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生态文化建设

2021-03-10李静

艺术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态文化乡村振兴战略三农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而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任务,是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论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其次针对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生命共同体体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公平四个价值主张,最后从人才、思想、制度、技术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以构建完整系统的乡村生态文化体系,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提供文化保障。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化;“三农”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2-0-02

1 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乡村是“三农”现实生存载体,是农民生产生活之区域,与城市共同承担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主要地域空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乡村生态文化起源于乡土、存在于乡土、发展于乡土,是乡村这一地域空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文化,是兼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态文化。乡村生态文化建设,是重塑和调整的过程,是继承和创新的过程,是修复和完善的过程。具体而言,是在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类通过自身自觉的实践行为,对其进行保护和调整,促使人与自然协同发展,和谐共生的一个有机过程。

乡村振兴进程重点是在构建广大农民群体的生态系统保护意识的同时,不断增加乡村生态文化服务和产品的供应,以增强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态文明可持续性,协调乡村生态振兴与文化振兴的关系。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而打造乡村生态文化是实施乡村振興战略的必然要求与首要条件。

2 现今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困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条主线不断深化,乡村生态文化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例如,近年来,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愈发严重,大量乡村人才为了获得经济上的满足而进军城市,导致乡村建设主体缺失,由此乡村的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乡村生态产业发展缓慢,主要载体为传统形式,生态文化展现形式均为传统形式,缺乏创新意识,文化产业没有统一布局、管理,形成完善的文化体系的难度很大,管理困难;传统发展观念没有及时转变,农民生态文化意识淡薄,且对乡村生态环境问题认识不到位,仍存在填湖造田、照搬城市、古树进城等倾向。当前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一条因地制宜的乡村生态文化建设路径。

3 生态文化的价值主张

生态文化蕴含着人同自然和合共生的思想。乡村振兴文化战略提倡建立生态宜居型、经济开发型、治理有效型乡村新文化,凸显出当代乡村生态价值文化的独特性与创新性,体现出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文化理念的更新与构建,乡村生态文化的价值主张对乡村振兴建设具有指导引领作用。

3.1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

保证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乡村产业的繁荣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有效支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绿色发展观”,即人与自然和合共生,走协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道路。“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1]用绿色发展观指导乡村振兴的策略,实际上体现出了国家在战略层面上对如今乡村自然环境变化的现实应对,其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核心概念直接强调农村生产模式与农民生产生活应因时而异,更新变化,这一思想观念引领着农村生态文化不断更新发展,以达到“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目标。

而“产业兴旺”是整个乡村振兴体系最重要的一环,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整体质的提升,可见如今乡村的产业结构、生产质量与生产力肩负着重大任务。同时,产业结构的完善、生产力的提高离不开资源利用效率,资源的利用效率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状况。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契合了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要求,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又是对生产形式的创新,其发展要求符合乡村发展战略中“产业兴旺”的基本要求与模式方法,是对乡村发展理念的传承与创新,体现了新时代的新要求。由此可见,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乡村生态文化的目标体现。

3.2 整体发展框架:生命共同体体系建设

“山水林田湖草”是乡村生态文化整体理念,体现出生态环境下的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提出,生态环境建设需保护并修复山水林田湖草,采用集中管制、整体把控的战略打造青山绿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生命共同体体系合理地论述了保护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环节,即在生态系统中总体规划与合理利用并分配生态要素。山水林田湖草不仅仅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其与农村生产、农民生活唇齿相依。生命共同体概念能体现出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健康,更能反映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紧密关系。

改变过去乡村发展中粗放、不计后果的生产方式的弊端,一方面,要立足整体文化建构,弥补过去的不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另一方面,要坚持贯彻乡村生态文化中的生命共同体理念,做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让生态宜居目标与生态文化价值观念统一,立足整体,振兴乡村发展。由此可见,生命共同体体系是乡村生态文化构造的基本框架。

3.3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共生

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契合的是,乡村生态文化提倡建立和谐共生、平等友好的自然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十九大报告明确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基本战略,随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提出,构造乡村生态宜居生活必然要处理好乡村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在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同时,进一步处理好农村生态文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解决部分乡村社会发展问题的有益措施。平等友好的人与自然关系,既把人与人和人与自然联系在一起,也把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发展主体联系在一起。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风文明。其生态文化理念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内容,体现了农耕传统文化遗产的宝贵内蕴价值,起到了沿袭民俗、净化民风、集聚人气、教化群众的重要作用,它是促进乡村发展的最深沉、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可见构建以平等友好理念为核心的和谐共生的自然观是乡村生态文明的根本要求。

