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皋陶法治文化的传播策略研究

2021-03-08杨耀文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六安法治文化

杨耀文,杨 芳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本土文化资源,2020年5月28日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正式颁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民法典……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1]“上古四圣”之一皋陶是法史学界公认的“中华司法鼻祖”,以其法治思想与司法实践为核心的皋陶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传说其早在数千年前就提出“民法”的思想,对“民法”的坚持与认同也是皋陶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探寻与传播皋陶文化也由此具备了较强的现实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皋陶文化被正式提出以来,就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类似“六安市皋陶文化研究会”等组织纷纷建立,皋陶文化在广泛传播的过程中逐渐成为皖西地区重要的文化品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走上研究皋陶文化的学术之路,皋陶文化的内涵获得充实与发展,运用多种手段包装运作,助推皋陶文化走向社会成为时代和人民的现实需求。

一、皋陶法治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一)皋陶及其法治思想的文化价值

皋陶是远古时代东夷族群首领少昊的后代,与尧舜禹三人并列,被后人称之为“上古四圣”,和所有传说中的伟人一样,皋陶的形象也颇有一丝奇幻的色彩。根据《尚书·皋陶谟》的记载,皋陶是一个谦虚谨慎、以民为本、正直诚恳的人。据说皋陶的相貌长得极为怪异: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在其所编纂的《淮南子》中记载,皋陶其人脸色青中泛绿,有着如同“鸟喙”一样的嘴巴,而且总是不管什么时候都会向前伸着。

皋陶被虞舜任命为当时主要掌管刑法的长官,他针对当时出现的“蛮夷滑夏,寇贼奸宄”现象,作五刑以约束人们的行为。随后,又向舜提出了“九德”作为遴选公职人员的标准,并认为不仅要用严酷的法律惩罚不法之徒,更要用良好的德行教育感化人民。据传说,皋陶最早提出了“民法”的思想。皋陶想制定二法,一为惩治犯罪之法,二为保护民权之法。问尧,尧帝曰:“可定刑法,毋为民法。刑律若定,人民畏敬,天下安宁;汝意不侵民权,以民为重,则王者之威何存?”皋陶郁郁寡欢。尧死,皋陶复欲创民法[2]。虽然民法在当时并没有颁布和实施,但是以民为重的思想仍然成为皋陶法治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说中的皋陶还拥有一只独角神兽“獬豸”,这只独角神兽形状像羊,身上长满了浓密漆黑的毛发,目光如炬,有分辨善恶是非的能力,如果有人犯罪了,但是找不到证据,只要把这个人带到神兽面前,神兽如果用角顶他,那么就说明这个人有罪,反之则说明这个人无罪。这也使得天下赏罚分明,没有人敢再作恶,卑鄙小人也因此不得不纷纷逃离,皋陶最终成了当时的“大法官”。由于皋陶在司法方面创造的丰功伟绩,从汉朝开始,后人就逐渐将皋陶供奉为“狱神”,专门为其建庙造像,在监狱里的无论是狱吏还是犯人,都需要向皋陶的塑像顶礼膜拜,以求公正廉明的判决。至此,以皋陶本人法治思想与实践为核心的皋陶文化初步形成,并流传至今。

现代的“皋陶文化”这一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被正式提出[3]。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其内涵不断充实与发展,纵观目前学界对皋陶文化的研究,不难发现人们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旭晨指出皋陶应该成为中国传统法律的文化符号[4];贡振羽着眼于考察六安皋陶文化的脉络与历史渊源以及在新时代的发展,通过历史典故与资料梳理剖析六安皋陶文化的过去以及在现在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5];马育良与郭文君通过探究皋陶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指出:“九德”经过后人,尤其宋代叶适的话语构建与意涵展拓,点破了当时包括“国家治理者的缺位”及“胥吏之害”在内的国家治理的难题[6]。据专家考证,皋陶很早就发现道德教育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正所谓“明于五刑,以弼五教”,《皋陶谟》载皋陶之言:“允迪厥德。”“迪”为履行之意,句意谓诚实地施行德政。统治者要施行德政,自己首先必须注意修身,具备高尚的道德[7]。由此可见,法治内涵是皋陶文化的核心要义,皋陶文化能够充分体现“德法并举”的先进主张,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与广泛支持,与当下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非常契合。

