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羽毛球运动的美学特征研究

2021-03-10黄强

艺术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美学特征

摘要:美学原理与羽毛球运动的融合全方位展现了羽毛球运动项目的特征,这也促进了羽毛球运动的快速发展。羽毛球是体育运动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研究羽毛球运动的美学特征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其不仅能够提升人们的身心素质,而且可以引导人们以艺术的眼光看待体育,认识到羽毛球是力与美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美学特征;身心素质;力与美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2-0-02

如今,社会发展速度显著加快,人们的审美水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体育美学也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美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尺度,认识羽毛球运动的审美特征就是认识和理解这项运动的过程,这也彰显出羽毛球运动的审美功能。羽毛球运动本身就是一种美,其能够调节人们的情绪,而且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水平。羽毛球运动在技术结构和战术安排上均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

1 羽毛球运动概述

现代羽毛球始于1873年的英国。19世纪中期,印度流行一种名叫普那的活动,该项运动与羽毛球十分类似。19世纪40年代,英国驻印度普那的军官又将羽毛插在了葡萄酒的瓶塞上,以酒瓶敲打瓶塞,随后其便成为一种人们休闲娱乐的游戏,短时间内便在军队中流行。此后,部分驻印军人退役后便将这种游戏引入英国。英国也出现了以穿弦的球拍击打羽毛和软木所做的球。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一个公爵在庄园中举办了一次游艺活动,室外下雨,无法开展户外活动,因此,人们只能在室内活动。参加活动的宾客当中有英国驻普那的退役军人,他们倡议在大厅中组织普那游戏,随后该项运动便在英国广泛流传,伯明顿也成为现代羽毛球的统称,至此,现代羽毛球运动正式诞生并广为流行。

2 羽毛球运动与美学的关系

美学和体育美学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社会科学。美学是基于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日渐丰富后产生和发展的一门社会科学,其主要体现了人类的审美特点。体育美学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展现体育运动中的动态美,结合美学的客观规律收集体育运动中的美学元素,力求全方位满足人类的审美要求,鼓励更多社会群体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进而为体育运动的长远发展添砖加瓦[1]。

羽毛球运动一方面能够主观地展现出人类对于美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是体育运动中多个相对零散的美学元素。人们在认识羽毛球美学特征的基础上,创建的完整的羽毛球美学体系,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能够引导更多人参与到羽毛球运动中,以此加深人类对羽毛球运动的审美认知。

3 羽毛球运动中美的体现

3.1 羽毛球运动中的身体美

3.1.1 运动员身体形态美

身体形态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先天遗传,另一部分是后天锻炼。先天遗传大部分决定了人体的运动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身体轮廓,而后天训练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身体形态,二者缺一不可。观察羽毛球运动员就会发现,顶级羽毛球运动员普遍腰短下肢较长、跟腱较长、踝围较小,有着惊人的手臂力量及挥摆速度,臀围及大腿维度明显大于常人,给人极强的视觉美感[2]。

3.1.2 健康与体魄之美

健康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主要分为心理、生理和社会几个方面。无论何种体育运动,“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永远伴随其中。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无不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及勇于拼搏的精神品质。优秀的精神品质指导着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自然造就了羽毛球运动独有的体态特征。截至目前,羽毛球最高杀球时速记录由马来西亚选手陈文宏创造的时速421公里,在极快的球速下,羽毛球运动员眼明手快,思维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也就成为必然。不仅如此,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该项运动是交友、娱乐的重要途径,在休闲的同时锻炼人们的精神品质及和谐强健的体态。

3.2 羽毛球运动中的技术美

3.2.1 多变的弧线美

诸多球类运动中,球的飞行轨迹通常是一条十分优美的弧线,给人视觉上的美感。但除了弧线外,羽毛球还包括直线和旋转。羽毛球比赛中由于诸多线路的存在以及在战术思维指导下同一位置的球可杀可吊、可搓可挑,且分左、中、右,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可以看到运动员为杀球做出一系列调动的战术准备。观众也会在观看比赛中更加关注处于飞行状态的羽毛球,观看羽毛球飞行过程中形成的多变且具有美感的弧线,给观众打造出一幅活力满满、逻辑结构清晰的图画。

