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足球教学中学生体能的训练方式探索

2021-03-08龚栩敏

考试周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学

摘 要:足球是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球类运动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同时作为一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运动,一直以来受到广大高中体育教师的重视,因此,本次研究以高中足球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的方式为主要内容展开探讨,分析了高中足球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的注意事项,然后从培养学生参与足球训练的积极性、拟定分层计划,开展体能训练以及坚持基础训练,增强学生体质,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保持足球运动供能等方面着手,探索高中足球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的方式,旨在为体育教育工作改进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高中足球;教学;学生体能

足球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足球雏形的蹴鞠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在群众中流传。当前,现代足球已经成为校园运动重要推广项目,按照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足球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小就开始抓起,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精力旺盛。所以,应当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同时参考高中学生的实际状况,引导学生参与足球训练。尤其是高中阶段面临高考,学生文化课学习任务重,能够投入到体育训练的时间短,怎样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开展高中足球训练,提升训练效果,成为高中体育教师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了足球训练中较为基础的体能训练方式为探索对象,旨在帮助体育教育工作者改善教学,提升校园足球整体水平。

一、 高中足球教學中体能训练的注意事项

第一,改变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高中足球教学中体能训练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关注学生足球技能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提升学生体能训练的效果。当前,高中阶段在高考背景下还是以文化课程学习为主,体育课程开设的时间偏少或被挤占,在设计体能训练教学时,要充分注意以提升学生训练质量为目标,选择科学的体能训练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足球训练,在训练中培养学生阳光的心态,坚韧不拔的毅力,为足球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坚持基础训练。高中足球体能训练中,应当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前提,因此在体能训练实施中,需要以运用基本技能为基础,比如基本的运球、抢断、传球等,只有娴熟掌握基本技能,才能确保体能的合理分配,提升训练效果。

二、 高中足球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的方式

(一)调动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

高中足球教学开展学生体能训练,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至关重要,只有调动起学生足球训练的热情,学生才能更加专注于学习系统的体能训练知识,提升体能训练质量。高中学生已经对事物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并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形成独特的见解,能够全面的考虑问题,并能对问题进行独立分析寻找解决的策略。因此,在进行高中足球教学时,体育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适宜的训练环境、使用激励性语言引导学生参与体能训练,充分调动学生训练积极性,保证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体能训练中。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足球赛事,增进对足球运动的认识,了解进行足球运动的重要价值,树立开展足球体能训练的信心,为下一步训练技能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第二,要遵循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符合高中学生实际的教学环节,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潜力,引领学生能够体验足球训练的过程,感受足球体能训练的乐趣。第三,要做好动作示范,向学生示范标准的训练技巧,让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顺利完成动作。还有就是,在带领学生完成体能训练后,要及时反思自身教学行为,不断改进体能训练的教学方式,同时还可以引进现代技术手段,激发高中学生参与足球体能训练的热情,提高训练效果。

(二)拟定分层计划,开展体能训练

在人教版高中体育教材中,对于开展足球体能训练的内容有较为详尽的阐述,然而由于某些教学环节的不科学,导致训练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应当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改进传统体能训练方式,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分层训练计划,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这就需要在开展足球体能训练的教学中,必须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保证充分参与到足球体能训练中。尤其是要充分考虑到高中生文化课学习任务重,真正能够用于足球体能训练的时间较为紧张,体育教师应当考虑高中学生足球体能训练时间的紧迫性,拟定科学的分层训练计划,确保高效训练。

例如,在脚传球的训练环节中,部分学生学习和掌握动作要领的能力比较强,以较快的速度投入到训练状态。而部分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的能力比较弱,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脚传球技巧。为了帮助掌握动作能力使学生减轻疲劳,可以分层布置脚传球训练任务,使不同训练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基本体能训练。体育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确定教学设计的原则:优等生在保证完成体能训练的前提下,不需要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脚传球反复训练中,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下一节训练动作的预习中,帮助这部分学生持之以恒的提升体能;中等生要适当提高训练强度,这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脚传球动作的要领,但动作运用还不规范、不娴熟,体育教师应当引导这部分学生反复练习,在规范完成动作前提下提高训练强度;对于学困生要适当降低训练难度,合理把控训练时间,使学生有吸收和反思动作要领的时间,循序渐进的掌握动作要领,体育教师需要加强单独辅导,在学生能够规范完成脚传球动作以后,再提高训练强度,保障体能的不断提升。足球教学中分层设计计划能够使学生不断吸收学习内容、提高体能训练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身成长的训练方式。在制定分层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守循序渐进的规律,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训练,保证训练的高质量开展,帮助学生有序掌握提升体能的动作要领,使学生能够有更多训练收获。

