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构建研究

2021-03-11李争

天府数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数学教育特质构建策略

李争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小学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诸多关注,新课程教育的普及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小学阶段数学课程从原本注重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转变为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多进行实际性的,有意义的,互动性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本篇文章主要围绕小学数学核心素质特质与构建方法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育;核心素养;特质;构建策略

如今,核心素质的培养成为了我国教学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针对不同的孩子的特质,匹配不同的相处模式和教学方法。

1核心素养的特质研究

核心素养说白了就是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必须具备的关键的能力和品格,核心素养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现实和满足社会需求。核心素养突出强调四点:个人的修养、社会关爱、国家情怀以及自身发展方向,个人素养是在数学方面主要是逻辑思维、基础能力等,对于学生当下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都非常重要;社会关爱要求学生树立道德认知以及价值的认同,具备社会的责任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国际情怀是需要学生强化对于祖国对于民族的认同感和热爱;自身发展方向是要让学生找到自己适合的感兴趣的学习方向,引导学生建立目标,并朝此努力发展,激发潜能,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这四点的结合不仅是要让小学生现成的核心素质,还是任何一个人都要培养的综合素质。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已经提出很久,也被广泛接纳和普及,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了解核心素养概念的教师和群体。有些人对于概念有一定了解但非常片面,这也就导致核心素养没办法落实到实际真正发挥作用。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核心素养只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但事实上数学核心素养是包含多方面内容的,例如学生的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思维逻辑、数学意识,基础知识能力等等。要学生培养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具备优秀的数学素养,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让教学贴合实际需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小学数学教学中所暴露出的问题

2.1教师能力不足

与教学质量的好坏,成功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直接挂钩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意识。

一方面很多教师自身的核心素质有待提高,教学水平有限,还存在教师不够重视的问题,很多时候好的教学想法和模式难以贯彻落实,教学效果不佳,没办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甚至还会影响正常学习知识的掌握。

2.2学生兴趣不高

一方面,数学是小学生刚开始接触的学科,这门科目拥有自身的语言和规则,学生无法轻易掌握学习技能,难度相对来说比其他科目大,容易造成小学生的兴趣低。另一方面,传统的数学课堂比较死板,教学模式单一,总是专注于灌输知识,为学生讲解知识点,缺少了互动性,难以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3独立思考能力欠缺

小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没有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个阶段很需要老师的引导,但是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老师讲解,学生听,课堂上学生总是按部就班的跟着老师设定的路线走,很少会有学生独立动脑思考的场景,这就严重阻碍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保持思维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学生没办法建立起数学思维,影响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4缺乏思维训练

传统数学教学是不会运用思维训练的,虽然新课程教育提出了相关内容,但是教师很少会去使用这些思维训练,原因是实际操作比较困难,需要教师对课堂有强大的掌控力以及对课程内容有较高的设计能力,细致的规划也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

2.5对本质认识不清

有些教师对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认识不够清晰,没有抓住本质,以为设置活动只是单纯让学生去玩,增加课堂活跃度和趣味性,却不考虑连接数学知识教学,课堂活动完全失去意义,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构建策略

3.1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可以推动学生认识事物,不断探索新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没有学习兴趣会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缺少积极主动性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小学生年龄小,天然好奇心重,利用这个特点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探究数学问题,以此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3.2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養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日常的数学学习,乃至今后的终身学习都大有裨益,可以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就不能一味灌输知识,而是要关注学生本身,创造一个轻松、平等的学习氛围,当老师抛出问题或者学生有疑问时,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师生能够进行自在的交流,学生也更愿意去思考问题。另外,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发现学生的特别之处,鼓励学生们个性化发展,学生们也会沉浸到课堂中,不断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课堂教学素材可也更加多样化,例如在数学知识教授以外,可以补充额外的材料,像是数学相关的历史,文化,各类数学图形的展示等,很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也不能忘记主要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种教学模式还能拓宽学生思维。

3.3应用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对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能力大有作用,数学知识比较枯燥乏味,小学生很难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课堂教学中设置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思维也会更加活跃,还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运用知识,加强记忆深度,课堂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要让学生都参与进来,教师要兼顾考虑数学课题内容和活动的有趣性,在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活动的时候,慢慢抽丝剥茧,不断触发数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拉近师生距离,了解学生的想法,并随时做一些调整,让学生慢慢掌握一些学习数学的规律、方法,创造出自己的结论,只有学生自己真正有所感悟,得出结论才能变成自己的能力。

3.4提升全面思维

思维是数学的关键,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创造一个贴近现实生活的场景,提出具有生活性,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更有代入感。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学生按照设定的路线进行探索和发散性思考,帮助提高全面思维。教师也可以向學生抛出一个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以及归纳整理,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合作解决问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性,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够潜移默化的提升思维。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展示一些与数学有关的材料数据,让学生认真观察信息,主动提出一些观点,下一步对观点进行验证和探究学习,学生能够学习提炼重点,以及如何提问,还能发现如何改进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以达到更加高效。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范畴,涵盖了观察思考问题能力、思维逻辑、数学意识、基础知识能力等多方面内容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更好的面对和解决实际的问题以及更好的帮助未来终身学习。教师要正确清晰了解数学核心素养,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将数学核心素养充分融合到日常课堂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路洪英.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新课程(教研版),2019(08):99.

[2]李锋,柳瑞雪,任友群.确立核心素养、培养关键能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的再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18,(1).46—55.

[3]解月光,杨鑫,付海东.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描述与分级[J].中国电化教育,2017,(5).8—14.

[4]朱延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路径解析[J].新课程·小学,2019,(11):188—189.

[5]周华强,刘晓芳,张建华.浅析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发展规律以及特点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04(17):289.

[6]陈淑桦,张子欣,刘丽莎.简述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课程核心词演变的回顾[J].现代化教育教学论坛,2017,04(16):104—107.

[7]郝新书,张家豪,王启明.小议基于小学阶段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8,04(15):124—119.

[8]李燕妮.简析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J].数码设计(下),2019,(9):46.

[9]张文苑,王俊亮.让小学数学起点型核心知识成为核心素养落地的种子[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8,(1).29—34.

[10]梁艳华.简析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J].中外交流,2018,(11):236.

2329500783398

猜你喜欢

数学教育特质构建策略
善恶人格的特质差序*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你看见了什么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