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青少年教育

2021-03-08庄瑜

世界教育信息 2021年2期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历史发展澳门

庄瑜

摘   要:博物馆以多元的角色融入到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将“为不同的人创造有意义的体验”作为其使命与价值。文章尝试从澳门博物馆业的历史发展和分类入手,通过对六个澳门博物馆典型教育案例的分析与解读,归纳澳门博物馆教育的经验与反思。

关键词:澳门 博物馆教育 历史发展 分类

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样性与包容性”。博物馆以多元的角色融入到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将“为不同的人创造有意义的体验”作为其使命与价值。占地32.9平方公里、人口60多万的澳门经历了400多年的东西文化交融,拥有30余家博物馆,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为不同的人创造了有意义的文化体验。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后澳门特区政府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陆续出台《文化遗产保护法》《澳门历史城區保护及管理计划》,并开展“全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收集”工作。澳门的博物馆也通过多样的青少年教育项目,开展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成长体验,这些教育活动能给予博物馆教育者以启迪。

一、澳门博物馆业的历史与发展

澳门的博物馆业起步较晚,最早的博物馆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由一位名叫阿瑟卡蒙那的海军少将倡议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毁。1927年,为纪念葡萄牙诗人贾梅士,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贾梅士博物馆,1960年,该博物馆迁至澳门半岛的白鸽巢公园旁,其艺术藏品丰富,尤以广东佛山石湾窑的陶瓷品闻名,后因迁址闭馆[1]。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澳门政府1958年开放澳门国父纪念馆,该纪念馆至今保留了原有的布置,陈列有照片、家具、其他物品等[2]。有明确建馆目的且专门投入人力物力,澳门政府于1990年建成澳门海事博物馆新馆(旧馆于1987年建立在一栋20世纪40年代的老建筑中)。

1990年以后,随着亚洲经济的蓬勃发展,澳门博物馆业进入了发展的第一个黄金10年,记录城市变迁的澳门博物馆、弘扬英雄禁烟壮举的林则徐纪念馆、展示澳门生态环境及动植物标本的土地暨自然博物馆相继建立。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后产生的巨大推动力使澳门博物馆业进入发展的第二个黄金10年,公立和私立博物馆百花齐放,纪念澳门回归的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记录行业发展的通讯博物馆、以私人藏品为特色的留声岁月音响博物馆陆续建成,并以不同方式参加广州、北京等地举办的博览会等,增强了对外的宣传与交流,博物馆建设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澳门博物馆业的第三个黄金10年,以庆祝澳门回归10周年揭幕落成的澳门科技馆为标志开启,澳门文化局建设澳门博物馆群的门户网站,联动各博物馆每年于国际博物馆日(5月18日)开展嘉年华活动,推进博物馆与公众的交流。

博物馆是连接文化遗产和公众的重要纽带,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澳门历史城区”,包括25个古老建筑和8个广场,集中在澳门半岛,位于澳门城市文化的核心,其地理范围也涵盖了澳门大部分的博物馆及博物馆所在的建筑物,天然的位置优势和文化基因使澳门的博物馆承担起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

二、澳门博物馆业的分类

澳门被称作世界博物馆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30多家博物馆各具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博物馆文化。澳门的博物馆体现了中西文化兼容并蓄的模式,并融合东西方社会文化的精华,如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仁慈堂博物馆等;博物馆形式多样,除常规的历史、艺术、科技类博物馆,随着澳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其分类也更为细致,如可口可乐博物馆、留声岁月音响博物馆等;文化遗产建筑的博物化也是澳门博物馆的另一特色,如林则徐纪念馆、塔石艺文馆等。具体而言,可将澳门的博物馆分为以下六类。

