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草药市场药用植物调查及疑难品种的考证
2021-03-09钟小清孙世荣刘平平李光照
钟小清,李 虹,孙世荣,刘平平,李光照*
1.桂林三金药业股份限公司,广西 桂林 541004
2.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 桂林 541006
3.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6
广西是我国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据1993年《广西中药资源名录》记载,共记载广西药用资源4623 种[1]。广西也是壮族和瑶族集中居住区,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和形成了独特的壮瑶民族医药,其中《中国瑶药学》记录的金秀县有970 余种中药(含瑶族老班药104 种)[2],《壮药选编》上、下册共记录的广西壮药有1130 余种[3-4],中药和壮瑶民族药至今仍是广西地区人民群众赖以防病治病、保障健康的主要卫生资源,是广西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丰富的中药资源在各地形成了许多有名的中草药周末集市如南宁水街、柳州红光路、桂林六合路七星岩和端午节药市如靖西、恭城等,其中靖西和恭城端午节药市上市交易的中药分别为476 种和432 种[5-6],中草药集市已经成为广大广西人民群众获得中药和民间草药师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民族地区的医药事业和人民保健做出了很大贡献。通过对桂林市中药集市多年调查研究发现,桂林市中草药集市所售中草药种类也约450 种。近10 多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生态环境、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变化,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紧张,草药知识的科普工作尚欠深入,中药名称混乱、物种混淆、药用部位和药用植物来源扩大等对人民群众安全使用中药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桂林市中药材市场进行了药用植物调查研究和一些疑难种类中药的品种考证,有利于规范统一桂林市中药名称,保证安全用药,促进中药及其传统知识的传承和发展。
1 调查地区和方法
桂林草药市场位于桂林市七星区六合路七星岩下,市场出售广西各种地产原生中药材及桂林地产新鲜中药,每逢周日桂林市附近县区如广西雁山、临桂、灵川、兴安、永福、阳朔等地的药农及民间草药师都将采集的草药(新鲜药材为主)在集市进行销售,并进行用药经验交流,具有非常典型的地域特色。采用民族药植物学的研究和考证方法,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传统知识和市场调查方法[7-9],在2009~2019年对桂林市六合路草药集市进行定点跟踪调查,收集了药市交易药用植物的相关信息和凭证标本,并对其中的疑难中药品种进行重点分类归档记录,运用植物分类学和中医药理论知识对疑难中药品种进行物种鉴定和品种考证研究,广西植物研究所李光照研究员对鉴定结果进行复核并拍摄图片。
2 结果与分析
2.1 草药市场交易药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桂林草药集市的药用植物种类比较丰富,通过2009—2019年的持续调查,共记录药用植物约460 种,经分类鉴定出446 种,隶属于142 科260 属,其中蕨类植物21 科25 属36 种,裸子植物5 科5 属5 种,双子叶植物有95 科172 属317种,单子叶植物19 科58 属88 种。其中双子叶植物种数为总数的71.07%,占药用植物来源的主要优势。
2.2 草药市场中22 种疑难品种的品种考证
2.2.1 仇人不见面(药市名,下同) 又称“求人不见面”,考证结果为鸢尾科植物单包鸢尾Iris anguifugaY.T.Ihao et X.J.Xue[10-11]的根茎,见图1。因本种是治蛇毒药,仅在冬天(毒蛇冬眠期)长出叶子,在夏天(毒蛇活动期)全株叶子枯萎,人们被毒蛇咬伤后却找不见它作为蛇药,故人们称它为“仇人不见面”或“求人不见面”。本种产于广西灵川、兴安、全州、苍梧、南宁;分布于安徽、湖北、浙江、江西、贵州;野生于山坡草地,也有栽培;根茎外用治毒蛇咬伤、毒蜂蜇伤、痈肿疮毒;内服能润肠通便。
图1 单包鸢尾Fig.1 Iris anguifuga Y.T.Ihao et X.J.Xue
