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2021-03-09
新研究描绘出孤独在大脑中的“样子”
近日,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新研究揭示出孤独在大脑中的“样子”,反映了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应对孤独感的。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联合魁北克人工智能研究所利用英国生物样本库中约4万名中老年志愿者磁共振成像數据、遗传学及心理学自我评估信息,对比分析经常感到孤独和不经常感到孤独者的相关数据,发现孤独者大脑有几个不同之处:孤独在这些大脑中的表现集中在所谓的“默认网络”上,这是大脑中一组涉及内部思想的区域,如回忆、未来规划、想象和思考。孤独者的“默认网络”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灰质体积更大。孤独也与穹窿的不同有关,穹窿是一束神经纤维,它的作用是将信号从海马体传送到“默认网络”。孤独的人,纤维束的结构保存得更好。
研究人员称,通常我们会在回忆、想象未来或思考时使用“默认网络”。研究发现,这一网络的结构和功能与孤独呈正相关,可能是因为孤独者更有可能利用想象、回忆或对未来的希望来克服孤独感。在缺乏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孤独者会偏向于内部导向的思考,如回忆或想象,自然而然地使用“默认网络”中基于记忆的功能。
此前研究表明,经历孤独的老年人发生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症的风险更高。因此了解孤独在大脑中的表现,可成为预防神经系统疾病和开发更好治疗方法的关键。
胖得越久,血管越差
近日,英国拉夫堡大学在《公共科学文库医学期刊》上发表新研究指出,肥胖时间越长,患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风险越高。
研究团队从1946年的国家健康与发展调查、1958年的国家儿童发展研究和1970年的英国队列研究中选取20746名受试者,年龄在10~40岁之间,49.1%为男性。研究人员搜集受试者体重指数和心血管代谢疾病危险因素(包括血压、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通过分析,研究团队可从中得出受试者肥胖的发病年龄、肥胖持续时间(0~30年)和严重程度。结果发现,肥胖持续时间与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风险因素相关,这些风险因素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此外,研究人员发现,肥胖持续时间越长,心血管代谢疾病风险因素数值就越差。与常年没有肥胖的人群相比,肥胖状态低于5年的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会上升5%;肥胖状态持续20~30年的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会上升20%。
研究人员表示,减肥要趁早,但也不能通过简单盲目的节食达到减肥目的,否则适得其反,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问题。可以选择少食多餐代替暴饮暴食,并“精致”地吃好每一餐。
音乐好,数学和阅读也强
美国堪萨斯大学音乐教育家马丁·贝吉原本认为,儿童的音乐教育与数学成绩之间没有相关性。他希望通过控制各种变量(年级、性别、种族、家庭收入和父母教育程度等)来直观地证实这一观点,结果事与愿违。研究发表在《音乐教育研究》杂志上。
研究选取了美国中西部学区1081名4~8年级中小学生,这些孩子都参加了美国音乐成绩测试(1级和2级),并接受数学和阅读技能考核。分析结果显示,音乐教育与数学和阅读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相关性。这两个领域不仅相关,而且存在因果关系。即在一个领域里取得进步,将提升在另一个领域里的表现。儿童学习和掌握的音乐知识越多,他们就越擅长数学或阅读。
研究成果表示,学习音乐在微观层面上提高了儿童的认知功能,它相当于一种通识教育。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考虑提高音乐教育的预算,以全面提高孩子在各个领域的学习能力。
糖吃得多,做事冲动
近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发表在《进化与人类行为》上的最新研究表明,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躁郁症甚至攻击性行为等疾病可能与糖摄入量有关。
研究人员说:“我们提供的证据表明,果糖通过降低细胞内的能量,会引发一种类似饥饿时的觅食反应。”觅食反应会刺激冒险、冲动、求新、快速决策和作为生存反应的攻击性来确保食物的安全。这个过程的过度刺激可能导致从多动症到躁郁症甚至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摄取果糖是为帮助人类生存,但果糖的摄取量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一直飙升,尤其是西方饮食,果糖摄取量严重超标。研究人员补充道:“我们不会把攻击性行为都归咎于糖,而是认为它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虽然果糖是一种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危险因素,但这并不排斥影响心理健康的还有基因、家庭、身体、情绪和环境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