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2021-03-11黄金钱

天府数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黄金钱

摘 要:高中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具体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以及数学建模六个方面。结合高中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以及网络时代的发展,在高中阶段教师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数学学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方面是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和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核心素养

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创新课堂,构建高效课堂,帮助学生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高中数学教师是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核心素养的渗透,以及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构建。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新课改对教师教学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它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重要的帮助,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具有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

一、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对学生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也影响着教学的方式和途径,数学教师不能固步自封,要与时俱进,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信息化的手段,优化课堂。高中数学的内容较初中来说抽象性更强,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1]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数学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来开展数学教学,借助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打造趣味的实验过程,使学生通过实验发现规律,同时检验数学原理。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课堂,将更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的学习活动,实现深度学习,全面提高学生各项核心素养。

数学抽象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抛开事物的具体属性,从具体的数量和事物关系中抽象出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逻辑推理则是根据事情发展的逻辑来做出合理的推测判断。数学建模是从数学视角出发,利用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用数学方式来建立的模型。数学建模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直观想象是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关键核心素养,学生具备了空间观念就可以想象出物体的空间关系,利用图形描述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把复杂的问题变得具体。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时需要能将数形结合的空间想象能力,也是对事物本质发展规律的认知和掌握。数学运算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据分析则是从数据中获得信息,形成知识或解决问题。

在数学学习中无论哪个阶段,核心素养的培养都能够帮助学生生成实现可持续发展。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深刻领会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数学学科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丰富的教学情境可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2]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在充分了解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方式設置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和变式,让学生在这些变式中,总结和归纳问题的核心和实质。通过这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同时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不等式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用二次函数的观点处理二次方程和二次不等式问题。这是初高中的衔接内容,学生在学习这一章时,除了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感悟函数的重要性以及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同时能够在本主题的学习中,逐步提升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几何直观和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函数图象的性质。运用教学课件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进而提升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同时教师也可以创设不同的变式来鼓励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这部分的知识。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各种变式中充分练习,并且能发现一些固定的规律,以提高做题的效率和准确率,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提高数学成绩,并且能意识到数学素养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利用微课,启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

高中数学不仅是一个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学科,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学科。而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着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成知识的传递、思维的训练,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3]微课时间较短,但比较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导入;微课形式较能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所以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加入微课;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差异,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来指导学生课下复习,将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制作成微课视频,学生在课下可以及时复习等等。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效率,启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需要了解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法,并能理解子集、全集与补集,子集与并集的定义。在集合这一章中,有很多概念需要掌握,学生需要学会定义解题,并能理解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及等价变换等思想方法。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将所有类型的习题都一一向学生讲授,所以可以通过微课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课下学习和练习,让学生结合微课去归纳、探索和复习知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进一步构建高效课堂,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三)利用信息技术布置学习任务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在通过练习巩固知识,通过完成数学任务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观念,同时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学生思维的培养是这个学科对学生的培养重点,学生通过完成数学任务,可以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4]利用信息技术布置任务,可以增强任务的趣味性,学生可以更加投入到任务中去,进而提高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三角函数》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教师便可以结合本次教学的目标:经历诱导公式发现的过程,理解诱导公式,并且进行诱导公式的使用,进行有效的信息化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为学生进行任务的布置,首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史的探寻,了解诱导公式的发现过程,其次借助例题的分析,了解诱导公式的使用,最后借助随堂练习来进行诱导公式的使用。通过这样的形式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属性。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将任务分解,让学生能够从解决简单的问题到解决复杂的问题。利用教学课件或者教学视频,通过丰富的形式来表示三角函数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通过一次次的任务完成也能够提高自身的成就感,进而不断的进行数学知识的研究。

三、结语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同样也是学生能够学好数学、全面发展的基础。在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下,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不再是传统的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是更重要的。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这个学科对学生的培养重点。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深刻了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刻含义和要求,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不断创新课堂,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主动地培养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冷本才让.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信息化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4):24-25.

[2]赵坤宪.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高考.2021(02):80-81.

[3]孟海涛,孙海港.高中数学课堂如何利用信息化有效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求学.2020(39):63-64.

[4]黄荣.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27):29-30.

1940500783205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