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中关注个体培养幼儿专注品质的策略

2021-03-08陈少琴

考试周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专注品质游戏

摘 要:专注学习品质是幼儿终身发展的第一关键品质,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而专注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慢慢培养的。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激活游戏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在游戏中教师运用培养幼儿专注的策略五部曲,有效提升幼儿的专注品质。

关键词:游戏;专注;品质

一、 引言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人民大众越来越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然而现实生活中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幼儿却随处可见。为了解开专注品质的培养策略,我们潜心研究,终于有所发现。现从专注品质的重要性、幼儿专注品质的发展概况、幼儿专注品质的引导现状及影响因素以及培养幼儿专注品质的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 专注是学习的第一关键品质,对幼儿终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专注的学习品质是幼儿学习的第一关键品质。专注性是“学习品质的行为导向维度”包括注意和坚持两个方面。注意是指将精力集中于某个人、某项任务或某个情境上。注意是执行功能的关键过程。坚持是指在面对分心或挫折时对当前的活动保持注意。注意和坚持是幼儿入学准备的重要因素,也是终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我们应该重视幼儿专注品质的发展,帮助幼儿发展持续的专注性,获取持续的发现,从而带来更多的学习和发展。

三、 幼儿专注学习品质的发展概况分析

研究得出:99.4%的幼儿的智力水平是相近的,影响其学习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专注力。据专业调查,我国75%的幼儿注意力难以集中,无法达到学习需要的专注,导致学习困难。在幼儿园中也经常能发现一些幼儿不能专注地坐下来参加集中教育活动,区域游戏中也是翻翻这个游戏材料,看看那个操作物品,而不能专心地玩区域游戏。这些幼儿学习、做事三心二意、走马观花,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干扰了他人的学习和发展。心理学研究资料表明:正常情况下,3岁幼儿的注意力可以集中5分钟左右,4岁幼儿为10分钟左右,5~7岁幼儿约为15分钟。现实生活中,经观察幼儿和调查家长发现幼儿专注力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急需教师的引导干预。这就是幼儿专注学习品质的发展概况。

四、 专注学习品质的引导现状和影响因素

据了解一日活动中我们的教师也有进行专注品质方面的引导和培养,为何成效不高呢?据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是这样引导和培养幼儿的专注品质的:1. 教师培养专注品质以语言引导居多,重视给幼儿讲道理让其晓之以理,缺乏有效行动上的指导和帮助。

2. 依赖幼儿意志力实现专注力,幼儿年龄小意志力有限,限制了幼儿专注品质的发展。3. 长期的师幼互动,教师根据幼儿的气质和性格特征有了心理暗示,根据心理暗示进行专注品质的引导和培养,缺乏突破性。

据研究表明幼儿专注品质的发展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分别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其中内在因素也就是幼儿主体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1. 幼儿疾病原因,如听觉视觉障碍;2. 幼儿活动的参与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专注品质的因素之一;3. 幼儿的问题行为影响着幼儿的专注品质;4. 幼儿的年龄因素也影响幼儿专注品质的发展。

外在因素是指幼儿所处的外界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教养因素。

1. 环境因素影响幼儿专注品质的培养。2. 不同的教养方式也对幼儿专注品质的培养起到很大的影响。

五、 激活游戏关注个体,培养幼儿专注品质的策略五部曲

(一)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创设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游戏环境,提升幼儿专注的品质

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而强烈、新奇、富有运动变化的物体最能吸引幼儿的注意。游戏加上幼儿感兴趣的物品,强强联手幼儿自然会专注于其中更久。如果我们能创设一个新奇,充满探索欲的环境,激发起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幼儿陶醉在其中有探索不完的问题,有做不完的事情,在游戏的同时专注品质也培养起来了。

在班级跟踪观察中发现寒寒缺乏任务意识,注意力易受影响。我们借助各种游戏环境激发幼儿兴趣,诱导幼儿主动地参与游戏、乐于长时间游戏。例如我们利用玩沙游戏可爱的工具以及沙池俏皮的环境布置激发幼儿的兴趣,营造宽松的游戲氛围,并与幼儿协商后用“筛沙加工厂”“沙堡建筑地”将沙坑一分为二,幼儿按兴趣角色自行分组,形成“沙地建筑师”和“筛沙加工师”两组。幼儿进行分组合作,寒寒参加了筛沙组,在与同伴比赛筛沙的过程中,同伴们一句句“加油”不断地提醒和激发他不停地投入筛沙,外界的干扰削弱了。对沙的兴趣、同伴积极的鼓励与提醒以及小组合作进取的荣誉感,游戏中的诸多因素有效帮助寒寒克服了困难,专注地玩了整整一个晨间的沙子。以及后来持续推进的建构游戏、角色游戏,也有效地帮助幼儿养成专注的品质。

(二)提供能保持幼儿兴趣的材料让游戏随幼儿的兴趣点持续推进,深度学习中提高专注品质

材料是游戏的物质需要,也是活动的精髓所在。材料更是教师游戏目标的诠释,是幼儿发展的媒介。因此材料不仅要能引起幼儿的操作兴趣,更要能保持幼儿兴趣。在幼儿和材料的反复操作互动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深度学习并提升专注品质。如建构游戏材料,摆放整齐、分类清楚的建构材料幼儿第一次游戏,看着就很想搭高、平铺;接着第二次游戏中还会挑战如何镂空搭建房子的门窗;再接下来第三次游戏孩子可能会尝试用不同的材料组合各种房子,为了去朋友家玩尝试各种连接的方法如桥梁空中连接,地上铺路连接等等。在游戏材料紧缺的时候还学会了用其他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圆或木棍代替,无形中他们又学会了数学的知识。像这种能保持幼儿兴趣并能激发幼儿持续探索,深入游戏学习的材料就能很好地提升幼儿的专注品质。

