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研究

2021-03-11杨福兰

天府数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教育创新教学策略

杨福兰

摘 要:如今,我国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得到了优化和创新,所以在开展小学教育工作时需要注重采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积极将STEAM理念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育。本文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分析了STEAM教育理念下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价值,并阐述了应用STEAM教育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的原则,最后则详细探讨了应如何将STEAM教育理念高效的融入到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STEAM;教育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STEAM教育理念的综合性极强,其是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等学科进行整合,所形成的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更适合当前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STEAM教育理念更加倾向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高,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教师则可以充分发挥STEAM教育理念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特点来更加高效的培养复合型人才。小学数学的综合与实践课程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注重采用多元化目标,创设真实情境的方式来高效的开展教学工作,除了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高度关注,还要开展有效的教育评价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STEAM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价值

数学一直都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学好数学知识能够推进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十分注重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在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现有的数学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之所以教学质量始终无法得到提高,究其原因是由于现有的数学教学模式过于死板生硬,并没有注重数学实践,忽视了数学实践的积极意义,这就直接导致即使在教学过程中会进行一些优化和创新,但是教学质量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数学教学工作更适合当前的实际教学需求,通过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下,理论式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实际教育需求,如今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提高,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更注重鼓励学生自主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进而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2、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教学设计原则分析

2.1情景化原则

想要将STEAM教育理念的积极意义充分发挥出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首先需要遵循情境化的原则,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要與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不能只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单纯的讲解,这样不仅会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同时还会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想要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则需要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对问题进行研究,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整个过程能够让学生更加高效的掌握数学知识点,同时也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2.2综合性原则

除了要遵循情境化原则以外,还要遵循综合性原则。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提高,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可以将多个领域的知识点进行融合,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去探索还没有学习的知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感,使得学生从小就具备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综合能力。

2.3量力性原则

在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已学的理论知识来对问题进行解决,在此基础之上既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经验技巧,同时还能对已学知识点进行巩固。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面的了解,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学习需求,这样才不会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如果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过于复杂,不仅会增加学生的挫败感,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丧失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这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会造成不利影响。

2.4小组合作原则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综合性本身就较强,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学生需要花费许多时间进行手动操作和实践探究,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较低,在学习理论知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小学生想要通过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来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会具有一定的难度,此时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合理的分工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每个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长处来保证中国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是学习的主体,在增强学生存在感的同时,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在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得到有效提高。

3、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

3.1进行学科整合,设计多元目标

STEAM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是将多个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综合性的学习环境中,这样既能帮助学生高效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工作时,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STEAM教育理念的教育目标不仅仅包括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同时还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素养。以STEAM 教育理念为基础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工作可以从多个不同的方面来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所设定的目标既可以是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同时也可以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无论是哪种教学目标都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例如,当学生在学习“绘制校园平面”这一课时,教师所设定的目标就可以是提高学生的跨学科迁移能力、技术素养、让学生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设定多个不同的教学目标能够综合性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2创设现实情境

STEAM教育理念所提倡的是良好的体验性,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感,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设置多样性的教学情境,所设计的情境需要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尽可能多的安排一些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案例,这样既能让学生高效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得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当学生在学习“小小设计师”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直接将该节课程设计为一个设计比赛,让学生通过设计来赢得最终的胜利,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解决时间问题。

3.3优化和修正教学方案

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懂得基于现有的条件来进行论证。STEAM教学理念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鼓励支持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转变学生原有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懂得积极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探索,虽然这一过程看似较为简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则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能够高效的完成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探索工作,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工作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设计和优化的过程,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反思,这样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4以协作性为基础进行合作交流

STEAM教育理念具有极强的协作性,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强调以群體协作的方式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教师需要积极组建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让探究式学习成为学习的常态,基于STEAM教育理念教师可以围绕一个真实的问题来让学生进行发散式的思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来让学生进行搜证和分析,然后将所收集的信息共享到交流平台上。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自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在构建知识共享的基础之上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工作时,教师需要以STEAM教育理念为基础,严格遵循教学设计的相关原则,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展开多样化的教学工作,注重进行真实情景的创设,在开展教学工作前进行多元化目标的设计,注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芬娟. STEAM教育理念下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

[2]杨苏兰,石万万.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J].基础教育研究,2021(05):84-87.

[3]李春玲. 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项目式活动开发和应用研究[A].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四)[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6.

[4]徐燕.STEAM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20,9(47):116-118.

[5]史哲宇,钱立凯.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策略研究——基于STEAM教育[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0,39(03):20-23.

[6]孙旭宏. 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研究[D].鲁东大学,2020.

1266501186322

猜你喜欢

综合与实践教育创新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探究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浅析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教育理念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