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角度浅谈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

2021-03-08王回力

文教资料 2021年22期
关键词:汉译意译汉语

王回力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在英语电影翻译工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电影片名的翻译,这是由电影片名在整部电影中的重要位置决定的,英语电影的片名对于观众理解电影、激发观看欲望以及全面把握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片名是一部电影通向观众的窗户,是连接观众与电影的桥梁,对于发挥电影的宣传及体现电影的内涵与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既然电影片名在整部电影中的位置如此重要的,那么译者就要充分认识语言的产生对于传播与传承文化的重要的作用,了解中西方文化,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的差异,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英语电影,这些都是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所需要具备的素养。电影片名虽然简短,但是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与文化内涵。

然而,电影片名翻译也不能局限于传统,还要与时俱进。近年来,对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的研究越来越多,解读角度也日趋多样化,如朱玉《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2017),余益辉《多元理论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2018),曾庆瑜《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研究》(2019),王莹《诺德功能主义目的论视角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策略和方法研究》(2020),张雪《目的论视角下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研究》(2021),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作出解读。笔者尝试以文化的视角来阐述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问题,并提出相关英语电影片名汉译方法。

一、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分析

(一)中西方思维模式不同

中西方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中西方思维千差万别。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看法,可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他认为东方人思想讲究暗示性内涵,善于综合与归纳,而西方人则喜欢曲折,唯恐挖掘不尽,描写唯恐不周。中国在传统的思维上注重总体与抽象,而西方人的思维注重部分与具体。

在电影题目的命名方面,中国人注重影片名的概括性,在给电影命名时融入了情感因素。如《东京审判》《开国大业》《投名状》等,西方电影的命名特别注重简短精练,通常是应用电影中的代表性人物、事物与地名来作为电影片名。如“Chinatown”“Jane Eyre”“Clyde”“Titanic”等。可见,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造成了语言表达的差异,因而形成了汉语思维与英语思维两种差异性较大的思维模式,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都是由不同的文化渊源,不同的生活与风俗习惯以及不同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同时,中西方的价值观也有很大差异,这些都对影片名的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了解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才能为片名翻译打好基础。

(二)中西方对事物的寓意不同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往往出现语言相同而含义相差甚远的情况。如关于“龙”的文化内涵就大相径庭,在中国,“龙”是神圣与吉祥的象征,也被列为中国的十二属相之一。而“龙”在英文中的翻译是“dragon”,西方文化把“龙”看作巨大的邪恶的爬行怪兽,是邪恶的形象,从而引起人们的排斥心理。中国有一部电影《卧虎藏龙》,如果将其译成英语就是“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难免会使英语国家的观众匪夷所思,甚至对影片产生抵触心理。美国影片Seven,如果望文生义将其翻译成“七”就让中国观众匪夷所思了。而在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下对于“Seven”的理解就有着较为深刻的内涵与历史渊源,“Seven”是指基督教的“七宗罪”,并且通常出现在英语国家的文学作品当中,对于英语国家来说是十分熟悉的。如果按汉语翻译成“七”也会让中国的观众费解,因此翻译成“七宗罪”,既表现了故事的线索,也表达了“Seven”的宗教寓意,也是对西言方教文化的切实表达。

因此,在影片名翻译时,要充分了解有时中西方对于同一事物的喻义及所赋予的象征意义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反的,所以要全面了解这种差异,以免在翻译时产生误差,甚至与审美习惯造成冲突。

(三)中西方审美情趣不同

不同的审美都是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因素,如果生活环境存在差异,宗教意识存在差异,风土人情存在差异,那么也会导致审美层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审美意识的不同,对于译者的翻译风格,以及与影片源文化的契合度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就要求译者对英语电影作品的思想进行整体把握,了解电影的审美倾向,然后再用目的语艺术地表达英语电影所表现的形象、情感与语言,并融入审美元素。英语影片片名的汉译需要用中文的艺术形式来传达原英文电影原作的形象及情感与艺术语言的审美,把原作的审美体验传达给中文电影的观众。汉语有着自身的特点,通常是以意义的内涵来统领文字,强调计白当黑、虚实相生,形成了汉语特有的意韵空灵、耐人咀嚼、委婉含蓄、抑扬顿挫的特点。如将电影City lights译为《城市之光》,在原有英语单词中间加上了一个连词“之”字,符合了汉语的表达审美。英语电影Blood and Sand被译为《碧血黄沙》,这些片名在英语原片名中是找不到相关修饰词“碧”与“黄”的,汉译时加上这两个修饰词,使片名更加生动传神,可以使汉语受众更好的理解,契合了汉语观众的审美。

汉语译名往往是根据英语电影的内容结合汉语审美习惯而翻译的,同时还很好地体现了原影片名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而英语表达通常比较严整,一般不使用修饰语或形容词,英语影片的片名通常简洁自然,如“Casablanca”“Jaws”“King Kong”“Ghost”等。

