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槜李生产中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2021-03-08范玉芬许越倪方群费鑫杰王嘉驹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桐乡幼果裂果

范玉芬,许越,倪方群,费鑫杰,王嘉驹

(1.桐乡市气象局,浙江 桐乡 314500;2.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桐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 桐乡 314500;3.屠甸镇农业经济服务中心,浙江 桐乡 314500)

槜李亦名醉李、徐园李,为蔷薇科李属落叶亚乔木[1],是中国李的古老品种之一,在浙江省嘉兴境内已有2 500 a的栽培历史,《中国果树志·李卷》[2]中只有槜李作为嘉兴原产地果树被列入其中。槜李果大色艳,风味独特,完全成熟时皮内黄色果肉能化成浆液状,汁液甘甜,略带酒香,品质极佳,是古代供奉帝王的贡品珍果。由于品质口感超群,槜李在中国“十大名李”中一直位居首位,也是浙江省唯一被列入濒危抢救保护的果树品种。

浙江嘉兴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天气系统的不稳定性和地形影响,低温冻害、暴雨、大风、高温、台风等多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成为影响槜李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十多年来,农经、气象技术专家对槜李花期冻害、成熟期暴雨等灾害天气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试验[3-6],避雨栽培试验可显著提高槜李坐果率[7-8];成熟期透湿性反光膜的应用降低了槜李果实的裂果率,提高果粉等级,显著提高槜李果实的产量,改善槜李商品性。

1 槜李生产发展历史与现状

嘉兴槜李主要分布在桐乡市梧桐街道桃园村、南湖区凤桥镇和新丰镇、秀洲区洪合镇、王店镇一带。陈履荣等[8]考证认为,槜李原生于桐乡市桃园头(古槜李城),原生地桐乡桃园村(古称桃园头)于2011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书。槜李栽培历史虽长,但栽种区域不广,产量不高。新中国成立前,集中产于桐乡桃园头一带,在清宣统(1909年)时期,几乎每家都有种植。1937—1949年,栽培面积超过130 hm2,年产量15~20 t,日军入侵时期,槜李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大树几乎被砍伐殆尽。新中国成立后,槜李生产才慢慢得以复苏。据1956年调查,桃源村365户种有大小槜李树2 756株,但因遭强台风袭击,槜李树被折断吹倒数量占80%。1961年浙江省人民委员会拨款扶助,从农户中购进槜李树种,建设了一个集体槜李园,使槜李种质资源得以保护。1979和1980年,省、市、县有关专家先后两次在桐乡共商保护槜李种质资源的措施,通过加快苗木繁殖和栽培管理,使树势得到恢复,槜李产量得到明显提高。1980年,槜李667 m2产量达800 kg,最高株产达55.3 kg[9],果实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1%,最高达18%~19%,试销香港很受欢迎。1984年桐乡槜李被评为省内优质名果。

由图1可知,槜李生产从2001年开始种植面积和产量得到稳定增长,2005年桃源村已有200多户果农种植槜李,种植面积超过35 hm2,有槜李树2.5万余株,当年产量达到34 t。近20 a,桃园村的槜李产业得到稳定发展,近10 a种植面积较快发展。但槜李产量受天气影响,仍有较大波动。2019年实际种植(投产)面积接近100 hm2,总产量近200 t,总产值在700多万元,栽培面积主要分布在桐乡市梧桐街道桃园村、新玄村、和平村等。

图1 桐乡市2000—2018年槜李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趋势

2 槜李产量极不稳定的主要影响因子

槜李是当地的名品贡果,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但对种植技术要求较高,在不利气候条件下,即使有种植经验的果农也会出现明显的“大小”年现象,年际产量、质量大相径庭,重灾年部分果树几乎绝收。分析影响槜李每年产质量极不稳定的主要因子有以下几点。

槜李属高度自交不亲和品种[10],花药小且花粉很少,自花着果率不到1%,属自花不育品种;其次,槜李有很高的双子房型雌蕊(约占总花量的30%),这种不正常的雌蕊类型着果率极低。

花果期不良气候条件也是造成槜李着果率低的主要原因。在嘉兴桐乡地区,槜李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初开花,4月上旬萌芽出叶,而此时天气忽冷忽热,常出现倒春寒现象,故极易受晚霜冻害,降低坐果率。根据10 a资料分析(1991—2000年),有6 a花与幼果遭受不同程度晚霜危害[11],而大风天气也易吹落花蕊和幼果。

槜李成熟期(6月中旬到7月上旬)会遇上当地梅雨季,极易遇暴雨、连阴雨、高温等不利天气影响,因受雨水、光照(曝晒)影响,造成糖度降低、裂果、落果,其产质量在成熟期遭受损失。

