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策略

2021-03-11叶珊珊

天府数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应用方法互动教学小学数学

叶珊珊

摘 要:在互动教学中,学生能挖掘数学知识中隐含的数学思想,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通过互动教学,教师能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困惑,引导学生交换观点,分享学习经验。一些教师总想用自己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思考,这是不现实的,也无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互动机会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力,才能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互动教学;小学数学;应用方法

引言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旨在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互动中探究知识。新课程理念倡导互动教学,主张教与学相互影响,师和生交往沟通,形成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在互动中提高教学效果。然而,许多教师在互动教学中有失偏颇,把握不准互动教学的要领,存在一些形式主义倾向,导致互动教学有违初心,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策略。

一、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意义

(一)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也是教学的必然需求,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就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而言,实施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改变以往单纯由教师进行教学的模式,也就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二)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因而需要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互動教学模式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十分有利。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中,实施互动教学模式可以使师生之间进行更好的互动交流,促使双方增进了解,这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价值及意义,为更好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更好的基础与支持,进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及能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以有效的课程教学为基础,因而需要确保有效开展课程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施互动教学模式可以使师生之间彼此更好了解与沟通,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及需求的基础上,就可以对学生实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学习到自身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水平及能力的有效提高,可使教学目标得以更好实现,使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及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更好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互动教学的问题

(一)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有些数学教师并没有积极地学习新课程理念,没有及时更新教学思路。在数学课堂中,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数学公式和定理,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即使有交流,也是遵循教师设计好的路线进行交流,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意见的机会比较少。而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更加复杂,仅仅通过简单讲解,难以让学生应对当前越来越灵活的数学试题。如果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好所有的数学知识,设计好所有的课堂学习路线,那么学生难以发展数学探究能力,难以独立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二)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不够

目前课堂互动以提问为主,虽然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同时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还是没有积极参与,课堂氛围仍然比较低沉。目前的课堂互动仅局限于作业的修改和评价、课堂的提问和回答,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时间仅为四五分钟。这样的互动难以发挥作用,学生和教师在互动中的参与程度都比较低。

(三)互动教学方法不科学

分析互动教学难以发挥作用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采用科学有效的互动方法,没有形成系统的互动教学,难以有效地结合高年级数学教学的内容。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有关互动教学的案例资料,与其他教师进行互动教学的经验交流,结合高年级小学生的特点,设计有效的数学课堂互动策略。

三、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策略

(一)组织课堂实践活动

数学知识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生活性,和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需要组织多元化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善于利用理论知识和公式来解决生活数学问题,保证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在数学课堂上,组织丰富的互动活动。例如,对于“多边形的面积”内容,为了让学生灵活计算多边形的面积,笔者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共同讨论如何将平行四边形变成梯形,可以动手操作画出图形,也可以使用剪刀剪纸片进行探究。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有较强的开放性。对于学生的探究结果,教师可以使用数学几何软件进行验证和展示,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通过小组探究和自主操作,学生可以灵活地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二)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互动对象

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交流,通过双向互动实现信息的传递、情感的沟通和思想的交换,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课堂的基本样态。课堂互动一般由教师选择互动对象,或喊学生回答问题,或让学生解答题目,或邀请学生实践操作。有的教师在选择互动对象时较随意,有的教师为了确保教学的流畅、节省教学时间,喜欢选择一些优秀学生作为互动对象。互动对象的选择很重要,影响着互动教学的效果。在选择互动对象时,教师首先应以公平、公正为前提,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互动。其次,教师要因材施教,合理选择互动对象,提高互动教学的效率。对象选择应坚持因材施教原则,要根据问题难易和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选择互动对象。教师可以选择注意力分散的学生进行互动,优先把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作为互动对象。例如,在教学“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一课时,笔者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意识地选择学生互动。对于简单的问题,笔者选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回答,让他们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对于较难的问题,笔者选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

(三)情感诱导,激发学生自主交流欲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情感诱导能够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对教学内容产生认同感,有利于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时,应当引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概念,注重通过情感诱导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优秀的精神品质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使学生清楚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发掘学生自主交流的动力。例如,在讲解《认识更大的数》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认识国土面积”的知识,向学生讲解“以万为单位的数”,告诉学生“我国的陆地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国家荣誉感,通过爱国情绪的引导激发學生自主交流的欲望。教师也可以结合“结绳计数”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古人如何利用绳子计数”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智慧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智慧的积极情感,进而与学生就“认数”的问题展开互动。教师能够结合教材知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在积极情感的推动下更加自觉地展开交流与互动。

(四)设置主题,在优质讨论中互动

讨论是互动教学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数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综观当前数学课堂,笔者发现许多讨论式教学存在问题,导致讨论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如讨论主题形式化,讨论问题过于简单;讨论指导形式化,缺乏真正有效的指导;小组讨论形式化,学生兴趣不浓;讨论偏离中心,缺少思维碰撞,没有实质效果。优质讨论是高效互动的保障,教师要设法提高课堂讨论的质效。优质讨论表现为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表达踊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讨论主题,讨论的主题要具有讨论的价值,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而且能诱发学生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优质讨论要求教师发挥好组织引领作用,对学生的讨论进行适当的指导,及时为学生解决难题。例如,在教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一课中,在探究笔算方法时,笔者精心设计讨论主题,安排了两次讨论,分别指向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算理和算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动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了传统课堂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动力。同时,师生之间构建的和谐关系使学生在课堂中的配合度更高。在互动教学中,教师能积极探索创新教学的策略和手段,学生则能主动表达,达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金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师生交往互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3).

[2]杨志.互动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2).

[3]张建香.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方法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6(32).

2973501186327

猜你喜欢

应用方法互动教学小学数学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刍议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