(一)人文历史类博物馆

澳门的人文历史类博物馆包括澳门博物馆、路氹历史馆、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中西药局旧址等。建于2006年的路氹历史馆,位于澳门离岛昔日的行政中心大楼里,主要展示路氹的历史沿革与居民的生活史。馆内由9个展览室组成,内容包括离岛村落的变迁、路氹的农业和手工业、路氹的建筑特色、路环的出土文物等。建于2004年的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于澳门回归5周年纪念日开馆,选址在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矩形场馆,分设常设展览厅与专题展览厅。常设展览厅展示国务院、全国各省市送予澳门的回归贺礼;专题展览厅用来举办以澳门本土文化为主题的各类展览及其他活动。

(二)艺术民俗类博物馆

澳门的艺术民俗类博物馆包括澳门艺术博物馆、塔石艺文馆、澳门当代艺术中心、饶宗颐学艺馆、大三巴哪吒展馆、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饶宗颐学艺馆是为纪念百科全书式大学者、有“国学大师”之称的饶宗颐先生而设立的艺术类博物馆,在1921年落成于具有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居民住宅中。澳门的哪吒信俗在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面积不足百平方米的大三巴哪吒展馆位于澳门大三巴哪吒庙侧面,通过旧照片、实物、漫画、电子书等方式向公众介绍澳门特有的民俗“哪吒诞”。

(三)自然科技类博物馆

澳门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包括澳门科学馆、澳门海事博物馆、土地暨自然博物馆、澳门通讯博物馆、澳门大熊猫馆等。澳门通讯博物馆属澳门邮政所辖,是集科技、文化和技术于一体的互动性博物馆,邮政展区展有与邮政局历史相关的珍藏邮票、邮政器具等;电讯展区通过互动形式使公众了解通讯技术、尖端科技的发展等。澳门大熊猫馆馆内住有中央政府为纪念澳门回归10周年赠送特区政府的两只名为“开开”“心心”的熊猫,另设“澳门大熊猫资讯中心”,展览大熊猫的习性、生活环境、特征等,还通过游戏使公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四)行业类博物馆

澳门的行业类博物馆包括鲁班先师木工艺陈列馆、澳门典当业展示馆、澳门手信博物馆、消防博物馆、澳门保安部队博物馆、恋爱·电影馆等。鲁班先师木工艺陈列馆位于上架行会馆内,上架行会馆是澳门最早成立的行业会馆之一,馆内通过展示近百种传统木工锯,介绍鲁班的生平及工具使用办法,充分展现前人智慧的同时提升公众对传统行业及行业会馆的认识。恋爱·电影馆是一家有关澳门电影史的博物馆,是一个集影像保存、电影期刊阅览及世界电影鉴赏为一体的复合空间,旨在提供多样的观影选择,推动澳门电影文化的发展。

(五)生活史类博物馆

澳门的生活史类博物馆包括大赛车博物馆、葡萄酒博物馆、可口可乐博物馆、澳门茶文化馆、留声岁月音响博物馆、沙梨头更馆、澳门钟表博物馆、同善堂历史档案陈列馆等。沙梨头更馆原为沙梨头地区打更人的休憩处,通过修复更馆建筑,将旧时打更人的工作场景、物件予以再现,呈现打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形态与变迁。澳门钟表博物馆由澳门本地的钟表收藏家开设,展品是其从世界各地收集而来的计时器,馆内设有古董钟及怀表展区、现代手表等展区,旨在传承澳门的钟表历史与文化。

(六)人物纪念馆

澳门的人物纪念馆包括澳门国父纪念馆、叶挺将军故居、林则徐纪念馆、郑观应纪念馆、卢家大屋、冼星海纪念馆等。叶挺将军故居是其1932—1942年在澳门的居所,展示了叶挺将军的个人事迹、家庭生活、故居往事等,旨在推广澳门的乡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冼星海出生在澳门,冼星海纪念馆是澳门特区政府为纪念这位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而设立的,通过展示音乐家的人生道路与艺术成就,为青少年树立学习榜样,推动澳门的音乐艺术发展。

