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用户体验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包装设计研究

2021-03-10刘小同

艺术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用户体验情感体验包装设计

摘要:本文以用户体验为理论依据,分析消费类电子产品包装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趋势,探究消费类电子产品包装的设计新方法。从用户体验要素的五个层面,即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出发,对消费类电子产品包装进行文献归纳分析、案例分析,总结消费类电子产品包装的设计方法与内涵,在用户体验理论下,提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包装设计原则。

关键词:用户体验;消费类电子产品;包装设计;多感官体验;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2-0-02

消费类电子产品(以下简称“消费电子”)是家庭(公用)消费电子和个人消费电子的总称,具体有手机、笔记本、PAD、数码相机等产品。近年来,消费电子逐渐成为全球市场的主流产品,其销量也处于稳定上升期。消费电子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其包装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关于包装的问题。在体验式营销策略的带动下,不管是企业自上而下还是用户自下而上,优化用户体验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继承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本文从用户体验要素的五个层面对消费电子包装问题进行探讨与再设计,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体验需求,为消费电子包装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提供思路。

1 用户体验在消费电子包装中的内涵

1.1 用户体验对消费电子包装的影响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E/UX)由美国用户体验设计师唐纳德· 诺曼(Donald Norman)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加以推广。现在,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其内涵与框架不断被丰富与填充。用户体验不仅广泛运用于应用程序、网站等领域,还可以运用在生命周期相对较短的产品包装上,优化包装的使用过程,提升产品竞争力。本文利用杰西·詹姆斯·加勒特(Jesse James Garrett)在《用户体验要素》一书中提出的用户体验由抽象到具象的五个层次要素,即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1],对消费电子包装进行分析并得出新的设计方法,加深用户对消费电子的情感依赖,提升用户对消费电子品牌的忠诚度。

1.2 消费电子包装设计

消费电子属于易碎品,包含电子元器件、电路板等部分,因此消费电子包装对防静电、防霉、防潮等特点有着较高的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时,既要充分考虑产品包装的安全性,防止在运输过程对电子元器件等部件造成损坏,又要保证用户在感官接触、使用、回收等行为发生时包装设计的合理性。消费电子包装与普通电子产品包装的区别在于,除应考虑产品包装安全性外,还应考虑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合理性、舒适性等。此外,消费电子包装设计应遵循基本设计周期,通过用户体验要素建立整体理念,流程如下:首先,明确此消费电子包装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确定目标和策略;其次,设计师应以用户为中心设计消费电子包装,完善用户使用流程;最后,完成消费电子包装的周期流程设计方案。

2 消费电子包装的体验设计分析

2.1 消费电子包装战略层和范围层分析

消费电子包装的战略层是包装设计的第一步。消费电子包装首先应考虑以用户为目标进行设计,明确用户的购买需求。根据用户购买消费电子的不同目的,可以将用户分为以下几类:第一,以具体消费电子为导向,用户注重产品本身的功能特点,有明确的购物需求,目的性较强;第二,以品牌为导向,此类用户注重品牌品质及品牌调性,通常会出现因为品牌推出新品而消费的行为;第三,以视觉为导向,该导向用户注重视觉感官的设计,重视多感官体验;第四,以猎奇心理为导向,此类用户会因为产品具备某些不常见的特点而选择购买,例如追求“黑科技”或当下的跟风购买行为。只有明确用户需求,企业才能根据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消费电子包装策略,而这也从战略层向范围层转变。范围层主要针对包装的功能规格和内容需求两个方面[2],在包装设计中应该尽可能兼顾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2.2 消费电子包装结构层和框架层分析

消费电子包装的结构层即用户的使用感受与行为体验,框架层建立在结构层之上,为包装的结构与信息传递。也就是说用户在由视觉接触到触感体验的过程中,结构层定义整个用户流程,框架层在使用流程中进行引导,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设计消费电子包装时,首先应明确“可能的用户行为”[3]这点,用户使用包装的行为流程可拆分为:拿起包装—使用包装—放下包装—存放或回收包装这四个阶段。在消费电子包装日新月异的变迁中,用户不再只是单纯地拆开包装再丢弃包装,这一过程慢慢发展为一种注重仪式感的开箱体验。消费电子包装的第一要义就是,保证产品在不同情境下的运输过程中得到完善的保护[4]。例如Compakt的Piranha文身用品包装设计(见图1),通过包装结构的精确设计,达到不用任何胶水进行黏合,并能够在运输过程中保护产品的目的。该产品包装为了减少使用手册的数量和界面学习曲线,让用户在拆开包装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包装盒中嵌入的所有产品的功能信息,让用户在极具仪式感的拆箱体验过程中了解产品的使用方式与功能信息。

2.3 消费电子包装表现层分析

2.3.1 消费电子包装的多感官分析

视觉感官分析。用户无论挑选何种消费电子,第一个接触到的信息总是视觉信息。视觉信息依靠人对视觉意象进行分析、概括、加工、整理,达成一定目的的一系列心理过程的创造性活动,这种活动使用户在接触后获得一定的视觉体验[5]。設计师运用最直观的视觉感官刺激用户的视觉体验,产生有趣味性、吸引力的互动行为。例如,Angelina Pischikova和插画师Anna Orlovskaya利用同构原理,结合灯泡与昆虫的结构设计的包装图(见图2),大小、结构不同的灯泡与不同的昆虫腹部相结合,使包装趣味十足。