2.2.2 野生天麻 考证结果为兰科植物无叶美冠兰Eulophia zollingeri(Rchb.f.) J.J.Smith[11]的块茎,见图2。本种与天麻均是无绿叶的腐生植物,但本种的块茎近圆形,淡黄色,有近10 条粗长须根,无叶鞘状鱼鳞片组成的环纹;花序长约13 cm,花10 余朵;花冠近蝶状,唇瓣近倒卵形。而天麻的块茎椭圆形,肉质,有多数叶鞘状鱼鳞片组成的环纹。本种产于广西灵川、乐业、凤山、恭城、东兰;生于疏林下、竹林下或草地;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云南;块茎主要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疮疖肿毒等症。
2.2.3 土防风 考证结果为黄杨科植物长叶柄野扇花Sarcococca longipetiolataM.Cheng[12]的根,见图3。本种产于广西东北部和北部、广东北部;生于山地沟谷和溪边林下;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根用于祛风活络,理气止痛;治风湿筋骨痛、产后风痛、关节炎、跌打损伤、急慢性胃炎。果用于补血养肝;治头晕、心悸、视力减退。
图2 无叶美冠兰Fig.2 Eulophia zollingeri (Rchb.f.) J.J.Smith
图3 长叶柄野扇花Fig.3 Sarcococca longipetiolata M.Cheng
2.2.4 鸟仔花 又称土黄芪,考证结果为蝶形花科植物的锦鸡儿Caragana sinica(Buc’hoz.) Rehd.[13]的根,见图4。本种因花似小鸟故名。产于广西桂林、兴安、临桂、龙胜、资源、富川;生于山坡灌丛中,也有少量栽培;分布于河北、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及华东、西南地区。本种的根味甘,性平;滋补强壮,活血调经,祛风湿;可治高血压、头昏眼花、体弱乏力、乳汁不足、月经不调、白带、风湿关节痛、肺虚咳嗽、半身不遂。花化痰止咳,祛风活血;治头晕耳鸣、肺虚久咳、小儿消化不良。
图4 锦鸡儿Fig.4 Caragana sinica (Buc’hoz.) Rehd.
2.2.5 冷骨风 又名水面一盏灯,考证结果为睡莲科植物萍蓬草Nuphar pumila(Timm.) DC.[14]的根茎,见图5。与广西瑶族老班药“冷骨风”同名且植物基原相同,属于风类药。本种产于广西东北和东南部;常生于池塘、水渠中;分布于东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其他省份。其根茎味甘,性寒;有退虚热、止汗止咳、止血、祛瘀调经之效;治虚热心烦、失眠盗汗、肺结核咳嗽、神经衰弱、月经过多等症。
图5 萍蓬草Fig.5 Nuphar pumila (Timm.) DC.
2.2.6 穿破石 考证结果其原植物有以下2 种:一种为桑科植物柘(又称柘树或柘木)Cudrania tricuspidata(Carr.) Bur.ex Lavallee[15]的根,见图6-A;另一种为桑科植物葨芝(又名构棘)Cudraniacochinchinensis(Lour.) Kudo et Masam.[15]的根,见图6-B。柘为小乔木或有时灌木状;叶卵形或菱状卵形,全缘或3 裂,长5~14 cm,宽3~6 cm,侧脉4~6 对;根表面黄色;石灰岩山脚常见;我国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华南其他省区有分布;目前在桂林药市几乎95%以上的穿破石切片都是本种。葨芝为攀援状灌木;枝具弯刺;叶片长圆形或椭圆披针形,全缘,长3~8 cm,宽2~2.5 cm,侧脉7~10 对;根表面橙黄色,常有一层金黄色甚薄的脱皮层,故人称“黄龙退壳”;聚花果卵圆形,果柄甚短;产于广西各地;生于山坡、路边、村边;分布于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亚热带地区。
图6 柘树 (A) 和构棘 (B)Fig.6 Cudrania tricuspidata (Carr.) Bur ex Lavallee (A)and C.cochinchinensis (Lour.) Kudo et Masam.(B)
2.2.7 半枫荷 考证结果其原植物经考证有3 种:第 1 种为五加科植物枫荷桂(又称树参)Dendropanax dentigerus(Harms ex Diels) Merr.[16]的根和树皮,见图7-A。第2 种为金缕梅科的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H.T Chang[12]的根和树皮,见图 7-B。第 3 种为梧桐科的翻白叶树Plerospermum heterophyllumHance[17]的根,见图7-C。