三、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的

澳门博物馆教育案例

(一)推动分众化文化遗产教育的澳门海事博物馆

澳门海事博物馆是澳门规模较大的博物馆之一,成立于1987年,1990年迁至新馆。三层楼的博物馆外形犹如一艘大船,以中国和葡萄牙的航海活动为主线,介绍了与航海相关的历史沿革、科学技术、交通工具等。馆内布置充满了浓郁的海洋氛围,有展现航海史的浮雕、刻画罗盘方位标的瓷砖画,大量的渔船、航船模型与水族箱。对于航海文化遗产的保护,澳门海事博物馆注重青少年的分众化教育,为不同学段的学生设计了丰富的活动及工作坊,使他们在参观的同时能完成一节充实的文化体验课:面向幼儿园、小学生有填色活动及“指南鱼”工作坊;面向三年级及以上学生有“纸舢板”“罗盘制作”“船用绳结工艺”工作坊。此外,海事博物馆向中小学提供的驻校服务“乐在博物馆”项目,将展品设计成不同的游戏,通过活动教学法将航海文化知识介绍给学生。博物馆内还设有图书馆,使青少年能阅读到航海专题类书籍,加深对航海知识的理解。

(二)培养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卢家大屋

卢家大屋是澳门商人卢华绍的旧居,他在澳门发迹,雄才一方。卢家大屋建筑是典型的对称布局中式住宅,其三开间三进上下两层的格局是晚清时期岭南建筑风格的典范,大屋的装修风格中西混搭,既有中式的砖雕、灰塑、蚝蛤窗,也有西式的假天花、铸铁栏杆等。中西装饰共冶一炉,别具一格,被囊括在“澳门历史城区”之中。因其建筑民俗上的独特性,卢家大屋也成为民俗展演的常驻地,沉浸式的教育方式使青少年的教育获得感更为强烈。此外,卢家大屋还通过戏剧、音乐会、手工坊等形式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活动。这些常设的教育文化活动可以促使青少年更具象地了解全国各省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搭建文化遗产保护线上平台的澳门博物馆

以“發展文博事业,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澳门独特的中西多元文化特色”为宗旨的澳门博物馆坐落在历史遗迹大炮台上。博物馆共三层,展示了数百年来澳门的历史变迁、文化传统、民间艺术、休闲娱乐、民俗庆典、城市风貌以及以澳门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品,通过文物展示、实景模拟、影像观赏讲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在澳门的生活。馆内专门设置了“学校预约服务”,旨在根据学段、参观者人数定制专门服务。此外,澳门博物馆还有两项线上教育活动:一项是《儿童教育手册》指导的活动,一项是线上游戏。《儿童教育手册》协助儿童在参观博物馆前做好预习、参观博物馆后做好复习工作。该手册的指导活动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由“阿东”和“艾迪”两位卡通人物带领儿童线上游览澳门博物馆,每到一处,卡通人物就会提出问题,儿童需要根据参观内容进行回答。手册的情境全为实景图,能促使儿童开展更有效的学习。在线上游戏里,青少年可以体验澳门的文化变迁和文化差异、学习考古知识和航海技术、探索名人往事和非物质文化等,游戏形式活泼生动,操作便利,引人入胜。

(四)构建文化遗产魅力体验的澳门典当业展示馆

澳门的典当业经历了400多年,是澳门古老的行业之一。澳门典当行业展示馆设立在一家名为德成按的当铺内,该当铺是澳门现存当铺中建筑结构较为完整的一家。澳门典当业展示馆根据德成按的图纸将建筑物重新修复,使昔日当铺的经营场景再现眼前。它曾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并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4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3]。参观澳门典当业展示馆的路线,也是体验澳门典当行业文化的过程。入馆门票即是一张当票,参观者入馆后随即能看到当铺高高在上的柜台,之后每处都可以看到典当铺里各岗位所需的工具、票具、记录等,能原汁原味地了解典当业的工作模式和操作流程。在主建筑的后方,是储存受押物品的货楼,物品的防水防火防盗设施一览无遗,参观者通过楼梯还能观摩货架的构造和物品的摆放。文化遗产的魅力在实景环境下重现有助于参观者的深度知识构建,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遗产宣传。

