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家庭教育中母亲教育差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1-03-08袁正弟李鹏飞

考试周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应对策略

袁正弟 李鹏飞

摘 要:青少年的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青少年的问题需要学校教育,更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家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母亲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文章就母亲不同的教育方式所呈现出来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给予母亲指导策略,以帮助初中阶段的母亲更好地发挥作用,高效彰显家庭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家庭教育;母亲的教育方式分类;母亲教育方式的影响;应对策略

一、 引言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被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缺一不可。其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家庭教育更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有着其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母亲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教育曾经是中国文化的优势资源——孝文化、君子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都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正面结果。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发展呈现暴风骤雨式的变化,尤其需要长期地、持久地引导教育。由于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的缺憾:在关注个体全面化、细致化、因材施教等诸多方面有一定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恰好可以弥补诸多不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无缝衔接、配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这个阶段的青少年顺利度过这一关键时期,并形成相对完善的人格。

而在家庭教育中,母亲作为参与家庭教育的主要成员之一,对于孩子的影响更加直接。母性的天然特征和社会属性决定了比男性承担着更多的抚育孩子的职能。一般来说,在孩子与家庭成员的相处当中,母亲与孩子间互动的频率往往是最高的。因此,母亲对于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要也更加直接。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初中阶段,母亲不同的教育方式所呈现出的效果就更加直接地体现在孩子身上,以孩子在家以及学校的各种表现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 初中阶段母亲的教育方式分类

由于后现代教育中,母亲的角色地位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社会定位、分工的不同。与其说是家庭教育模式,即,夫妻双方对于孩子教育,不如说是母亲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教育方式。现将初中阶段母亲教育方式分为以下几类。

(一)专制型教育方式

此类教育方式的特点是,孩子无条件地服从母亲教育的“金科玉律”。母亲直接或间接借助父亲权威,采用高压、严厉、强迫式的教育方式要求孩子完全服从自己,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帜,甚至动辄打骂孩子,实则要求孩子成全家长权威形象。

(二)溺爱型教育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的特点是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母亲将孩子放在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并且要求家人也要做到“孩子至上”,不仅包揽孩子的所有一切事物,并且在外也时时刻刻维护孩子的“利益”,不让孩子吃一点亏、受一点累。

(三)放任型教育方式

放任型教育方式又被称为偷懒式教育。母亲或许由于工作原因、文化水平等原因,对于孩子的一切放任自流,美其名曰“健康成长”,实则不关心孩子、漠视孩子的需求。

(四)不协调型教育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是由于母亲缺乏坚强的意志力以及情绪化等性格特征,对孩子的教育时时变化,缺乏一致性、连贯性,不能长期坚持,教育方式多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完善的教育模式。

(五)全面型教育方式

全面型教育方式是对子女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希望孩子全面发展,成为全面型的人才,母亲为此倾尽所有,为孩子创造一切条件。

四、 初中阶段母亲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

母亲在初中阶段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同,对青少年成长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同。母亲的教育方式是否恰当,对青少年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人格塑造和心理素质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专制型教育方式的影响

在专制型教育方式,母亲不注重与孩子的交流,不了解孩子的内心,认为只要高高在上,青少年就会忌惮母亲的权威,少惹事端,殊不知青少年在这个时期内心渴望长大,渴望与母亲平等地交流对话,更渴望获得尊重。这种教育方式压抑青少年的内心,让他们失去了平等交流的机会,轻则会让初中阶段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往,学业成绩下滑,重则会让孩子心理扭曲,产生出走、自残、自杀、报复社会等各种极端行为的念头。

(二)溺爱型教育方式的影响

在这种教育方式中,母亲及家人对孩子有求必应,对孩子生活方面诸多考虑,忽略了孩子思想方面的发展,导致青少年蛮横、自私、懦弱,时时刻刻都需要别人帮助,同时也因缺乏自主的、积极的个性与发展意识,从而导致他们无法融入群体,逐渐走向个人封闭的道路,远离社会,变成新时代的“啃老族”。

