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2021-03-08左建平

家长·中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调动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教学活动其实是师生双向互动统一的一个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处于主导地位,要求教师采用合适的措施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调动;学习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2-0162-02

【Abstract】Teaching activities are actually a process of two-way interaction and unity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students are in a dominant position, and 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adopt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stimulate their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activate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ideal teaching effect be achieved.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how to mobiliz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hoping to help relevant personnel.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Mobilize;Learning initiative

語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通过语文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要想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不过就具体情况来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往往应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导致课堂氛围十分沉闷,学生学习主动性缺失,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针对此,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加强重视,并且应用合适的措施进行激发与调动,促使教学目标更加高效地达成。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必要性

(一)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学习积极性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当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积极性,便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知识掌握自然更加深入,学习效率能得到很好的增强。

(二)有助于教师教学策略的优化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深切了解与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策略,使自身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要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各方面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与发展,教学质量自然可以得到有效强化。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陈旧

虽然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了一定的改变,不过就具体情况来看,依旧有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应用陈旧的教学方式。具体表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盲目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注重学生是否能接受,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被调动。

(二)学生主体性被忽视

新课改明确提出,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不过在传统教学观念下,部分教师往往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在课堂上让学生跟随着自己的思路走,并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硬塞给学生,而学生毫无自主性可言,即便有建议和问题,迫于教师的压力也不敢提出来。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将会越来越强,自主学习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三)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不明确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突出的一大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目标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难以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课堂内容过多,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时常出现教学内容超出学生认知能力的情况;部分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中,没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新课改要求,只是根据自己的惯性思维组织开展教学。这样很难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措施

(一)给予学生感官刺激,促使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巧妙进行问题的设置,合理进行引导,使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相应的语文知识,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具体需要教师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认识到课堂舞台主角是学生,如果学生不能积极参与,那教学质量将很难得到提升。心理学上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地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才能让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探索知识的良好状态,实现理想的学习效果。”针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采用合适的措施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主动动脑、动口与动手,促使教学质量更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揭示课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之后带着问题进行课文的自学,将找到的问题答案进行标示,而对于不明白的地方也应该做好记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边读边想以及边动手,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并且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的知识,学生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并获得良好的成就感,学习积极性可以得到很好的调动。所以,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体现学生课堂主体性,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语文教学效率更上一个台阶。

(二)放飞思维,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语义的体会和理解构建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勇敢提出自己的质疑。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则需要因势利导,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然后结合现有经验与知识发表各种见解,对于学生讨论中存在分歧的问题,教师应该拿出来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这样便能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和理解,认识到知识是无穷的。而且在这种课堂上,氛围十分活跃,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更为广阔,真正实现学生的思维无拘无束,而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实现碰撞,为传统课堂注入全新的活力,促使教学目标更加高效地实现。

例如在《坐井观天》这一课文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有一天下大雨,井中的水涨了上来,小青蛙跳出了井口……你们能补充一下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吗?”然后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对此展开讨论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并且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能很好地保护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个性更加张扬,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与理解。

(三)给予学生充足的尊重,让学生感受成功喜悦

平等对待、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到的,这样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该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并且仔细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言行,特别是学困生。对于学生的进步和优点,教师应该及时鼓励和肯定,而对于学生的退步与缺点,则应该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引导纠正,而不是盲目地指责。同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渐树立学习自信,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具体可以引进分层教学法,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一样的目标,如让学困生回答一些浅显的问题,能从书本上直接找到答案,这样可以很好地提升他们的参与度,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关注,从而学习起来更加用心和积极;而对于优等生,则应该提升要求,让他们不断挑战自己。通过这种方式,便可以讓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推动语文教学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与激发,只有这样才能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需要教师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加强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到新课改要求,给予学生更多发挥的空间与时间,这样学生便能感受到自己是课堂上的主人,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获得更为理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俊峰.刍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

[2]张玉学,邱晓静.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

作者简介:左建平(1980.03-),男,汉族,甘肃天水人,大学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学习主动性调动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数独驾到
响鼓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策略
中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浅论小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激发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