(五)拓宽文化遗产知识的澳门艺术博物馆

澳门艺术博物馆是澳门文化中心的组成部分。自1999年开始,澳门艺术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开始合作,故宫博物院每年都会在澳门艺术博物馆举办一个主题展,有“星槎万里——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君子比德——故宫珍藏清代玉器精品展”等,成为澳门家喻户晓的年度文化盛事。每次展览,澳门艺术博物馆都会配以面向青少年的教育周边活动,以“太乙嵯峨——紫禁城建筑艺术特展”为例,展出的是故宫独有的斗拱、瑞兽、花罩等,包括样式雷家族制作的各类宫殿烫样等,配以纪录片影像,让青少年了解故宫的建筑艺术,领略中华建筑文化的丰厚积淀。博物馆同时举办多样的专题导览、专家讲座、儿童工作坊等,并制作展览手册、亲子学习手册,免费供青少年领取。

(六)注重文化遗产活化的澳门手信博物馆

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是通过外部驱动力将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提炼出来,并将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融入到公众日常生活中的过程。澳门手信是澳门人日常生活中自食或赠礼的重要物件,产品类型主要有杏仁饼、老婆饼等。钜记饼家、咀香园饼家、最香饼家等老品牌都创立于20世纪[4],几十年的品牌传承成为澳门人舌尖上抹不去的美食文化印记。1997年创立的钜记饼家是澳门手信业的传奇,澳门手信博物馆正是位于钜记饼家的一家店铺内,馆内收藏了150多件与澳门手信行业有关的物品,包括价目表、包装纸、盛载器皿等,百余年间与手信有关的文物汇聚在一起,可以帮助公众了解昔日澳门手信业的奋斗史,也是对旧时光的一份敬意。[5]

四、澳门博物馆教育的经验与反思

(一)注重设计中小型博物馆的教育活动

自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以来,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这一举措推动博物馆业进入了新时代。免费开放为博物馆带来了历史机遇,但许多中小型博物馆在免费开放初期门庭若市,但短暂的升温后依旧门可罗雀。大部分中小型博物馆面临资金有限、拓展乏力、配套设施不足的困境[6]。教育作为博物馆的三大使命之一,可以作为推动中小型博物馆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澳门的博物馆大都具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特点,无论场馆大小和展品规模,都有教育功能的体现。例如,澳门茶文化馆是两层楼的格局,展品包括中西风格的茶具、澳门昔日茶楼和茶庄的各类物品等,展品周围,放置“提问卡”,使青少年能在参观的同时通过即时问答重温知识,馆内一隅还专辟“教育角”介绍中国茶艺,并设置互动游戏使青少年体验泡茶过程。鲁班先师木工艺陈列馆也会定期开展传统木工艺培训及推广活动,介绍榫卯工艺和开展榫卯入门手作课程。作为校外教育场所的博物馆,其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是其教育影响得以实现的大前提。博物馆应为走入馆内的学生群体提供学习氛围,并强化其学习动机,配以展品及展示的氛围,进而实现教育目的。[7]

(二)着力开发配套的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

国家文物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文教结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将博物馆教育资源课程化的要求。提升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功能,应在整合博物馆展品资源的基础上,凝聚各领域师资力量,以活泼有趣的课程形式、简单明了的课程内容为载体,为青少年提供教育服务。澳门文化局联动各家博物馆,开设面向中小学的“Fun享文遗”项目,以讲座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澳门文化遗产的组成及特点、保护的方式及重要性等,通过互动提问、分享案例及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工作经验,增强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并提升自身创新思维及美学感知能力。内容主题包括建筑、音乐、科学、绘画、影像、诗歌等。“Fun享文遗”项目的教学课件均可在澳门文化遗产网站下载,课件内容包括课程对象(以中小学生为主)、课程目标、准备知识、教学方法、延展阅读、关联学科、课程流程等,便于学生温故知新。“Fun享文遗”项目还配有来自各行业的师资,使课程设计如虎添翼,例如,澳门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创办人、澳门国际音乐节技术总监、电影导演、诗社社长、音乐厂牌创始人等。从等待观众到吸引公众,博物馆更多整合社会资源(包括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力求围绕博物馆主题,将博物馆资源课程化,通过互动式教学过程,引导青少年探究式学习和交流,并提供资源共享的平臺(网站、公众号、应用程序等),使青少年学习知识的通道得以扩展。