翻译成汉语的英语影片名必须具有汉语人群所具有审美情趣,需要与汉语人群的表达习惯相契合,如果英语片名的翻译与汉语人群的审美情趣相冲突,就会显得突兀而不可理喻,也就很难让人产生观看的欲望。

二、基于文化角度的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

(一)运用直译法确保影片名的原汁原味

直译法并不是对影片名进行死板的翻译,也不是不顾中西方文化内涵的硬译,直译要根据英语与汉语言的特点,根据原影片名的形式与意义进行翻译,在翻译时要把握原片的情感基调、内容及影片主旨,并将其完整准确的呈现出来。如将Graduate直译为《毕业生》,这种译法既体现了原片的内容,也会激发人们对毕业生的了解的欲望,了解面临毕业的学生的心理状态,以毕业生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再如,将Schindler’s List译为《辛特勒的名单》,简明扼要,观众从题目就可以对内容有大致了解。类似的翻译还有Snow White and Seven Dwarfs《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Chinatown《唐人街》等。

直译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电影进行了原汁原味地呈现,保持了原电影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译者对中西方文化有充分的理解与把握,在翻译时要充分考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二者的文化进行反复揣摩与考量,使翻译既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又符合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既能表达原片意旨,又能符合汉语习惯和审美。

(二)运用意译法体现影片内涵

因为很多影片的内容十分丰富,并且结构与表达方法也多种多样,如果一味运用直译法,观众有时会难以把握电影的要义,造成晦涩难懂及理解不畅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要拘泥于原名的形式,可以把原名作为翻译的参考。译者在对影片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对影片主题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结合影片从意义上进行加词或者减词,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对片名进行意译。如Waterloo Bridge,在翻译的时候,要了解这部美国影片讲述的是二战期间一位军官洛伊和美丽善良的芭蕾女演员的爱情故事,从相遇到相知再到相爱,十分令人感动。可是残酷的现实不能使两人成为眷属,后来芭蕾舞演员因与军官相聚无望,走投无路,选择在与军官相遇的滑铁卢桥以身殉情。如果这部影片在翻译的时候直译成《滑铁卢桥》,则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影片的情节,也不会向观众传达悲剧信息,相反会从片名的表达上引起误会,即认为这是一部与战争有关的历史故事片。将其译成《魂断蓝桥》,既体现了影片的悲剧色彩,也激发了观众的观赏欲望,契合了中国观众的审美需求,有效避免了由于地域文化差异而给观众造成的误解。通过这样的意译,表现了原片的意境与悲剧情节。再如French Kiss被译为《情定巴黎》,符合了汉语的表达习惯与审美要求;Music of the Heart被意译为《弦动我心》,这些意译都能易于受众理解,从审美与心理上都易于接受。

因此,为了使片名的翻译更好地为汉语受众接受和理解,译者不仅要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习惯,还要充分考虑汉语人群的文化习惯,同时,要对影片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把握,才能更好地使片名汉译成为中西文化的和谐统一体,承载中西方文化的元素,符合汉语人群的欣赏需求与表达习惯。

(三)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体现影片审美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必须在翻译时表达电影主题,表达电影的内涵,还要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体现影片商业价值,贴近原片的风格与特色,这离不开丰富而踏实的语言文化知识作基础,有些影片片名单纯靠直译与意译都不能很好地表达影片主题与风格,就需要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如“Ghost”这部美国电影,反映的是一对男女纯洁的爱情,如果单纯翻译成《鬼魂》,只会给人带来恐怖与神秘的感受,但却与电影的情境与风格不相符,也不易让受众理解。经过对影片内涵与风格进行综合的考量之后,翻译成《人鬼情未了》,既体现了剧情,又符合汉语观众的审美,也体现了男女主人公阴阳两隔的结局,表达了生死别离及刻骨铭心的爱情,让观众心灵产生共鸣,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这就是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产生的美妙效果。再比如影片Blood and Sand,如果采取直译法就是《血和沙》,会给人以索然无味的感觉,经过与原片风格及主题的契合,被译为《碧血黄沙》,就显得生动形象、色彩鲜明起来。碧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为正义而流的血,与电影内容相符合。采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而翻译的影片很多,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Winter People被译为《人间有情》,Shrek译为《怪物史莱克》等,这些译名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也对影片内容进行了忠实的体现。因此,英语影片片名的汉译需要综合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等多种因素,不仅要体现影片内容,还要从汉语思维习惯的角度,对影片进行整体而全面的把握,采取灵活的翻译方式,以达到内容与审美的统一,体现影片的观赏及商业价值。

三、结语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的实质是两种语言之间意义的对应转换。这个转换有着丰富的知识含量,翻译的方法与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要突破传统和与时俱进。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英语与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表达习惯的不同,把握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还要把握影片内容及主题,考虑电影受众的审美需求,选择正确的翻译方法,从而有效地体现影片的艺术价值与意义。

猜你喜欢

汉译意译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西方译学术语的汉译现状与思考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谈谈柯尔克孜语中“bay”、“-bay”和“bek”、“-bek”的汉译
适应与选择:俄语“关于”类复合式标题汉译模式
汉英机器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应用