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及质量管理措施
2021-03-10林飞
作者简介:林飞(1982—),男,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
摘 要:混凝土浇筑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序,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混凝土浇筑技术管理就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发生,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不会影响后期使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此项施工很容易受到多方因素影响,容易引发质量问题。因此,该文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展开分析,提出几点质量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浇筑技术 施工 混凝土 质量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12(c)-0000-00
Abstract: Concrete pouring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 important index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and also the key to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management of concrete pouring technology is to take various effective measures to avoid the emergence and occurrence of these problems, and to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will not affect the later use. However, in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is construction is easily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which can easily cause quality problem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crete pouring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proposes several quality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Pouring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Concrete; Quality
建筑工程施工中若想保证质量,就需针对施工要求和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混凝土浇筑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一部分,对浇筑技术的选择与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较高水平的浇筑技术可以保证施工整体质量,但技术质量的展现需建立在高效的质量管理之上,因此,在实际中也需加强度工程混凝土质量的管理,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切实的提升。
1 混凝土浇筑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混凝土是建筑中最常用到,同时也是用量占比较大的一类施工必须材料,对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中需加强混凝土中各项成分比例控制,在搅拌前需对配比进行科学计算,在搅拌时需按标准要求依次投入原材料,否则将会影响混凝土使用。在运输中防止出现质变,一旦出现便会影响工程施工所需,也不能够满足工程对质量的需求。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注意养护,否则裂缝等质量问题会很容易出现。进行混凝土浇筑技术管理就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发生,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不会影响后期使用。总之,在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浇筑技术实施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需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注意[1-2]。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实施控制要点
2.1 前期准备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时,需对混凝土进行挑选,并做好质量方面的控制。只有将材料质量控制到位,才能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挑选完毕后,施工前,施工技术人员需指挥施工人员按照设计要求选择混凝土配比,检查混凝土型号,以免影响使用,减少因材料问题而导致质量问题的出现。具体挑选和采购混凝土时,管理人员一定要按照施工要求规划和现场情况来选择材料,也需将可能会浪费材料的量预估出来,保证材料充足的情况下,还能够保证高效利用和良好控制,杜绝一切恶劣材料运用到施工中。同时,在采购时需选择优质且带有相关质量检验报告的厂家进行合作,待材料入场之时也应进行严格检查与检验,保证真材实料。混凝土材料保证质量无误后,便可进入浇筑施工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主要需控制好配比,这是此步骤的关键。在配比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要做好本职工作,保证材料强度和性能符合施工所需。对于材料中的含水量、添加剂等含量需视情况进行调整及优化,通过科学计算来获取最佳配比参数,提升施工质量[3]。
2.2 施工中质量控制
混凝土拌和要求严格按照配比来进行,在操作中要严格控制拌料和材料的要求含量,严格把控材料添加顺序以及次数,通常情况下,控制在一两次之内,一次投料量按要求顺序分别是粗集料、细集料、水泥,之后进行集中搅拌;二次投料是在拌和基础上依次投放粗集料、细集料,这样一系列的操作下来就会得到混凝土强度较高的混凝土拌合料,不仅经济实惠耐用,而且还使混凝土用料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下一步便为泵送环节,此环节操作开始前需施工人员做好泵管浸润工作,以保证整个环节不会出现堵塞,影响施工效果。泵管浸潤除了可以使用水以外,还可以使用泥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泵送过程中泥浆过多浪费。在具体操作中,现场施工人员需对砂浆严控,在最大程度上以免砂浆进入浇筑构件内部,给后续施工制造麻烦。经过实践操作验证,混凝土坍落度与温度及运输方式、距离有必然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应在180 mm以下,在卸载过程中需一边搅拌一边卸载,尽可量减少混凝土凝结成块,引起堵塞。总之,在泵送中需遵守两点,其一必须要做到连续进行,其二需严格控制泥浆灌速,保证泵送中不会造成质量问题[4]。
泵送操作结束后便进入了最终的浇筑环节,在浇筑前需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搅拌,确保达到标准。在浇筑过程中可以选择自然流动法,这样可以减少外力的干扰。若在浇筑前出现离析现象,那么一定要重新搅拌,不能执意浇筑,保证混凝土配置和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这样才不会给后续施工造成麻烦。现场施工人员应根据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分析混凝土用量、浇筑时间,考虑运输情况、浇筑构件的具体情况,然后由各方负责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制订出合理浇筑方案,并按方案要求严格执行,保证浇筑质量和效果。
2.3 施工后養护