枫荷桂为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有香气;叶片有卵圆形(不裂,似桂叶)、二裂、三裂(似枫树叶)三型;产于广西桂林、贺州、柳州、百色等地区;生于山地密林中;分布于西南地区及江西、福建、台湾、浙江、广东;其根和树皮驱风湿、通经络、散瘀血、壮筋骨,主治风湿关节痛、扭挫伤、瘫痪等症。是目前桂林上市“半枫荷”的主体药材,占有95%以上的份量。半枫荷为常绿乔木,高达17 m,胸径达60 cm;树皮灰色;叶片卵形(不裂)、单侧分裂和叉状三裂,边有细齿;果序球形,具蒴果22~28。其根为两广著名风湿药,治疗病症同上种;产于广西兴安、龙胜、灌阳、永福、金秀、贺县;生于山地密林中;广东、海南、江西、福建、贵州有分布;在桂林偶有少量上市。翻白叶树种为乔木,高可达20 m;小枝有毛;叶片盾形或掌状3裂;花单生或2~4 朵腋生;蒴果木质,椭圆形;产于广西梧州、苍梧、恭城、罗城、凌云;生于山地林中;分布于福建、湖南、广东、海南、香港、贵州、云南;根也是治疗风湿、风瘫用药,在桂林偶有上市。
图7 树参 (A)、半枫荷 (B) 和翻白叶树 (C)Fig.7 Dendropanax dentigerus (Harms ex Diels) Merr (A),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H.T Chang (B),and Plerospermum heterophyllum Hance (C)
2.2.8 白花蛇舌草 考证结果其原植物有2 种:正品的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Willd.[18]的全草,见图8-A。伪品白花蛇舌草为与上种同科属的伞房花耳草H.corymbosa(L.)Lam.[18]的全草,见图8-B。白花蛇舌草为一年生纤细草本;叶无柄,线形,长1~3 cm,宽1~3 mm;花单生或双生于叶腋;花冠白色;蒴果扁球形,直径2~2.5 mm。产于广西各地田埂和湿润旷地,分布于华东、中南、华南和西南地区;全草内服治肿瘤、毒蛇咬伤、小儿疳积,外用治疮疖肿毒、跌打。本种上市量约占90%。伞房花耳草也是一年生纤弱草本,不同于上种的特征是:较纤细,分枝较多;花常2~4 朵组成腋生的伞房花序;叶较短,长1~2.5 cm;果偏小,直径1.8 mm。产地和分布与上种相似;全草入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本种上市量较少,一般约占10%。
图8 白花蛇舌草 (A) 和伞房花耳草 (B)Fig.8 Hedyotis diffusa Willd.(A) and H.corymbosa (L.)Lam.(B)
2.2.9 黑九牛 考证其原植物有2 种:正品的“黑九牛”应为青藤科植物的小花青藤Illigera parvifloraDunm[14]的藤茎,见图9-A。本种在《广西植物名录》(第2 册)中的别名也称“黑九牛”,产于广西临桂及柳州、南宁、玉林地区;根能驱风除湿,治疗风湿骨痛。另一种叫“黑九牛”(广西金秀瑶药名)的药材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Osb.[14]的须根,见图9-B。在桂林有较多的上市,但它在桂林市的药名仍为“威灵仙”,不称“黑九牛”。二者同名异物应严加区分,不可混为一谈。威灵仙在广西和全国大多数省区有产,其根主治风湿、跌打、骨鲠喉等症。
图9 小花青藤 (A) 和威灵仙 (B)Fig.9 Illigera parviflora Dunm (A) and Clematis chinensis Osb.(B)
2.2.10 化骨丹 考证结果为百合科植物的玉簪(又名白玉簪)Hosta plantaginea(Lam.) Asch.[11]的根茎,见图10。本种为多年生常绿草本,具粗壮根茎;叶卵心形,长14~24 cm,宽8~16 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有长柄;花白色,形如古代白色的玉簪,长可达13 cm。本种的根茎用于治咽喉肿痛、骨鲠喉、瘰疬、痈疽、吐血等症;叶治乳痈、疔疮等;也是一种美丽的园林植物。
图10 玉簪Fig.10 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
2.2.11 血三七 又名红孩儿,考证结果为薯蓣科植物薯茛Dioscorea cirrhosaLour.[11]的块茎,见图11。本种为粗壮缠绕木质藤本;茎基有刺和1 至数个椭圆形或圆锥形块茎,块茎表面棕褐色,剖面血红色,故名血三七;叶革质,卵圆形至长圆形,长5~18 cm,基出3~5 脉。蒴果三棱状扁圆形。产于广西各山地山坡、河谷、路边,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华南各省区。块茎能活血、补血、收敛,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咯血、吐血、便血、腹泻,外用治烧伤。
图11 薯茛Fig.11 Dioscorea cirrhosa Lour.
