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最美的教育“风景”

2021-03-08李根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书师德风景

李根

吴非老师其名,早已从诸多报刊中得以窥见,仰慕不已。但是真正说到了解其人,还得从2019年5月南京市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教学研讨活动说起。在那次活动上,吴非老师给参加教研的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关于语文整本书阅读的讲座。她敢为教育发声,敢说真话,敢做实事,铁骨铮铮,年逾古稀的吴非老师,让我看到了追寻教育途中不同寻常的一面。《不跪着教书》正是吴非老师时刻保持教育初心的声声叩击之作,一篇篇浅显易懂的随笔杂感,一个个真实可感的教育故事,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教育呼唤,道尽了对教育问题的深思熟虑,说出了对教育发展的惆怅思量。不跪着教书的吴非老师,令人钦佩。

一、不跪着教书,要坚守教育的初心和精神追求

“教师没有信仰,没有精神追求,他的学生很难成为站立起来的人。”这是吴非老师在书中说到的。确实,教师的信仰和精神追求对学生的教育意义重大。然而,教师的信仰和精神追求实际上不也正是对教育初心的牢固坚守和执着追寻吗?一个勇于不忘教育初心、敢于追寻教育信仰的教师,一定不会跪着教书,因为他的肩膀能撑起民族教育的脊梁。

什么是教育初心?我想也许就是孔子所倡导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也许就是陶行知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细究之下无非可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八个字加以概括。这既是对自我的一种坚守,更是对教育的不懈追求。吴非老师说,于漪老师就是这样有理想、有追求、执着教育、奋斗终生的人。她把教育工作当作毕生事业,她鄙视功名利禄,为人正派,不说假话,她永葆对教育的热爱,用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教育实践诠释了如何挺直腰杆做教师。

2019年7月18日,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李吉林老师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教育热土。回顾李吉林老师的教育人生,她不正是名副其实的不跪着教书的典范吗?她不正是坚守教育的初心和精神追求的楷模吗?几十年如一日的教育耕耘,她的情境教育理念让数以千万的教师和学生从中获益,他们或走上稳健的教育岗位,或走向灿烂的学习生涯。生病期间,她不顾病重,选择离学校最近的医院,就为了每天能看学生们一眼。她是最德高望重的人,也是最可爱的人,用毕生的心血和对教育的爱浇灌了祖国的花朵。于漪、李吉林、吴非……也许还有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的“教育斗士”,正是用这种不跪着教书的勇气和决心,追寻着最美的教育。

不跪着教书,当然不是现实意义上的下跪,更多指向的是精神上的缺失,指向那些由于缺乏对教育的大理想、大境界和大情怀,以至于虽站着教书却对教育的危害和屈辱尤胜于下跪的教育行径。不跪着教书,不仅要抬头挺胸、站直身体,而且还要时刻铭记教育的使命,坚守教育的初心,做教育精神上的健全者、追求者和发展者。

二、不跪着教书,要专注自身师德的修炼和提升

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必备品质,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教育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吴非老师在书中每每提及那些不守法、不遵规的老师,那些缺乏师德、败坏师风的行为,那些自尊丧失、斯文扫地的现象时,无不痛心疾首。或许有人认为不至于此,但这就是一个坚定追求不跪着教书的老教师的人生观,这就是一个专注自身师德修炼和提升的老教师的教育观。

吴非老师在书中说道:“时下全社会重视教育,学校与家长的交往,教师与家长的交往,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如果教师和家长都拿手中的权力做交换,那他们眼中的‘教育是一种什么东西呢?”相比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比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相比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样的“教育”确实算不了什么东西。在《不跪着教书》第二辑第十六篇《理智地保持距离》一文中,吴非老师更是对当下跪着教书的教师行径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严厉的批判。他们或接受家长宴请款待,或利用手上小小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对“特殊学生”特别关照……不仅严重损害了广大教师的形象,而且还让他们的职业自尊从此荡然无存,更对教育发展和进步起到了反作用。试想,像这样缺乏良好师德底色的教师,如何能靠他去立德树人?教师尚且是跪着教书育人,他的学生恐怕也只能是趴着“茁壮成长”了。

其实,师德并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其范围非常广泛,或小如芥子,于生活点滴中显露痕迹;或大如须弥,于大千世界中尽绽光华。党和国家更是将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摆在了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上。由此可见,师德不仅关系到个人荣辱,还涉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局。对教师师德的修炼和提升,既要从小处着手,坚定立场,管好自己;更要从大处着眼,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教育本真。这或许才是教师师德的真正价值和内涵所在,也不断提醒着、鞭策着、倒逼着广大教师修炼好自身师德,提高师德水平,做一名不跪着教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不跪着教书,首先,要有站起来的勇气和担当,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其次,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时时鞭策自己;最后,要在錘炼师德修养上下足功夫,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如此一来,师德之风可正,教育之风可塑,教育的前景必将一片光明。

三、不跪着教书,要指向学生能力的生长和发展

吴非老师一直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书中,他不止一次提到了学生的终身学习、独立思考精神以及人文素养,并做了深刻的思考,这正是指向学生能力生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那些能真正关注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师,也一定是身正令行、不跪着教书的典范。

在书中,吴非老师提到了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什么。他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完成两个任务就很好:一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同时给他一粒人文精神的种子,一是设法帮他搞到一张进大学的门票。因为吴非老师是中学语文老师,所以他的第一个任务是从自己任教的语文学科入手,而第二个任务则是从学生和家长的关注点和实际需要出发,两个任务都具有现实意义。确实,培养学生素养和精神,正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而设法让学生考上大学却也是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和发展服务。二者的汇聚正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真正触及每个人内在的需要和价值的彰显。

在书中,吴非老师又说道:“一般而言,学生缺乏批判能力,在于教师自身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没有这样的能力背景,教育的‘创新从何而来?”细细咀嚼,不难发现,学生能力的生长和发展原来还与教师自身素养息息相关。跳出语文学科这个小圈子,跳出中高考这个人生的小关隘,放眼整个学习生涯和教育历程,学生能力的生长和发展又将何去何从呢?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自然必不可少,而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指引更是至关重要。它正如在学生心田埋下的一粒种子,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而这如何是跪着教书的教师所能做到的?所以,不跪着教书,既要做行动上的实践者,更要做思想和精神上的引领者;既为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努力,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更为教育灿烂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这是读完整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话。确实,不跪着教书,就能追寻到最美的教育风景。它不仅为学生架起一座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而且还为教育打开了一扇通向光明的大门。向不跪着教书的吴非老师致敬,给正在追寻教育初心中砥砺奋进的广大教师们点赞。

猜你喜欢

教书师德风景
读书、教书、写书:我的专业发展三部曲
我的教书生涯
致良知与师德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不是放马的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秀才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