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实践的思考

2021-03-08

文教资料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历史

吕 健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一门兼具历史性与思想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从历时形态来说,从1840年至2018年时间跨越之大,社会变化之剧烈,具有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从现时形态来说,中国人受剥削、受压迫的旧社会在此终结,新中国在此成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在此确立并持续不断发展、完善,新与旧、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有强烈的冲击力。“纲要”课程的开设并不以单纯的历史知识的讲授为目的,而要学生在了解国情、国史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1],它承载价值引领与价值塑造的重任。如何真正实现上述价值目标,还需要在“纲要”课程教学方法与效果上下功夫,笔者从实、新、活三个方面分析、总结在“纲要”课程教学实践中获得的心得体会,以求教于同仁。

一、实:“纲要”课程教学要落到实处与实事求是

衡量“纲要”课程教学要落到实处的一个基本标准是:学生是否把握了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对百余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基本面貌、重要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是否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规律自身不能说明自身。规律存在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从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中来发现和证明规律。不从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下手,规律是说不清楚的。”[2]

“纲要”课程讲授的基本思路如下。

(一)“纲要”课程教学要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史实为落脚点

首先,以中国社会近代化或现代化为背景,勾勒出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沉沦”与“上升”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两条明显的轨迹,“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经过了110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诞生了人民的新中国”[3]。百余年近代历史,一方面是丧权辱国、积贫积弱的苦难史;另一方面是中华民族不屈奋斗的复兴史。

其次,突出主线,抓住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及关键人物。从近代化或现代化的视野来看,中国社会发展的路径或方向并不是线性或一成不变的。历史发展条件的变化,使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或方向发展,存在许多左右或影响的关键事件、关键人物,这是学习与研究中国近现代史需要切实把握的重点。如在百余年前的中国近代史阶段左右中国“沉沦”与“上升”的重大历史事件: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加剧走向“沉沦”的起点,此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袁氏窃国与军阀专制统治、大革命失败、“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国共内战的爆发等。但在这种“沉沦”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阶级、集团在逐渐觉醒,农民、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试图探寻改变中华民族命运、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真正彻底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命运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民族复兴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为民族复兴提供了保障。

最后,注重各个历史时期、历史事件间的相互联系及历史与现实间的联系,从中找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种整体感和大局观,增强学生对中国社会近现代化历程的感悟。

(二)“纲要”课程教学要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目标

“纲要”课教学的基本素材来源于一系列由年代、地名、人物、事件等要素串联起来的历史知识。它是一个民族文化与智慧的承载者。历史教育的本真意义不在于历史知识的单向灌输,历史教学过程是体悟的过程,体悟文化的价值内涵启迪人生智慧。“纲要”课程做价值传承的媒介,应通过叙述与分析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使当代大学生真正能体悟国家为什么存在,以什么样的方式立于世界,以及社会为什么存在,以什么样的状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这种体悟中使学生理解与懂得“四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从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精神建构出发,“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4]。

(三)“纲要”课程教学要“实事求是”

“‘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政治态度、阶级立场的纠割,以至陈陈相因的历史评价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认识,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价值判断。“纲要”课程教学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详细地占有材料” ,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5],揭示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提供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领未来中国的发展。但是对于“中国近现代史”这门学科来说,“学科发展的轨迹,是主题先行,即很早就有了许多重要的结论……但这些结论所依托的史实(‘历史真相’)却在匆忙中搭建,根基并不是很深……在不可靠的‘史实’之上,现在正运行着大量的推导、演绎、归纳,其结论也只能是不可靠的”[6],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面临“史实重建”,学术结论须以历史史实为基础。学术研究如此,教学也当如此。学生的价值观引领与塑造须建构在客观、真实的历史之上,否则是经不起风雨的,也是不可能的。