槜李产量受种性退化、种植地环境及空气质量变化、管理技术(修剪、肥水、病虫害防治)等影响较大。

槜李成熟后果实贮藏期常温条件下为2~3 d,冷藏条件下为1周左右。由于果品成熟期集中,不易运输、保存,导致销售范围狭窄,快速成熟或成熟期极短的年份导致经济效益锐减。

3 槜李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3.1 花期、坐果期低温冻害

受强冷空气影响,过低的气温往往使正处于现蕾期的花蕾、挂果期的果实正常生长受到影响,造成果树的生长发育进程停顿,甚至出现植株死亡,使生产遭受巨大的损失[12]。沈耀文等[13-15]对福建荔枝冻害研究及对麒麟李试验表明,若开花期温度为-0.5~2.2 ℃,则易受低温危害。

槜李开花期抗低温能力较差。若在3月中下旬至4月初开花时遇冷空气,温度突然降至0~4 ℃或低于0 ℃时,出现霜或暗霜,就会造成冻害,影响开花受精而不结实,即使有幼小果,也会大量脱落,造成结果率低下。

分析近30 a桐乡地区春季气温数据发现,相比80年代,最近10 a 3—5月平均气温上升2.5 ℃左右,且春寒、倒春寒出现的概率也在减少(近10 a,4月倒春寒只出现3次),但春天气温快速上升又大幅下降现象出现更加频繁。2015年花期、坐果期遭遇明显“倒春寒”,槜李结果率显著下降,影响全年产量,产量不到高产年份的1/3。

图2显示,2015年3月13日桐乡入春,槜李从3月中旬起陆续开花,4月2日最高气温升至33.4 ℃。但4月3日起,受到北方强冷空气影响,西北风力达到6级,并伴有中到大雨,24 h平均气温下降8 ℃以上,4月7、8日最低气温为5.4、5.0 ℃(梧桐百叶箱),出现严重的倒春寒(根据气象规定,发生在4月10日以前,故为不标准倒春寒天气)。根据2019年花期对比观测(晴朗无雨辐射降温)结果,百叶箱温度与露地槜李树(1.2 m)实测温度差异最大(地域差异加上箱内外差异),为6.0~7.2 ℃。由此推测,槜李种植地2015年4月7、8日,最气温低于0 ℃。开花后期、坐果初期遭受如此强温差冻害影响,使得2015年槜李坐果率低,仅为2014年的1/5~1/4,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图2 桐乡2015年3月21日至 4月20日的气温变化

3.2 暴雨、连阴雨

槜李整个生长期都有可能遇到暴雨、连阴雨,春季连阴雨和梅雨对桃园槜李产量和质量影响最大。近10 a气候资料(图3)表明,3—6月共出现19次连阴雨天气,其中10次出现在6月,且有3 a出现二段连阴雨天;槜李成熟期与梅雨期基本重合,且梅雨期又极易出现大雨、暴雨天气;6月日降水量≥25 mm的出现3.6次,大多出现在6月中下旬,每年成熟期或多或少受到梅雨影响,个别年份有4~5次,频繁的大到暴雨天气严重影响槜李产量、质量及商品性。4—6月是槜李果实主要生长发育期,此时期虽然要求较多的水分,但连阴雨会给低洼地果树带来洪涝,根部处于水浸状态通气不良,可使果树烂根甚至死亡;同时暴雨会加剧槜李的生理落果,尤其是6月的梅汛期暴雨,此时槜李果实接近成熟,果实细胞的吸水力很强,对水分的突然增加非常敏感,暴雨会造成大量爆果、裂果,糖度降低;若久晴后遇暴雨损失更大。2018年梅雨期第二场暴雨(6月22—23日)造成槜李快速成熟、裂果产生、糖度快速下降,导致槜李的产质量明显受到影响。

图3 桐乡市近10 a 6月各旬日降水量≥25 mm的日数

3.3 大风

另一种气象灾害为风害。槜李树根系较浅,树冠较大,树条较松脆,果实易落。风力大于8级,有可能吹倒大树;若挂果期遇到5~6级的大风,幼果被风吹摩擦可造成外伤,影响果实外观和品质。果实成熟期若遇狂风可造成严重的落果,此时损失最严重。据近20 a气候资料分析,桐乡全年8级以上平均大风日数为2.9 d,主要为7—8月台风、3—4月冷空气和雷暴大风。每年出现大风的概率差异性较大,多的年份7~8次,少的年份0~2次;4—6月6级以上大风平均有14.3 d,特别是4月,6级以上大风的影响天数平均有6.3 d,所以幼果期大风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1956年“八一”大台风过境,嘉兴市境内出现12级(34 m·s-1)以上大风,桃园村全村80%的槜李树出现倒伏,损失严重;2005年受台风卡努10级(26.3 m·s-1)、麦莎9级(23.7 m·s-1)的影响,损失也较大;2019年6月6日,即将成熟的槜李受到长达12 h的6级以上大风的影响,整个桃园村大约有10%即将成熟的槜李吹落,使当年产量明显减少。另外,若花期、坐果期遇上6级以上大风,花朵吹落,幼果更易碰伤、瘪落。

