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艺术提问,共享对话境界
2021-03-11赵淑媛
赵淑媛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课堂上的提问能够有效启发学生思维,学习基础知识,进而让教师有效把握教学内容过程的节奏,与此同时也是帮助教师收到课堂反馈的主要手段。课堂提问能有效贯穿整节课的教学过程,直接影响教学成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前认真设计各种课堂提问,摸索寻找适合小学生课堂的问题风格,从而更有效优化教学效果。本文依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现存问题分析解读,并提出与之对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问技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0493-2099(2021)36-0171-02
Ask Cleverly and Artistically, Share the Realm of Dialogue
——Analysis of Questioning Skill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Hongshan Primary School,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ZHAO Shuyuan
【Abstract】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question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nks. Questions in the class can effectively inspire students to think and learn basic knowledge, so that teachers can effectively grasp the rhythm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process, and at the same time help teachers receive the classroom main means of feedback. Classroom questioning can effectively run through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whole class and directly affect the teaching results. Therefor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need to carefully design various classroom questions before class, explore and find a question style suitable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lassrooms, so as to more effectively optimize the teaching effe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interpret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Chinese in primary school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Questioning skills; Teaching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很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传统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不重视课堂提问的策略,只将问题当作是对学生知识理解水平的考查方式,课堂提问也具有随意性的特点。然而伴随着课程改革浪潮的实施,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如何利用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成为当下教育体制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提问技巧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本篇文章将根据现今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所遇困境进行分析解读,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提出针对性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进度过程中,教师要懂得把握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例如说,某个情节是作者情感寄托的载体,那么语文教师就要提出问题。又如某些文章中的关键语句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教师课堂上可以根据此类文段设置问题,由此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文章内涵,认知作者写作思想。
例如,《长城》教学过程里,语文教师可以依据关键语句“这样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提问,引导学生解读文章,与学生探讨这句话与上下文的联系,从而深刻认识到长城是怎样依靠无数劳动人民的肩膀与双手建造成功的,认知到长城凝聚的千万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智慧。学生也可以经由类似的提问,在认识到万里长城是如何修建成功的同时,产生民族自豪感。
通过这种方式,教学中的重难点也会不攻自破。教师将教学内容重难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问,能让学生更高效地学到知识。
二、提出启发性问题
具有启发性质的问题能够有效带领学生主动探索相关知识,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展开思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保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具备一定启发性,可以使学生通过问题深入思考文章内容。要求学生思考过后有了自我理解再作答,帮助语文教师对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的情况有更准确的把握。
例如,在《凡卡》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透彻理解本篇文章其中一段细节描写,这段文字描述了由于凡卡在鞋匠店的生活太过艰苦,所以他请求爷爷把自己带回乡下。语文教师可以将这段文字改成:“凡卡经常挨打,每天都吃不饱、睡不好,他请求爷爷带他回乡下”,通过这样的比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在读文章过程中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学生理解文章细节描述的作用。
由此,在以后教学类似课程时,语文教师要在启发学生的同时,引导他们自主结合自身储备的语文知识研究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基于学生实际提出问题
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需要利用问题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中。对于课文中故事情节,小学生因为社会阅历不足,很难透彻理解作者的思想,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学生学习文章的体验不够清晰、深刻。教师要懂得使用课堂提问调动学生思维,将学生带入文章具体情境,使学生通过清晰理解文章内涵。
在小学二年级上册十七课《难忘的泼水节》的教学过程中,为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周总理与少数民族同胞的真挚情感,教师要唤醒学生内心的爱国热情。然而大多数小学生很从来没有接触过泼水节,难以快速读懂文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设计让学生体验的问题:“大家知道周总理是谁吗?作为一国总理,与少数民族同胞们一起过节,如果你是少数民族的一员,大家的感受会怎样呢?”另外还要为学生讲述和泼水节有关的知识,让学生理解泼水节对傣族人民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学生的课堂体验便可以得到豐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也会认识到总理和群众的“心连心”,感受到当时热闹喧嚣的场景和在场群众的激动之情。总之,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结合学生实际,问题也要引导学生联系真实的生活体验,必要时可以向学生拓展文章社会背景的相关信息,如此才能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
四、给予学生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课堂提问时,语文教师要时常对学生的作答给予肯定鼓励,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成就感,同时,教师还要及时点评学生的答案。
例如,在《乌鸦喝水》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乌鸦喝不到水?部分学生会认为是瓶口太小,另一部分学生则会认为是乌鸦嘴巴太大。小学生的想法总是天马行空的,分析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这和他们的社会阅历与语文知识积累是密切相关的。作为语文教师,应适当接受学生的不完美答案,对他们勇敢回答问题的态度要基于鼓励,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
五、将问题和日常生活进行结合
在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中,生活化教学已成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的关键选择之一。语文教师设计课堂问题时,要与学生的生活结合,从生活出发,实事求是。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讲讲自己对不同季节的雨有什么看法与喜好。由类似问题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后续学习。
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心编制的,教学课程与现实关联密切。设计课堂问题时,语文教师要把生活实际作为关键考量因素之一,将教学与现实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上提问是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时也能够拓展学生思维,课堂提问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对教学成败有深刻影响。因此,语文教师要认真对待课堂提问,坚持实践创新,使课堂提问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汪玲.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策略[J].甘肃教育,2019(22).
[2]丁玉英.拨乱反正,让课堂设问彰显应有效益[J].新课程导学,2020(33).
(责任编辑 袁 霜)
342250033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