3.2.2 高质量击球展现的落点美

羽毛球运动中,运动员的回球质量对比赛的胜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若运动员的打球质量较高,则能够顺利地牵制对手,掌握场上的节奏,进而赢得比赛。若想打出高质量的羽毛球,运动员在技术上要具备鲜明的快、准、狠等特征。而高水平回球的雙方都在进行精妙绝伦的战术试探,借助羽毛球准确的落点加长对手的跑动距离、延长对方的回位距离,从而影响对手的回球质量,增加对手的失误率,经常能够看到一来一往的攻防转换,而高质量回球是对羽毛球落点美的全面体现[3]。

3.3 羽毛球运动中的战术美

战术不仅是运动员大脑的较量,而且是运动员与自身整个运动团队合作的体现。根据对手技战术特点,我方设计相应的战术,既能够体现出羽毛球比赛的观赏性,又能展现出团队合作及运动员自身的智慧之美。

羽毛球战术极具多样性,大多以敌我双方运动员技战术特点出现嵌套与反嵌套关系。战术的安排与应用在比赛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观看体育赛事过程中,团队比赛和个人比赛中均需要教练团队根据即将迎战的对手,做好相应的战术安排。为决赛做出的一系列队员出阵安排,如在2013年世锦赛上,李宗伟决赛抽筋退赛,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决赛前与李宗伟交战的中国运动员使用的消耗战术打法,此次比赛同样全面展现了战术的作用与价值。

战术部署的变化一方面为比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比赛的审美价值。同样,战术存在也检验了观众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战术一方面是两个团队及运动员大脑的较量,高超的战术布置能够增强羽毛球比赛的观赏性,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体现该项运动独特的美感。

3.4 羽毛球运动中的精神美

羽毛球运动中,李宗伟是羽毛球运动精神美的代表人物,其甚至写下著作《败者为王》,虽然大赛常落于亚军,但其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精神使其常坐世界羽联第一的宝座,并以蝉联第一时间最长打破纪录,其坚定的意志成为无数人的榜样。精神美是羽毛球美学极其重要的部分,主要体现在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斗志和不畏挑战的精神。

基于道德层面,运动精神同样体现在尊重对手和观众,如双方对攻赛时无人出声、运动员赛后与对手及裁判员的握手、赛后的敬礼等等。一些运动员在场下也是好友,这也成为羽毛球精神美的集中体现,能够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从意志、品质方面分析羽毛球的精神美,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个人或集体所呈现的顽强拼搏和永不放弃的品质都能展现出运动员自身所承载的精神美。日常训练中,运动员经历日复一日的練习,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不曾放弃,勇敢地克服自己身体和精神上的极限,超越自我的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竞技体育独特的精神美。

4 羽毛球运动美的特性

4.1 竞技性的美

竞技早期主要指能够全方位展现人体力量与灵活度的体育活动。如今,人们认为竞技是比赛后取得优胜的体育比赛。人类早期的生活中就蕴含着多种竞技因素。远古时期,人类与大自然、野兽以及其他部落等均存在竞争关系。运动比赛中,竞争性尤其明显。羽毛球的竞争性与其他比赛的竞争性不相上下。羽毛球运动中,若运动员丧失斗志,无法主动争取成绩,则会直接降低羽毛球比赛的观赏价值。所以,竞技性也成为羽毛球运动美的重要体现。羽毛球比赛吸引诸多爱好者的主要原因也是运动员顽强的斗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当比赛双方的技术实力基本一致时,方可更好地展现竞争的激烈程度,为现场观众营造良好的观赛体验。

4.2 层次性的美

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系统中多个要素间的联系方式、系统的运行规律十分相似,能量变化范围及功能特点形成的客观系统也具有较强的层次性。羽毛球的运动美就具有层次性。羽毛球的运动美可分为身体美、素质美、技术美、战术美、精神美多个层面,而上述内容也可进一步细分。这种层次性的结构能够帮助人们结合不同层次结构的特殊规律展开科学分析和合理预测,从而提升人们对羽毛球运动的客观认识,促进羽毛球的美学发展。

