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01-04奚萍子
奚萍子
(马鞍山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100)
安徽位于中国的中东部,沿江通海交通完善,是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重要组成部分,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大力推进皖江开发开放和东向发展战略,实现了厚积薄发,区域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综合环境不断改善,开放型经济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安徽应在“双循环”格局下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迈上新台阶,但是,安徽省开放型经济起步较晚且发展相对较慢,如何加快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是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在此背景之下,通过构建全面科学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深入了解安徽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明确安徽省与其他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并结合当前安徽省实际情况,给出进一步扩大与外界的接触交流,实现内外增长齐头并进的对策与建议,对促进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外贸规模方面
对外贸易额是衡量地区对外贸易发展规模的重要指标,自2010年以来,安徽对外贸易额由表1显示来看基本处于逐年增长,外贸依存度也保持相同走势,唯2016年略有下降,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2016年安徽省民企、外企等外贸主体表现乏力以及合肥等重点出口加工园区有所减少。近十年间安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状况,出口大于进口,长期的贸易顺差意味着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依靠外需拉动。
(二)商品贸易结构方面
1.商品结构分析
近十年来,安徽省的商品结构外贸状况是其出口量远远大于其进口量,截至2019年,初级类产成品出口额由7.82亿美元增至21.9亿美元,增长率为180%,相较于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更是从116亿美元飙升至382亿美元,增长229%,可见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安徽省商品结构中的所占权重较高,充分反映了安徽省近些年来商品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展现了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拥有巨大潜力。
2.贸易方式分析
2019年在安徽省与其他国家进行的经济贸易中一般贸易额为494亿美元,相较于基数年份2010年的195亿美元,其增长153%,然而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增长速度要遥遥领先,2019年实现了142亿美元,增长245%。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但因一般贸易进出口额数值远高于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仍表明安徽省主要以一般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值得注意,安徽省一般贸易额自2013年开始出现下滑趋势,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则在2016年剧烈下跌,跌至96.4亿美元,可能受到内外部的相互影响,导致安徽省外贸发展缓慢,不过2017年之后又开始回暖,截至2019年进出口额均到近十年的最高值。
表1 安徽省2010—2019年外贸变化趋势(单位:万美元)
(三)外资规模方面
1.引进外资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双循环新格局的战略,安徽省吸收外商越来越多,FDI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2010—2019年期间安徽省的引进外资额逐年增加,十年的增长率高达258%,充分展示了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外资依存度即利用到的外资额度金额占地区GDP的比重该指标的变化不仅能够体现出本地的投资变化,还体现地区经济对国际资本的依赖程度[1]。2010年到2015年安徽的该指标总体呈上升状态(见表1),自2015年后虽有所下降但总体呈现稳定状况,足以说明安徽省的外资发展程度较稳定。
2.对外投资分析
为顺应“走出去”战略潮流,以及更好促进省内与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安徽省也开始加大了对外投资新征程。2010—2019年期间安徽省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同比增长258%,从501446万美元一路飙升至1793674万美元,这说明近十年间随着地区的开放性政策的实施,安徽省在对外投资方面更加重视。
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合作是全球范围内人口流动的产物,同时也是我符合我国“十二五”、“十三五”内容规划的重要措施。2010—2019年安徽省的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因劳务合作发展方式和外派劳务结构不断改变总体呈波动式向上增长。
二、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评价方法及内容
(一)评价方法
由于整理的数据指标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本文采用熵值法作为主要评价方法,对选取的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和综合水平评估。具体方法如下:
1.对数据进行处理
构建原始数据矩阵即X=(Xij)m×n并将其标准化,其中Xij是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个指标值,i即评价对象,取值1,2,…,n;j即评价指标总数,取值1,2,…,m,再采用极值处理法,得出的得分排序采用降序原则[2]。由于本文选择的是正指标,为了消除在对数化中出现无穷值的情况,因此将新值平移个单位,标准化公式如下:
(1)
这里取k=1。
2.计算指标数据的熵值
首先求出第i省市(或年份)的第j项指标在该指标中的占比,其表达公式为:
(2)
再求第j项指标熵值,表达公式为:
(3)
3.计算客观指标权重
差异性系数gj的表达公式为:
gj=1-ej
(4)
gj值越高表明第j项指标对权重影响越大。
权重Wj的表达公式:
(5)
4.根据客观指标权重,进行水平评价
利用加权方式综合得分的表达公式为:
(6)
(二)空间比较
为研究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往往需要进行对比。本文首先在中部六省内进行空间比较,通过选取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3],如表2所示,采取2019年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各地的综合评分F值进行对比分析。
