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

2021-03-11马绍敏

天府数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马绍敏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知识点是非常注重基础的,而在传统教学之中,教师会采取逐章节的讲解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一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每一个章节的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但当学生需要用到整体的知识点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因为学生并不会在自己学习完一个章节的知识点时进行一个归纳整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开展整体性教学,并以单元为单位去对学生进行一个正确的引导。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教学;教学设计

学生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好基础,让自己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更加轻松,而数学课程更是从小学开始便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如果学生没有办法打好基础的话,对于学生后续的提升肯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就相当于一个摩天大楼的建造过程,如果没有将地基打牢,那摩天大楼的建造肯定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一些关联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单元为整体的教学方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肯定會在自己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点之后,无法将相似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那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就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对于其后续的成长和复习巩固都会造成影响。

一、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整合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单元主题教学的意义帮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知识框架,也对小学数学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点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因为小学阶段正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如果学生没办法在这个阶段上构建一个良好的知识框架,那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点,并想要将新的知识点与自己的基础相联系的时候,就会遇到一定的问题,而单元主题教学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并通过知识框架来让学生的成长和复习更加清楚。

二、小学数学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探究精神

单元主题教学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让学生以单元为基础,对其中自己无法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一定的探索,但当前部分教师在开展单元主题教学的时候,并不会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换句话说教师会用传统教学的理念去开展单元主题教学,这样开展的单元主题教学是没有任何的意义的,而探究精神对于小学生的成长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通过单元主题教学来让学生去探索未知的事物,让学生对自己所不了解的知识点进行主动的探究,以此来提升自身。

2.思维方式固化

思维方式固化的问题是大部分学生都具有的,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传统教学所带来的局限性,因为传统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来促进学生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能跟随着教师的讲解思路去进行学习,导致学生的思维无法延伸,学生的思维会慢慢的固化,只能被动的跟随着他人的思路去进行学习。

3.独立思考能力较差

独立思考能力也是小学教学之中的重点,但因为传统教学的限制,教师会引导着学生去进行学习,导致学生无法进行独立的思考,也导致学生的这种能力越来越差,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学生的成长终究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挫折,如果学生在教师或者家长的保护之中,没有一个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会导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且学生的成长本身就需要经历这样那样的挫折,如果学生在经历挫折之后,没办法独立地进行思考,而是一味的依靠他人的帮助,会让学生养成一个依赖他人的心理,最终导致学生自身出现更多的问题。

三、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整合的策略

1. 基于问题解决的自主探究式整合

开展单元整体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而小学生对于探究这个事情并没有过多的了解,他们可能认为探究就是认真高效的进行学习,但探究绝不仅仅是这么简单的想法,教师在开展单元主题教学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需要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有自身知道,也只有通过自身去进行解决,而当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式教学,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去解决自身的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解“大数的认识”相关的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个正常的讲解,但需要尽可能的加快自己的讲解速度,留出足够的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进行自主的探究整合,因为大数的认识这一课程之中包括了一以内的数字认识也包括了公顷平方千米等各种各样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完大数的认知之后,学生是无法将大数与公顷或者平方千米等知识点相结合的,因此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公顷或者平方千米与我们常见的米有什么区别?这是学生认知上的差异,当学生对这一个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知时,学生对这一课程的了解也会更加清晰,但学生很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就可以给予学生一个方向,公顷是否可能代表的是平面积,而米只是一个长度单位。当学生有了方向之后,教师就需要让学生能够说明理由,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来对这一课程的知识点进行一个整合。

2. 基于思想方法的自主迁移式整合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个体,因此教师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时,也需要注意这一点,让学生能够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进行自主的潜意识整合,因为每个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都会有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会有自己的优点,教师通过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提升,但对于一小部分学生来说,他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没办法与大众重合,可能会导致学生自身对知识点的整合出现问题,并且单元整体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上,因此教师不妨将课堂主体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思维方式,并结合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去开展自主迁移式整合来,将自己在单元教学中所掌握的知识点整合。

例如,教师在讲解“平行与垂直”相关的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迁移式整合,因为平行与垂直是空间几何方面的知识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连最基础的平行和垂直相关的知识点都无法理解的话,学生在后续学习几何空间体方面的知识点时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而平行和垂直两个看似完全不同的知识点,其实都可以归咎到几何方面,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有这样一个意识,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平行和垂直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因为平行线的原理就是两条永远不会相交的线,而垂直就是两条线相交的夹角形成90度,两种形容模式看起来没有任何的联系,但学生只要往一些宏观的角度上去进行思考,还是可以将其进行整合,并且教师只是给予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学生的迁移整合过程是依靠自身能力解决的。

3. 基于数学史的自主体验式整合

因为小学数学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点都是最为基础的,随着学生年级的不断增大,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点也会慢慢的深奥,而基础是较为重要的一点,教师可以在小学阶段变引导学生开展自主体验式整合,因为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终究需要将后续的延伸与基础相结合,如果学生对这样的整合没有较为深刻的体验,学生在整合的過程中肯定会遇到了一定的问题,而随着后续学习的开展,学生的时间会变得越来越紧迫,在初中或者高中阶段开展自主体验式整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不妨在小学阶段便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讲解“线段、直线、射线”相关的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基于数学史来开展一个自主体验式整合,因为线段直线射线三个知识点是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而这三个知识点的掌握也是比较简单的,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对线段,直线射线这三个知识点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并能够尝试着将其整合在一起,因为线段是两个点截成的线段,而直线则是可以无限延伸的线,而射线是由一个点发射出去的,可以延伸的线。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但他们归根结底都属于现教师,只需要基于数学史来对学生进行一个自主体验式整合,让学生能够尝试着找到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并让学生将其归纳在一个单元的知识点之中,这样的话学生能够对其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知,对于学生后续的知识框架的构建有着一定的帮助。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并且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知识点是非常注重基础的,教师通过整体教学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探究,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解决自身的问题,而学生的成长本身就相当于一个雪球越滚越大,当雪球的某个方面出现问题时,需要学生自己把控方向去解决自身的缺陷,这个问题在传统教学之中很难得到解决,也是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来培养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意识,并以此为基础来让学生的成长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朱俊华,刘晋扬.大观念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J].基础教育课程,2020(14):38-43.

[2]高子林.基于学力提升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8(26):42-44.

[3]李燕.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498500783342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