4.3 艺术性的美

羽毛球运动不仅体现在形式美上,也体现在艺术美上。羽毛球运动美的艺术性主要展现于羽毛球运动当中,其十分重视细节,很多经典比赛中的经典肢体动作均可作为人们赏析的艺术作品。一如当今,球迷多次重复观看世界顶尖选手比赛中的视频资料,多次回放,反复欣赏,在回看的过程中也能够找到不同的亮点,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表情、在赛场上的技战术发挥以及运动员顽强的斗志均充分体现出羽毛球运动的艺术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观看羽毛球比赛,一方面是关注赛场上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十分重视观看比赛的过程,在比赛的过程中感受体育运动的艺术性。输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比赛结果,比赛过程中所展现的美才是人们希望看到和感受的艺术,唯有将身体美、素质美、技战术美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彰显羽毛球运动的艺术感染力,使观赏者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羽毛球运动的独特魅力。

4.4 感染性的美

羽毛球运动中的感染性需要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双向感动方可实现。羽毛球赛场上,双方的实力差距越小,比赛越充满悬念,比赛结果可能更加出人意料,观众的心理落差也会随之增大。双方对峙的局势能够激发现场观众的热情,以此产生审美共鸣。运动员也会受到现场观众状态的影响,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以此回报观众的热情和支持。羽毛球比赛中的这种双向交流与互动也深刻展现出羽毛球运动的感染性。

4.5 变化性的美

羽毛球赛场上,运动员的身体运动时十分舒展,有时运动速度快如闪电,有时挥拍动作颇有气势,这种美的体现,主要依靠运动员灵活多变的肢体语言。这与文章写作中不可平铺直叙有异曲同工的效果。羽毛球运动中,运动员应在动作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适时变换技战术,这种技战术的变化也是激发人们欣赏比赛热情的重要因素,所以说羽毛球运动是动、活、变有机结合的美的产物。

4.6 价值性的美

体育美实际上在每种运动的审美对象中都是丰富而又生动的存在。体育运动中,美的事物表现出的形态也各有不同。羽毛球运动中,美的形态也不例外。羽毛球运动中融合了健美的身体、丰富的精神和别具一格的技战术特点,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美的资源,烘托出一种美的氛围和意境。羽毛球运动所展现的身体美、素质美、技术美、战术美和精神美都能给人心灵上的震撼。羽毛球运动的价值对羽毛球运动的审美方向和审美价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也是羽毛球运动内在美与外在美高度统一的结果。

羽毛球运动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创造羽毛球运动美的过程中,高度满足了创造者自我欣赏的要求,这也就是创造主体自我欣赏的过程。羽毛球运动美创造的结果全方位满足了欣赏者多样化的审美需求。运动员在开展羽毛球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增强人们的观察、联想和形象思维能力。在观赏羽毛球比赛的过程中,输赢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观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此项运动当中,并对运动的技战术特点作出深度思考,进而加深自身对羽毛球运动的认知与情感。

羽毛球运动员可借助自身出色的表现为自己和观众打造美的享受,而运动员也是独立的自然实体,运动员自身的形态和气质也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所以说,羽毛球主体与客体的深度融合也是美的主要体现。羽毛球运动主客体的审美价值具有一致性,因此,羽毛球运动中,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5 结语

研究羽毛球运动的美学特征及审美价值能够刷新人们对羽毛球运动的美学和体育美学的认识,在研究羽毛球运动审美价值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挖掘并感知羽毛球运动中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采取多种手段深入探究和分析羽毛球运动的美学规律,有利于羽毛球运动面向大众推广,为羽毛球运动的普及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万星,李冬勤,唐建忠.体育美的内涵释义与魅力展现[J].体育文化导刊,2018(11):147-152.

[2] 李静,田菁.体育美学与竞技体育中的真善美[J].河北学刊,2013(04):252-254.

[3] 宿哲,郭宏伟,邸帅.浅析羽毛球运动与体育美学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0):199.

作者简介:黄强(1996—),男,江西井冈山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侗族摔跤。

猜你喜欢

羽毛球运动美学特征
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变迁浅论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
浅谈羽毛球运动中的常见损伤及其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