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太行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3-10白明刚

时代经贸 2021年2期
关键词:太行山河北省景区

白明刚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 河北石家庄 050500)

一、河北省太行山区概况

2020年9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了《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2020-2035)》,明确了太行山区范围,为河北省太行山区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河北省太行山区位于河北省西南部,是太行山主脊及其以东部分,南北蜿蜒约360千米,西靠山西高原,东接华北平原,北起八达岭高速,南至冀、豫交界,呈狭条状纵穿河北省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5市(李田等,2005),下辖涿鹿县、怀来县、蔚县、涞源县、易县、涞水县、满城县、阜平县、顺平县、唐县、曲阳县、平山县、灵寿县、行唐县、井陉县、井陉矿区、鹿泉区、元氏县、赞皇县、临城县、内丘县、信都区、沙河市、涉县、武安市、峰峰矿区、磁县27个县(市、区)。总面积3.82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20.2%,占太行山区总面积的36.2%;总人口1109.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4.6%,占太行山区总人口的36.6%。

二、旅游资源基础及现状

(一)太行山区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生态屏障,自然环境良好

太行山区是河北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境内山地地貌景观、河湖水体景观、避暑气候资源丰富(郑振华等,2009),省级以上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等众多。

截至2020年底,共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34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1个、省级森林公园23个;共有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26个,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9个;共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8个;共有省级以上地质公园6个,其中国家级地质公园5个、省级地质公园1个(详见表1);有国家湿地公园4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表1 河北省太行山区主要生态资源一览表

(二)太行山区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河北省革命老区主要分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晋冀鲁豫两个革命根据地(何素娟等,2020)。晋察冀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被党中央誉之为“敌后模范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一二九师以太行山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太行山区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

河北省太行山区共有革命老区县25个,占河北省太行山区县(市、区)总数的92.6%,其中有一类革命老区县15个,占全省一类革命老区县总数的62.5%。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众多,如平山县有重要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约120处、阜平县有重要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约70处、涉县有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约200处。革命遗址多处于深山区,自然消失加快,亟待对太行山革命老区重要革命遗址及纪念设施进行系统调查梳理,并加强保护与利用。目前,太行山革命老区共有17处省级以上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详见表2)。

表2 河北省太行山区主要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览表

(三)太行山区是全省传统村落重要聚集地,乡村旅游资源多样

河北省太行山区传统村落众多,景观独特,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王科等,2016)。截至2020年底,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30个,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32个(详见表3)。

表3 河北省太行山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一览表

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戏曲、特色民俗等文化资源众多,有蔚县打树花、平山抬皇杠、井陉拉花、井陉晋剧、沙河老怀调皮影戏、武安傩戏等知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发展乡村文化体验产品提供了广阔空间(史广峰,2019)。

(四)太行山区是全省旅游发展重点支撑区,景区景点众多

河北省太行山区旅游业已形成较好的发展基础,景区景点星罗棋布,已成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截至2020年底,河北省太行山区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06家,占全省A级景区总数的25%(见图1)。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5家,占全省的45%;国家4A级旅游景区52家,占全省的24.1%;国家3A级旅游景区28家,占全省的19%;国家2A级旅游景区21家,占全省的16%。

图1 河北省太行山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统计图

整体来看,高等级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在太行山区占比较大。河北省太行山区共有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占全省度假区总数的1/3。河北省太行山区共有乡村旅游重点村53个,占全省的38.5%。其中,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16个,占全省的44.7%;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7个,占全省的37%(详见图2)。

图2 河北省太行山区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统计图

三、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机遇

(一)问题分析

龙头品牌产品较少。对核心旅游资源的挖掘利用与有机整合不深入,未形成在全国乃至世界有重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旅游区,缺乏具有强大聚集效应、带动效应和辐射效应的龙头产品,年总收入超过亿元的景区数量少。重点项目多数还处于建设和管理运营完善阶段,品牌知名度较低,对产业的带动引领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产品质量整体不高。仍以观光游览为主,同质化严重,休闲度假、特色体验、康体娱乐等产品严重不足,产品创新不够,旅游业与其他领域融合不足,建设水平不高,部分产品开发方向和开发水平与现代游客需求还不适应。

区域发展极不平衡。行唐、井陉矿区、元氏县、沙河市、磁县等县(市、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发展还为空白,其中元氏县还没一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缺乏带动区域旅游发展的增长极。张家口、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四市的太行山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发展还为空白。

景区辐射带动受限。景区多处在深山区,周边经济发展落后、乡村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差,产业要素发展不足、质量不高,实现景村一体化发展的大旅游区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较好的县城多处在平原地区,缺乏旅游特色,大多不能与主要景区形成景城互促的发展格局。