(三)坚持基础训练,增强学生体质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高中足球教学中体能训练是一项艰苦且持续时间长的任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调整教学进度,依据教学进度使用适宜的策略,保证学生的训练任务足量完成,而且在教学中不能过分强调技巧训练,尤其是针对体能的训练,要以坚持基础训练为主,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避免低效教学。在针对学生基础学习的教学中扎实推进体能锻炼,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在教学中要明确增强学生体质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不能产生任何松懈,确保高中体育足球体能训练高效开展。

体育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基础体能训练过程中,需要按照教材要求悉心备课,制定详尽可行的训练计划,切实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要从整体上对训练内容、时间、强度做出明确要求,在备课中制定出周期循环任务。例如,每周抽出固定的两节体育课专门进行基础体能训练。在训练中,首先,将加强学生心肺复苏功能为训练重点,通过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腹式运动等增强学生的肺活量,活动时间确定为15分钟;紧接着安排长久耐力跑,使学生提早进入高强度足球体能训练状态,学生绕环形跑道依次出发跑步,教师根据学生跑步状况逐渐增加学生跑动的圈数,长久耐力跑的时间保持在30分钟。每日大课间活动时间可以坚持两项训练,体能训练还是要坚持较为轻松的强度,第一项进行6分钟的跳绳训练,跳绳时间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耐久能力灵活调整;第二项可以进行一分鐘仰卧起坐的练习,学生自由组合交换完成动作。

(四)科学选择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训练方法

足球是一项需要大量跑动的运动,而且运动中高冲刺跑的次数繁多,所以,在运动中身体供能系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能量需求。有氧和无氧代谢两种能源供应能够使学生保持强度较高的运动状态,因此,在高中足球教学体能训练中,要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保持身体的有氧和无氧供能正常运行。

1. 有氧供能的训练方法

在体能训练中要保持有氧耐力,就必要严格控制学生的训练强度,需要以有氧与无氧供能的临界点为指标来确定训练的强度标准,以每分钟心率不低于150次为最佳,采用的训练方法有以下两种:

(1)连续负载法:是指一种无间歇的持续高强度的负重训练,一般安排30~60分钟,负重量可以根据学生自身实际进行调整。

(2)重复训练法:使用相同动作重复练习,增强身体的条件反射,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减轻重新记忆动作带来的能量消耗。

2. 无氧供能的训练方法

在足球体能训练中,学生需要完成的冲刺跑次数比较多,因此学生需要保持较高的无氧耐力水平,确保在机体的活动过程中,体内能够产生足量的血乳酸,保持足够的能量供应。间歇训练法是进行无氧耐力训练的效果较佳的方法,间歇时间的合理性是保证训练效果的前提。间歇时间一旦过长,血乳酸就会减少。所以,按照体能训练的强度,要恰当安排学生的休息时间,确保学生身体始终处于较高的乳酸值水平下进行无氧耐力训练。随着学生无氧耐力训练能力的不断提升,体育教师应当及时调整训练强度,例如在动作练习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减少间歇时间,增加练习的时间。间歇训练法用于无氧耐力训练,乳酸值的产生量是使用这项训练方法的测算指标,所有间歇训练方式,都必须满足不同训练强度下测算指标的要求,才能在教学中使用。

总之,在高中体育足球教学中,探索学生提升体能的训练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健全的人格。但体育教师不能盲目的追求体能训练的强度,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状况,充分结合学生的身体指标开展体能训练,引导学生感悟足球运动的魅力,激发对足球运动的热情,从而促进校园足球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冬,李波.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探讨[J].田径,2020(7):37-38.

[2]朱国军.体能训练对提高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以高中足球教学为例[J].田径,2019(8):77-78.

[3]王雪梅.青少年足球体能训练方法架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11):48-49.

作者简介:龚栩敏,浙江省嵊州市,嵊州市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微写作」教学实践的思考
“以读促写”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听、看、想、说、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对识谱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可以预约的雪》教学探索与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