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1-03-08张新

天津教育·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摘  要】分层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个人水平、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的区别教育。分层式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它并不是传统观念认为的“歧视性教育”,它有更多的分层手段和教学目的。我们对于分层式教育,要辩证看待,找到分层式教育的优点,也要分析出其存在的弊端,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教育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3-0081-03

【Abstract】Hierarchical teaching is a kind of differentiated education for students based on their personal level and ability. Hierarchical education is a very good teaching method. It is not "discriminatory education" as traditionally considered. It has more hierarchical methods and teaching purposes. We need to look at hierarchical education dialectically, find the advantages of hierarchical education, and analyze its disadvantages, which is the best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Hierarchical teaching; Practice

分層教学区,固然是对于学生的能力水平有着一个统一整体的标准,首先我们要摒弃对于分层式教育的传统观念,不要把分层式教育理解为学校对于基础薄弱学生的歧视和放弃。数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度较大的学科,并且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差距也很大,如果我们总是像往常一样,进行不加区别的“一刀切”教育,那么也不利于数学基础薄弱学生成绩的提高。

一、分层式教育的主要特征分析

(一)分层标准细致

这里所强调的分层,不仅是对学生能力高低的区别和划分,还包含对于学生年龄、接受能力、教学主体、综合能力差别、心理承受能力差别以及抗压能力等多方面的分层。分层教育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学生的水平,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爱好,最终制定出合理的分层方案。

(二)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理念

由于学生能力、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学校对学生进行分层式教育时,首先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优势。就拿我们探讨的小学数学分层式教育来讲,一个班里有优生,必然也存在学困生,那么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把优生和学困生混为一谈,同时进行数学教学活动,达到的教育质量可想而知。同样的一个数学题,可能对于数学成绩好的学生来说,很快就可以理解教师的思路并且自主解决。但是,对于学困生,这样的题目教师讲几遍也不能理解。可是,当一个班大多数人都掌握了知识后,考虑到教学进度,教师就不得不进行下一个环节。这样一来,学困生就永远被落在了后面,对数学的学习感到异常吃力,最终丧失对数学学习的信心。由此可见,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数学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还是存在一定阻碍的。所以,在考虑到这些因素以后,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学生不同的数学基础进行合理划分,让数学基础好的学生组成类似于冲刺班这类班级,这样的班级因为学生综合素质较高,所以教学进度常常可以快一些,节约出来的时间可以进行能力拔高训练。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组成类似晋级班的班级,对于这些班级的数学教学,进度可以适当地放慢一些,这样才能让学生慢慢跟上进度,不至于因为掉队而丧失对数学学习的信心。简单来讲,就是因材施教,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能力强的学生更强,能力弱的学生也不至于因为掉队而放弃学习,达到共同进步。

(三)教学质量总体较高

通过分层式教学,教师能够根据学生自身能力,开展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对于教学进度以及教学难度的把控也更加容易一些。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运用适合不同能力阶层的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节奏,不至于出现优生等待学困生,造成实践浪费;学困生追赶优生,倍感吃力的状况。所以,在分层式教学的实践中,往往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能根据自身能力,达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分层式教学的意义分析

(一)有利于精英人才的培养

分层式教学,大大提高了数学成绩好的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时间优势,让部分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拔高数学能力。有了更多的训练,就能使学生积累足够的数学解题能力,从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数学尖子生。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尖子生,往往能力都会更强。

(二)有利于学生未来数学的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打牢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一定要尽量让学生在开启每一次新的学习活动时,都不要抱着对已学知识的疑问。分层式教育就能很好地达到这个效果,因为即使部分学生的能力较差,但是由于已经被分配到同一班级,教师在这样的班级授课时会适当放慢进程,并且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反复强调。

(三)对于国家未来数学人才的培养有着深远影响

通过分层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根据学生个人能力,教师能够找到更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本的基础上再往前迈一步,达到更高水平。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就能产生真正高素质的数学人才了,对于我国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式教学策略探索

(一)要充分明确分层标准

很多时候,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考能力都会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式教育的时候,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考量和划分,还要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自制力。对于那些有较强接受能力和自制力但是数学成绩暂时一般的学生,可以适当考虑将他们划分到基础较强的班级,这样也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压力,促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所以,学校在进行分层教学时,一定不能只考虑分数这一个方面,还要多听取任课教师对于不同学生能力的预估,真正做到把学生放到适合自己能力提升的班级。

(二)注重不同层次学生教学内容的选取

能力水平既然存在差异,那么解题能力自然也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就好比一些名校会选取难度较大的教材,而学生综合素质较低的学校则会选取难度较小的教材一样。所以,完成根据能力分层这一步骤以后,对于教学资料,联系材料的难度划分也要开始重视。比如对于能力较弱的班级,我们就拿五年级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为例进行探讨:

1.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分母不变,直接用分子相加减。2.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1)找到这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通分(即将分母化为同一个数)。(3)相加减。(4)不是最简分数的必须约分。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4.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等基础内容,要更注重巩固和提高,一定要做到反复训练,反复强调,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简言之 ,让学生做适合自己能力的教辅,对于学生进一步提升信心和数学能力是有很大帮助和影响的。

(三)注意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的分层指导

在分层教学模式下,不同学生需要完成的阶段性学习任务是不一样的,此时考虑到他们的个人综合能力差异,教师有必要采取不一样的指导方法,以使其在更适合自身的指导方法支持下更游刃有余地完成分层学习任务,甚至是建立起更坚定的学习自信,产生更积极的学习欲望。在这一过程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以鼓励性的语言与处于较低层次的学生沟通,同时以启发性的语言促进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独立思考。至于那些處于较高层次的学生,应适当提高要求,更多地采取“自主式”指导方法,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提升空间。如此,处于较低层次的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紧密的陪伴、启发和鼓励下逐步突破学习难题,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同时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和学习自信。而那些处于较高层次的学生,就能在自主中进一步提升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甚至还可以模仿教师的行为和语言为低层次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学习帮助。这样整个分层教学与学习氛围将更加和谐,学生的成长自然效果会更加理想。

(四)灵活划分,定期重新划分

经过初次分层以后,那些原本能力较弱,但是后期又开始变强,甚至达到冲刺班要求的学生,可以顺利晋级冲刺班进行学习。对于原本能力较强但是最终又下降的学生,需要调到能力较弱的班级进行重新学习。因为,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经过正确的教学调整以后,一些学生的能力提升其实是很快的,但是如果经过一次分层以后,就一直把学生放在一个层次中,显然也是不合理的。所以,学校的分层式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定要让这样的层级之间存在竞争力,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则,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从而进一步挖掘学生潜能。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也就是对学生的分层评价。评价是最能考查学生学习进度和成长情况的方法,也是重新划分学生层次的依据。因此,面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并按照标准严格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给出客观结论并根据该结论重新分层。甚至在学生综合素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他们进行自我评价并说一说认为自己现在处于哪一层次中,平衡其层次调整欲望,重新划分层次。

四、结语

总之,分层式教学不得不说是一种培养精英人才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小学这一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注重分层式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龙,赵晓燕.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7).

作者简介:张新(1964.10-),男,汉族,甘肃临泽人,大专,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低年级数学。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