2.2.12 藤消 考证结果为萝藦科植物通光藤Marsdenia tenacissima(Roxb.) Moon[19]的藤茎,见图12。本种为落叶粗壮藤本,全株有白色乳汁。藤茎粗壮,下部圆柱形,淡黄褐色;叶卵圆形,基部心形,长8~14 cm。果成双角状,密生黄绒毛;种子有丝状毛。藤茎味苦,性寒,有小毒;治上呼吸道炎、支气管炎、癌肿,外用治痈肿疮疖。本种在桂林、百色、南宁地区有分布,生于山地疏林中。
图12 通光藤Fig.12 Marsdenia tenacissima (Roxb.) Moon
2.2.13 雷公子 考证结果为蝶形花科植物的厚果崖豆藤Millettia pachycarpaBenth.[13]的种子,见图13。本种为藤状灌木;羽状复叶长30~50 cm,有小叶3~17片,背面有黄色绢毛;荚果长方形,1~3 节;种子暗褐色,扁圆形,有毒,用于治疗跌打、骨折、疮毒。本种在华南有野生,多见于山地林缘、沟边疏林中。
2.2.14 筋骨藤 考证结果为卫矛科植物常春卫矛Euonymus hederaceusChamp.ex Benth.[13]的根、藤茎,见图14。本种为常绿藤本;小枝常有气根;叶对生,椭圆形,长3~7 cm,边有钝齿;腋生聚伞花序有1~2 分枝;花绿白色;蒴果球形,熟时紫红色。产于华南、华东、西南地区,生于山地林中;根、藤茎有化淤利湿、调经、利尿、强壮等功能。
图13 厚果崖豆藤Fig.13 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
图14 常春卫矛Fig.14 Euonymus hederaceus Champ.ex Benth.
2.2.15 蚂蟥七 考证结果其原植物经考证有2 种:正品蚂蟥七为苦苣苔科植物蚂蟥七Primulina fimbrisepala(Hand.-Mazz.) Y.Z.Wang.[18]的块根,见图15-A。伪品蚂蟥七为苦苣苔科植物牛耳朵P.eburnea(Hance) Y.Z.Wang[18]的块根,见图15-B。蚂蟥七为多年生草本;叶斜宽卵形,边有齿,花序一至数条,每条有花1~5 朵;花冠紫红色;块根形如蚂蟥,稍扁而密生多节,有健胃消食、清热利尿、活血止痛功效,为治疗小儿疳积良药,在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广东、贵州有产,常生于沟边潮湿岩石上。牛耳朵相似于蚂蟥七,区别处在于本种植株稍高,高可达20 cm;叶片卵形或窄卵形,无锯齿;花序基部有2 枚灰白色大型叶状苞片;块根近圆形,节较稀疏;常生于石灰岩石缝或林下,产于广西、广东、贵州、四川、浙江、湖北、湖南、河南;块根清肺止咳、补虚止血;治肺结核、咳嗽、吐血等症。
图15 蚂蟥七 (A) 和牛耳朵 (B)Fig.15 Primulina fimbrisepala (Hand.-Mazz.) Y.Z Wang(A) and Primulina eburnea (Hance) Y.Z Wang (B)