基础短板仍然突出。传统国、省干线货运压力大,旅游安全隐患多,沿途环境差,且经常出现大规模堵车现象,严重阻碍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太行山高速服务区多数建设不完善,由于高速出口至主要景区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不够,堵车事件频发。咨询服务、智慧旅游、自驾车营地等旅游服务配套仍然滞后。景区景点专职人员少,多数为周边季节性用工。

(二)机遇探讨

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客观问题的同时,河北省太行山区旅游业发展也面临多重机遇:

一是河北太行山大交通格局日趋完善,新建的太行山旅游高速公路纵贯河北太行山南北,未来雄忻高铁、聊邯长高铁、邢台至和顺铁路等交通项目的规划,将更加有助于区域旅游产品升级和旅游目的地建设。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战略深入实施,为太行山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

三是旅游消费的大众化和旅游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特色化、品质化,为太行山旅游业发展打开了新空间,提出了新要求。

四、对策建议

河北省太行山区旅游业发展要抢抓机遇,以太行山高速及其连接线为依托,加快构建太行山山水画廊风景道,积极推进观光旅游升级、休闲度假产品开发,不断优化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集文化体验、红色教育、康养度假、生态休闲、运动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山水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推动建成河北省高质量旅游产业发展带。

(一)加快建设太行山风景廊道体系

以太行山高速为主干,以沿线高速连接线、国省道、旅游专用公路、景区连接线等为延展,以核心精品景区、度假区等为支点,加强沿线旅游服务区、特色旅游村镇、旅游驿站、汽车营地、旅游厕所、慢行绿道等规划建设,构建集交通、景观、生态、游憩等功能于一体太行山山水画廊风景道体系。

加强太行山旅游形象和标识征集,推动形象标志在旅游交通标识体系、景区标识体系等广泛应用,打造广为人知的河北太行山区旅游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二)着力打造高等级景区和度假区

加快高等级旅游景区建设,以A级景区对标建设与升级为抓手,以白石山、清西陵、驼梁-五岳寨等景区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并实施“大景区”战略,促进景区内外一体化、规模化、片区化发展,着力打造一批质量过硬、满足境内外游客需求、具有广泛市场竞争力的精品旅游景区。

大力培育高标准旅游度假区,依托太行山区避暑气候、森林、温泉、中医药等资源优势,以休闲度假和大健康为重点,围绕“避暑、避霾、养生、养老”加强特色度假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推出一批高标准的旅游度假产品。

(三)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

强化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全面开展红色文化资源普查,实施分级分类保护措施,让遍布老区的革命遗址、纪念设施、红色故事很好地保护下来,成为永远的精神财富和文化传承。加强红色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景区建设提升,以西柏坡、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等为重点,突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联动周边、优化要素,打造一批标志性红色文化旅游基地。

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开展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打造一批生态宜居宜游新乡村。

(四)积极培育发展旅游中心城镇

依托蔚县、涞源、阜平、平山、井陉、峰峰矿区、涉县等山区特色县城,结合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等战略,大力提升城市风貌,推进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等工程,强化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不断丰富城市主题场馆、休闲街区、城市综合体、休闲公园等旅游产品,推出城镇特色旅游品牌,打造一批区域旅游中心城。

着力发展城市休闲街区,依托各地游客集中消费集聚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民俗特色文化展示区等,加强相关文物古迹保护利用,汇集名人名店、民俗技艺、特色商铺等,打造复合型的休闲街区,增强城镇旅游核心吸引力、竞争力。

(五)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产品类型

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覆盖面广”的黏合作用,结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国家规划及河北太行山山地特色农业、传统优势产业、健康养老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水利、交通、商业等相关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做强长城旅游、文化遗产旅游、山地运动、农业休闲、工业研学等旅游产品。

同时,结合旅游市场新需求、新趋势,大力发展自驾车旅游、冰雪旅游、温泉旅游、低空旅游等新兴、热门旅游产品(史广峰,2019)。

(六)完善提升旅游产业要素体系

提升游览品质,要在加快景区景点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基础上,推动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虚拟景区等数字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快实现“一部手机游”。发展美食旅游,要融入文化,着力培育特色美食系列,重点打造一批特色餐饮街区、知名品牌店等。

优化住宿供给,加快完善高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等住宿接待设施,积极发展主题酒店、精品民宿、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等新兴住宿体验产品。创新旅游产品,要积极开发新颖独特的旅游产品,加强地方著名土特产品和民间工艺品品牌建设,畅通网上销售渠道。丰富娱乐项目,要依托各地特色资源积极举办旅游节庆赛事活动,大力发展主题乐园、特色演艺等娱乐项目,鼓励发展夜市、夜游等活动。

猜你喜欢

太行山河北省景区
河北省冬季奧运会交通应急保障指挥系统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太行山写生》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太行山(外二首)
在太行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