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体系建设

2021-03-10

时代经贸 2021年2期
关键词:逆向电子产品物流

韩 冰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物流与电商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4)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逐渐加快。我国电子产品每年的需求量在大幅度增长,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废旧电子产品。废旧电子产品中含有很多化学原料,这些化学原料大部分都对人体有害。根据调查数据,每台电脑中大约含有700多种化学原料,其中砷、汞、铅等有害物质会打破人体的平衡,降低人体免疫力,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根据统计显示,目前全球共有5亿台废弃电脑,其中塑胶约28.7亿千克、铅约7.1亿千克和汞等其他有害物质约28.7亿千克。废弃电子产品不是一般的废弃物,如果将这些废弃物埋入地下,其中的有毒物质就会渗入地下,从而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如果对它们进行焚烧处理,其中的有害物质会污染空气产生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不堪设想的。尽管废旧的电子产品对环境和人类有一定的危害,但很多废弃的电子产品中实际上还含有一些可以继续利用的零件,经过拆卸、重装、翻修可以进行二次销售,这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形象。

随着全人类对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枯竭问题的重视,在建立循环经济、节约友好型社会政策的号召下,2003年6月我国以欧盟WEEE(废旧电子电器回收)指令和ROHS(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为依据,创建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我国已经将生产责任延伸制(EPR)写进法律,2009年我国颁发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其主要制定了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目录制度、基金制度以及处理企业资质许可制度。

近年来,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Alumur(2015)等研究了国外电子废旧产品回收模式的现状,构建了包括七个层级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模型,并且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从而证明了其可行性;Elbadrawy(2012)等构建了一个多周期的系统回收模型,并对德国的洗衣机进行回收处理,以此为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胡义润(2015)在灰色系统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调研,挑选了影响回收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在创建回收渠道评价多层次指标的同时,建立了这些影响因素下相对应的指标体系,最后得出了回收模式选择的综合评价模型;马季(2017)立足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参考了国外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模式的经验,运用对比分析法对各国的回收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在选择合适的回收模式时进行了分类讨论,并给出了对策建议;郑星(2017)分析了影响海尔公司回收模式选择的因素,并提出第三方外包模式;聂佳佳等(2019)对零售商负责回收闭环供应链的相关效果进行探讨,并组建了两种回收激励合同存在的闭环供应链模型。

二、我国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整的回收体系

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频繁,这导致了电子垃圾愈来愈多。尽管我国颁布了以旧换新、基金制度、管理条例,但相关制度和监管体系尚欠缺,大部分仍采取传统的以个体回收为主的逆向物流运作模式。总体上来说我国电子废弃物的逆向物流回收过程缺乏完整的体系,在回收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回收效率低下、回收成本高昂等,所以整个回收过程并没有很好的起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作用。对此应建立完整的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回收体系和模式,分配好资源和费用,降低回收的成本,使整个供应链中的中间企业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顾客都参与回收。

(二)国内公众对废旧电子产品回收认识不足

众所周知,最终顾客是正向物流的最末端,然而在逆向物流中,消费者是第一个节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回收行为是消费者整个消费行为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消费者对于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的重视程度十分重要。当前我国公众对于废旧电子产品回收认识不足,从而影响了整个逆向物流的回收过程,其使得很大一部分废旧电子产品被闲置在家里,最终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三)对回收模式的选择缺乏研究

目前社会上主要有三种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模式即自营回收模式、联合经营回收模式以及第三方外包回收模式。与正向物流有所不同的是,逆向物流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不确定性、不可测的因素,且由于缺乏完整的体系,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节点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最终消费者,并不是都会完整的参与到整个逆向物流的过程中去。因此,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在管理上也有很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根据电子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到涉及回收模式的影响因素,确定相应的权重,从而为电子企业选择最适合的回收模式,这有利于降低回收成本,达到最满意的回收效率。然而,现阶段学术界对于回收模式选择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大多数的选择还是以主观定性分析为主,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回收体系构建

(一)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本文通过对相关电子产品企业逆向物流回收案例进行分析,并查阅了大量有关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模式影响因素的文献,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整理和分析。分别从政策、技术、经济、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分类论述。

1.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指政府的干预对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模式的影响。政府不仅可以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促进电子产品企业选择合适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必要时也会通过相关法律条例强制企业采取措施,目的是监督相关的电子产品企业合理处理废旧电子产品,从而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2.技术因素。在逆向物流回收模式中,技术因素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它往往可以决定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效率以及运行能力。技术因素主要包括企业总体上的协调控制能力和物流回收处理技术。

3.管理因素。在逆向物流中,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不仅能够体现该企业的综合实力,同时能够反映出企业逆向物流业务的效率以及该企业整体上的运营能力。管理因素主要包括该企业的人员、设施设备、信息等方面。

4.经济因素。电子产品主导的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目的往往都是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所以在进行回收模式选择的过程中,经济因素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关键指标。经济因素主要包括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投资回报率。

(二)构建逆向物流回收模式评价指标体系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注意遵循科学、可比、系统和实用的原则比性。在此基础上,本文立足于相关企业的发展,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和归纳,进而创建了废旧电子产品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指标体系

四、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为建立科学、合理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体系,首先需要考虑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的特点,明确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然后制定产业发展目标和内容,在优化废旧电子产品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法制监管系统、产业链协同系统、信息服务系统,以及社会物流系统建设和互联互通,使之协同促进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产业发展。优化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应以闭环供应链各个节点为核心建设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网络。

第一,以供应商为核心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网络。为降低原材料成本,供应商与第三方回收个人或企业及废旧材料处理中心进行一方或多方合作,从而建立回收网络,完成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检测和分类处理,并生产出符合再制造要求的原材料。

第二,以制造商/再制造商为核心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网络。制造商/再制造商针对其生产的报废产品或可投入再制造的报废零部件和材料,可利用分销商、第三方回收个人/企业及废物回收中心的一方或多方优势,提高回收效率、提升利用率,这有利于降低投资成本和回收网络成本,进而建立合作的回收再利用网络。

第三,以分销商为核心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分销商长期服务于终端消费市场,对市场动态把握及时,能够与终端市场形成良好的信息沟通,因此分销商可回收部分废弃电子产品,并进行处理返销市场或外贸出口,从而拓展销售来源。因此,经销商可以选择与第三方回收个人/企业,在回收部分废旧物资的基础上,建立废旧物资处理中心,进行加工后回销市场或外贸出口,以此扩大销售渠道和资金回收网络。

第四,普及公众对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认识。消费者是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的重要参与主体,是实施逆向物流的源头。因此,为促进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提高消费者在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回收过程中的绿色消费意识势在必行。例如,可通过政府或是媒体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在对废旧电子产品进行处理时,应引导消费者选择正规的回收途径,这有利于减少由于选择不正规回收渠道而产生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五、结语

本文研究了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体系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在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体系构建过程中应以闭环供应链各个节点为核心,同时互联互通法制监管系统、产业链协同系统、信息服务系统以及社会物流系统这四个系统,从而使之共同支撑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逆向电子产品物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逆向而行
小眼镜找朋友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关于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逆向思维天地宽
襄阳市区3~6岁幼儿电子产品使用情况调查
打造物流“航母”,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启用公铁联运新布局!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