(二)皋陶法治文化的时代价值

第一,弘扬皋陶法治文化,符合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的发展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着重强调“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时代意义和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我国长期以来非常重视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质,例如在语文教材中会有大量的古文阅读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歌颂与赞美,在中学的历史与政治课程上,老师也会着力向学生讲述唯物史观,强调“以史为鉴”的重要意义。近些年来,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文化益智类节目不断走红,传统历史文化纪录片上映后也广受好评,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符合中国人民的思维模式和理解习惯,深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热爱,是繁荣文化的宝贵资源。皋陶的相关传奇经历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一方面作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断案惊奇富有趣味性和大众性,能够激起人们深入了解和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这些传奇经历也能体现浓厚的家国情怀与法治精神,具有极强的正义精神和文化教育意义,因此能够从心底唤起人们的共鸣,有效助推文化产业与事业的发展。

第二,弘扬皋陶法治文化,有利于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9]。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对助推现代法治精神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与认同具有重要性。在现有基础之上,让法治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让法律最终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的信仰,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中汲取养分。安徽地区积极响应号召,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安徽省打造优质的法治教育基地,不断推进安徽司法博物馆的建设进程,皋陶法治文化理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其不仅是皖西地区人民创造的精神图腾,更是传统法治文化的渊源,具有模范引领作用。皋陶法治文化的内容符合人民群众的认知习惯,能够为当今法治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文化源泉和动力。首先皋陶本人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人物形象,是当今社会法律从业人员的榜样。法律从业人员作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一环,其个人修养与素质与社会的繁荣稳定息息相关,无论是法官还是律师,抑或政府工作人员,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避免不了要断黑白、明是非,此时的一念之差往往就是天壤之别。因此在工作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以及认真踏实、克勤克俭的工作作风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史书记载,皋陶正是这方面的模范,其在法律实践中种种断案如神的经历也会不断勉励相关从业人员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其次,皋陶文化的法治精神与当今社会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的时代要求不谋而合。西方的自由主义法学思想过分重视程序正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往往容易忽略道德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在重大的会议上强调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弘扬皋陶法治文化,有助于帮助人民群众理清“德”“法”之间的辩证关系,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引领功能。

二、皋陶法治文化传承传播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一)皋陶法治文化的传播现状

随着安徽地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庐剧《皋陶魂》等一系列彰显皋陶文化中法德并举思想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不断出炉,在社会上引发较好的反响。为了进一步助推六安当地居民对皋陶文化的了解和认识,2019年六安市图书馆开辟了“皋陶法律文化阅读专区”,这拓展了人们了解皋陶文化及相关历史典故的渠道,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皋陶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同年《伟哉皋陶——神羊助判》动画片在荧幕上亮相,制作方开创性的运用动漫技术展现与皋陶有关的传奇经历,内容有趣,结构合理,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为扩大皋陶文化受众范围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让皋陶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焕发了全新的活力。由此可见,在依法治国及文化市场繁荣昌盛的现实背景下,皋陶文化凭借自身的优势不断彰显出新的生命力与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是在如何促进皋陶文化的传播上,目前学界并没有太多的研究,尤其是如何利用传播学原理进行有效的传播,更是缺乏指导性的意见,当然,其中不乏有识之士试图通过各种创新的手段来促使皋陶文化的传播。例如学者刘昕就曾指出可以以汉服为载体,将皋陶文化的元素置入其中[10],但这仅仅是一些创新灵感的体现,并没有足够的学理依据,也没有办法进一步检验传播效果。

目前学界对皋陶文化的传承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在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文化生活极大丰富,各种文化产品纷繁复杂琳琅满目。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仅仅依靠文化自身的魅力,很难完成有效的传播。因此在笔者看来,对于皋陶文化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发掘其本身的内涵,而是更应该思考,如何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去创造新的消费动机,开拓新的消费市场,从而发挥皋陶文化在法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二)皋陶法治文化传承传播的内在制约因素

