年级学生,较以前阶段的数学学习,学习难度稍有增加,学习内容更为丰富,知识点较为繁杂。那么,针对这样的数学复习状况,教师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逻辑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知识的系统化引导,以此借助运用思维导图,有效达成综合复习成果的目标。这样的复习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首先将自己所讲授的知识点,完整地进行整合,将数学知识内在与外在的相关联罗列出来,使学生可以了解本章节学习内容的知识本质,就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点,进行实际运用。而教师还可以借助这样的复习模式,使学生可以学习有效综合复习的方式方法,展示复习综合性有效性。

如,《圆柱與圆锥》教学时,复习总结环节,教师就可针对其中圆柱知识与圆锥知识,综合梳理展示,而后再进行分裂展示,并以思维导图的模式,将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一一捋顺,并以图形模式,清晰展示出来,引导学生们清晰地观看到,有效完成综合梳理过程,使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什么是圆柱体,以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还可以了解什么是圆锥体,以及圆锥体的应用,并借助分别举例的形式,清晰地完成复习巩固,以此引导学生解题过程里,发现内在因素,并借助思维导图的复习效果,总结这些内在因素,保证学习效率的提高,提升学习效果。培养综合数学思维能力,以此使学生对这一节中的圆柱体与圆锥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活当中以此解决的生活问题,展开分析,借助这样的逻辑分析过程,发现整体性的复习模式对数学学习的引导作用,有效达成整体性的数学学习系统总结目标,展示思维导图为数学复习带来的卓越成效,提升整体学生综合复习能力,展示有效运用思维导图的成效。

总结:

总之,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中思维导图的运用,离不开学生整体复习活动的参与,更离不开教师精心复习指导。由此,教师应注重记住引导学生参与,并有效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领悟这样复习方法的有效性,继而乐于参与其中,高效率掌握运用这种模式进行复习的有效性,不断提升复习的质量与效率的同时,提升综合复习能力,展示思维导图,作为思维能力训练目标的复习应用成效。

参考文献:

[1]孙文能.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4}(10):178.

[2]李倩怡.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14):344-346.

[3]张俊.试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阶段数学复习课中的使用策略[J].才智,2019,{4}(05):77.

1905501705214

猜你喜欢

复习高年级思维导图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