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教为学”,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03-08廖晓群

天津教育·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廖晓群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工作中的普及,学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成为重中之重,能使学生思维更加完善,对其今后的想象力、创新力以及审美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思维核心能力,通过让学生对数学规律进行掌握以及归类,能让学生的思维逻辑更加清晰、有条理性,不仅能巩固学生小学数学基础知识,还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与灵活。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方法及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3-0042-02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s educational work, schools training of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bilities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The ability to make students thinking more perfect is vital to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of imagination, innovation and aesthetic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core thinking ability. By allowing students to master and categorize the laws of mathematics, students thinking logic can be clearer and more organized. It can not only consolidate the basic knowledge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but also improve students Thinking more agile and flexible.

【Keywords】Mathematics in primary school;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training method and analysis

一、小学数学现阶段的情况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与推广,人们对教师的标准与要求相对提高。目前,班级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在教课过程中难免应接不暇,以至于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一,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得不到及时的解答,问题积压过多,以至于使学生提不起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又或者针对教师所讲的知识,学生都已经充分掌握,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不能灵活地运用起来。例如对钟表的认知,学生根据课本上的内容都能一一地做出解答,但落实到实际生活中,看到钟表就茫然,甚至认不出时间。教师只是充分地将课程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却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以至于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条理性过于单一,缺乏实际依据,不能将课堂的知识举一反三,做到灵活运用,从而禁锢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就目前来说,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依然得不到学校的重视。教师依然将学生的学习成绩视为主体,忽略了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教师的教课方式依旧停留在以教师讲课内容为主的层面上,逐渐造成了学生单一且固定的逻辑思维模式。

二、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方法与分析

(一)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每个学生有着充满好奇的天分,所以在其刚刚接触到数学这一学科的时候,总是充满着强烈的探索欲望。教师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将这份求知欲望充分地挖掘出来,激发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观察,主动地思考。教师要经常以一些新颖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全身心地投到课程中。这样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例如,在进行“角的认识”这一课程时,教师就要提前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这堂课我们需要准备的是什么工具呢?”学生便会大声地回答道:三角板。当教师将三角板准备好时,学生便会迅速地被这些工具吸引,不知道该怎样去利用这些工具,也不知道这些三角板中的角被称作什么名字,又是如何通过这些工具画出所给出的已知角度。那么借此时机,教师可以通过这些问题将教学课程一一展开,這样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探索欲,更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培养学生通过清晰的条理思考问题

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就是通过对问题进行有条理的分析,有步骤地进行事物的处理。想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就要着重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分析问题。学生是否对数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扎实,决定了其条理清晰的强弱程度。例如数学的关系,不单单让学生了解加减乘除,更是要让学生通过更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或者比较。

(三)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敏度

小学数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学生思维的灵敏度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维的灵敏度主要体现在了学生答题的速度以及准确性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教学内容的目标与学生答题时的速度进行明确的要求,并且在答题正确的前提下,将问题的难度逐步提高,使学生可以通过不断提升难度的问题,不断地探索最简便的计算方法,还可以在解题的过程中用来训练解题的速度。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出问题,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且积极地解决问题,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的灵敏度,并且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与推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以及多种方法去思考并进行解答。

在解答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读懂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根据已知的条件进行清晰条理的分析,并且要讲出每一步解答的步骤与思路,最后再将结果进行检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教师要进行持之以恒的引导与启发,根据学生年龄的大小,不同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适合的教学标准,以便符合学生在当前年龄段的认知。

(四)科学有趣地设立教学情景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添课堂气氛,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在实际的教学中设置真实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做到自主地独立思考,将教学的内容真实地融入进场景中。由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蕴含着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细节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这样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还能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讲解到“找规律”时,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规律吗?学生纷纷摇头。教师又接着提问,那你们知道排队吗?这时就会有学生抢答,在做课间操的时候,需要提前排队进入操场。那么这时教师可以选出一列同学,让第一位同学、第三位同学和第五位同学出列,这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并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规律,下一个应该出列的同学会是谁呢?教师通过这样的情景设置,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并且自主地进行思考问题。教师通过找规律这样的逻辑思维问题的练习,长此以往,便能有效地提升学生思维的敏捷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使学生能自主、积极地思考问题。教师要多观察不同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并进行积极的引导,不要禁锢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还要不断地强化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在给学生指导的过程中才能做出正确的指导方向。而且要通过多种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其思维逻辑能力,通过长期有效的教学指导,才能使学生养成对待问题进行有条理的思考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刘耀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读书文摘(中),2018(10).

[2]陆军.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3]楊士永.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9(08).

[4]覃红伟.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16).

[5]李红雪.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变教为学"[J].好家长,2017(74).

[6]田玉珍.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初探[J].科学导报,2014(19).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