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如何处理好生成问题

2021-03-11覃锦鲜

天府数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年级小学数学

覃锦鲜

摘 要:课堂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面临各种突发状况,尽管教师在授课之前要进行充分备课工作,但对于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定都不可能做到完全预知。面对课堂生成问题,教师应当灵活将其转化为自己授课的授课工具,保证课堂节奏不受影响、围着知识核心进行授课。本文以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为案例,分析教师应当如何处理好课堂中的生成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生成问题

前言: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准备,即备教材——对于课堂中所要教授的内容进行充分准备;备学生——充分了解学生,预见学生的课堂反响;备教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尽管教师对以上三个方面做足了准备,但在上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生成问题,对于自控能力不足、易受外物干扰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能否灵活妥善处理好课上生成问题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果与教学秩序,以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为事例,教师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处理好课堂生成问题。

一、灵活捕捉问题,实现教学转化

课堂生成问题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未能预料的学生反应以及各种课堂突发状况总称,能否妥善处理课堂生存问题直接影响授课效果以及教学秩序,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于生成问题不应当采用逃避、忽视方式进行处理,而应当及时捕捉有利于自己教学的生成问题,将其灵活转化为教学工具,促进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营造出良好的学习范围,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是知识,时时能学习”。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上册《位置》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将课堂中的生成问题灵活转化为有助于自己教学的工具。假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有一个学生成立于上节课体育课玩沙包的兴奋,手中还摆弄着沙包,扰乱正常上课秩序。事实上,教师完全可以结合本节课内容,应对这个生成问题。就是可以让该名学生拿起沙包放到其他同学的座位上,并让他对沙包的位置进行口语化表达,以此来提醒该生不要“走神”。教师也可以利用“沙包”道具,带领他们建立起数学思维,用数学语言再进行表示。教师将沙包放在某位同学的座位上,并将所有的座位分为三排四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然后引导写出沙包停留的位置(1,1),从而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理解,同时让课堂生成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也增强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善用错误案例,设置反面教材

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尚不成熟,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及时应对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将其进行转化,设置为反面案例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针对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错误答案采用直接纠正的方式来加以改正,其实这并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灵活处理学生的错误答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将生成问题妥善处理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应变能力,老师应当积极学习先辈经验并加以创新,同时锻炼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及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保证课上生成问题完美解决。

例如,教师如果在《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回答问题错误的生成问题,就可以将学生的错误回答转化为反面案例,甚至可以开发为多种题型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以“一条二十米的笔直道路,每隔五米种一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为案例进行分析,若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学生回答“一共需要四棵树”,那么教师就可以将该问题进行灵活转化,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画一画——将一条代表二十米道路的线段,每隔“五米”做一个标记,看最终做出了几个标记。在图画完成后,学生往往会得到答案——需要五棵树。这是由于学生在进行回答问题时,仅仅考虑到“20÷5=4”这个数学算术式的运用,而忽视了在實际情况下,道路两端都需要栽一棵树的情况。经过对学生的错误案例的转化,学生可以对此类型的问题具有更深刻理解。在进行错误案例分析之后,就是还可以根据错误案例引领学生进行延伸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一条二十米的道路,隔五米栽一棵树,一共需要四棵树呢?”通过发散性问题的提问,让学生得到思维锻炼,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引导,最终引领学生得到答案——当道路是一个闭环圆形时,只需要四棵树。尽管在提问时,学生回复了错误答案,但通过教师将这个生成问题进行转化,反而让教学效果更佳显著,课堂范围也更加活跃。

三、加强语言引导,督促学生学习

在教师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面临着外界条件产生的生成问题,还要应对学生自身的生成问题。小学五年级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上课过程中“溜号”、“走神”的情况屡次发生,面对这种生成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语言引导的方式加以解决,来督促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简易方程》的教学过程中,较为枯燥的课本知识以及较为复杂的计算方法容易让意志力不坚定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难以打起精神来认真听讲,这时,教师就要加强语言引导,转换语言表达方式,应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进行方程教学时,可以设置一个虚拟情境——小红同学遇到了困难,你能不能帮助她呢?在整个授课流程中,让学生建立起“帮助小红同学”的使命感,从而打起精神听讲,学习效率大大提升,教师也利用一个较为轻松的方式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妥善解决了生成问题。

总结:

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可控因素,教师能否妥善处理这些突发情况考验着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自身素质,而有许多突发情况都可以被教师转化为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要合理调整心态,积极应对课堂生成问题,化突发情况为教学工具,同时也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姬梁飞.数学问题解决素养的生成与培育[J].教学与管理,2021(01):40-42.

[2]金永梅.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生成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0(29):52-54.

3853500338256

猜你喜欢

高年级小学数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弹性作业的有效实践探索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