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药电商行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1-03-10于春燕徐栖桐张长江

时代经贸 2021年2期
关键词:医药区块药品

陈 朗 于春燕 徐栖桐 张长江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1816)

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为医药行业提供了创新型的商业模式,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物流体系的快速发展(徐敢,2019),推动了医药电商行业向纵深方向迈进。在疫情的催化作用下,互联网新“拐点”或将出现,医药商业模式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然而,国内的医药电商仍处于发展初期,信息集成问题和信任问题等严重拖延了医药电商发展进程,行业迫切需要新的技术或机制修正发展模式中的漏洞。

自2014年《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放开网上售卖处方药限制以来,医药电商的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陈德宝,2016),其规模也在逐年扩大。2016年12月,区块链技术首次被纳入我国《“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统筹布局,提出区块链在增进数据共享、提升协同效率、简化业务流程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应用层面上,区块链的应用领域将从金融向全领域拓展,而场景应用的普适性原则最强的,就是医疗行业。2017年12月到2018年4月短短四个月中,先后有贵州、成都、咸阳、广东发文促进区块链技术与医学健康领域的融合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0月的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可见,区块链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医药电商行业健康发展的新一轮动力,区块链或可以解决现阶段医药电商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区块链+医疗健康”的趋势已经不容逆转。

本文以医药电商行业为研究主体,针对质量、物流、监管问题展开进一步的阐述,将具有“去中心化”“开放透明”和“共识机制”三大本质特征的区块链技术作为技术支撑,提出其在药品溯源、信息共享、透明监管三方面的应用建议,以期助力医药电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推动行业的创新性变革提供解决思路。

一、目前医药电商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药品质量问题

互联网流通进一步扩大了药品安全问题范围。“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加快了药品流通速度,使得药品安全问题影响范围扩大,同时互联网药品经营相较于传统药品经营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和发展变化快等特点,给药品质量监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朱立龙,2020)。目前政策持续开放,鼓励业务模式多样,医药电商步入了高速成长期,全面降低了网上售药的准入门槛,原来一些违规网店便更有机会混入到合法网店的行列中,然而患者对药品质量辨识度低,维权意识薄弱,药品质量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药品质量安全相关主体责任不明。在“互联网+医药”的发展模式中,药品从出厂到最终消费者手中涉及的供应链节点众多,生产环节成分造假,流通环节仓储、运输的温度和湿度要求不达标等,都有可能导致药品质量问题;同时各个供应链节点企业界线划分不清晰,导致在消费者进行质量反馈时,相关部门难以精确落实责任主体。国家药监局于2019年8月26日颁布实施《药品追溯系统基本技术要求》等3项信息化标准,旨在指导相关药品追溯体系参与方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化药品追溯系统,这是解决质量安全主体不明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我国目前的信息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还不能达到普及药品追溯体系和追踪路径的要求,仍需要配置其他的技术或机制加以解决。

(二)药品物流问题

我国是药品消费大国,药品物流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药品的安全。药品物流具有服务质量要求高、多为小批量多批次和环节多的特点。我国目前的药品物流主要采取制药企业自营物流、药品批发企业的传统物流以及现代第三方医药物流的运作模式,但是药品物流还存在信息化程度低、环节复杂等问题,药品安全标准和服务质量还有待完善。

药品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花费较少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将药品运输到既定的消费者手中,同时保证药品安全是现阶段医药物流的目标,但物流的信息化水平落后仍旧是制约医药电商纵向发展的一大难题。我国目前的物流信息系统还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医药物流供应链涉及的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节点并没有实现完全联网,各自独立的管理方式导致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互不相通,“信息孤岛”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制约药品物流的迅速扩张,管理成本也无法得到有效缩减。

药品物流环节复杂。据《中国医药物流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6-2019年,我国医药物流总费用从482.22亿元增至677.71亿元,医疗终端需求不断增加,药品的特殊性对仓储和运输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医药物流费用还将以较快的速度继续增长,对于严重依赖物流的医药电商行业来说,其成本只增不减。此外,我国现有的医药电商物流还存在着增加成本的中间环节,医务人员或药店店员为获取回扣进行虚假推销的带金销售现象屡禁不止,这种畸形的销售方式十分影响市场预测,导致药品生产商对市场的灵敏度下降,只能通过增大库存量来应对无序的需求,药品的仓储成本被迫提高。一旦预估过多,积压的药品过期,对生产商而言又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药品物流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医药电商业务的物流配送大部分是B2C,即面向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而目前药品的最佳运输方式是冷链物流,这对于物流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有很高的要求,但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着一些物流操作人员缺乏专业医药知识,他们对于药品的仓储需求无法做出正确的反应,很可能做出威胁药品质量安全的不规范行为。此外,信息无法共享也给一些逐利的医药电商带来可乘之机,他们可以将假药或过期药混入流通环节,篡改药品相关真实信息,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扰乱健康的药品流通市场。