二、新:创新“纲要”课程教学模式

求实必有所创新,但绝不是刻意的“标新立异”,而是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的革新。教学本应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双向互动接受的过程,它“不是认识论所说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更不是反应论所说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而是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的反思性选择’”[7]。然而,在“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缺少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的加工制作过程;虽然增加了部分师生互动、交流环节,但其核心仍然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为主的“接受性”学习模式,且限于班级规模及教学时数,学生的参与度低,效果不甚理想。要改变“纲要”课程教学的这种现状,就要不断创新“纲要”课程教学模式。

(一)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教”与“学”对话解决问题的平台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对思想文化进行审视、解读、评价、筛选和选择的过程。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教师“不再满足于从工具理性的角度去判断一般原理的运用,而是需要高层次的判断——提供问题的框架,在做出教学行为的同时,同问题解决情境展开对话与反思”[8]。在“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索和自我发现,使学生作为一个“发现者”完成自我价值观念的建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解决模式和自我研究模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分组讨论、观点展示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基本程序是:教师设置问题或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讨论确定研究题目—搜集历史资料并制定研究计划—分析史料并提炼观点—制作PPT并展示—质疑、评价和总结。

(二)革新教学语言,真理的力量是靠语言表达的

教学过程不能是词汇的简单堆积,而是语言精雕细琢的过程。教学语言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在“纲要”教学过程中不能搬弄难懂晦涩的专业术语,而应立足学生生活、认知水平和实践环境,用艺术化的语言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应努力做到启发性、指示性、过渡性兼顾,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将课程教学内容讲明白、讲透彻,严肃认真地批判各种错误言论,又要以丰富的教学语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维持课堂秩序,还要在教学过程中用学生听得懂的话来拉近学生距离,丰富与学生感情交流,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9]。如今的大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如果“纲要”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进行必要的话语转换,使政治话语转换成生动、活泼的交往话语,那么再精彩的教学内容也不能被学生所接受,更别说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了。

三、活:用活“纲要”课程教材

“纲要”课程教学,不仅应该有凝重厚实的历史感和深刻的思想性,还应该有活泼自由的氛围。教师应该认识到,把课程讲活,不是一种辅助性的技巧,而是“纲要”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课程“活”起来,需要将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

教学过程要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化。教材是教学目标达成的载体、工具,不是知识本身。教学是以教材为媒介“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是教育目标达成的过程。“教学体系指由教学主体(主要指教师和教学组织)设计的使各种教学要素朝向实现教学目标的合理组合,它是统一运作的有机系统。”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教学主体对课程再思考、再改造的过程,其中融入了教师与学生的思考和选择,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和如何将教材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品德和信仰的问题。因此,鲜活的“纲要”课程教学不应是“教教材”,即教师单向度的、线性的历史知识和概念的灌输,而是要“用教材教”,把教材变成师生对话交流的媒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在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自由思考、敢于创新,将书本知识内化为思想价值观念。

(二)课程“活”起来,需要教师情感的投入

共同的情感体系是“教”与“学”共鸣的基础,转化过程有赖于教师情感的投入。“纲要”课程就内容来说,180余年的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华民族屈辱史和抗争史,在狂飙的历史背后,是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鲜活的历史人物,是民族、国家命运的抉择过程,熔铸着凝重的民族精神。面对如此鲜活的历史,教师如何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除了依靠教学技术的革新外,还需要教师情感的投入,需要以教师的真信、真爱、真情实感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学习的兴趣。

(三)课程“活”起来,需要触摸“活”的历史

实践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有方式。在实践中,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实践自身主观世界的价值塑造。要使“纲要”课程教学“活”起来,必须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程、走出校园触摸“活”的历史。第一,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历史并非史料的简单堆砌,而是对史料的梳理与价值判断。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留有大量的史料,在“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阅读史料、解读历史,形成自己的历史认知与价值判断。第二,要有效利用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尤其是革命旧址、遗址、遗迹等红色资源开展“纲要”课程的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体悟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辛的奋斗历程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第三,尝试挖掘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中,中华民族百余年的跌宕起伏的历史巨变会以各种方式投射在每一个乡村、每一个城镇,甚至每一个家庭的变迁史中。教师要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细心探求先辈们的足迹,家庭、家乡的历史变迁,感悟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历史巨变。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历史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新历史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