1.市场需求小

“狱神”皋陶这个文化符号的诞生,离不开古时候劳动人民对司法公平公正的向往。在社会生产力与法律体系不发达不完善的年代,人们迫切需要一个清正廉洁的形象,来帮助自己塑造对正义的信仰,以及对更美好生活的信心,六安皋陶文化正是这种信仰在文化这一维度上的体现。与皋陶本人的知名度以及皋陶文化的重要性相比,六安皋陶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极端狭窄,比如说从淘宝上搜索关键词“皋陶”或者“皋陶文化”,基本上搜不到任何有关的文化产品,只有少数的古籍或图书。对于大多数的六安本地居民来说,虽然皋陶这个历史人物名垂千古,值得自己骄傲自豪,但是涉及与皋陶有关的文化,以及相关的衍生产品的时候,总会觉得和自己关系不大,六安本地居民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地区的群众。这是因为与当今社会普遍流行的娱乐性文化相比,六安皋陶文化具有较强的严肃性,缺乏吸引受众关注兴趣的爆点。皋陶文化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与司法、监狱、教育等元素形成了比较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较强的严肃性,这就使得目前的皋陶文化传播难以拥有庞大的受众。

2.法治内涵挖掘不充分

现如今皋陶文化的影响力不断下降,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皋陶文化的内涵没有被充分的挖掘。首先,针对皋陶文化相关的考古发掘工作进展较为缓慢。其次,与皋陶相关的文化典籍内容丰富,但是缺乏系统的梳理与整合。最后,针对皋陶文化现实意义与传播策略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挥皋陶文化的教育功能,在此方面的研究更是难以满足从业人员的需求。

3.传播信息过载

皋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从古至今有许多艺术家针对皋陶这一历史人物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于是想要把握皋陶文化发展的脉络和精髓就会遇到一些知识的门槛,因此受众想要理解皋陶文化本身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皋陶文化的精神内涵缺乏系统的梳理与整合,所以在利用皋陶文化进行教育和宣传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传播噪音”,让人们不能很好地意识到皋陶文化在法治教育中的意义,反倒是把关注点局限于各种传奇故事与历史典故,比如皋陶本人神奇的长相,辅佐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以及皋陶身边可以明辨是非黑白曲直的神兽。这导致重点难以突出,进而阻碍受众的理解和认同。

4.缺乏专业力量的助推

六安市人杰地灵,居民普遍重视教育,拥有良好的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因此涌现出了许多知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和艺术家,这些名家大师非常关注六安皋陶文化,也贡献出一大批珍贵的皋陶文化产品。但是,在市场化的运作方面,则显得非常稚嫩。比如说,目前的六安皋陶文化传播活动主要集中在简单的线下宣传方面,开展六安皋陶文化的研讨会,清明祭奠活动等。这种单一的宣传策略,事实上效果甚微。而且这些线下宣传的活动,据笔者了解,很少或从不进行问卷调查、受众分析,从策划到执行都存在大量的不足,最终制定和呈现的宣传方案也不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尤其是近些年以来,微博、微信等新传播媒体的出现、普及和发展壮大,对文化产业管理者和文化产业消费者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消费者和受众的搜寻、互动、体验等习惯都在快速的改变。因此,如果不能适应受众习惯的改变,那么就会在传播的过程中失去先机和主动权。

以皖西博物馆为例,皖西博物馆非常重视皋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馆内“走进皖西”展览馆包括“皋陶魂”“古代英杰”“红旗漫卷”三大部分,“皋陶魂”这一展区便是专门进行六安皋陶文化传播的场所。展馆内有许多青铜制品与大型的壁画,如果进入馆内,想了解更多有关皋陶的典故,讲解员也会为游客耐心的服务,皖西博物馆也曾多次开展祭奠皋陶的活动,以及组织有关皋陶文化的座谈会、讲座等。比如多次和六安本地中小学举办联合活动,增加中小学生对皋陶的了解。但总体来说,对六安皋陶文化的宣传,大多还是局限于有关皋陶的史料考证以及相关传说故事。虽然很多次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引发广泛的关注,但是并没有进一步利用这种良好的势头,也并没有参与或主导打造过任何与皋陶文化有关的文化产品。

