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数学活动课的优势与开展策略

2021-03-10潘华金

教育界·下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开展策略优势初中数学

潘华金

【摘要】将数学活动课引入教学中,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难点,且对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新力及实践能力等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开展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意义与优势以及怎样上好初中数学活动课两方面进行分析,为改善教师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献计献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活动课;优势;开展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是增城区“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活动课设计的实践研究——以人教版教材‘数学活动板块为例”(课题编号:ZC201841)之研究成果。

一、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数学活动课在各地生根发芽。该课型以教育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为核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學素养。但部分教师对此并不了解或者自身存在偏见,使得该课型遇到了一些阻碍。本文就将以此为论题,结合实践进行探讨。

二、开展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意义与优势

(一)初中数学活动课是新课程特点和理念的体现

数学活动课能够全方位体现初中数学新课改的特点与理念。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主要采用“填鸭式”“题海式”教学法,未能够从学生与数学课程本身的角度出发,违背了学生学习与身心发展的规律,结果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以及发展学生数学创造性和数学逻辑思维等目标渐行渐远。如今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初中数学活动课,则有效地改变了过去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在思维、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而且能将数学教育的教化、创造及育人功能很好地呈现出来,改变了传统认知中数学学科枯燥乏味的印象。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如何更好地与学生开展互动,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为今后的数学活动课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数学活动课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数学活动课程是一种极富改革创新精神的新课型,相较以往而言,更加重视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双边或多边的交流合作过程,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得不同于以往的新体验,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展示自我,获得成就感,以达到新课改所提出的“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的目标。此外,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探索与尝试为其提高数学创新能力打开了良好开端,对于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数学活动课对于促进中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及开发数学学习潜能具有深远意义。倘若教师能够在今后利用好、发展好该种新型教学模式,相信初中数学教育将在不远的未来跨入新的阶段。

三、怎样上好初中数学活动课

(一)正确理解数学活动课的含义,把握数学活动课的特点

数学活动课是面向全体初中生的一门新型课程,因而必须在课程活动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到该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通过课堂上的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具体来说,数学活动课的特点如下。

首先,浓厚的趣味性。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作为学习的原动力,学生的学习接受力就会得到大大提升。在活动课中,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都尽可能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宗旨,从而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从抗拒到开始接受再到喜欢数学。

其次,学生的主体性。过去的课堂主要采取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但是数学活动课截然相反,学生是学习与课堂的主体,教师主要为学生服务。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出各种各样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各项能力得到体现及发展。正如那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我的地盘我做主”一样,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再次,极强的实践性。“学以致用”是教学之根本。只有让学生动手并动脑,才能够真正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在数学活动课上,学生有机会充分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中,既展现了自身的才华,也增强了个人自信心,能够在今后更加主动地展示自我,达到提升个人数学实践能力的目的。

最后,兼顾综合性与创造性。数学活动课不仅传授数学知识,而且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课堂上,教师把游戏、竞赛、展示、表演、交流等综合活动串联起来,达到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另外,也可以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打开学生思路,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使得学生创造性思维肆意奔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其潜能,体现出数学活动课程创造性的目的。

(二)优化数学活动课教学形式

1.与游戏形式相结合。传统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学生难以在课堂上保持较高的参与度与注意力。因此,在数学活动课上,教师应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将数学教学与游戏相结合。例如在教授第十章“活动2 谁的反应快”时,教师可提前让每位学生准备一把刻度尺,小组成员之间两两组合一起玩游戏。要求甲方伸出一只手,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开;乙方把尺子直立,刻度0在下方,拿到甲方的拇指和四指之间,使刻度0的位置与拇指在同一高度,然后松手;甲方要以最快速度抓住尺子,记下刻度,重复操作10次,并记录所得数据。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玩游戏所得的数据,再结合第十章知识,带领同学们了解如何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得出最终的数据结论。

2.与单元教学内容相结合。数学活动课并非大众所想的流于形式的活动课,而是一门能够与单元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且具有一定综合性、开放性和应用性的新课型。例如第十一章“活动1”所涉及的图形镶嵌知识,可在讲授多边形内角时作为拓展内容呈现;在第二十四章“活动2 探究四点共圆的条件”中,可以适当地将圆的内接四边形对角线互补性质引出,还可将过平面内一点作圆、两点作圆及三点作圆的知识进行适当补充,帮助学生打开学习思路,并为后面的相关内容学习做好铺垫,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与学生的学习负担。

3.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习数学的目的不在于满足考试的需求,而在于如何在生活中将其合理地运用,发挥数学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数学活动课的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比如教师在教授第八章“活动2”时,在课堂上就“吸烟有害健康”这一话题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帮助学生设计调查问卷,确定调查形式,教学生如何汇总资料,进而引导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研究性活动,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我国近十年以来的吸烟者总数占比,以及近十年中死于吸烟的吸烟者人数占吸烟者总人数的比例,最终形成研究性调查学习报告,还可将报告在学校的重要集会上进行成果汇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及实践调查等方面的能力,对于其今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4.与学科渗透相结合。数学不是一门单一性质的学科,而是一门具有综合性质的学科。数学课程中的内容不仅仅有数学计算,还包括美学、物理学等学科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一地传授课本知识,还应该重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例如在教授第十三章“活动1 美术学与轴对称”“活动2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第十八章“活动2 黄金矩形”,以及第二十七章“活动2 位似与美术字”时,可以与美术课中如何利用数学作图的相关知识结合,帮助学生在学习作图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审美情趣的提升。

(三)优化作业设计内容与模式

有人曾提出,数学课堂教学只有借助“情景”模式才能得以顺利展开。但数学活动课与之完全相反,是将重心放在把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上。例如在“利用轴对称作图”“平面镶嵌”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或思辨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现,继而达到阐明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运用知识的目的。教师可以对作业形式进行优化,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纸质作业、活动类作业和电子档作业等富有弹性的作业形式。针对课后活动“利用生活中的几何图形作画”“测量距离”“绘制藏宝图”这一类作业,学生可利用课上所学知识在画纸上创作并涂上颜色。作业形式的创新使得学生获得了别样的学习体验,从呆板的练习题中解放出来,变得更加热爱数学。

(四)改进数学活动课的评价方式

当前数学活动课的评价环节对于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活动课的评价方式也应与时俱进。在过去的数学活动课中,教师较为重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即关注学生完成实际数学任务的过程,并由此评价学生的学习发展成就,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因为过程性的评价材料主要来源于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和家长评价四个方面,若其中一方或几方对某一位学生有偏见,就会对该生的过程性评价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当前的数学活动课更多地倡导反思性评价,让学生自主探索实践,并引导他们对活动中的自我表现进行客观性评价,进而达到认识、分析、提升自我的目的。此外,加强自主探索实践与交流,还能够实现同学之间增进了解、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标,这比直接由某一方所做出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更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活动课在新课改背景下已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发展,对于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数学教师必须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不断努力增强数学活动课的有效性,才能在未来培养出更多具有数学核心素养的高水平学生。

【参考文献】

刘娟.论初中数学活动课的策略与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9(20):58-59.

姚琨.新课改下小学數学活动课探究[J].才智,2020(01):53.

猜你喜欢

开展策略优势初中数学
矮的优势
画与话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