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食管反流:小反酸背后大麻烦

2021-03-09

家庭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反酸质子泵括约肌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及咽部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发生的原因有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食管体部运动异常等;也有食管外诸多机械因素,如食管裂孔疝等。胃食管反流病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也可有食管外症状,如:哮喘、慢性咳嗽、声嘶、慢性咽喉炎、龋齿等。

伤害的不止是食管

胃食管反流病除了有食管内的表现,如:典型反流综合征、反流性胸痛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等,还有食管外表现,如反流性咳嗽综合征、反流性喉炎综合征、反流性哮喘综合征、反流性牙蚀综合征、咽炎、鼻窦炎、特发性肺纤维化、复发性中耳炎等。

胃酸从胃内反流入食管到达口腔,因误吸进入气管,会引发咳嗽、哮喘、特发性肺炎;误入鼻窦、中耳,会引发相应部位炎症;胃酸刺激咽喉部,会引发慢性咽炎、喉炎。另外,胃酸也可腐蚀牙齿。有些患者并无反酸,这是因为胃酸只反流到食管,未到达口腔,但这除了损伤食管,也可以通过迷走神经反射诱发气道阻力增高、痉挛,从而发生咳嗽、哮喘。有些患者只是碱性反流(胆汁、十二指肠液反流),这时并无反酸,但也可出现上述表现。

老年人、肥胖者易中招

老年人特别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病,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食管括约肌功能退化,较为松弛。

2.老年人组织松弛,横隔上食管裂孔扩大,易发生食管裂孔疝,即部分胃通过食管裂孔进入胸腔。

3.有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也易导致老年人出现胃食管反流病。比如:有些老年人喜欢在睡前喝两杯牛奶,以帮助睡眠,但喝完后就躺下睡觉;还有些老年人经常半夜起来喝水、吃药,然后立马躺下等。

4.排便困难的老年人,用力排便会使胃内压力增高,也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

5.肥胖者(尤其是腹部肥胖)、长期处于神经高度紧张、抑郁、焦虑等状态者,易患胃食管反流病。

6.高脂、高糖飲食,吸烟、饮酒、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易导致反流症状。

7.喜欢穿紧身裤会增加腹腔压力,引发或加重反流症状。

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如果烧心、反酸等症状发作非常频繁,每周大于2~3次,应及时去消化科就诊,一旦确诊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在食管癌高发地区的民众,要高度警惕食管癌。如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应尽早去医院诊治,做胃镜检查。但胃食管反流病由于症状多种多样,很容易被误诊。例如: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特别容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他们很多都是先去急诊或心血管科就诊,然后再转到消化内科的;一些长期咳嗽的患者,病因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但是一直被当作一般的呼吸道疾病在呼吸科治疗;有些哮喘患者,尤其白天症状不明显,夜间反复发作者,更要警惕胃食管反流病。

但患者也不必对胃食管反流病过于敏感,不能得了咳嗽不去呼吸科反而到消化科就诊,建议这类患者还是应该先到呼吸科诊治,毕竟因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咳嗽只占5%~20%。当然,呼吸科医生对胃食管反流病也应有所了解,如果患者咳嗽找不到其他的原因时,应考虑是不是胃食管反流病,做进一步检查,或者转到消化科。

此外,很多咽炎也是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耳鼻喉科医生为咽炎患者做喉镜检查时,如果发现其声带上面的病变很轻,而声带下方炎症特别重时,就应考虑是不是有胃食管反流病,然后把患者推荐给消化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咽炎患者都应该到消化科就诊,因为这种情况不会超过1/3,咽炎患者首先还是应该到耳鼻喉科就诊。

综上,当胸骨后疼痛排除了心、肺疾患后;当哮喘、慢性咳嗽等反复发作,平喘等常规治疗无效时;当慢性咽炎局部用药无效时,应考虑胃食管反流病可能。

药物、维持治疗很重要

胃食管反流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控制胃酸。这是为了使反流上来的胃内容物酸性不要太强,减少它的腐蚀性及对食管的刺激,以此来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控制胃酸的药物主要是H2受体阻断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另外,铝碳酸镁、碳酸钙甘氨酸等药物也可中和胃酸,还有保护食管、胃黏膜的作用,但其作用短暂,只能临时控制症状。

一旦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就应规范治疗,8周一疗程,然后根据情况进行维持治疗。目前,临床上尚无改善食管下括约肌张力的药物(食管下括约肌松弛是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因),也无改善食管裂孔疝的药物,因此,胃食管反流病难以根治。停药后半年的食管炎与症状复发率分别为80%、90%,故经初始治疗后,为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通常需要采取维持治疗。其主要包括:原剂量或减量维持、间歇治疗、按需治疗。

原剂量维持:使用原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每日1次,长期维持。

减量维持:使用最小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每日1次,长期维持。

间歇治疗:剂量不变,但延长用药周期,如隔日1次或3日1次,长期维持。

按需治疗:平时不服药,出现反酸等症状时才服药。

需明确的是,使用哪种方法进行维持治疗,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建议尽量使用最小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以维持治疗,使症状持久缓解,以预防食管炎复发。在维持治疗过程中,若症状出现反复,应增至足量质子泵抑制剂予以控制。

但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H 2受体阻断剂有一定副作用,尤其近期研究发现,每日、持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超过1年会增加胃癌发病率,增高5倍;而H2受体阻断剂长期使用又会发生耐药。因此,笔者有以下3点建议:

1.如果患者偶尔发作,每周只1~2次反酸烧心,更适宜按需治疗。

2.质子泵抑制剂与H2受体阻断剂交替使用,以减少两者长期使用的副作用,又可以避免H2受体阻断剂的耐药。尤其对于夜间胃酸反流者,H2受体阻断剂更有优势。

3.如果患者需长期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才能控制症状,建议做外科手术或内镜下手术治疗。