触觉感官分析。现今,许多消费电子包装设计师会根据产品的不同属性,采用不同等级与材料的包装,材料的多样性能让用户在接触包装时,得到一种触觉上的感官体验,从而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综合体验,达到利用材料的特性引导用户进行开箱体验的目的[6]。例如Hex Speaker的扬声器包装,将粗糙的海绵内衬、传统的纸质材质和高科技工业塑料材质结合在一起。海绵内衬除了起到保护作用外,其质感也能让用户感受到产品的个性与品质。

2.3.2 消费电子包装的情感体验分析

在心理学中,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馈方式,是主观事物即人自身对客观事物给予的某种心理反应[7]。用户识别包装中附带的信息,与其自身的经历与经验发生联动,通过通感能力刺激自身在情感上与包装产生共鸣。在我国消费电子行业中,部分电商会运用情感设计唤醒用户某些层面的共鸣,如网易严选推出的Mini暖风机,其包装会附带一些贴合主题的“暖心”纸条,纸条内容从文化情怀方面介入,将纸条贴于暖风机扇叶上,通过温度变化,纸条内容呈现,可以使用户在交互过程中体验到情绪上的交流与共鸣,在寒冬中使用该系列产品,用户会产生温暖舒适的感觉,因此其深受用户喜爱。将消费电子的特点与特色工艺相结合,将品牌语言直观地表达出来,用不同的构成要素进行合作、探索与实验[8],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产品内涵,发现产品的意义与价值。

3 基于用户体验的消费电子包装设计原则

3.1 注重用户需求,提升品牌价值

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消费电子市场的逐步扩大,许多大型消費电子企业的包装越来越重视用户体验。从用户体验入手的消费电子产品设计已经有不少优秀案例。例如,苹果公司推出的天地盖包装设计,用户在开启包装时神秘的三秒等待,正是苹果公司的包装设计体验组通过不同用户体验而得到的最佳时间范围,既给了用户充满仪式感的体验,又凸出了品牌的特性与调性,加深了用户对产品的印象。同样,国内也有不少以用户为中心进行消费电子包装设计的优秀案例,如华为、小米等品牌在用户体验方面一直有独到的见解,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3.2 延长包装生命周期,倡导绿色环保

无论什么样的产品包装,其生命周期都较为短暂,针对这样的问题,消费电子包装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使用可重复利用或者可回收再生的材质。一是材料本身的可持续性,具有生物降解等绿色环保的特点,如利用软木、再生灰板、蔗渣、竹纤维等环保材料进行包装制作。我国许多消费电子企业从注重产品本身的材料环保、可持续到关注包装的材料的绿色、舒适、先进上。二是用户将产品取出后,其包装仍可以二次利用,如三星公司的新型可重复使用电视包装,此款包装可以转换成各种实用物品,用户可以通过扫描包装上的QR码解锁各种拼接方法,包括硬纸板小猫屋、书架,甚至是小茶几。这种方式不仅能提升用户的体验层次,还能够减少消费电子包装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3.3 优化多感官体验,丰富情感体验

视觉吸引属于用户体验要素的表现层,通过视觉刺激让用户产生好感从而发生购买行为,这是最直观且最本能的第一步。在现代社会,对产品视觉效果的感受往往会左右用户的情绪,那些具有良好视觉外观的产品包装通常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达到视觉预期后,如何让用户完成最终的购买行为?沉浸式的多感官体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消费电子包装,设计师在设计包装时,除满足视觉方面的需要外,还需要优化包装的质感。另外,还应注重用户在拆合包装过程中达到的沉浸式体验以及极具仪式感的拆箱体验。

4 结语

消费电子包装不仅需要提供保护产品本身的功能,还需要从体验角度出发,在视觉、触觉等感官上引起用户的共鸣,也需要在发生拆合、使用、回收等行为时带给用户良好的体验,让消费电子包装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系,提升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消费电子包装设计师不仅要了解包装材料、结构、回收利用等问题,还要思考用户在使用该包装时产生的一系列动作的深层含义,这样才能满足用户需求,促进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杰西·詹姆斯·加勒特.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0-31.

[2] 杨雪纯,周峰.老龄化背景下的茶叶包装体验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0(03):1-6.

[3][美]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4:设计未来[M].小柯,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58-59.

[4] 吴鑫,孙敬钰.消费者角度的展示性包装设计思考[J].设计艺术研究,2019,9(05):54-57.

[5] 殷实.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探索[J].包装工程,2020,41(04):291-311.

[6] 张路娟,游天保,肖迪,等.触觉引导性在包装设计中表现形式的研究[J].设计,2020,33(05):26-27.

[7] 李营伟,王安霞.浅析包装的情感化设计与消费动机的关系[J].包装世界,2008(01):76-78.

[8] 王安霞,刘盈之.基于情感体验的瓶装饮用水包装设计新思维[J].包装工程,2019,40(06):56-61.

作者简介:刘小同(1992—),女,山东淄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信息设计。

猜你喜欢

用户体验情感体验包装设计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九嶷山瑶族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创意研究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