(三)药品电商平台监管问题

信息不对称局限事前监管能力。相较于监管方,医药生产企业等被监管方对药品的生产与流通掌握着信息垄断的权利,更不乏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医药电商商家进行虚假营销的现象,导致监管过程中的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加深了“数字鸿沟”。同时,药品专业性、数据复杂性为事前监管增加了难度,导致目前监管的信息集成水平低下,局限了药品事前监管的能力。

事中事后监管存在滞后性。缺陷消费品召回制度仍未完善,事后监管的模式具有消极的“被动许可”色彩。问题药品的召回及处理在现阶段条件下尚未能形成完整规范的流程体系,难以达到及时性的要求,公共健康安全受到威胁。

分段式监管效率低下。在互联网药品零售交易过程中,中间环节由实体药店和物流公司负责,不会直接接触到药品的第三方平台反而成为消费者的直接支付对象,各方责任难以厘清。而在分段监管模式下,不同阶段的监管方各为“信息孤岛”,难以相互沟通,更是为解决药品质量安全的监管问题增加了难度。

监管人力不足。针对分段监管效率低下的现象,我国尝试通过整合工商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质监部门,建立以国家市场为基础的药品市场监管体制,以发挥全链条监管的优势,增强监管力量及效率。然而,监管队伍因为编制限制而无法随监管对象群体总量增加进行扩充,高水平监管人员由于机构的变动流失,使得监管效率一直无法得到明显提升。

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药电商行业发展质量提升路径

针对上述现阶段医药电商平台的发展问题,我们需要利用更有效的技术手段解决假药泛滥、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监管不力等状况,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可追溯、信息安全透明等特性,能够为提升医药电商领域的整体质量带来创新性变革。

(一)“区块链+药品溯源”保障消费者权益

利用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时间戳和数据不可篡改优势可以支持产品的溯源防伪,能够维护企业品牌形象并保护消费者利益(王宇鹏,2020)。药品溯源能够对流通过程中各节点的信息进行记录、共享和追踪,可用于检测和预防药品质量安全问题并追究责任(禹忠,2020),而我国目前相关技术的信息化程度较低,还不能达到普及药品追溯体系和追踪路径的要求。运用区块链技术与基于物联网的RFID技术结合(见图1),可以为解决医药电商领域的防伪溯源问题提供新思路。

图1 区块链医药电商平台溯源流程

区块链技术利用其分布式存储功能,能够清晰详细地记录药品从研发制造商到最终消费者的整条供应链的运作信息。在生产环节中,制药厂家在每件药品的外包装上添加RFID标签,将药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检测结果等信息上传到区块链,同时药品研发制造基地需要安装智能传感设备,随时记录、传输药品研发制造的环境信息,完成药品信息建档工作,形成完整的信息闭环,实现区块链技术价值的最大发挥,后续通过RFID标签与产品的一一对应关系,消费者就能够通过扫描药品的标签来获取药品从生产到使用的全部信息,并且用户可以在高度加密、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访问数据,同时区块链技术复杂的公钥和私人密钥的设置能保障数据流的完整性与可靠性,进一步为消费者的用药安全保驾护航(曹允春,2020)。

消费者作为药品的实际购买者,当发现药品存在质量不达标、药效不明显、防伪标识被破坏等现象时,通过区块链的溯源体系提供的存储数据,能够直接追溯到问题责任主体,最快速度地协助监管部门进行问题药品的追回,按照国家药监局规定或者《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进行相关处理,实现便捷有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与质量反馈机制建立,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的用药安全。

(二)“区块链+信息共享”推动物流转型升级

区块链是一种独具可拓展性的去中心化网络体系。凭借其去中心化与安全性等特征(李东辉,2020),可作为技术支撑打通医药电商物流各节点间的协同配合,降低中间环节复杂度,确保物流信息的安全性与真实性,推动我国医药电商物流的发展(秦婧,2020)。