2.2.16 一朵云 考证结果为阴地蕨科植物阴地蕨Sceptridium ternatum(Thumb.) Y.X.Lin[20-21]的全草,见图16。本种为中型蕨类,有短根茎和肉质粗根;总叶柄长2~4 cm,淡白色;不育叶叶柄长3~8 cm,叶片宽三角形,三回羽裂,侧生羽叶3~4 对,羽片二回羽裂;孢子囊圆锥形,小穗疏散。产于华南、西南、中南、华东地区;生于草坡或林下阴湿处;全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治感冒、小儿高热、百日咳、肺结核咯血、气管炎等症。
图16 阴地蕨Fig.16 Sceptridium ternatum (Thumb.) Y.X.Lin
2.2.17 雷公根 正品雷公根应为伞形花科植物积雪草(又名崩大碗)Centella asiatica(L.) Urban[12]的全草,见图17-A。多年生匍匐草本;茎纤细伏地,节上生根;叶有长柄,肾状圆形;伞形花序有花1~4。双悬果扁圆形。在华东、中南、西南多数省区生于田野、路旁、沟边;性味辛、凉、苦,清热解毒、凉血利尿;治感冒、泌尿系统感染、肠炎、肝炎、疮毒、跌打等症。也有少数人将伪品唇形科植物活血丹(又名透骨消)Glechoma longituba(Nakai)Kupr.的全草误作雷公根,见图17-B。这2 种植物外型虽相似,也是匍匐草本,但活血丹的叶对生,茎四方形,常用于跌打损伤、疮疖肿毒。
图17 积雪草 (A) 和活血丹 (B)Fig.17 Centella asiatica (L.) Urban (A) and Glechoma longituba (Nakai) Kupr.(B)
2.2.18 冬虫草 经考证正品为大多数药店出售的为冬虫夏草(又称虫草),即麦角科(肉座菌科)植物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 Sacc.的子座及其寄主的干燥虫体(图18-A),产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高寒山区,有健体、滋肺、补肾功能。伪品为广西桂林、梧州、柳州地区产的地蚕(又称土冬虫草)Stanchys geobombycisC.Y.Wu[19]的块茎,见图18-B。本种在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有分布。本种块茎有滋阴润肺,清热除烦功效,治肺虚咳嗽、疮肿,亦供食用。
图18 冬虫夏草 (A) 和地蚕 (B)Fig.18 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A) and Stanchys geobombycis C.Y.Wu (B)
2.2.19 追风骨 考证结果为含羞草科植物榼藤(又名榼藤子、过江龙)Entada phaseoloides(L.)Merr.[13]的藤茎,见图19。本种为一有卷须、茎扭旋的木质大藤本,长可达20 多米,直径达10 多厘米;二回羽状复叶;小叶2~4 对,对生;穗状花序;木质荚果长达1 m;种子眼镜状,故也称眼镜豆。全株有毒;藤茎祛风湿、活筋络;本品在广西金秀的瑶药名为“扭骨风”;产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的热带地区大山。
图19 榼藤Fig.19 Entada phaseoloides (L.) Merr.