(三)皋陶法治文化传承传播的外在制约因素

1.泛娱乐化的文化传播缺乏控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自媒体的强势崛起,娱乐产品的成长与发展超乎了人们的想象。与传统媒体不同,自媒体具有更强的逐利性,所以自媒体的运营者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迎合受众,再加上自媒体行业准入门槛较低,难免在内容上会呈现碎片化与媚俗化的倾向。正是因为如此,现代受众所获得的信息,无论是广度或深度都不可避免的大打折扣。与此同时这又会对群众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产生深远的影响:人们对娱乐新闻、娱乐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一些呈体系化、复杂严谨的文化现象则越来越不感兴趣。因此当泛娱乐化的文化传播成为主流,势必会造成受众偏好的转变,这一现象从客观上来说,会使得严肃的文化活动逐渐走向小众。

2.对皋陶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

皋陶文化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毫无疑问具有较高的时代价值,然而目前社会上对于皋陶文化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同样是上古先贤的陵墓,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湖南炎陵县的“炎帝陵”受到了当地政府与人民的高度重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并基于此打造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但是,位于安徽六安城东的皋陶墓,作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是集中展现和宣传六安皋陶文化的重要场所,但由于年久失修和缺乏综合治理,现在的皋陶墓与黄、炎帝陵比较,不免显得有些寒碜,看起来让人感觉有些落寞。更重要的是,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难以承担人们观光游览的需求。从交通运输的条件来看,从市区到皋陶墓文化景区的道路不通畅,直达的公交也比较少,就会减少人流量。再从硬件设施上来看,目前六安皋陶墓文化景区内基本上没有现代化的旅游设施,也没有正规的纪念品销售店、餐厅等。这样,一方面无法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不利于大家在景区内的停留和观光游览,降低人们对于皋陶文化的好感与热爱程度;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皋陶文化的传播,众所周知,文化旅游的纪念产品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这方面的缺陷必然会让六安皋陶文化的传播受到严重的限制和阻碍。

3.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

目前六安市的旅游行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潜力,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六安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六安本地仅有一所本科高校皖西学院,加上地理条件的限制,在高端人才储备上,整体处于比较匮乏的阶段。又由于目前六安市的文化产业不够发达,所以对外地管理型人才的吸引程度非常有限,出于薪资待遇的考虑,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六安都必然要面临文化产业人才匮乏紧缺的局面。

再加上城镇化水平较低,目前仍然有大量的六安居民,并没有居住在六安市内,因此从消费习惯上来看,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量不大,对文化产业的关注程度也不高。另外,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一样,普通居民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六安皋陶文化仍然处于比较模糊的认知阶段。再从旅游环境的角度出发,六安市旅游业并不十分发达,本地景点的规划和管理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很难满足高端消费需求,加上本地旅游景区并不密集,因此难以让游客在六安长时间逗留。

三、皋陶法治文化传承传播策略

从皋陶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来,经济社会的发达程度短时间内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但是传播策略的改变与优化,往往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变现状,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很多鲜活的案例,比如章丘铁锅、安塞腰鼓等很多传统的文化产品,在量身定做传播策略之后,销量直线上升或收获良好的口碑与社会效益。因此,针对皋陶文化制定合适的传播策略,无疑是必要而且可行的。

(一)深挖思想内涵,弘扬法治精神

现如今想让人们在心中形成对于法律和道德的信仰,就一定要在社会上营造崇尚法律道德的环境,这种环境的构建离不开中国的故事,离不开中国故事中具有高度法治精神的内容。这就更需要我们重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更需要我们理清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皋陶文化中蕴含的思想内涵,是当代法治社会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皋陶本人的相关事迹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化传播的广泛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内涵本身,皋陶文化走上更广阔的舞台,就需要更加系统的探究与论述其背后的时代意义与内涵。因此,当地政府与相关研究机构应该加大奖励力度,鼓励更多的学者从事皋陶文化的研究,并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二)依托受众需求,传播优质内容