(三)加强博物馆宣传品的设计与开发

宣传品是博物馆的名片,用以介绍博物馆的陈列、服务、活动等,纸质宣传品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读物之一,包括博物馆海报、导览图册、宣传折页或单页等。承担教育功能的博物馆,可通过宣传品增进与青少年之间的互动,激发学习兴趣;呈现与展品有关的问题,促发边参观边思考的学习动力;展现博物馆之间的关联,建构学习框架;提供延伸性知识贴士,拓宽学习通道等。宣传品不但肩负传播的作用,也应富有美感,增强可读性与收藏性。澳门文化局为青少年专门制作了《澳门文遗达人手册》,该手册是30页的口袋本,用直观的图标和角色引导方式描述文化遗产的定义、澳门文化遗产的分布、相关法规政策。而《澳门庙宇游踪》则是引导青少年通过打卡盖章,以特定路线方式,将澳门的民俗建筑、民俗文化学习串联,大三巴哪吒展馆、鲁班先师木工艺陈列馆等都涵盖在参观路线中。每处印章均做专门设计,富有浓郁的民俗特征,亦是对青少年的美学教育。以城市为单位的博物馆宣传品也有助于城市文化的宣传,可以在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博物馆入口、宾馆等对外服务窗口设置宣传品领取处,亦可以将宣传品发放给学校,鼓励教师和学生将其作为教学和学习资源。

(四)充分调动博物馆与社区之间的联动机制

201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提出了“博物馆与文化景观”的主题。文化景观是特定区域内人类活动变迁的结果。博物馆应承担起对周边文化的保护与管理作用,贡献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为社区提供多元方式观察这些文化景观。应充分调动博物馆与社区之间的联动机制,使二者互惠互利,同向同行。澳门的艺术类博物馆不多,为增强人文艺术氛围,澳门在2019年以澳门艺术博物馆为主场馆,联动高校、公园、剧院、酒店、外国驻澳门领事馆开设艺术展览和演出。活动包括澳门艺术博物馆的“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典藏大师作品展”、澳门博物馆的“丝路古忆——西夏文物特展”、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的国际青年戏剧节等。澳门的社区联动形式为博物馆与社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展品陈设不拘泥于博物馆的物理空间,扩充至其他场所,打破空间与时间的局限,使博物馆成为服务终身学习、青少年全面发展、面向人类未来的社会教育机构。

参考文献:

[1]邓树林,韩琳.形象、浓缩的文化史——澳门的博物院[J].今日中国,1997(3):47-49.

[2]傅玉兰.澳门博物馆业的蓬勃发展[J].中国文化遗产,2005(4):69-72.

[3]苏宁.德成按:活在当下的老当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6-02(W11).

[4]任玉洁.澳门手信食品业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12-13.

[5]苏宁.澳门手信博物馆——留住舌尖上的记忆[N].人民日报,2018-04-12(W20).

[6]鲍杰瑞,张莞沁.中小博物馆该如何生存与发展[N].中国文物报,2019-11-05(W07).

[7]郭青生.教育观念之于博物馆的意义[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14-15.

编辑 朱婷婷   校对 王亭亭

猜你喜欢

博物馆教育历史发展澳门
澳门回归日
虚拟现实技术在文物遗产保护和博物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中美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比较研究
寓教于乐 开创博物馆教育新形式
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影响研究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社会学五元素浅析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发展现状
99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