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03-09杨洁

天津教育·中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摘  要】在中学音乐教学中,鉴赏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模块之一,能够帮助学生积累音乐知识、培养音乐兴趣、提升音乐理解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包括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推行课间音乐等。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35-0143-02

Training Strategie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usic Appreciation Ability

(Suzhou Middle School, Jiuquan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YANG Jie

【Abstract】In 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 appreciation is one of the very important content modules, which can help students accumulate music knowledge, cultivate music interest, and improve music comprehension. In actual teaching, teachers can develop high school students' music appreciation abilities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 including creating situations, using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promoting music between classes etc.

【Keywords】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 Appreciation ability; Training strategy

《義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开展音乐鉴赏,促使学生在音乐鉴赏中丰富体验。”所谓音乐鉴赏能力,是指人对音乐的鉴别与欣赏能力。对于中学生而言,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具有多种益处,如丰富音乐认知、提升音乐核心素养、改善音乐审美观等。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仅是简单地依照教学大纲要求,采取传统方式教学,难以达成培养和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初衷。因此,需结合音乐鉴赏教学特点,采取针对性策略才能在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中取得成效。

一、创设情境

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往往需要靠教师调动,创设情境由此成为一种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源于生活实际,借活跃课堂气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乐曲内容、节奏、速度等特点,充分挖掘乐曲意境,采用合适的方法实施情境教学。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采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乐曲表现内容。例如,在欣赏少数民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时,教师可先提问学生:“大家知道孔雀长什么样子吗?”“你们知道傣族少女是怎么跳舞的吗?”“你们想一想,说一说泼水节是什么样的?”学生踊跃发言,探索新知的欲望得到了调动。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应紧扣鉴赏曲目内容,切忌创设无关联和无意义的情境;应多利用实物、图片或动画等创设情境,以增进学生对情境和歌曲的认知。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音乐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深入,多媒体技术已普遍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能够便捷且大容量地展示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能够打破传统音乐教学在时空上的限制,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能够运用栩栩如生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以及生动简洁的解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例如,在鉴赏歌曲《在钟表店里》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钟表店场景和各式各样的钟表,通过生动地介绍和描述钟表店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在讲解蕴含故事情节的歌曲《彼得与狼》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播放故事,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了解故事人物、情节和理解故事内涵。同时,教师也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讲解歌曲伴奏中使用的西洋乐器,引导学生辨别每种乐器的特色。然后,教师再播放音频,学生仔细聆听和分辨乐器声音,在旋律中推演故事情节,自主地融入音乐中,对音乐形成了融合性鉴赏认知。

三、推行课间音乐

每周开设的音乐课数量有限,再加上上课时间只有短短的45分钟,教学内容又有一定的规定和必要性,由此造成课堂上的音乐鉴赏内容是固定、简化的。但在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快速传播,流行歌曲、网络音乐等涌现而出。学校可利用课间播放这些歌曲以及中外经典音乐作品,以作为课内内容的补充。对于学生而言,在课间有足够的时间聆听各种乐曲,其可与同学自由讨论,增进对乐曲的了解和认知。越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事物,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课间音乐鉴赏应注重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将音乐鉴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间寻找音乐,在音乐中感悟生活,由此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鉴赏音乐,因而课间音乐鉴赏更具成效。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不能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听音乐,还应通过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和游戏,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体验音乐。例如,在欣赏律动歌曲《健康歌》时,教师可以扮演老爷爷,让学生扮演小动物,带领学生在富有动感的《健康歌》音乐中进行自由律动表演。在轻松自在的音乐氛围中,学生走进了美妙的音乐世界,体会到了《健康歌》明快活泼的旋律。在欣赏乐曲《那不勒斯舞曲》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画大波浪线代表柔和的大号声,画小波浪线代表欢快的小号声,画竖直线代表强有力的大鼓声。在画线条的同时,学生全身心融入乐曲中,仿佛亲临乐队演奏现场。学生的上进心普遍比较强,教师可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开展一些音乐鉴赏相关的活动。例如,在鉴赏歌曲《我的祖国》时,教师可让学生比赛讲述这首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然后进行集体点评,查找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掌握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鉴赏准确的学生,可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鉴赏欠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

五、以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上,如果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述和灌输知识,而不激发学生潜能和探究精神,会导致学生思维固化,对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十分不利。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也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和相互交流見解。例如,在欣赏曲目《北京的桥》时,可请曾去过北京旅游的学生通过展示照片或视频资料的方式介绍自己在北京的所见所闻,从而调动学生对北京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播放曲目,引导学生听旋律、领会意境,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鉴赏有关人物的歌曲时,教师可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编故事并上台表演,从而提升学生对歌曲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保卫黄河》是一首节奏鲜明,铿锵有力,饱含同仇敌忾情绪的经典歌曲。在教学中,教师可将歌前朗诵、齐唱、轮唱让学生分别演示,分工合作,协同完成。在合作演唱中,学生的情绪高涨,感悟到歌曲中反映的抗日健儿为保卫国家而战的英雄气概。究其根本,音乐鉴赏属于学生的主观学习感知行为,因学生对音乐的接触有多少之分,鉴赏能力也存在差异,因而鉴赏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设计鉴赏课堂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因材施教,实施针对性教学。

六、合理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也未安排相应的提问、互动环节,未倾听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体会。此外,在中学阶段对于音乐学习效果的考查往往都是通过考试进行的,而考试内容多以基础音乐知识问答以及演唱曲目为主,缺少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考核,因此,未对学生的音乐鉴赏实况进行评价。而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评判,目前已广泛地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成为教学工作的环节之一。只有科学、规范地评价,才能如实、准确地反映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真实情况。例如,教师在开展几首歌曲的鉴赏后,可以进行一次课堂小测,检测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测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教学内容难度,改进和优化后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

在音乐教育中,鉴赏具有其独特之处且是不可取代的。学校应注重音乐素质教育,提高对音乐鉴赏的认识,给音乐鉴赏教学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大力推进鉴赏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引进优秀教师和培训等途径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总之,要立足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和共鸣,通过多媒体等技术和游戏等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江舟.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三大策略解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03).

作者简介:杨洁(1982.4-),女,汉族,甘肃天水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3409501908282

猜你喜欢

中学音乐教学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美术课堂中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究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流行音乐与中学音乐教学的互通
利用网络优化中学音乐课堂
喜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