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农林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思考
2021-03-08黄爱显胡建伟
黄爱显,胡建伟
(福建农林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历史、人民和实践三个维度为我国新时期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一个伟大的理论首先是人民的理论、历史的理论和实践的理论。党建工作居于高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学生党建是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对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学校的安全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目前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农林院校作为为国家培养三农人才的重要基地,对于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使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日益突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迫切需要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懂农村并且乐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党员来团结带领村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不仅有利于他们成才,而且能够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进而巩固和发展好基层党组织,为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做好农林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十分重要[2]。
通过对农林院校学生进行随机调查,仅有13.1%的学生愿意到农业相关部门工作;83.4%的学生选择到城市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就业;90%以上的生源来自农村地区,父母希望他们通过读书能够到城市工作,不希望他们再回到农村。调查的结果让我们觉得情况不容乐观,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显得至关重要[3]。
一、农林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亟待加强
十八大以来,虽然各高校都在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并力图在工作中探讨新思路,但是很多仍然停留在理论上,如何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上,充分发挥好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和农村各项条件相对艰苦的现状,不少农林类专业的毕业生不愿到涉农行业就业,尤其是县级以下的基层组织中就业,这种情况使得农林类专业的学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和广大农村地区缺少高层次农林人才的难题同时存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农林类学生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服务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
农林院校应当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农林人才。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指农林高等院校实施培养的在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强烈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具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并不断取得创新成果,且热爱农业、愿意致力于农业发展的人才。农林类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目标是力争在政治觉悟、道德标准、农业情怀、农业知识素养等方面为其他学生树立先进典型。培养学生党员为农服务的科学思维方式、知识技能,增长学生党员为农服务的本领。农林类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对学生党员的创新精神、创造性解决农业问题的能力诉求与农业科学研究中提倡的创新精神异曲同工[3]。农林类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中秉持的投身于农业发展实践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与农林院校服务社会的精神不谋而合,促进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其共同目标[4]。
二、新时代加强农林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必须以习近平党建思想为引领
重视农林类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不仅对农林院校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改变农村的不利现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农林院校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农林院校是以农林专业为主的高校,其发展与农业农村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由于农业的发展孕育出了农林院校,并使之赋予了独有的特点[5]。农林院校以服务三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和定位。当前,农林类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比较突出,如果能够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优秀的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发挥农林专业学生的特长,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而且可以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农林院校由于自身的特点,农村生源比例较高,他们大多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有能力也有意愿改变家乡的面貌[6]。如果对在校学生党员加强党建工作,提高他们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本领。将来他们在带动当地农民建设新农村中发挥作用。当前,一方面农村由于缺乏支柱产业,加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尤其在农闲季节,为了提高收入,大量剩余的劳动力不得不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的附加值太低,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过低,使得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脱离了农业生产。因而农村留下大量的老人、儿童、妇女在从事农业生产。不仅使得农村出现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也会严重威胁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大量的农业人口涌入城市,虽然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也给城市带来了人口、治安等方面的社会问题。而且每年的春节前后出现大量的民工流,给铁路等运输带来巨大的压力,大量的流动带来很大的不必要成本,使得大量的家庭长期不能团圆,留守儿童无人教育管理,少年儿童遭受不法侵害的事件大量被发现,空巢老人的赡养照顾等问题长期无法妥善解决。如果使得农林院校的学生党员能够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作用,以自己的新知识新理念在当地以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农业人口返乡就业,使我们社会的短板农村逐渐强大起来,改变城乡的巨大差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有助于巩固我们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事实上由于农村人才的大量流失,农村已经成为人才洼地。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多年没有发展党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影响党在农村基层的影响力,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因此,迫切需要有新鲜的血液来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新时代以习近平党建思想引领农林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思路
(一)加强对新思想的学习
通过座谈会、党课、先进事迹报告团等形式加强农林院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他们热爱三农、服务三农的意识。多到基层参加实践和锻炼,增强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和血肉联系,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他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和对三农的热爱。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师、专职辅导员、离退休人员、干部、专业教师、研究生党员和高年级学生党员的带动作用,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尤其发挥学生党员的朋辈效应。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微信,微博,QQ,博客等网络新媒体进行宣传,提高宣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宣传层面也从课堂上延伸到网络和宿舍,增强宣传的覆盖面和层次,占领新媒体文化的高地[7]。
(二)注重党员发展培养
在新生入学之初就加强对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过程中实行党员传帮带,在党员发展的各个阶段,切实做到做细做实。严格入党积极分子的考核,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党组织的严肃性和先进性。由经验丰富的专职辅导员和党务干部任党支部副书记和指导教师,加强对发展党员过程的审核与指导,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宁缺毋滥,保证党员的质量。加强与关工委的联系,充分利用老前辈的丰富的党建知识和充足的时间来帮助学生党员快速成长。对拟发展对象实行述职答辩制度,由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党委秘书和专职辅导员组成评委对拟发展对象进行面试。着重考核发展对象平时的表现和服务他人的情况,评委根据他们的表现和平时对他们的了解进行评分。对于预备党员建立了述责答辩制度,对将要转正的预备党员,在答辩会上要求其回答一年来自己党员责任的落实情况。在场的党员群众随时可以对他们提出问题,进行监督。
(三)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加强与农村的联系
实行党员立承诺、办实事,每个党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承诺在一年内做几件实事,在学生党员宿舍悬挂党员标志,注明学生党员姓名挂牌的活动,增强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服务意识。充分利用寒暑假的空余时间,带领党支部进行三下乡活动,进一步密切和农民、农业、农村的关系,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形成对农民的深厚感情,树立服务农业生产的理想。根据专业和特长,组织不同的社会实践队伍,全方面多层次的服务农村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于毕业生党员,要加强三支一扶意识,树立到农村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树立与农民兄弟的血肉联系。积极引导学生投身农业生产实践,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较高的思想觉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8]。为三农服务的追求、解决农业问题的素养和技能和投身农村事业的农业情怀对农林院校的学生党员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党员及其行为对其他同学的成长成才具有导向作用。党员发展过程中融入强农兴农教育,这种倾向性对于广大同学具有导向性,直接影响到部分同学投身于农业实践的好坏。
(四)探索建立专业党支部
形成以党员为核心的人才团队,形成以专家、中青年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术团队,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服务三农上,同时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洗礼。学校成立了大量的教学实习基地,不仅帮助当地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带动当地农民致富,而且也促进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党员的作用,树立良好的师德、教风。在教师的职务职称晋升上增加服务三农情况的要求,不仅在制度上给青年教师提供方便,设置适当的激励机制,在评优评先、资助、晋升等方面加强对服务三农效果好的教师倾斜。激发师生服务三农,服务海西的热情,在全校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在这一点上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谢联辉院士团队做出了大胆的尝试。此外农林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旨在引导学生形成农业人才品格,农林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要突出为农服务的特色。首先通过党员示范作用引领学生形成对农业的热爱,愿意投身于农业发展的实践中。其次要通过学生党员的自身示范和对其他学生的实践带动,在实践中形成农业人才品格,引导学生增强为农服务本领[9]。农林院校党组织在对党员发展教育过程中融入强农兴农教育,更会在学生群体中形成学农、爱农的良好氛围。除此之外,学生党员带领广大同学,在诸如农民义务培训、农田实地咨询、农业科普宣传、农村信息化调查等实践活动中形成为农服务能力,引领大学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发展。
党建工作是一项具有持久性和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我们认真了解当代农林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其规律和方法,在实践中探索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党支部建设经验,为农林院校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