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点滴体会

2021-03-09王敬波

黑河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数学教学

王敬波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发展,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深钻教材;有效探索

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成效,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且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那么,怎样践行新课标理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重视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

创设数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对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新时代的教师要与时俱进,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创设情境也应具有时代气息,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例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教师引入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新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情境设计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征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创设情境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设计。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4.创设情境应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且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产生学习的动力。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并进行加工,或自己搜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師可以基于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创设情境,真正实现课堂导入“生活化”、例题教学“生活化”、知识运用“生活化”。

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中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就能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一门学科,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知识是否有效与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有效的知识量多了标志着学生的知识增长了。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的。这一部分知识是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对学生有益的内容,也就是有效知识。获得有效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思想获得提高的过程。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不光是教师,学生也一样,在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情,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后获得满足感,这些心理效应都来自于知识的有效性。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有效与否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是学生在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需要教师及时点拨指导。新课程要求“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如分A、B、C三类目标问题,这三类问题可以面向不同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的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四、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索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值得我们深思、细致挖掘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每上完一节课教师都要进行深入剖析和反思,认真总结。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为学生营造广阔的探索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每个学生都愿探索、会探索,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让学生对近十二年的年历进行观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想一想等方法进行自主探索,并将自己的发现记下来。当第一位学生汇报“我发现一年有12个月”后,其他学生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他们抢着汇报自己的发现。这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我发现每年的1、3、5、7、8、10、12月都是31天”“我发现每年的4、6、9、11月都是30天”“我发现二月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课堂顿时沸腾起来,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学书本上的知识,再共同归纳出年、月、日的其他知识。因为学生汇报时是在黑板上进行的,所以,教师只要在学生汇报的各种发现中用红色粉笔圈出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就完成了本课的板书。什么样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在学生心中自己发现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什么样的板书是最好的板书?在学生心目中自己完成的板书是最好的板书。当学生回顾探究过程,寻找自己的发现,欣赏自己的“杰作”时,脸上都表现出了喜悦的神情。在自主探索中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自主探索的乐趣。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认知活动,是我们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推进到哪一阶段,有效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邓友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湖南教育,2007,(9).

[2]胡明喜.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9,(3).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数学教学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