自我管理很重要

那么,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该如何进行生活、饮食的自我管理呢?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控制体重

过重和肥胖会增加腹压,并使食管下括约肌紧张度降低,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据研究,无论肥胖与否,体重指数每增加1个点,胃食管反流风险增加30%;肥胖的人有35%都有烧心的症状。只要体重减轻10%,就能明显改善反流症状。

戒烟

吸烟能松驰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减弱食管顺蠕动、减少唾液的分泌,使食管对酸性物质的清除时间延长,并增加食管对酸的敏感性,诱发或加重胃食管反流症状,加重胃酸对食管的损害,并降低药物治疗的效果。挪威一项超过3000人的调查发现,29%~37%抽烟或之前抽烟者出现过烧心和反流症状,戒烟后体重指数超过正常3.5的人出现烧心和反流症状的概率仍是不吸烟者的两倍。

调整饮食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必须戒除某些食物,以减改善症状。

1.酒及含酒精的饮料。酒精会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大量饮酒,使胃内压力增高,醉酒后的呕吐,也会使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内损害食管黏膜,并且酒精本身可直接损害食管黏膜。

2.咖啡、茶。咖啡因会刺激食管下括约肌,使其比较松弛,进而引起胃食管反流;咖啡因也会引起大量胃酸分泌,造成不适。另外,多饮茶会增加胃内压力,容易导致胃食管反流。

3.巧克力、可可。巧克力中含有一种名为甲基黄嘌呤的成分,研究显示它会造成食管下括约肌松驰,这会导致胃食管反流。

4.高脂食物。膳食中的脂肪能够明显刺激胆囊收缩素的分泌,引起食管下括约肌张力降低,延缓胃的排空,让食物消化变慢,加重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减少脂肪摄入量,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关键,建议每日脂肪摄入量<45g。选购食物时要注意查看营养标签,不要买油脂量占总热量二成以上的食物(1g油脂为9kcal)。一定要避免高油脂食物,并要减少食用肥肉、奶油,尽量控制每日烹调油在25克以内。烹调方式尽量以煮、炖、汆、烩为主,而不用油煎、炸、炒的方法。

5.甜食。甜食会明显促进胃酸的分泌。

6.柑橘类水果及西红柿。柑橘类水果及西红柿在一般情况下是健康的,但是不适合胃食管反流患者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及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研究显示,橘子、柚子、柠檬、柳橙、菠萝、西红柿/西红柿酱、番薯、可乐类碳酸饮料、浓郁的香料调味品(如辣椒、咖喱、胡椒粉、蒜、洋葱、薄荷、留兰香等),这些食物会加重胃食管反流,应尽量避免。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适当增加进食以下食物,以减轻症状:

一是蛋白质。膳食中的蛋白质虽会刺激胃酸分泌,但也能刺激胃泌素分泌,而胃泌素可增强食管下括约肌张力,抑制胃食管反流。故在饮食中可适当增加蛋白质,例如瘦肉、鱼虾、蛋清、脱脂牛奶等。

二是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膳食纤维可以帮助减少消化道系统疾病,包含胃食管反流。一项研究指出,高纤维饮食情况下不论参与者的体重为多少,20%的人没有出现胃食管反流的问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也指出,增加摄取膳食纤维,有助避免胃食管反流的发生。

改变生活方式

1.以小餐取代大餐。少食多餐,进食八分饱,尤其汤水要分次喝,一次不宜过多,以减轻胃内压力,减少反流。

2.注意餐后。餐后要有30分钟活动时间,例如洗碗或散步。餐后不要做弯腰动作,否则会压迫胃部引起反流。餐后2小时内别躺下,重力可以帮助防止胃液反流到食管。

3.睡前3小時不能进食。人体胃的排空时间一般在2~3个小时,所以建议临睡前3小时不要吃东西,最好也不要喝水。保持睡前胃内净空,可减少夜间胃酸分泌。如夜间胃酸反流至食管内,由于无重力作用及唾液对食管内胃酸的清空,胃酸在食管内停留时间更长,对食管的损害更明显。

4.床头抬高至少15cm,左侧卧睡更好。注意,是抬高床头的床脚15cm,使床板呈床头处高床脚处低,不是垫高枕头。因为垫高枕头对防止反流无效,而且可能压迫胃部加重反流,并有可能引起颈椎病。左侧睡卧更好,可缓解胃食管反流。

5.防止腹部压力过高。穿着要宽松,忌紧身裤,以防腹压过高、挤压胃部,加重反流。用力咳嗽、用力排便、屏气提重物等,均可使腹内压力骤增,应予避免。

6.保持心情舒畅。精神压力也和胃食管反流病有一定关系,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抑郁、焦虑等状态者,易患胃食管反流病。因此患者要调节心理平衡,避免压力过大。

7.慎用抗胆碱能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钙通道阻滞剂、安定麻醉药等,以免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引起胃食管反流。

专家简介

王伯军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兼职教授,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副主任委员,宁波市消化病学会委员。从事消化内科常见病及疑难病诊治和研究30年,尤其擅长胃肠功能性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道早癌的诊治。主持省、市级课题多项,多篇论文获奖。

猜你喜欢

反酸质子泵括约肌
经常反酸烧心怎么办?
高频超声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完整性的临床研究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某医院临床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质控效果评价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排便的奥秘
质子泵抑制剂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巨阙穴治饭后反酸
阿莫西林联合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
外括约肌皮下部离断术治疗肛裂5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