3.4 高温热害

随着气候变暖,春季温度也随之上升,槜李的花期、成熟期相对70年代都提早7~10 d。一般正常年份,槜李成熟期恰逢梅雨期,这一时期雨量充沛,温度适宜,空气湿度大,对槜李的着色和成熟比较有利。但有的年份,梅雨期天气形势不标准,期间夹杂高温天气,高温日数多,致使槜李高温逼熟,严重的甚至灼伤,造成产量与品质下降。从近30 a资料来看,桐乡6月的日最高气温≥30 ℃的天数平均为11 d,最多达24 d(2009年);日最高气温≥35 ℃的天数平均为1.6 d,最多为5 d(2005年)。

2018年梅雨期天气形势不标准,6月25—28日连续4 d最高气温≥35 ℃,使槜李高温逼熟、化浆、脱落,有近一半的槜李成熟而自然落地,失去商品性。5月是槜李幼果生长关键,中下旬是硬核膨大生长期,有的年份也会出现异常高温天气。2018年5月中旬,桐乡连续4 d最高气温≥35 ℃,导致槜李树顶端的新梢被晒干而僵死,没有遮阴的槜李果子遭到高温影响,造成生理障碍,影响硬核生长,部分僵化、发毛,进而影响果型大小和果质品味。

4 防灾措施

4.1 防止霜冻危害措施

人工放烟。在槜李花期、幼果期(3月下旬到4月中旬),当有冷空气来临,且天气预报中最低气温在5~7 ℃,或≤4 ℃,出现霜或暗霜天气时,于凌晨3:00—5:00在槜李园上风向释放烟雾,可有效提高早晨前后园内气温,从而去除结霜,降低花和幼果被冻伤的可能性。

延迟开花。在槜李发芽后至开花前灌水1~2次,一般可延迟开花2~3 d。尤其在倒春寒来前灌水,既能保持土壤温度,又可显著预防和减轻冻害。或以0.5%的蔗糖水进行喷水作业,利用水遇冷结冰放出潜热,进而改善局部小气候,提高气温,预防冻花。

大棚设施。有条件可采用连栋钢管大棚设施栽培防止霜冻,也可搭简易避雨棚,夜晚有天膜的覆盖,可减少棚内作物热能辐射,避免温度降至0 ℃以下而出现霜冻。根据试验测试结果,2019年3月底到4月初,露地、大棚早晨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能提高2~4 ℃,对冻害防护、提高坐果率有明显改善。

4.2 设施栽培防御暴雨,降低裂果率,提高槜李品质

在槜李膨大后期和成熟期,雨量多而集中,易引起果实裂果,糖度降低,影响果实商品性和品质。张杰等[3]采用避雨栽培及透湿性反光膜等综合栽培措施,有效解决生产上的裂果问题。避雨栽培、避雨+反光膜处理可显著降低槜李裂果率,分别比对照减少81.32%和84.58%,同时也显著提高果实的果粉等级和可溶性固形物。由此证明,避雨+反光膜栽培是提高槜李果实品质的有效技术措施。

4.3 遮阳网覆盖

花期、幼果期夜间采用遮阳网覆盖具有增温、防风、防霜的效果。遮阳网覆盖能使网下最低气温提高1.0~2.8 ℃,日平均最低气温提高1.6 ℃[16]。特别是2010年遭遇较严重低温寒害,采用遮阳网覆盖栽培提高槜李产量效果明显。同时,6月成熟期以遮阳网覆盖,可防风也可防鸟啄食,提高产质量。

4.4 综合管理

受东南沿海季风气候的影响,桐乡桃园槜李生长期易受低温、阴雨、暴雨、大风、高温等不利天气的影响,特别是花期的坐果率与春寒(倒春寒)有极大关系,成熟期与梅雨期重合,暴雨、高温的影响,且每年的天气影响槜李生长都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多年来气象与农经部门加强合作,开展有效的科学试验,深入槜李生产基地,了解当年当季槜李生长特性,结合气候特征及后期天气变化特征,因地制宜,科学栽培,合理施肥用药,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指导果农趋利避害,保持嘉兴古老的传统名果槜李的独特风味,使槜李稳产高产,丰产又丰收,让果农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桐乡幼果裂果
裂果严重的屯屯枣 怎就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设施大樱桃裂果原因及预防措施
果树幼果期 注意防控这些病虫害
杧果幼果黑心病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性
梨幼果春季低温霜冻调查
影像记忆 建设美丽的新桐乡
裂果,你真的懂吗?
桐乡翔云小学:用第三方评测激励学生阅读
桐乡东池蚕种生产新模式试行小结
枣果实的生理特性与裂果关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