养护工作很是重要,养护质量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对混凝土进行养护,需施工人员对温度、湿度进行合理控制,降低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等问题的发生率。控制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可以进行表面覆盖,比如草帘,以防水分蒸发过快,影响内部结构紧密度;控制温度可以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保证含水量。养护工作的进行也需结合实际情况来定,如冬季需进行保温,夏季则需要避免阳光直射,洒水工作据现场温度而定。
3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管理相关措施
3.1 科学优质选材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根据工程特点来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比如:在选择水泥时,就需对水泥的性能进行质检,结合工程不同需求选择优质水泥;骨料选择时,需对其光滑等性能进行质检,并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粗细规格,以免因选择不合理而导致出现质量问题。另外,还需提高采购人员对混凝土材料的专业了解,并能够掌握,同时采购人员也应注重提升自身的选购业务能力,能够从工程结构角度出发,对其了解到位后再进行具体采购工作,使施工质量有所保障[5]。
3.2 科学配比
根据调查信息了解得知,在运用混凝土进行施工的环节经常会出现因配比不合理而造成材料的浪费以及工期延误等问题,所以需提高配比科学性,节约材料,避免浪费。首先,在运用混凝土进行施工的项目,在运用搅拌时应明确原材料的具体用量,然后按照用量和顺序来依次加入搅拌,保证科学配比;其次,相关施工人员在搅拌前应对施工相关图纸进行详细了解和掌握,这样有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混凝土的科学配比,在搅拌期间需掌控好温度和时间,避免因其中一项为掌控不到位而造成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最后,待搅拌完毕后,施工人员应对其进行检验,保证质合格,之后便可运至施工区域。搅拌是一项需要在多名施工人员共同协作下来完成的工作,因而应加强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提升默契度和协调能力,有效防止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6]。
3.3 强化施工过程管理
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需综合考量多个方面,其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最为关键,通过建立科学管理制度,落实科学管理制度,提升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使质量有所保证。与此同时,也应制订相应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避免施工现场作业应赶进度而忽略质量方面的控制,使混凝土整个施工过程可以科学高效且有序地进行。此外,施工技术人员还需与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明确注意事项,然后进行考核,并将应有责任落实于个人,使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可以始终保持警惕,使浇筑施工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
3.4 优化浇筑和养护
混凝土在施工时,施工人员应对模板尺寸进行熟知掌握,将模板规格和强度特性与浇筑工程相互结合,以便科学合理地施工。在进行这一步骤时,需将模板清理到位,其表面不得存有杂物,保证浇筑出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和整洁。在振捣过程中需避免模板中出现过多孔洞,导致材料浪费。混凝土的养护施工是在浇筑和捣实之后进行的,首先需进行混凝土质量的检查,确定养护温度,控制养护温度,防止裂缝问题出现。同时,管理人员需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管理力度,严格审核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混凝土质量,只有这样建筑过程整体质量才能得到确切的保障。
3.5 完善明确质量管理制度条例
管理自然需要规定,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中也不例外。在混凝土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项现场质量管理问题为:制度不完善、不符合实际情况,管理人员未完全明确管理条例,导致管理执行力度不强。为了改善这一问题,需完善并明确质量管理制度条例,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对管理制度铭记于心,充分保证施工质量管理责任落实于每个施工工序中,为质量管理工作顺利而高效地开展奠定基础,使管理工作执行有完善制度作为保障。对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种不足、疏忽,管理人员应加强日常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拖延。对于现场质量方面的管理工作,要求对管理人员的职能职责进行确认,使质量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使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可以精细化、科学化地进行[7]。
3.6 注重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是现场施工作业的主要依附,每一项施工都需有他们的参与,质量问题出现与否也与他们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施工单位应将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重视起来。第一,施工单位可以合理安排时间组织有效专业培训,培训内容需贴近实际,也可以实际为例,保证培训效果,也保证施工人员可以真正学习到实用的专业知识,并可大胆进行实践;第二,可以指派一名管理人员和一名施工人员外出进行学习当前先进的技术,待回归团队后进行传授,提升全体相关人员的综合能力;第三,施工单位可以加强与同行之间的交流,共同完善技术不足,提升技术运用水平,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推动混凝土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如今发展迅速,建筑项目的增加也使得混凝土浇筑工作量随之增加。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在施工中应科学选择混凝土原材料,科学配置,同时选择合理的施工专业技术来进行施工。通过加强现场管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条例、做好施工后期养护工作、注重提升相关人员综合素质,以及加强与同行之间沟通与交流,不断完善施工技术,提升建筑应用水平,以此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保障,提升自身在行业竞争力的同时也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亚百.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浅谈[J].建材与装饰,2020(16):163-164.
[2] 贾正洋.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河南建材,2021(6):121-123.
[3] 赵江涛.论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四川水泥,2018(6):133.
[4] 章宪亮,沈银辉.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1(14):122-124.
[5] 孙泽星.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0):1528.
[6] 张莹莹.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9.
[7] 陶亮.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3059500338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