表2 开放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计算,六省F值由高到低排序河南(0.1733)、安徽(0.1638)江西(0.1583)湖北(0.1568)湖南(0.1558)山西(0.1207)。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上,旅游大省安徽省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远远高于其余中部省份,但因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及开放潜力指标内容上高于安徽,以至于安徽在综合评分上稍逊于河南,但总体以上还是可以就看出安徽省的开放型发展水平较高,而且还有进一步优化的发展空间。
(三)时间比较
按照上述运算法则,计算出2010—2019年安徽省各年综合评分F值,大小分别为0.0762、0.0799、0.0900、0.0950、0.0992、0.1031、0.1026、0.1109、0.1170、0.1261,自2010年以来,综合评分从0.0762上升到0.1261,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分呈现稳步上升的状态。2016年由于安徽省民企、外企等外贸主体表现乏力以及合肥等重点出口加工园区下降快,导致安徽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综合评分稍微有所下降,但2017年安徽省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F值逐步提升。
三、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借助上述衡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12项指标,采用安徽省2010—2019年数据通过SPSS 21.0计算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从而分析出其影响因素。
(二)实证分析
首先仍对数据进行处理,即标准化,然后对影响因素X1,X2,…,X12进行主成分提取能够得到它们的初始特征值和方差,结果显示前两个主成分解释了全部方差的89.857%,说明提取的两个主成分能够代表原始数据中的12个开放型经济发展指标的89.857%,这两个主成分对评价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把握。于是提取2个主成分,它们分别为第一主成分y1和第二主成分y2。
在软件SPSS 21.0的输出结果中,在有12项指标数据的成分矩阵里,显示的第一主成分y1特征值为9.687,第二主成分y2特征值为1.095,计算出两个主成分系数,由P1i(i=1,2,…,12)和P2i(i=1,2,…,12) 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最后可以得到y1和y2的线性组合公式:
由上面的公式可以发现,在第一主成分y1中的X1-X3、X6-X9、X10-X12的系数绝对值均大于其他变量的绝对值,由此可见,第一主成分y1是这9个指标的综合反映,它们影响着安徽省近十年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在第二主成分y2中,X4、X5、X9等3个指标的系数绝对值大于另外几个的绝对值,说明第二主成分y2主要是这3个指标的综合反映。
运用软件SPSS21.0,利用上述公式计算的主成分得分和以各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占两个主成分总方差贡献率的比率为权重计算可以输出得到综合得分[4]。图1给出了安徽省2010—2019年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大致走势。
图1 2010—2019年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图
通过上述图表来看,2010—2019年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也就是说近十年安徽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主成分y1得分的趋势图和综合得分大体一致,也就是说第一个主成分足够表明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大体情况,X1-X3、X6-X9、X10-X12等9个指标更能体现出它们对开放型经济的影响程度,其中人均GDP、第二三产业比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表明安徽省的经济发展程度,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和R&D投入比重,体现为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投入,这些都集中展示了一个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尽管这9个指标影响很大,但并不是说它们就完全代表了其影响因素,只是说明其他几个影响程度稍微小一点[5]。例如y2的折现图就是表现为先上升然后有所下降,其中的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在近些年有多下降,主要是因为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有些国家对中国产生外贸抵制,甚至与中国进行贸易战,以至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有所缓慢。不过,这些虽然对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总体上还是基本呈现上升的状趋势。
四、促进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安徽省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问题,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将自身打造成为全面开放内陆的先锋,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对外贸易经济交流与合作
拥有天然地理优势的安徽与中部其他城市比较,并没有在对外贸易领先,因此,想要进一步提高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安徽省需要更加重视对外贸易,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家贸易交流。
(二)提高外资实际利用率
外资利用率较低大多因为安徽省很多产业园区的规划与扶持还不到位,而且很多相应的开放型法律法规不完善,这就导致创新力度不够的招商引资。因此,安徽省需要加大这方面的力度,政府应该制定和优化招商引资的政策,且注重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人才培养制度,才是对引入外资最高效利用的完美诠释。最后,还应该组织一些宣传工作,积极引导外商将资金投入地区亟须发展的安徽重点产业。
(三)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安徽省想提高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就需要在打造以合肥为中心进行建设的同时,需要以此为中点向四周辐射出去,让周边的城市都享受到发展成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高铁、机场口岸等建设工程,拓展与国际友城的深度经济交流合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