在医药电商行业,生产商与消费者就是链上的起点和终点,借助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双方点对点的直接交易。点对点的组网模式保证了药品生产流通的各环节节点都平等分布在系统之中,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影响,会通过网络形成非因果关系,并按时间顺序记录全过程,每一方都可以通过链上其他节点实时查看,传统的信息孤岛模式被打破,医药电商的物流信息化程度和运营效率将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区块链去中心化特性与医药电商物流的融合大大减少了第三方和中间环节,优化了资源利用率,消费者无须支付药品的“附加值”,降低了交易成本,能够有效缓解药价虚高等现实问题。同时,区块链技术蕴含的信息一经上传就不可人为篡改的特性保障了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能够推动市场灵敏度的大幅提升。药品生产商能够根据真实可靠的市场信息调节药品产量,对本期和下期的数据做出较为正确的预测(秦明,2019),适当调整自己的仓储量。这样,药品需求量的预测在大方向上是无误的,即使有所偏差,真实有序的信息也能保证把偏差控制在一个较小的数据范围内。与现行的单纯依靠扩大库存量来应对无序需求的医药电商物流相比较,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新型药品物流的仓储成本大大下降,有效解决了药品供应链上的牛鞭效应。

当药品的供需相对平衡时,过期药品的数量大大减少,加之区块链助力全程溯源、协助监督,假药在市场上流通或者以次充好的现象将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厂商也可以根据链上信息反馈及时纠正工作人员运输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药品的质量得到保障,也就能够有效解决医药电商领域的信任问题。总之,区块链技术能够推动物流运输环节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组建一个具有传递价值的生态网络系统(张馨,2019),医药电商或将成为更多消费者的优先选择。

(三)“区块链+透明监管”助力交易全程规范运行

从药品质量监管方而言,相较于以往将所有数据存储在中心处理器的方式,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质使得各节点相互连接,药品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信息数据链网络化,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避免了信息超负荷带来的拥堵与系统瘫痪问题;各企业的检验记录可查、可控、可追踪,数据、图谱不可更改,区块链将相关信息打包,以明文或者密文自动广播的方式发送到全系统中,保障质量安全信息真实可查;除了链上的交易信息能够被加密,完全开放的系统使得所有人都能够通过公开的接口在平台上对他人进行身份核实,每个参与方都拥有公钥与私钥,基于区块链应用的数字签名技术能够防止核心数据遭到泄漏,能够保障真实性和透明度。

从交易市场监管方而言,区块链联结了生产、流通、交易各主体,构建了主体间层次分明、职责清晰的立体式信息共享交易链,各节点经过严格的资质审查之后,通过监管部门牵头才能被引进区块链的各节点之中,享有数据访问和更新的权限,这样能够让监管方打通各方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点式监管”向“线面监管”升级,全程化构建交易体系,使得药品生产与流通情况能够被全面掌握,避免了被监管方伪造信息以及药品流向黑市导致哄抬药价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也解决了分段式监管效率低下与监管人力不足的问题,提升了事中事后监管效能。交易过程中,支付信息通过区块链技术以交易合约的形式存储,以便对账查询,参与者也可通过钱包地址、交易哈希值等实时追踪订单的进展情况,能够减少现有的信用博弈困境,增进交易参与者间的信任。交易结束后,使用例如币天销毁机制等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特性进行的交易评价体系能够将信誉问题从道德约束回归到算法约束,减少刷单、恶意差评等现状,促进全行业间良性竞争,实现数据效用最大化和市场规范化。

三、小结

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可追溯、信息安全透明等特点将会为医药电商领域带来不小的变革,让医药电商的发展成果能够更好地惠及民生,目前相关项目也已经投入到了实际应用中。但作为一项尚有争议的新兴技术,区块链的安全问题、成本问题等还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或机制进行进一步的解决,政府和相关部门还需加强监管和扶持。总之,区块链确实能够助力普惠医疗保障业务,为医药电商领域带来全新的技术生态,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对区块链技术的风险控制,这是促进区块链更好地应用在医药电商领域的切实需求。

猜你喜欢

医药区块药品
在药店购买药品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药品保存细解读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对何为假药劣药重新作出界定
WELLNESS TODAY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振兴中国医药事业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区块链助力企业创新
区块链投机者
过期药品回收“梗”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