(三)放任型教育方式的影响

在放任型教育方式中母亲放松了对孩子的管理、教育,她们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和老师的事情。如果孩子有任何问题,都是学校、老师的教育有问题,从不找自身的原因。这种教育方式导致青少年极易放纵情绪、意志消沉、心胸狭窄,没有责任感,遇到问题就推卸责任。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觀,导致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很容易受社会闲散人员教唆,走上歧路。

(四)不协调型教育方式的影响

不协调型教育方式对于孩子品格的培养,意志力的锻造起着相反的作用,容易养成青少年怕吃苦、不能坚持,情绪不稳定,控制情绪的能力差,做事也常常半途而废的习惯,变得胸无大志。

(五)全面型教育方式的影响

用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母亲,常常对自己也有着很高的要求。他们不管孩子的兴趣爱好,以自己的想法为主,忽略了孩子的真正想法,纵然是全面发展,某种程度上也得考虑孩子的天分。

家庭教育中,母亲作为主要的教育实施者,不能再用简单粗暴、陈规旧志对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实施教育,而是需要更多的相关知识来丰富自己、武装自己,从而更有利地执行教育实施者的功能。近年来,国内研究报道中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变得更加普遍和突出,母亲的角色以及功能需要更好地发挥作用,所以如何提高母亲的教育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 青少年呈现不同发展情况的应对策略

(一)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

从母亲教育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出,部分母亲没有正确的子女观,要么宠,要么踩,重知识轻能力,重身体健康,忽视青少年心理健康。还有一部分母亲,根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而呈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过分看重短期的教育分数,最后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变成了“拔苗助长”的罪魁祸首,好心办了坏事。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到了初中阶段,课业负担、学习压力的加重,是很多孩子焦虑、脾气暴躁的主要原因。因此,母亲需要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多看书,多听相关的讲座,并努力学习了解初中阶段青少年的身心特征,从而更好地扮演母亲的校色,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这一时期。

(二)強化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对母亲的主导作用进行强化,能促进母亲教育性的彰显,对提高家庭教育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立足于母亲教育的主导性要求制定相应的家庭教育方案,逐步提升母亲素质,以保证家庭教育效果。在实际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及时结合孩子的成长状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引导规划,促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提升母亲素质,从关爱女性做起

“身教重于言教”,家庭教育中母亲怎么做,比母亲怎么说更加重要。母亲教孩子怎样“做人”,这是从小就要学习、培养的事,青少年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母亲就是用孩子这面镜子对自己“做人”进行检验,因此不能在做了母亲之后再去修正,而应该在此之前就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再者由于社会发展、历史等因素,女性天生就是“弱势群体”,“母亲跳楼”“母亲携子女自杀”等新闻案例让人们清醒地意识到女性成长过程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都说“一个好女人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好母亲能培育好三代人”,可见,女性安全以及女性素质的提升,不仅是保护女性所需,更是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与发展。

(四)促进母亲终身学习意识的树立

积极引导母亲在不断学习中进行家庭教育实践,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规范,为孩子做好表率。强化母亲学习意识,更新自我知识储备,让母亲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对家庭教育进行调整,真正融入青少年的世界中去,从而对孩子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这样,母亲的示范带头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高效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

(五)营造积极健康的环境

积极提升母亲素质,要保证母亲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如夫妻关系,长辈关系,尤其是婆媳关系,邻里关系、社会关系,如工作关系等。母亲的人际关系处理,必须能保证对青少年有积极的影响,保障孩子健康成长。从古代的“孟母三迁”到今日的“华人神探李昌钰”的母亲王淑贞,这些都是典型的案例。

六、 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我们应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针对母亲素质提升做出努力,进一步增强母亲素质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影响力,才能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母亲教育素质不仅是母亲个人的事情,也是全体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努力的大事,更是全社会,乃至整个民族认真考虑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沈育德,沈银萍.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的和谐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6,3(12):153-155.

[2]郭德峰.现代家庭教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

[3]姚本先,何军.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2).

[4]方新俊.试论母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5(4).

作者简介:袁正弟,李鹏飞,甘肃省嘉峪关市,甘肃省嘉峪关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应对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