材料是物品但是却是幼儿十足的好朋友,材料的提供不仅要有趣能保持幼儿的兴趣,还要在材料的新鲜感和数量之间找到平衡。材料不可太少,以免幼儿做不出自己想要的作品感到挫败和无聊,又不能一股脑儿全部提供出来,杂乱无章很快就在混乱中失去对材料的新鲜感。因此材料应该适量,满足幼儿的需要又能一段时间增加一些保持新鲜和探索欲望,同时体现出游戏目标的梯度。

另外游戏材料提供做到“三要”,利用有序会说话的环境浸染式引导幼儿专注其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生动地描述了浸染的作用,而我们教师给幼儿的材料和环境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幼儿的学习状态。什么样的材料和环境才能“浸染”幼儿专注其中呢?

1. 材料要有序便于取放。“有序”不仅在于材料摆得有秩序,还要凸显材料的序列。如按形状摆是一个“序”;把整体和部分摆在一起,如按一种形状的整体、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摆又是另一个序;再如基于建构主题材料的相对功能摆又是另一种“序”。如房子主题建构中,适合建屋顶的积木摆在一起,适合当柱子的积木摆在一起等。而且环境配上相应的分类摆放指引图,让幼儿一看便知。

2. 材料要丰富便于选择,环境配套各种材料的使用图谱。材料的丰富与否会影响幼儿的专注创作,例如美工区只有简单的纸笔,幼儿可能就只会涂涂画画,一会儿兴趣就减弱了,不能长时间专注于创作。然而材料区不仅有刷子、剪刀等各种工具材料,还有许多丰富的辅助材料。这时幼儿的创作形式就多样了,有做不完的事情,自然专注于创作的时间就长。因此教师提供的材料要丰富多样,每种创作形式下要有多种不同的材料支持幼儿选择创作。对于幼儿不太熟悉的新材料还要和幼儿讨论“它可以怎么用”并附上步骤图,支持幼儿专注地创作。

3. 材料要适切,便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完成,环境展示难易不同的玩法。材料应该考虑让不同的幼儿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材料,并在环境的引导下专注地游戏。如区域中同样的制作房子,就需要有寒寒等能力弱的幼儿需要的半成品材料,如画上门、窗就能成功的纸盒房子装修,让他在简单的操作后就有成就感,成就感又支撑他进一步创作,帮助他慢慢地延长专注的时间,养成专注的品质。

(三)游戏中关注个体,认真观察幼儿及时调整策略,助力幼儿专注品质的养成

跟踪观察幼儿过程中,发现寒寒不同的时候需要的指导策略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教师要根据幼儿的需要,适时切换“自我纠错”“同伴互助”“间接引导”等策略。例如在寒寒的个体指导中,“杯子不见”的自我纠错能帮助他下次记得把杯子归位,而配餐游戏中同伴的互助提醒能帮助他慢慢地学会专注地认真地给熊猫配餐;而在角色游戏中“顾客”等不同的角色的评价间接引导他进行不同的调整。教师应该熟悉各种指导策略的利弊,适时并及时地切换策略最大化地帮助幼儿养成专注的品质。

(四)游戏中提供给幼儿充足的时间,满足幼儿实现自己的游戏意图提升专注品质

游戏应该是自主的、愉悦的,教师应该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计划,实现自己的想法,切不可以用时间一刀切,时间一到就收起来,这样容易打断幼儿的游戏,干扰幼儿专注品质的发展。游戏是否要收起来,是否要结束应该取决于幼儿游戏的状态,如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已经有些疲乏了,则可以征求幼儿意见收起来下次继续玩。而角色游戏刚开始客人很少没有什么生意,现在小吃店顾客很多,虽然时间快到了,可是幼儿游戏兴致很高,投入地进行各种游戏行为,這个时候教师则考虑适当延长幼儿的游戏时间,让幼儿玩得尽兴,有个舒适的结束,能按自己的步调卖出小吃店的产品,感受游戏的快乐和成就感,延长专注时间,提升专注品质。

(五)游戏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扰,支持幼儿专注品质的发展

游戏是一种自主的活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游戏行为。虽然有时看到一些行为会很想上前指导一番,但是作为教师应该先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然后自己再次确认以下的几个问题:1. 考虑是否需要介入指导?2. 何时介入指导才合适?3. 用何种指导?是直接指导还是间接指导?是垂直指导还是平行指导?

以上的问题都结合自己观察到的幼儿游戏的情况确认清楚后,再决定是否要指导,何时指导比较合适,用何种方式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幼儿游戏的干扰,支持幼儿专注品质的发展。

总之专注的品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更依赖于教师高水平的互动。让我们一起将以上策略运用到现实游戏中,为幼儿专注品质的培养助力。

参考文献:

[1]柯雅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幼儿名画欣赏教学指导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0(5):168-169.

作者简介:陈少琴,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台江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专注品质游戏
“专注”成就百年老店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爆笑游戏
一切源于爱,我们专注少儿出版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