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评价
2021-03-09付佳安增龙
付佳,安增龙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调优农业结构,提高种植效益,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中国大豆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中指出,黑龙江省为深入推进种植结构调整,保障农民种玉米和大豆的基本收益,2019年继续实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助政策,在上年基础上适当提高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1]。2018年8月4日在大庆召开的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现场观摩交流会议指出,黑龙江省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2]。由于种植业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经济时期,种植业经济效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涉及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效益评价领域,这些研究适用于种植业。Brrett等[3]认为农业的结构调整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有效施展地域优势,扩大竞争力较强产品的种植规模,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Verburg Peter H等[4]认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归根结底是要首先考虑当地资源的先天优势以及各地区种植业的发展积淀,在此基础上研究地区差异下的农产品种植的合理分配形式和品种选择形式。王沛[5]构建了辽宁省农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并对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模式就是构建高效的农业体系,而高效农业体系的思路需要加快调优产品和品种结构、加快农业前进步伐。魏育靖等[6]依据农业的多功能性,构建了甘肃省民勤县农业结构调整下的干旱区农业效益评价体系,进行了论证分析,提出要适度调整农业结构,集约化发展,发展特色农业等建议。杨春等[7]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4个维度对饲用作物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提出要加强对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引导,科学合理布局等建议。分析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认为,种植业经济效益与种植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着稳定持久的相互影响关系,可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来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考虑当前黑龙江省种植业经济环境的条件下,为加快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步伐,综合利用种植业各项资源,本文根据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种植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对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在本文指标体系中所参考的数据主要来自于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及经济效益相关的统计资料,包括《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08—2018)、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等。
1.2 方法
研究是基于熵值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对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评价进行的系统研究。
1.2.1 数据来源和指标选取
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性,并准确反映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在对指标选取进行考量时依据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的原则[8],从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3个方面对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借鉴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9-11],重点选取与种植业结构调整及种植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的10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研究,详细指标如表1。
表1 评价指标体系
1.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式中,Xij为第i年第j项指标的原始值;Xmax为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Xmin为第j项指标的最小值;X′ij为Xij处理后的标准值。
1.2.3 熵值法确定权重
采用熵值法[12]对指标进行权重计算,防止人为因素对权重系数的滋扰。
标准化处理指标后,基于客观数据计算第i年第j项值的权重。
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值。
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效用值,gi越大,指标越重要。
gj=1-ej(j=1,2,…,n)。
计算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4.2.2 居住小区级医养结合养老设施的类型与项目 居住小区级包含的设施(表2)主要应设置支撑辐射型养老设施,为自理或部分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提供生活协助、文体活动和医疗服务等,主要包括小区老年服务站、医疗服务站等,发挥为家庭养老必要的支撑作用.
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的计算公式:
式中,F为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评价值,n为指标总数量,Wj为第j项评价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权重,X′ij为标准化处理后的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8—2017年黑龙江省种植业与农业产值
在多年的演变过程中,黑龙江省优越的种植业生产条件为粮食生产筑造了稳定的根基,目前种植业主要以水稻、玉米、大豆、小麦四大作物为主。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种植业结构调整实施以来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并形成了专业化、区域化布局,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的总体均衡做出量突出贡献。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粮食生产连续数年丰收,为农业、农村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起到了基础保障作用。由图1可知,近十年以来,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黑龙江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60%左右。
图1 黑龙江省2008—2017年种植业产值、农业总产值及占比趋势
2.2 2010—2017年黑龙江省农作物总产量的变化
由表2可知,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总产量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由2010年的5 632.9万t升至2017年的7 410.3万t,平均每年增加10%左右;油料作物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平均每年下降18%,这与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变化成正相关关系;蔬菜、食用菌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基本稳定趋势,波动较小。
表2 2010—2017年黑龙江省农作物总产量
2.3 2010—2017年黑龙江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结构变化
黑龙江省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小麦、水稻、大豆、谷子、高粱等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为油料、甜菜、蔬菜及食用菌、瓜果类等,其他农作物主要以麻类、烟叶为主。由图2、表3可以看出,近几年来黑龙江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稍有下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长期保持在90%以上,粮食作物在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经济作物中油料作物和蔬菜、食用菌作物播种面积波动较小。
图2 黑龙江省2010—2017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变化趋势
表3 黑龙江省2010—2017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结构变化
2.4 黑龙江省2008—2017年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评价
对2008—2017年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评价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标准化后的数据见表4。
表4 黑龙江省2008—2017年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评价
根据指标标准化数据和以上计算公式,计算得出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权重结果(表5)。本文选取黑龙江省2008—2017年年鉴数据,将评价指标权重和标准化后的结果加以运算,得到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的评价结果(表6)。
表5 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权重
表6 2008—2017年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评价
由表6可知,投入指标体现了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值,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投入指标由2008年的0.023 4增长至2017年的0.274 8,呈稳步增长态势。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经济效益的贡献水平,即投入指标基本与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持平,但投入指标增长在2009年骤减,之后2013年至2016年增长较为平稳。
产出指标的变化趋势类似于投入指标,在2009年出现骤减,2009—2013、2016—2017年这2个阶段增长较快,2013—2016年处于平稳发展阶段,产出指标提升高于投入指标和效益指标,在2017年产出指标值达到0.390 5。
效益指标增长同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一样,在2009年出现下降趋向,2009—2013年增长迅速,2014—2015年出现跌落,效益指标值从2013年的0.245 9下滑至2015年的0.179 5,之后又回归增长模式。
经济效益评价值在2009年出现下降趋势,之后在2010—2013年增长迅速,2013—2016年出现平稳涨势,2016年后增长迅猛,2017年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值高达0.914 3。
3 小结
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评价是一个多目标、客观评价的过程。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现实情况,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结果得出,2008—2017年,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整体发展态势良好,2017年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值达到0.914 3的高值。由此可知,近年来黑龙江省政府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今后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可以更好地协调作物种植面积、优化作物品种结构[13]、调整粮经饲比例等,从而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提升种植业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