3.4 生态公平主张:“绿色生态环境是造福民众最重要的环节”

乡村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态环境是造福民众最重要环节”的公平价值,是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体现,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可见,生态环境影响着民生,生态环境决定民生质量的高低。没有了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广大农民的生活便得不到最基本的保护,实现共同富裕也无从着力。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包括公平公正的发展要求。乡村生态文化主张公平公正,它不仅仅需要符合如今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也需要秉承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价值定义,为千千万万的子子孙孙的美好生活奠定基础。生态环境是最有普惠意义和公平意义的公共资源,发挥着改善农村群众生活品质,实现农村群众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4.1 巩固基层思想阵地,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念

要认识到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发挥思想建设的引领作用是构建农村生态文化的首要任务,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价值,使用广大农民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唤起农民的生态文化意识,确立其节约资源的心理认同,更重要的是树立高度的生态文化自觉。比如通过民俗表演、展覽、观影、体育活动、宣讲、建设乡村文化墙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学习新思想,推动乡村生态文化建设常态化。各地区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资源和潜质,各年龄层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独特的风格,还应考虑广大民众的现实困境与实际需求,关注其真实状况以及寻找可以突破的入口,针对性地整合乡村文明塑造要素,避免无效宣传、泛化宣传,实现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的个性化与独特性,凸显出生态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价值。

4.2 人才是第一资源,注重培养及吸收乡村生态文化建设人才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保障,是乡村经济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素,是发展乡村生态文化的实践者。第一,着重关注考察广大乡村群众的实践能力、专业背景、思想来源等等,从中挑选出具有环保意识、热爱乡土、无私奉献的可靠人才,塑造一个专业性强、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好的生态文化建设集体。他们更加了解本地实际情况,更能实现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的专业化与特殊化,也能使乡村生态文化更具有个性特色。第二,当地政府可以鼓励并支持民间文化机构日常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为民间生态文化建设者打开宣传窗口并优先给予配套服务,引导其在振兴乡村生态文化的道路上发挥积极作用。第三,当地政府应强化对本地乡村文化组织管理者的专业化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升业务能力,提高思想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推动乡村生态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4.3 制定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自治、法治与德治三者有机结合的治理局面

乡村生态文化应严格实施法治化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格管控能够让乡村治理体系牢固可靠。对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起着直接规范作用的是制度建设,完备规范、科学有效的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妥善处理各种对立与矛盾。“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1],这体现了生态环境的底线意识与责任意识。把所有生态环境的理念要求转化为法律制度要求,构成全方位的法治体系建设,增强人人行动、人人有责、人人守法的规则意识。

无论是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民主管理”,还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倡的“有效治理”,都强调乡村治理中的自治、德治、法治三方面的有效结合。自治是根本,规范人们的行为;法治是保障,及时监督和管控出现的问题。深化乡村生态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保障是制定规范完备的制度,调节乡村治理中的各类利益关系需要秉承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导向,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生态治理体系建设的核心要义,最终形成以德化人的目标,形成完善、有序、科学的现代化乡村生态治理体系。

4.4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升经济效益

乡村以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多为简单的劳动力输出,经济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实现城乡产业联动发展,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益,从实际出发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乡村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农民质朴,种种条件都支撑着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具体而言,创造独特的乡村生态文化,发展新型乡村旅游产业,突出乡村文化特色,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经济水平提高,实现农村协调发展。同时,各地的旅游文化企业也为当地的生态文化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政府应该鼓励其发展,并在必要的时候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大力度宣传,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源、资金、技术等投入乡村生态文化建设,为乡村生态文化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4.5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宣传乡村生态文化成果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展厅、网络直播、自媒体公众号等领域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出家门,不用体验拥挤和旅程的不适感,通过手机小小的屏幕就能轻松感受各地美好的景色、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获得身临其境般的美好体验,为各地宣传生态文化建设成果提供了便捷的渠道。2018年以来,先后有71个乡镇、1000个贫困村和142个数字文化驿站配置了公共数字设备,构建乡村文化网络体系,推动各地域生态文化建设成果宣传。

5 结语

我国经济、文化、军事等飞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目前发展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积极探索生态文化建设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推动乡村生态文化建设,形成农村发展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和完善乡村文化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文化方面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09-396.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63.

作者简介:李静(1995—),女,贵州毕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生态文化乡村振兴战略三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思考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两汉文化”背景下的徐州社会文化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