2.2.20 铁灯台 经考证有2 种植物的根茎称铁灯台:一种为天南星科磨芋属植物的 1 个种Amorphophallussp.[11](暂定)的根茎,见图20-A。本种根茎不规则念珠状,2~6 节相连,每节近球形,黑褐色;叶2~3 片,裂片倒披针;但经多年观察一直未见开花,故暂定为蘑芋属的1 个种。民间主要以其根茎治疗疮毒、蛇伤。另一种为七叶一枝花科植物七叶一支花Paris polyphyllaSmith 的根茎,见图20-B。本种为多年生草本;根茎具环节,长可达11 cm;叶片5~11 轮生,长圆形;花苞片披针形,花瓣线形,雄蕊2 轮,子房紫色有棱。除东北外,其余多数省区均产。根茎有小毒,用于治毒蛇咬伤、无名肿毒、各种炎症。
图20 磨芋属 (A) 和七叶一枝花 (B)Fig.20 Amorphophallus sp.(A) and Paris polyphylla Smith(B)
2.2.21 麦冬 经考证主要有3 种:第1 种为山麦冬属的阔叶山麦冬Liriope platyphyllaF.T.Wang et T.Tang[11]的小块根,见图21-A。本种小块根纺锤形,长2~3.5 cm;叶长25~60 cm,宽1~2 cm;花序长20~40 cm;种子球形。本种在桂林药市的麦冬中占有70%的份量,产于我国从北到南的大多数省区,野生和栽培较多。第2 种为沿阶草属的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Lévl.etc.[11]的小块根,见图21-B。本种植株较矮,高20~40 cm,叶宽2~4 mm;块根椭圆形,长1~1.5 cm,直径约0.5 cm;花序长5~10 cm;产地同上种,常见于园庭栽培。第3 种为沿阶草属的麦冬O.japoricus(L.f.) Ker.-Gawl.[11]的小块根,见图21-C。本种小块根纺锤形,长1~2 cm,直径约0.8 cm;叶长10~50 cm,宽1.5~3.5 mm;花序长3~5 cm;种子球形。本种产地同上2 种,栽培历史悠久,是药店常售中药之一,但鲜品很少上市。
2.2.22 石斛 将所有作药用的石斛属种类都统称为“石斛”。但常见者主要有以下5 种:(1)金钗石斛(常称石斛)Dendrobium nobileLindl.[11]的茎,见图22-A。本种植株高20~60 cm;茎扁圆柱形,丛生;叶长圆形,长6~11 cm,宽1~3 cm;花序有花2~4;花大,直径约7 cm,上部白色,下端紫红色;唇瓣的唇盘有一紫斑。产于台湾、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香港和西南各省区。(2)铁皮石斛D.officinaleK.Kinura et Migo[11]的茎,见图22-B。本种茎用于制作“铁皮枫斗”,细圆柱形,长35 cm;叶长圆披针形,长3~7 cm;花序有花2~3,黄绿色,唇瓣白色,稍3 裂,唇盘有紫色斑。产于河南、安徽、浙江、福建、广西、云南。为药市较流行的一种石斛。(3)流苏石斛(又称马鞭石斛、大马鞭)D.fimbriatumHook.[11]的茎,见图22-C。茎尖挺,长0.5~1 m;叶片革质,长圆形,长8~15 cm,先端微2 裂;花序有花6~12;花金黄色,开展,花瓣边缘啮蚀状;唇瓣边缘具流苏,唇盘有横半月形紫斑。产于广西、贵州、云南。(4)细茎石斛(又称黄草、铜皮兰)D.moniliforme(L.)Sw.[11]的茎,见图22-D。茎细圆柱形,长约20 cm;叶片披针形,长约4 cm,先端2 裂;花序多个,每序有花1~3 朵;花黄绿色;唇瓣3 裂;唇盘在两侧裂片间被毛。产于华北、华东、中南、华南、西南。(5)重唇石斛D.hercoglossumRchb.f.[11]的茎,见图22-E。本种茎细圆柱形,常下垂,长达40 cm;叶窄披针形,长4~10 cm;花序有花1~2 朵,生于老茎上;花淡红色,唇瓣白色,前端三角形,后端半球形。产于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生于山林树干或岩石上。
图22 金钗石斛 (A)、铁皮石斛 (B)、流苏石斛 (C)、细茎石斛 (D) 和重唇石斛 (E)Fig.22 Dendrobium nobile Lindl.(A),D.officinale K.Kinura et Migo (B),D.fimbriatum Hook.(C),D.moniliforme(L.) Sw.(D),and D.hercoglossum Rchb.f.(E)
3 讨论
草药市场各品种名称大多以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或功效等命名,同名异物或异物同名现象较多,同时由于药农和草药医生对草药的药性和安全性认识不足,往往凭口头相传或个人用药经验,造成部分草药品种和使用混乱。
地区草药市场出现品种替代或混用的情况,通常是该药材的市场需求和野生资源贮藏量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区域内草药市场的品种变化情况开展相应的药用植物资源种质资源繁育和保护,有利于推动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其中疑难品种的调查和考证,可更好地保证群众应用草药的安全性。草药市场对于中药的使用和经验的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民族医药发展传承和研究的平台,通过挖掘整理和宣传教育的同时,引导和鼓励有一技之长的草药师开展正常的行医活动,使民族药和验方得到发展,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健康。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