皋陶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具体的传播内容也应当根据受众的需求而进行调整或改变。针对儿童的思维模式和阅读习惯,从业人员应该重视相关文化产品的趣味性。例如编写者可以在书中添加更多的图画元素,在人物勾勒和情节设计上,可以适当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在保留历史情境的基础上,深度分析儿童群体的阅读习惯,尽量使用简单幽默的语言进行表达,争取让儿童在阅读之后能够有所启发,有所感悟。针对高年级学生或已经走向工作岗位的成年人,则更需要侧重于对现实意义的论述以及皋陶文化本身的教育性和启发性,要讲明白讲清楚皋陶文化背后的法治精神内涵,从而激发人们对于法律的认同与信仰,这就要求保证学理的严谨与科学,力求结构完整内容合理。

(三)打造文化品牌,拓宽消费市场

在皋陶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文化品牌的作用同样不容被忽视。文化品牌是文化产品的素质保障,是文化产品内容的高度凝结,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文化本身的意义与内涵。同时文化品牌的打造也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传统媒体尤其是户外媒体拥有非常强大的广场效应,因此在皋陶纪念活动或法治文化节等特殊的时间节点,依托皋陶文化品牌,于人流量密集的地区投放实体广告牌或宣传画,可以很好地得到预期宣传效果。当然也可以将皋陶文化的品牌符号印制在纸扇或水杯上,这样的好处是,这些物品本身就黏附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一定的实用性。因此,人们通常会将其保留一段时间,这样既保证了传播的效果和质量,又能够物尽其用防止资源浪费,还能给受众非常好的使用体验。这就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对皋陶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能够精准地把握皋陶文化的特点与重点。

(四)拓展传播渠道,提升教育效果

在皋陶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书籍和期刊的作用应该被重视。纸质书籍和期刊文献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独特优势在于,通过纸质书籍和期刊文献所呈现的知识结构,往往是成体系化的,这正是促使读者形成全面认知的必要步骤。皋陶文化的法治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想要对其有全面的认识,也必须依靠系统的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这个信息渠道来获取资讯。通过互联网进行文化传播具有许多优点,比如立体化的表现形式,不仅可以呈现给读者文字信息,还可以为读者呈现图片、视频、音乐等,这样更容易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保证更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从而弥补我国传统公民法治意识培育资源、方式等方面的不足,拓展法治意识培育的受众范围[11]。与传统媒介相比,互联网文化传播的难度较低,更加便捷高效,只需要通过简单的几步就可以做好排版、编辑、校对等工作,甚至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新媒体的运营工作。因此,皋陶文化的传播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想方设法搭上新媒体这班顺风车。例如可以创建运用皋陶文化主题微信公众号,一方面可以将目前有关皋陶文化的资源进行整合,便于有兴趣的群众搜索和查阅,从而有助于完善人们对皋陶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定期为大家分享最新的有关皋陶文化的文化产品、纪念活动,将其打造成高效稳定的信息发布平台。或者可以通过虎牙、斗鱼、哔哩哔哩等直播平台开展线上讲座,每月邀请志愿者或专家对相关的主题进行专题探讨与辩论,从而提高人们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与仪式感。再比如说,可以通过微信读书、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为线上的用户提供相关电子书籍或音频故事,这样既可以有效保障皋陶文化的传播的质量,又可以有效扩展皋陶文化传播范围。

四、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法治文化思想与精神,其鲜明的价值取向长期以来不断地引领着人民的生活实践,以皋陶本人的法治实践与思想为核心的皋陶文化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经济社会快速变迁的时代背景下,皋陶文化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我们有理由相信,六安皋陶文化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终将得到充分的释放。

猜你喜欢

六安法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安徽六安:致力打好产业扶贫“特色牌”
谁远谁近?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六安茶香也袭人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吴月娘爱的,贾母不待见的,都是这杯六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